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是一個清高孤傲的人,他對這世界大喊:我是一個在黑夜裏大雪紛飛的人。
但是談到歌德,他贊賞得不得了,他說:
多年來,忘不了歌德。
他還對自己的學生們說,講歌德,不備課,隨便講講,也講不完。
在歐洲文學裏,【荷馬史詩】、【神麴】、【哈姆雷特】還有歌德的【浮士德】,被稱為「歐洲古典四大名著」。
只此一點,歌德就是一個了不起的人,但歌德在文學以外,也不斷嘗試,他還是一位科學家,研究動植物形態學、解剖學、色彩學,他還當過官,帶兵打過仗。
在感情上,歌德也是一位大師,他談過八十多次戀愛,他還說了那句被無數人津津樂道的愛情語錄:
我愛你,與你無關。
在這世界,每個人的人生都只有一次,在這唯一的一次裏,有人不斷嘗試,想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活法,但有些人卻不敢嘗試,將自己困在某個地方,渾渾噩噩度過一生。
但歌德告訴我們,人活一次,不妨多多嘗試,趁活著,不要辜負自己的生命。
01
1749年8月28日,太陽位於處女座內,正升到天頂,木星和金星和善地凝視著太陽,這個時候,歌德出生在法蘭克福。
多年後他說:
我出生時的星象位置是吉利的。
然而,吉兇或許也只是人的解釋,對於這世界來說,本無所謂。
歌德是幸運的,父親是皇家顧問,母親是市長千金,在那個講究門第地位的年代,這為歌德提供了一個相對不錯的成長環境。
小時候,歌德喜歡爬上屋頂,從那裏向遠處望去,是遼闊的原野,原野盡頭,是一面高大的城墻。
他喜歡聽母親講故事,講希臘的神話,講各種各樣的故事,這就是歌德最初的家教。
木心感嘆說:
這種非功利的教育,滲透孩子的心靈。
可如今,人們太忙,忙得沒時間講神話,這傳統就世界性地失去了,用木心的話說就是,如今的教育,就是教人無恥,教人功利,大多數人都教得很成功。
歌德還不會走路的時候,父親抱著他出去散步,會耐心地給歌德講路邊的野花,講天上的星星,講人間的詩人。
後來,歌德大了一點,能說會跳,父親就帶著歌德到處旅行,為歌德介紹不同地方的歷史和風土人情。
他剛滿四歲,父親就開始教他讀書寫字,為歌德請了家庭教師,傳授各國語言。
歌德稍微大了一點,母親給他講故事時,往往講到精彩處,就停了下來,然後讓歌德用自己的語言繼續往下講,培養歌德的思維和想象力。
成年後,歌德感慨地說:
從父親那裏,我得到了強壯的體魄和做一個正直人的人生觀,從母親那裏,得到了樂觀的性格和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功利的教育只能教出功利的孩子,恰如奴隸教育只能教出奴隸,人一開始,沒法決定自己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所以他們的人生是身邊的人決定的,這種決定,會影響一生。
02
歌德是一個天才,從小就出口不凡,表現出他在文學方面的天賦異稟。
他的父親感慨地說,如果當年自己有這樣的天賦,一定會活得比現在更好。
歌德不僅聰明,而且努力。
但有些教育,就是有「規矩」的,歌德討厭這種束縛人思想發展的規矩,他不喜歡文法學習,因為沒意思。
他喜歡押韻的詩文,既可以朗誦,又可以吟唱。
讀著讀著,他還自己寫詩,編故事,和鄰居家的孩子們一起自導自演,這一切,都不斷鍛煉著歌德的想象力,也充分激發了他創作的興趣。
不滿八歲的時候,他就在新年上準備了一首詩,送給外公外婆做禮物。
有些人天賦異稟,但如果沒有得到好的培養,也只會泯然眾人。
