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莎白-安斯科姆(1919-2001 年)是 20 世紀最著名、最受人尊敬的哲學大師之一。
對眾多哲學話題有著非凡的影響,她的影響至今仍在延續。
在她成長的那個時代,學術界,尤其是哲學界,幾乎全由男性參加的研討會,即使女性被允許進入知識空間。
盡管如此,安斯科姆還是走在了,牛津大學非凡一代女哲學家的前列,她們充分利用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戰爭為女性提供的機會,承擔起原本由男性正式,或以其他方式保留的學術責任。
她們後來都在各自的領域,做出了學科界定性的工作,安斯科姆的作品涵蓋了倫理學、認識論、形而上學、語言和心智等諸多領域。
安斯科姆手持雪茄
安斯科姆:維特根史坦的學徒
與其他學科相比,偉大的哲學家往往是非凡導師的受益者。
安斯科姆的哲學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她向維特根史坦學習的產物,維特根史坦是一位傑出而神秘的奧地利哲學家,20 世紀 30 年代和 40 年代一直在劍橋大學任教。
盡管維特根史坦對女哲學家普遍不懷好意,但對安斯科姆卻破了例,因為她無動於衷的舉止,維特根史坦親切地稱她為 "老頭子"。
維特根史坦最持久的遺產,或許是他對哲學與普通語言之間關系的專註。
雖然維特根史坦的觀點,在他的職業生涯中不斷變化,尤其是在他的第一部著作【邏輯哲學論】和他的遺作【哲學研究】(由安斯科姆轉譯並與他人合編)之間,但他的成熟立場非常關註維護普通語言的完整性。
年輕時的維特根史坦
普通語言方法
哲學傾向於把語言帶出它的本源,帶入抽象和一般思想的領域,而這一領域並不符合語言的原始形式。
理解我們自己和理解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能夠關註語言的實際使用方式。
正如維特根史坦所說 "當語言放假時,哲學問題就出現了"。
維特根史坦哲學中產生的一個概念是,哲學不應幹涉語言的通常使用方式,而應設法消除,由於試圖超越通常使用方式的界限而產生的混亂。
安斯科姆的著作以一些非常有趣的方式,發展了維特根史坦的這部份思想。
大衛-休謨
安斯科姆與因果問題
安斯科姆用普通語言,表達哲學觀點的一種方式是在因果關系領域。
因果關系的哲學問題,是我們應該用什麽術語來描述,事物 A 和 B 之間的關系,從而使 A 導致 B。
就像大衛-休謨著名的例子一樣,當一個撞球擊中另一個撞球,而第二個撞球又移動時,到底發生了什麽?
這些事件,一個球擊中另一個球導致第二個球移動,似乎以同樣的方式重復發生,這就是問題的一部份。
之所以存在問題,是因為我們是在弱意義上驗證了它們,即觀察到的每一個撞球撞擊另一個球的事例,都會導致第二個球移動,而不是在強意義上驗證了,一個球導致另一個球移動的某種絕對必然性。
安斯科姆的第一因果理論
當我們開始分析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描述因果關系的方式時,普通語言就變得非常重要。
事實上,正如安斯科姆所說,我們傾向於把因果關系,說成是我們觀察到的東西: "我看到狼進了羊圈 "是對一個因果過程的報告,即我們的羊羔是如何被狼咬死的。
我們總是可以爭辯說,我們在大多數時候都是在寬泛地談論因果關系。
我們把因果關系說得好像它是真實的、不言自明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就是不言自明的。
當然,安斯科姆自己也會認識到這一點。
然而,用普通語言方法論來研究哲學的假設表明,人們隱含地采取了維特根史坦在上文闡述的立場,即哲學所能做的是解決語言中的爭議,或至少說明語言中的不一致之處。
