治國平天下是古人心中最高的理想追求,治國之道中蘊含著豐富的治理謀略和智慧。中醫藥理論在構建的過程中,充分吸收了治國理政的智慧;古代政治家在治國理政時,也常常從中醫汲取靈感。醫事管理是古代國家治理的重要內容,關系到一個王朝的興衰存亡,良好的醫事管理對中醫藥的發展大有裨益。
醫國醫人相互借鑒
中醫和古代治國之道具有內在理論的一致性,兩者密切關聯,殊途同歸。在天人合一思想指導下,中醫理論在構建的過程中充分吸收了治國理政的智慧,反過來中醫也為古代國家治理提供借鑒。
中醫理論與治國之道相通
春秋時期的醫和提出「上醫醫國,其次疾人」理念,【黃帝內經】在天人合一理論指導下,確立天地人三才醫學模式,建立身國同構同治思想:「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無病,上下和親,德澤下流。」
【黃帝內經】總結人體臟腑的功能,類比治理國家的百官。心主神明,具有主宰五臟六腑、形體官竅等生命活動和意識、思維等精神活動的功能,在所有臟腑中最為重要,為君主之官。肺主治節,能夠輔佐心君治理和調節全身,為相傅之官。脾為氣血生化之源,人體疾病都可以透過氣血反映出來,如同諫議大夫能將善惡之事稟報君主,為諫議之官。肝為剛臟,主謀慮,具有剛強、急躁的特性,能調節氣血抵禦外邪,為將軍之官。腎主藏精,主骨生髓,能養腦益智,腎氣充盈則筋骨強健、動作敏捷、精力充沛、思維清晰,為作強之官。膽主決斷,能夠對事物進行判斷,做出決定,如同不偏不倚、公正果敢的法官,為中正之官。胃主受納腐熟水谷,能接受容納和初步消化飲食水谷,胃氣不降,則納呆脘悶,食不甘味,為倉廩之官。小腸主受盛化物,能接受容納胃腐熟的食糜並進一步消化,為受盛之官。大腸主傳導糟粕,為傳導之官。膀胱主貯藏尿液,並能在腎氣和膀胱之氣的作用下固攝和排泄尿液,為州都之官。三焦具有疏通水道、執行津液的作用,為決瀆之官。膻中為氣海,可通暢氣機,傳達心誌之喜,為臣使之官。或說膻中即心包絡,為心主之宮城,能代心受邪。
治療疾病的藥物,也有君臣佐使之別。【神農本草經】按照藥物毒副作用的大小,將藥物分為君臣佐使。上品藥為君,主養命以應天;中品藥為臣,主養性以應人;下品藥為佐使,主治病以應地。【黃帝內經】按照藥物在臨床配伍中的不同作用,將其分為君臣佐使。「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對某一疾病證型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為君藥。輔助君藥起加強治療作用的藥物,或針對相兼病證起治療作用的藥物為臣藥。佐助君藥、臣藥加強治療作用,或治療次要兼證的藥物,或消除、減緩君藥臣藥毒副作用的藥物,為佐藥。引經藥和調和藥性的藥物為使藥。
後世醫家進一步發展了身國同構同治思想。葛洪【抱樸子】曰:「故一人之身,一國之象也。胸腹之位,猶宮室也。四肢之列,猶郊境也。骨節之分,猶百官也。神猶君也,血猶臣也,氣猶民也。故知治身,則能治國也。」唐代孫思邈提出「古之善為醫者,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的「醫有三品」說。徐大椿【醫學源流論·醫道通治道論】曰:「所用之藥,各得其性,則器使之道。所處之方,各得其理,則排程之法。能即小以喻大,誰謂良醫之法,不可通於良相也?」尤怡【醫學讀書記】曰:「夫治病猶治國也。治國者,必審往古理亂之事跡,與正治之得失,而後斟之以時,酌之以勢,而後從而因革之;治病者,必知前哲察病之機宜與治療之方法,而後合之瓦斯,辨之方土,而從而損益之。」
上醫醫國和身國同構同治思想也是社會各界的共識,明代李東陽【恭題禦書藥方後】:「古來用藥如用人,牛溲馬勃皆通神。古來醫人似醫國,病未察形先察脈。」
古代政治家從中醫借鑒治國理政智慧
由於中醫藥文化中蘊含豐富的治國理政智慧,漢語中常用醫藥比喻治國理政,如針砭時弊、決癰潰疽、養癰遺患、滿目瘡痍、良藥苦口等。古代詩詞中也常用治療疾病比喻治國。宋代王庭圭【郡齋次張參政韻呈王舍人】:「使君醫國手,頓若沈屙瘳。下免北征苦,上寬南顧憂。」王之望【贈範覺民】:「縱橫五千字,字字醫國藥。期於必伐病,非徒事迂闊。」葛立方【九效·其五·醫國】:「破紐絕絡兮民不支,不了蘭藏兮舉世無醫。病在腠兮廢湯熨,未至血脈兮乃施針石。布指於位兮息至不知,陰陽倒置兮寒涼逆施。內實兮餌之桂附,中乾兮反投消以蠹。天生盧扁兮授術上池,躋民壽兮至期頤。」