對歌德的教育,父母一直沒有放松,而是多方面培養孩子們的興趣,他們給歌德請來繪畫老師,但比起規規矩矩在屋裏坐著畫畫,歌德更喜歡到野外寫生。
十幾歲的時候,他已經寫得一首好情詩,並成功吸引了女孩子,開始了最初的戀愛。
毫無疑問,這段愛情無疾而終。
失戀,但不等於失敗,所有的愛情都是成功的,因為曾真心愛過。
1763年,歌德十四歲,已經到了考慮上大學的時候,父親是萊比錫大學的高材生,希望兒子也能學習法律,將來在政府部門出人頭地。
可比起法律,歌德更喜歡文學,更想在文藝方面有所進益。
然而,面對父親的期待和要求,歌德無可奈何,只能去學法律,但他暗自決定,學習法律之余,一定不能放棄對文學和藝術的追求。
學習法律是為了滿足父親的期待,學習文學和藝術是為了成為自己、滋養靈魂。
1765年9月,16歲的歌德,登上一輛馬車,前往萊比錫上學。
有些離開,是為了成長。
有些成長,是為了離開。
人生之旅,不過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嘗試,我們只有不斷嘗試,才知道自己適合什麽。
03
初到萊比錫,歌德覺得自己格格不入,他穿著不同,談吐不同,連發型都不同。
所以,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正常一點,歌德改變了自己的裝束,甚至改變自己的談吐,還去理發店,換了一個發型。
他恣意地成長,努力學習自己想學的,也努力戀愛。
他寫信給朋友說:
我愛上一個女孩,雖然她沒錢沒地位,但我感覺很幸福。
這個女孩,就是安妮特。
他為安妮特寫詩,這些詩後來整合冊出版。
在朋友眼裏,他們如膠似漆,令人羨慕,但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歌德就是這樣。
安妮特愛得包容,歌德的個人主義空前膨脹,在安妮特面前肆無忌憚,甚至常常不顧安妮特的感受,將自己在生活中的不滿全都發泄在她身上。
那時候,歌德喜歡寫詩,沒有靈感的時候,安妮特就成了他的出氣筒。
人心都是肉長的,被傷得多了,心就冷了。
安妮特離開了,歌德才嘗到了自己造成的惡果,他痛苦不堪,大病一場,甚至因此不得不休學回家。
當他拖著疲憊、瘦弱的身體回到家裏,父母都嚇了一跳。
在望子成龍的父親看來,這樣回到家裏,實在不體面。
經過一年半的修養,歌德恢復了健康,父親又把歌德送去大學,繼續學習法律,希望這次兒子能夠功成名就。
1770年3月,歌德再次前往大學學習,卻不是萊比錫大學,而是史特拉斯堡大學。
歌德一個外地人,初到史特拉斯堡,穿著怪異,他要打扮一下自己,於是便去了理發店,理發師端詳著他的頭發,看了一會兒,告訴歌德,這生意做不了。
為啥?
因為歌德頭發後面太短,無論怎麽修理,都「見不了人」,會損害理發師的名聲。
沒辦法,歌德只好買來一頂又長又密的假發帶著,等自己的頭發長了,再去理發店。
這次,理發師一番操作,歌德終於成了理發師心中「頭發長得最好,也是理得最好的青年」了。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有一些世俗的規矩,要想融進這世俗,你就不得不接受。
對於這些世俗的規矩,有人進去了就出不來,有人出來了就進不去,歌德的少有的融會貫通的人。
他出得來,也進得去,這是黑塞都佩服的地方。
04
在學校,有三件事對歌德來說很重要,一是文學,二是藝術,三是愛情。
但他的學業,同樣沒有落下,轉眼之間,就到了畢業之時,歌德順利拿到了法學博士學位。
1771年,當歌德再次回到家鄉,已經是一名法學博士,前途無量,還講得一口流利的法語。
這一次,父親無比高興,因為兒子終於出息了。