哲學所不能做的,是把我們普通言語中的整體概念拿出來,讓它們接受某種型別和程度的探究,而這種探究並不是為了處理它們而設計的。
解構的蓋革計數器
安斯科姆的第二因果理論
然而,安斯科姆並沒有把她對休謨因果論的攻擊,局限於普通語言哲學的視角。
事實上,她最有影響力的論點,影響了許多後來的哲學家,涉及蓋革計數器的例子。
她用這個儀器的例子證明了,非必然原因的存在(從而攻擊了休謨關於 "必然聯系 "作為因果關系關鍵特征的概念)。
正如安斯科姆所說:"費曼提到過一個非必然性原因的例子:一枚炸彈與蓋革計數器相連,如果蓋革計數器記錄到某個讀數,炸彈就會爆炸。
至於是否會爆炸,則無法確定,因為炸彈被放置在某種放射性物質附近,可能記錄到讀數,也可能記錄不到讀數。
然而,如果炸彈爆炸了,那麽原因肯定是蓋革計數器,盡管這是否會發生還無法確定。
康德
現代道德哲學
安斯科姆在形而上學、認識論和語言哲學等,多個領域都極具影響力。
然而,如果非要從她對哲學的貢獻中挑出一個最持久的,那肯定是她在倫理學方面的工作。
人們普遍認為,她復興了 "美德倫理學",將其作為道德哲學的另一種重要方法,與 "結果論 "和 "康德主義 "相對立。
她在論文【現代道德哲學】中做出了至關重要的貢獻,她在論文中抨擊了世俗道德,即所有不自覺地假定上帝存在的倫理理論。
盡管如此,這些理論仍將其戒律,設定為具有普遍適用性的法則。
假定存在普遍的道德法則,而不存在立法者是不連貫的。
傳統的說法是,美德倫理學透過關註個人的性格、特質和傾向來避免這一問題,並最終將任何道德規則,都視為從我們對個人及其性格的描述中產生的。
但安斯科姆本人並不這麽認為。
四種美德
宗教倫理學與美德倫理學
安斯科姆本人嚴格信奉天主教,因此她認為現代社會錯誤地降低,或遺忘了上帝存在的重要性。
安斯科姆指出,當代倫理理論的潮流,假定了法律制定者的存在,這只是她提出更廣泛觀點的一種方式,即當我們放棄對上帝的信仰時,我們就會犯下各種可怕的錯誤。
安斯科姆的論點被世俗倫理學家視為一種挑戰,並被證明在世俗倫理理論領域,比在宗教倫理理論領域更有影響力。
哈裏-杜魯門
安斯科姆與杜魯門
然而,將安斯科姆視為宗教倫理學家是錯誤的,因為這意味著某種教條主義。
她對宗教教義的濫用,提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批評,尤其是在涉及沖突的領域。
在牛津大學就讀期間,她曾公開抗議授予,對廣島和長崎使用原子彈的決定,負有責任的美國總統哈裏-杜魯門榮譽學位,從而一舉成名。
安斯科姆後來的哲學矛頭直指,那些試圖利用天主教教義,為暴力辯護的牧師,在她的分析中,這種暴力與基督教法律和基督教精神完全相悖。
"她說:"虔誠的天主教炸彈襲擊者,透過'意向'確保任何無辜流血事件都是'意外'。
我認識一個天主教男孩,他的校長告訴他,廣島和長崎的人在那裏被殺是個意外,他對此感到困惑。
事實上,無論看起來多麽荒謬,這種想法在牧師中很常見,他們知道神聖的律法,禁止他們為直接殺害無辜者辯護"。
廣島爆炸蘑菇雲
安斯科姆與哲學綜合
在這裏,安斯科姆將矛頭指向了 "雙重效果學說 "的濫用,這一天主教教義區分了,故意殺人和非故意殺人。
正是這種對規則的曲解,導致安斯科姆非常關註 "意圖 "這一概念,並寫下了她關於這一概念最著名的著作,並得出結論認為,實施有意行為,意味著我們的行為是有理由的。
安斯科姆是一位不懈的綜合研究者,我們可以看到她對倫理問題的強烈關註,如何貫穿於她對意圖、行動和理由理論的研究之中,最終使意圖成為一個語言問題,任何對意圖的研究都會涉及對理由的研究,而理由是語言實體,可以作為語言物件來對待。
毫不奇怪,安斯科姆的意圖觀和其他許多哲學話題一樣,後來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