政治家也常透過醫藥說明自己的政治觀點。脈診是最具中醫特色的診療方法,脈象的形成與臟腑氣血密切相關;脈象的變化,與疾病的病位、性質和邪正盛衰密切相關。透過切脈,可以為臨床辨證提供依據,判斷病情的預後。韓愈生活的時代,藩鎮割據,儒道衰微。韓愈力主加強統一,反對藩鎮割據,尊儒排佛,他以脈象比喻紀綱,認為紀綱是否破壞是天下安危的表征。【醫說】:「善醫者,不視人之瘠肥,察其脈之病否而已矣;善計天下者,不視天下之安危,察其紀綱之理亂而已矣。天下者,人也;安危者,肥瘠也;紀綱者,脈也。脈不病,雖瘠不害;脈病而肥者,死矣。」
辨證論治是中醫的靈魂。辨證就是從整體觀出發,透過四診合參,將收集的病史、癥狀、體征等資料進行分析綜合,判斷疾病屬於何種證。辨證明確才能正確治療疾病。蘇洵以之為喻,說明調查研究在國家治理中的重要性。【審勢】:「譬之一人之身,將欲乳藥餌石以養其生,必先審觀其性之為陰、其性之為陽,而投之以藥石。藥石之陽而投之陰,藥石之陰而投之陽。故陰不至於涸,而陽不至於亢。茍不能先審觀己之為陰與己之為陽,而以陰攻陰,以陽攻陽,則陰者固死於陰,而陽者固死於陽,不可救也。」
正治是中醫治療的基本治則,即采用與證候性質相反的方藥進行治療,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王安石用寒者熱之、熱者寒之之理進諫宋神宗,堅定改革信心。【續資治通鑒長編】載,宋神宗想提拔怠慢變法之人,王安石堅決反對,他對神宗皇帝說:「若方以慢法玩令被劾即遷擢,人何所忌憚。為天下如醫方,若寒時,雖純服烏頭、附子、硫磺,不為過熱;熱時雖純服大黃、樸硝,不為過寒。陛下當察時病所在而勸沮,其緩急不可以不應病也。」
未病之前,養生是保持健康的主要方法,未病先防,能防患於未然。患病之後,攻疾去邪是獲得健康的主要方法,強調早期積極治療,防止疾病的發展。東漢政治家崔寔(shí)吸取西漢治亂經驗,以疾病治療比喻刑罰,以養生比喻德教,從養生和疾病治療的辯證關系入手,說明德教和刑罰在國家治理中的作用。【政論】:「蓋為國之法,有似理身。平則致養,疾則攻焉。夫刑罰者,治亂之藥石也;德教者,興平之梁肉也。夫以德教除殘,是以梁肉理疾也;以刑罰理平,是以藥石供養也。」
扶正祛邪是中醫的基本治則。扶正即虛則補之,扶正固本,用滋補之法扶持助長機體正氣,使正氣充足以消除病邪;祛邪即實則瀉之,用攻邪之法祛除病邪,使邪去復正,恢復健康。在疾病的治療過程中,要根據虛實的主次與緩急,決定扶正祛邪運用的先後與主次。在【三國演義】「舌戰群儒」中,諸葛亮以扶正與祛邪在疾病治療中的辯證關系入手,說明他輔佐劉備的策略:「譬如人染沈屙,當先用糜粥以飲之,和藥以服之;待其腑臟調和,形體漸安,然後用肉食以補之,猛藥以治之:則病根盡去,人得全生也。若不待氣脈和緩,便投以猛藥厚味,欲求安保,誠為難矣。」
愈後防復是中醫的基本原則。大病初愈,一般仍有邪氣留戀之勢,生理功能尚未完全恢復,機體處於不穩定狀態,要求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采取扶助正氣、消除宿根、避免誘因等多種措施,使臟腑經絡功能恢復正常。唐太宗居安思危,將聽真話、納諍言作為愈後防復的措施。【資治通鑒】載:「上謂侍臣曰:治國如治病,病雖愈,猶宜將護。儻(tǎng)遽(jù)自放縱,病復作,則不可救矣。今中國幸安,四夷俱服,誠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懼不終,故欲數聞卿輩諫爭也。」
治國必須加強醫藥管理
健康是民生之本,醫藥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關鍵因素。歷史上的太平盛世,大多風調雨順,人民康樂,而王朝的覆亡,則往往和疫病的大流行密切相關。宋代鄒浩【喜捷應方成】:「上醫醫國有誰知,且集方書捷用之。疾苦一齊安樂後,自然遭遇太平時。」
東漢是中醫理論形成的關鍵期
