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正月二十九,你知道是啥節?牢記:1要送,2要吃,3要忌,寓意父母平安順遂,福壽綿長

2024-03-08文化

在整個過年期間有著很多重要的時間節點,除夕,破五,元宵節……馬上就到了這最後的一個時間點,也是正月的最後一天,這一個與父母緊密相關的節日,民間稱之為「拗九節」,是孝順父母的日子。百善孝為先,孝順長輩一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美德,而將正月的最後一日作為孝順日,也足以體現出對於「孝道」的重視。

拗九節的由來

自古至今,孝是維系家庭關系的準則,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在中國民間更是流傳著二十四孝的動人故事,而拗九節便是與這其中的「目連救母」有關。相傳有一位古印度僧人名為目連,其一心向佛,然而其母親卻非常兇惡,據說死後在地府受盡折磨,而目連不忍,於是時不時就會給母親遞送一些食物,然而都被獄卒瓜分光了。於是他便用馬蹄,桂圓,糯米以及各種雜糧熬成粥,最後還撒上一把黑芝麻,看起來黑乎乎的,獄卒們看到後都嫌棄很臟,這才讓目連的母親喝上這碗粥,使得目連的孝心得以表達,這一日剛好為二十九,民間稱為「後九節」,由於粥的顏色拗黑,因此稱為「拗九粥」。

1送

民間認為,數位「九」是個不太吉祥的數位,在拗九節當日,家中有年齡中逢九或是九的倍數的人要「過九」。這一日要給「過九」的人送拗九粥,若沒有親友相贈,則可以向鄰裏索要,一直索滿九家,屆時人們會制作糟肉、鹵蛋、醬蹄等來招待,人們認為這樣可以化解厄運。而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孝順父母,除了要帶拗九粥,還講究帶上太平面,太平蛋,豬蹄以及酒菜等,來祝願長輩平安順遂,福壽綿長。

隨著時代的發展,除了這些傳統食物以外,拗九節也演變成女兒給父母送禮品表達孝心的節日,可以為父母準備紅包,衣服,禮物等。過了拗九節就要正式開始年後的忙碌生活了,不妨借著著這個節日,看看家裏缺什麽,添置一些,把老人的生活安頓好,也要放心的工作。

2要吃

九寶飯

在傳統文化中,生育子女也是表達孝順的重要體現。所以在有些地區,拗九節當日,已經結婚還未生育的以及還沒有生育男孩的少婦們,要回到娘家,吃上一碗九寶飯。父母們會用糯米,肉丁,香菇,蛋黃等九樣食材,提前為女兒蒸制好。出鍋後還會在其中放入紅棗,在漢字文化中,紅棗象征著「早生貴子」。這是父母對於女兒的美好祝福,也是傳承孝道的一種形式。

時來運轉

在有些地區,拗九節當日要制作一種名為「時來運轉」的食物,具體做法是先將提前準備好的地瓜粉以及地瓜放到石臼中搗爛,再搭配蟹肉,紫菜,蝦仁等做好的餡料,接著再包入面皮中,上鍋蒸熟。手巧的人還會在表面刻上福字或是吉祥的圖案。這一食俗寄托著人們時運亨通,轉運發達的美好願望。

3要忌

拗九節是以「孝順父母」為要內容的節日,依照老傳統,這一日要讓家中的長輩平安開心的度過,以此來祈得平安長壽。而作為晚輩的我們,要盡量多陪伴父母,關心父母,在行動和言語上來表達孝順。可以帶上一些禮品回家看看,給父母做上一頓可口的飯菜,陪父母聊聊天,幫父母洗個澡,給家裏做個清理。沒有辦法回家的也別忘了給父母打個電話,撥個視訊,聽聽他們的嘮叨,這也是盡孝的一種方式。

老人們的內心往往非常敏感脆弱,所以在拗九節這一天一定不要冷落了父母,或是惹他們傷心,生氣,這樣不僅會影響了家人之間的感情,也不利於老人們的身體健康。更是與節日的主題相悖。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記原創,碼字不易,嚴禁不良自媒體抄襲、搬運。歡迎大家點贊,收藏和轉發!感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