法學博士,是他走向仕途的一塊敲門磚,但對歌德來說,最大的收獲不是法律知識,而是他在文學藝術上的成長。
此時,他的腦海之中已經在構思【浮士德】。
1772年,歌德前往法院實習,對這份工作,他並不喜歡,他開始大量寫作,並將作品刊登出來,他越來越喜歡文學,作為律師,有時候歌德也需要處理案子。
他在辯護時,常常充滿激情,像詩歌朗誦一樣,甚至常因此跑題,法官不得不制止他。
久而久之,歌德就沒了案子。
此時,他的創作靈感越來越濃,他六周就創作完 【鐵手騎士葛茲·馮·貝利欣根】,初稿完成後,他將稿件寄給朋友,可朋友覺得他寫得太隨意了。
於是,歌德又花了幾個星期,認真修改,然後才拿去出版。
這部作品大獲成功,歌德嶄露頭角。
實習期間,歌德結識了少女 夏綠蒂,並不可遏制地愛上她,然而,夏綠蒂已有婚約在身,這讓歌德痛苦不堪,甚至想要自殺。
這年10月,歌德的一個朋友,因為愛上同事的妻子,生活中遭到周圍人的排擠,工作中遭到上司的刁難,在社交場合遭到他人的羞辱,最終自殺身亡。
這件事讓歌德大受震動,因為他同樣愛上了一個有夫之婦。
兩年後,歌德依舊放不下這份傷痛,憤而提筆,決定寫一本書,他一鼓作氣,奮筆疾書,前後不到一個月,就完成了這本書。
就是【少年維特的煩惱】。
這本書出版後,歌德火了。
歌德化身書中的維特,緩緩講述自己的愛戀。
維特身穿藍色燕尾服、黃色背心,他反對世俗密密麻麻的規則和束縛,向往淳樸簡單的自由生活,因而與社會格格不入。
和維特一樣,歌德渴望個性解放,他不在乎世俗名利,珍視自己的內心生活其他的一切。
他熱愛自由,熱愛藝術,鐘情自然,對未來充滿向往。
小說出版後,一時之間,風靡歐洲,大街小巷掀起了一股「維特」熱,很多人都效仿維特的穿著打扮。
此時的歌德,年僅26歲,一躍成為文壇的新星。
人雖然受到環境的影響,但一個人應該是自己成為自己的。
(1760年,歌德全家穿著牧羊人的戲裝進行表演的情景,少年歌德時年11歲)
05
除了寫作,歌德還喜歡畫畫。
為了讓自己的屋子看起來像個畫家的工作室,他在墻壁上掛著許多未完成的畫作,似乎隨時都在催促他趕緊創作。
在這間小屋裏,歌德充實而自在。
他再次陷入戀情,然而,歌德的家庭條件不如女方,地位沒人家高,賺錢也沒人家多,作家歌德遭到了慘痛的鄙視。
隨後,歌德慘遭退婚。
經人相邀,歌德準備前往威瑪,離開這個傷心的地方,此時的威瑪,有一群藝術的狂熱追求者,也有眾多的文人雅士相聚。
歌德決定,要在威瑪開拓一片屬於自己的事業。
1775年11月,歌德到了威瑪,開啟了一段新的生活。
在威瑪,歌德很受賞識,很快就當了官,但歌德對自己能否有所作為,依舊感到懷疑,他看到了封建統治的汙穢,他想改變,卻無力改變。
在威瑪,歌德的工作很多,小到制定人民生活條例,大到王位繼承。
歌德很快就適應了這一切。
1779年,歌德先後擔任了軍備大臣和築路大臣,管理威瑪的軍事籌備和道路建設,他奔波於威瑪各地,招募軍隊,領軍作戰。
各種各樣的事情,讓他忙得像陀螺一樣,不停地轉動,他在日記裏說:
各種繁忙的壓力對靈魂來說是一件很美的事情,一旦靈魂從這種壓力下解脫,就能更加自由地享受生活的樂趣。
他感嘆說:
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過著無所事事的舒適生活,在這種情況,任何人對最好的饋贈都會感到厭倦。
隨後,歌德又登上了樞密院顧問,登上了無數人夢寐以求的仕途高峰。
1782年,歌德取得貴族稱號,成了一名真正的貴族。
人生正得意,歌德著手進行改革,希望能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然而,他的這種做法與封建統治者的利益相違背,很快就成為泡影。