東漢時期,傷寒疫病頻發。東漢政府加強醫藥管理,改革太醫管理制度,並在疫情暴發時派遣高官作為代表,進行巡診和賜藥。【後漢書】載:漢安帝元初六年,「夏四月,會稽大疫,遣光祿大夫將太醫循行疾病,賜棺木,除田租、口賦。」漢順帝永建二年二月,「甲辰,詔稟貸荊、豫、兗、冀四州流冗貧人,所在安業之;疾病致醫藥。」漢桓帝建和三年十一月,詔曰:「監寐寤嘆,疢(chèn)如疾首……又徙在作部,疾病致醫藥,死亡厚埋藏。」元嘉元年春正月,「京師疾疫,使光祿大夫將醫藥案行。」漢靈帝建寧四年三月,「大疫,使中謁者巡行致醫藥。」熹平二年春正月,「大疫,使使者巡行致醫藥。」光和二年春,「大疫,使常侍、中謁者巡行致醫藥。」
地方官員也開始給百姓治療疾病。【後漢書】載,鐘離意少為郡督郵,光武帝建武十四年,會稽大疫,死者萬數,鐘離意獨自留下醫治照料病人,所部多蒙全濟,因此舉孝廉,後官至尚書仆射。華佗舉孝廉,為候補官員。張仲景傳說為長沙太守。董奉為侯官縣小吏,歸隱後開始行醫。
由於政府重視,中醫在東漢時期有了質的飛躍和發展。【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相繼成書,郭玉著【針經】【診脈法】,華佗著【青囊經】。當時的醫家構建了中醫學的理論體系,能夠有效地運用藥物、針灸等治療疾病,而且善於理論聯系實際,在實踐中不斷修正和完善理論體系,形成了中醫理法方藥為一體的獨特醫學理論體系。中醫藥文化也多姿多彩,費長房懸壺濟世、恒景重九登高插茱萸、南陽菊潭延壽、董奉杏林春暖、徐登趙炳濟世救人等故事均發生於東漢。
唐宋是中醫藥發展的鼎盛期
唐宋經濟文化繁榮,君臣都非常重視中醫藥。唐太宗曾多次召孫思邈入京,予以褒揚,並命甄權等編撰【明堂人形圖】。唐高宗命功臣長孫無忌、李勣等編寫【新修本草】,該書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國家正式頒布的藥典。唐玄宗頒布【醫疾令】,與【唐六典】【唐律疏議】等,共同組成了比較完備的醫政醫療法律法規體系,包括完備的醫政管理制度、醫學教育制度、醫生資格考試制度、公費醫療制度、藥物管理制度、疫病防治制度和違反諸制度及醫療犯罪的懲治法律等。唐玄宗組織人員編寫【廣濟方】,並全國各地推廣,【舊唐書】載:「開元十一年九月己巳,頒上撰【廣濟方】於天下,仍令諸州各置醫博士一人。」
唐德宗組織編撰【貞元廣利藥方】,令各州府縣抄寫流傳。【舊唐書】載:「上制【貞元廣利藥方】五百八十六首,頒降天下。」白居易【德宗皇帝挽歌詞四首·其三】:「節表中和德,方垂廣利恩。懸知千載後,理代數貞元。」王燾著【外台秘要】,宰相崔知悌著【纂要方】【骨蒸病灸方】【產圖】,宰相李絳著【兵部手集方】,宰相陸贄著【陸氏集驗方】。明代李詹【讀史感遇·其四十三·陸贄】:「興元章奏蔚瑯瑯,當日施行十一強。袖裏卷懷醫國手,南來祗自抄新方。」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蓋有宋一代,於醫學最為留意。」這與宋代君臣有「仁政之務」與「醫書輔世」治國思想有很大關系。宋太祖命劉翰、馬誌編撰【開寶本草】。宋太宗奉獻出自己收集的千余首藥方,命王懷隱編撰【太平聖惠方】,並下【行聖惠方詔】:「其【聖惠方】並目錄共一百一卷,應諸道州府各賜二本,仍本州選醫術優長治疾有效者一人,給牒補充醫博士,令專掌之,吏民願傳寫者並聽。」
宋仁宗成立校正醫書局,有計劃地對歷代重要醫籍進行搜集、整理、考證和校勘,【素問】【傷寒論】【金匱要略】【針灸甲乙經】【諸病源候論】【千金方】【外台秘要】等中醫典籍都是當時校訂和刊行後流傳下來的。校正醫書局校修【開寶本草】,編撰【嘉祐本草】。為彌補【嘉祐本草】存在的不足,又命蘇頌編撰【圖經本草】。宋仁宗認為針艾之法,極宜慎重,命王惟一鑄造針灸銅人,作為針灸教學和考試醫師之用,並編撰【銅人腧穴針灸圖經】,為針灸的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宋徽宗組織編撰【聖濟總錄】,該書是國內現存最早的由政府組織編纂的綜合性醫學著作。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官方主持編撰的成藥標準,系數代人合力編撰完成,堪稱歷史奇跡。宋神宗熙寧變法,規定藥物實行專賣,開辦「太醫局熟藥所」,「詔天下高手醫,各以得效秘方進,下太醫局驗試,依方制藥鬻之。」並因此編撰【太醫局方】。宋徽宗時,【太醫局方】套用更加廣泛,乃詔命陳師文等校正【太醫局方】,書成後更名為【和劑局方】。南宋將「熟藥所」更名為「太平惠民局」,宋高宗下詔增補【和劑局方】,更名為【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宋理宗時,在【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先後加入【寶慶新增方】【淳祐新增方】等,【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才正式定型成書。【和劑局方】【太平聖惠方】【聖濟總錄】並稱為宋代官修三大方書。南宋紹興年間,醫官王繼先等人修訂【大觀本草】,著成【紹興本草】,該書是宋代最後一部藥典性本草著作。
由於朝廷大力提倡醫學,儒醫在宋代蓬勃發展,司馬光、文彥博、沈括、蘇軾等皆有醫學著作,進士許叔微著【本事方】,翰林醫學士、太醫院丞錢乙著【小兒藥證直訣】,郡守史堪著【史載之方】。醫學人才也能獲得社會認可,灃州司戶曹事寇宗奭著【本草衍義】,朝廷將其提拔為朝廷醫官。唐慎微著【證類本草】,成為蜀帥李端伯的座上賓。
唐宋時期,國家大力提倡醫學,地方的醫療健康水平不斷提高,巫醫逐漸結束歷史舞台,促進了社會的長治久安,元代李孝光【送陳杏林赴潮州醫學教授】:「不用越巫驅瘴癘,家家傳取衛生篇。」
明清是中醫發展的成熟期
與唐宋相比,明清時期更加註重醫學管理的制度建設。明代透過太醫院、惠民藥局等機構建設和世醫制度,形成了一個相對完善的醫療管理體系。明代太醫院是醫療管理的核心,負責宮廷醫療保健,醫官的任免與派遣,各地惠民藥局和邊關衛所的醫療管理,以及處理疫情工作。太醫院設院使1人(正五品),院判2人(正六品),分為大方脈、婦人、傷寒、小方脈等13科,更加適合臨床需要。
明代府、州、縣均設專職醫官,府設醫學正科1人,州設典科1人,縣設訓科1人。惠民藥局是地方診病賣藥的官方機構,掌管貯備藥物、調變成藥等。將全國戶口分三類:民、軍與匠,並規定各戶須子襲父業,不許妄自變亂。醫戶屬於民戶,又稱世業醫生。【大明會典】載:「凡軍、民、醫、匠、陰陽諸色戶,許各以原報抄籍為定,不許妄行變亂,違者治罪,仍從原籍。」世醫制度加強了對醫生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醫生隊伍,提高了臨床治療水平,促進了醫學發展。
明代各藩王府均設良醫所,主管王府醫療保健。各藩王財力雄厚,便於醫學研究。周定王朱橚編撰【普濟方】【袖珍方】【救荒本草】【保生余錄】,寧獻王朱權編撰【活人心法】【壽域神方】【神應經】【乾坤生意秘韞】等。王履任秦王府良醫正,著【醫經溯洄集】。蘭茂著【滇南本草】,據【滇南本草】序言載,沐英後代沐琮著【苴蘭本草】。李時珍曾為楚王府奉祠正,兼管良醫所事務。
清代沿襲了明代的醫療管理制度,明末清初,天花流行,順治皇帝因患天花而英年早逝,康熙因幼年曾患天花,獲得終身免疫,得以登上皇位。清初太醫院設立痘疹科,聘請名醫為皇族種痘,康熙皇帝還派朱純嘏到蒙古地區,專門為蒙古人種痘、醫痘。牛痘種植術傳入中國後,迅速推廣,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明清時期編撰的【永樂大典】【古今圖書整合】【四庫全書】等大型類書,均記載了大量醫學內容,促進了醫學的傳播與發展。
醫藥是古代治國理政的重要方面,在醫事管理的過程中促進了中醫藥的發展。古代治國之道博大精深,中醫善於從中汲取智慧,構建了自己的理論體系,中醫藥文化中閃爍著治國智慧,上醫醫國成為社會各界的共識。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中,古代治國之道與中醫文化互相交織融合,互相促進發展,都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