人們喜歡自由,但很多人都不敢太自由,因為他不敢和這個世界對抗,於是,就只能改變自己,適應世界。
(1982年,匈牙利為了紀念歌德逝世150周年發行的郵票)
06
歌德在威瑪當了十年公務員,回首一看,卻沒有任何值得稱道的成績。
他感到厭煩了,他說:
我空有一雙翅膀,卻已經不知如何在天空飛翔,努力了良久卻一無所獲的日子,沒有意義卻繁忙無比的事情抹殺了我心中詩一般的情懷。
只有走進大自然,他才感到自己的靈魂重新復活。
有時候當得無聊了,就出去看看,搞搞科學研究,他帶領工匠在礦區勘察,采集礦石標本,回到家就仔細研究。
研究完了,他開始寫科學論文。
地質研究煩了,又開始研究生物。
有一次,他突發奇想,將狗的骨骼和人的谷歌進行對比,於是,他找到了人的顎間骨。
總而言之,他研究各種東西,都有所成績。
在感情上,歌德再次愛上了一個有夫之婦,這是一個不倫之戀,有段時間,他們天天見面,一起吃飯,朗讀,討論詩歌,互相鼓勵對方去創作。
歌德感嘆:
我們前世一定是夫妻。
在這段感情裏,歌德給對方寫了一千多封信。
除了文學創作,歌德也不想放棄畫畫,為了提高畫畫水平,他前往義大利,拜訪那些已經出名的畫家。
然而,歌德發現自己實在沒有什麽畫畫天賦,最終帶著自己畫下的一千多幅畫作回到了威瑪。
重新回到威瑪,一個叫克里斯汀娜的女孩走進了歌德的世界,兩人迅速相愛,並且私定終身。
這是一個制花女工,和歌德門不當戶不對,歌德的父母也不會同意這樣的婚事,但歌德覺得,他們真心相愛,要把生活緊緊握在自己的手中。
在當時,未婚同居是一件丟臉的事情,但歌德和克里斯汀娜卻不在意這些社會的習俗,他們生活在一起。
在歌德看來,他們已經結婚了,只是還沒有正式舉行婚禮。
社會上還是流言滾滾,議論紛紛,大家都在指責歌德不要臉,但歌德不以為意。
1806年10月,兩人在一起十幾年後,歌德給了克里斯汀娜一份盛大的婚禮,給了這份愛情一個答案。
人生是自己的,大大多數人都喜歡看熱鬧。
看熱鬧的人,是看精彩不精彩,但活得好不好,活得累不累,只有你自己知道。
(【少年維特之煩惱】第一版的首頁,1774年出版)
07
1806年,拿破侖召見歌德,但歌德拒絕了。
權勢算什麽,我不想見,便不見。
兩年後,拿破侖再次召見他,這一次,他不情不願地參加了,因為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那天,歌德穿一件燕尾服,將自己打扮得幹凈利落,拿破侖見到歌德,站起來向群臣說:
「看,這個人。」
我想,有時候,把人看成一個人,恰是對他最好的贊譽。
1808年,歌德近六十歲了,有人向他推薦音樂家貝多芬,此時的貝多芬,雙耳出了問題,但已經是著名的音樂家。
貝多芬曾說:
歌德與席勒,是我最敬重的詩人。
然而,直到四年後,1812年,歌德與貝多芬才終於相見,然而,他們看見的卻是彼此身上根深蒂固的不同。
有一次,看到一個王公大臣路過街道,歌德恭恭敬敬等對方先走,可是貝多芬卻大搖大擺,毫不在意。
這就讓歌德很難受。
歌德說:
他的才能讓我震驚,可惜的是,他是一個桀驁不馴的人,雖然他覺得世界令人感到憎惡,這是有道理的,但他的行為卻使他自己和別人都感到不愉快。
木心說,世俗和理想難以相容。
在歌德身上,世俗和理想卻和諧地融合在一起,他生活在這個世俗,身上卻散發著不一樣的詩意。
功成名就,但歌德並不想停下來,他不僅進行文學創作,還想進行科學研究。
哲學家叔本華拿到博士文憑後,將自己的論文寄給歌德,歌德被叔本華的才華吸引了,兩人開始交往。
此時歌德功成名就,而叔本華,還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子。
叔本華和歌德建交的時候,歌德正在研究色彩學,兩人一起做實驗,可是沒多久,叔本華就覺得這沒意思,兩人很快就鬧翻了。
歌德並不放棄,他自己研究,還寫了一本長達1300頁的研究作品,於1810年出版。
人生是就是一次次嘗試,有些人走著走著就停下來了,而有些人卻一直太探索,所以人生也就越來越豐富。
(【浮士德】戲劇海報)
08
對於歌德來說,他人生最重要的作品,當屬【浮士德】。
自從早年提出了【浮士德】的構想,他就一直在完善這種構想,這部作品可以說貫穿了歌德的一生。
最初,他寫了幾個片段,連像樣的大綱都沒有,就擱筆不寫。
因為他覺得,自己還寫不好這部作品。
1799年,在朋友的建議和鼓勵下,歌德重新創作【浮士德】,他擬定大綱,反復修改,並投入到第一部的創作之中。
這一創作,持續了七年,1806年,第一部終於創作完成。
但歌德並沒有接著寫第二部,直到1825年,他才開始第二部的創作,但寫了個開頭,又再次停筆。
直到很長一段時間後,才重新開始:
我把它留到現在,對世間事物的認識更加清晰,才再次提筆把它寫下來,結果也許會好些。
這次創作,持續八年,【浮士德】終於創作完成。
完稿的那一刻,歌德想:
大事已經完成,已經是最後的定稿了。
在【浮士德】的最後,浮士德終於找到了生命的真諦,他滿足地說:
你真美,請稍作停留。
這或許也是歌德對生命的看法,是他對生命的態度,生命真美。
1832年3月22日,歌德感覺身體不太舒服,他睜開眼睛,看見窗簾是拉上的,他對仆人說:
開啟窗戶,讓更多的光進來。
仆人照做,陽光照了進來,一片明亮,歌德在平靜中離開了這個世界。
這個世界需要光,人生需要光。
但歌德,自己就活成了一束光。
對於世間眾生,唯一僅有一次的人生,即便不能活成光,也要努力向光而行。
09
回首歌德的一生,他寫了超過四千首詩,從大學時代就開始戲劇創作,到巨著【浮士德】,他還寫了一百多本小說,最有名的就是【少年維特之煩惱】。
可以說,這是豐富的一生,他還談了幾十次戀愛,每一次,他都認真愛過。
對於生命,他和所有人一樣,都只是第一次經歷,都是第一次嘗試,但他比很多人幸運,因為他又機會去嘗試不同的人生,他也比很多人勇敢,因為他敢去嘗試。
可是我們很多人,連嘗試都不敢,只能抓住自己僅有的東西,如同抓住救命稻草,以此過完一生,將生活不斷重復,活在自己過去的影子裏。
然後他們說,這就是生活。
是的,這是他們選擇的生活。
勇敢的人,先享受人生。
無論是誰,總得先嘗試,再成為。
然而,我們不鼓勵嘗試,我們鼓勵禁錮,因為嘗試意味著冒險,禁錮更容易安穩。
我們不鼓勵勇敢,鼓勵懦弱,因為勇敢有時候是危險的,而懦弱則是安全的,只要靈魂低下了頭,懦弱就是常態。
我們不鼓勵改變,鼓勵茍且,因為改變意味著不確定,而眼前的茍且則是確定的,如每個月的薪資。
久而久之,生活就成了一條軌域。
這是人生的悲哀。
10
最後還想說幾句,或許是無關緊要的話。
木心說:
偉大的藝術來自偉大的性格。
我們這個時代,缺的不是英雄的夢想,而是偉大的人格。
人人都有夢想,夢想著成功,夢想著賺錢,夢想著一鳴驚人,夢想著詩和遠方,這夢想太常見了。
我們缺乏偉大的人格,大多數人,都是一些精致利己主義者,就連許多大學教授,也只是沽名釣譽、隨波逐流之輩,在名利的豬圈裏苦苦奮鬥,他們教出來的,也只是一群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然而,這就是我們生活的世界。
幸好,未來是不確定的,還可以改變,還可以不斷嘗試,於是就還有無數可能。
文|不有趣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