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時隔17年「王立群讀【史記】」推出精裝版,內容有重大修訂

2024-04-25文化

最近,一場主題為「【史記】的世界,世界的【史記】」的講座在京舉辦,文化學者、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王立群與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李凱就【史記】以及最新出版的「王立群讀【史記】」系列作品進行了分享。

「【史記】的世界,世界的【史記】」講座現場

「【史記】是慰藉內心唯一的精神支柱」

東方出版社介紹,「王立群讀【史記】」系列作品在首次出版時隔17年後全新修訂,其中【西楚霸王項羽】重新定位為亂世英雄,全部內容作了重大修訂。這一系列1版1次圖書還未全部入庫,出版社就已安排緊急加印1版2次,以滿足讀者需求。

王立群教授研讀【史記】58年,【百家講壇】的眾內送流量備援容錯機制講人中,他是教學經驗最豐富的學者之一,他教過小學、中學、大學專科、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後,他曾41年躬耕於教育,在61歲已過耳順之年因為【百家講壇】一夜成名。

【史記】位居二十四史之先,榮列「前四史」之首,不單因為它記錄的歷史時段最早,更因為它的偉大成就。最重要的是,它是司馬遷「一個人」寫成的歷史,它陪伴著司馬遷,度過了那些令人屈辱的漫漫長夜。【史記】裏寫了將近3000個人物,這些人物有先失敗後成功的、有大器晚成的、有忍辱負重的、有先成功後失敗的……他們都走過了不平凡的一生。

王立群談道,他與【史記】結緣很早,【史記】是他在疲憊的體力勞動之後慰藉內心唯一的精神支柱。1982年,王立群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教授中國古代文學。隨後的 24年,他由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一步步變換著角色,【史記】始終是他最喜愛的典籍之一。

2006年,王立群教授登上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向廣大電視觀眾分享個人的讀史心得。王立群教授反復推敲寫作的「讀【史記】系列」講述了項羽、劉邦、秦始皇、呂後、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一生的功與過,涵蓋了【史記】52萬字三千年歷史的主要內容,形成了透過人物講歷史、透過歷史講人生、透過人生講精神,通俗易懂、準確風趣的講讀特色,讓經典從高閣走向大眾。

王立群讀【史記】全系列精裝典藏版

王立群稱:「回首讀【史記】、講【史記】的日子,我深深體會到:歷史雖然是過去,但歷史從未過去;歷史就是現實,現實讓人讀懂歷史。」

比如在【西楚霸王項羽】中王立群寫道:「一個人要想在有限的人生中成就一番事業,一定要有時代的大平台和個人的小平台。沒有時代的大平台,就不能借助於歷史潮流的力量,不能成為時代的弄潮兒;沒有個人的小平台,時代的大平台就不屬於自己」 。

面對選擇,王立群在【千古一帝秦始皇】中點評丞相李斯時說:「選擇應該選擇的是勇敢,選擇不該選擇的是無奈,放棄不該放棄的是懦夫,放棄該放棄的是睿智。」

關於人性的弱點,王立群在【布衣天子:漢高祖劉邦】中寫道:「人的一生中真正關心你的人非常少,只看結果,不問原因的人太多太多;因此,不要指望會有人仔細認真地關心你,即使是非常欣賞你的人,他也會因為各種原因忽視你。在這一點上要學會理解,不要抱怨。」

「王立群讀【史記】」內頁

對有爭議的歷史問題給出解讀和思考

王立群讀【史記】系列作品,不僅在連線歷史和現實上有很多很被大眾受用的觀點,他對於很多有爭議的歷史問題,也給出了解讀和思考。比如秦始皇的生父到底是誰?劉邦和項羽誰更值得尊重?呂後與戚夫人到底有什麽深仇大恨?

王立群對歷史人物也有大膽解讀,比如對鴻門宴的一句解讀讓讀者印象深刻:鴻門宴其實是五個明白人陪著一個糊塗人的盛宴。比如過去人們多認為司馬相如是情聖,而王立群提出疑問:司馬相如和卓文君到底是愛情還是騙局?司馬相如其實不是情聖,他愛上卓文君另有目的:王子公主式的愛情從這一刻開始崩坍。司馬相如好像童話裏的青蛙王子,巫婆的魔杖隨意一點,風度翩翩的王子突然變成枯井旁一只孤獨猥瑣的大青蛙。

王立群讀【史記】系列作品用六位帝王級人物和一位女主囊括了【史記】中的主要內容,串聯起【史記】記錄的近三千年的歷史。王立群的解讀特色並不局限於帝王本身,而是用帝王傳去串聯制度創新、皇帝身邊的重要人物。

比如在【千古一帝秦始皇】中,王立群認為,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最說不得的皇帝,一是說不得,二是說不清,三是說不完。其中,說不清是指通常人們認為秦始皇貢獻中最核心的兩個字是統一,統一中國、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統一車軌。但其實秦始皇最大的貢獻不只是這些。他最大的貢獻是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的一種政治制度——帝國制,或曰中央集權制。也正是這一開創,讓他在人教版高中歷史課本「中外歷史人物評說」中只評述了三位皇帝中排「老大」。(其他兩位是唐太宗和康熙帝)秦始皇第二個貢獻是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秦始皇建立統一的帝國,為中華民族留下了一個至今仍然能夠成為大國的基本框架。直到今天,一千年後,兩千年後,我們仍然繞不開秦始皇。

「王立群讀【史記】」內頁

這樣一位大名鼎鼎的帝王應該怎麽講呢?【史記】將他列入了最受矚目的十二「本紀」之中,接續【秦本紀】。【秦本紀】是秦國的發展史,講解秦國從弱小到強大,從不入諸侯到位列諸侯之首的發展史,是講讀秦始皇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伴隨著秦國的崛起,六國的衰落同樣不容忽視。因此,依據【史記】的【晉世家】【韓世家】【趙世家】【魏世家】【燕召公世家】【楚世家】【田敬仲完世家】,歷述六國的衰落史、亡國史,是講讀秦始皇必不可少的另一條重要線索。

講秦始皇,離不開秦始皇身邊的名臣、武將。呂不韋、李斯分別是秦始皇前期、後期重要的名臣、權臣,也是解讀秦始皇最重要的任務。蒙恬、蒙毅兄弟,王翦、王賁父子是秦始皇統一六國最重要的參與者。這些重要人物在【史記】列傳中均有記載,穿插在【秦始皇】系列中最為合適。

圍繞秦始皇,還有其統一文字、貨幣、車軌、度量衡,修長城、馳道、直道等事件,以及求長生、閉言路、焚詩書、坑術士等荒唐事。最後寫到了秦始皇之死。

另外,在本次修訂中,王立群花費更多精力重新寫作的【西楚霸王項羽】,他認為,項羽雖然只有短短三十一年的人生,他卻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人物。

【史記】的十二本紀中,從【秦始皇本紀】開始,除了【項羽本紀】,都是漢代劉姓皇族的「本紀」。【呂太後本紀】是個例外,因為她沒有稱帝。【史記】將項羽列入「本紀」,他的傳記成就了【史記】,【史記】的記載也使他千古留名。項羽不願東渡烏江,在生與死的關鍵時刻,看淡了個人的生死榮辱,仍然重視傳記的良知和聲名,珍視江東子弟的聲名。他不願茍且偷生,更不可能屈膝投降,寧可站著死,絕不跪著生。這不是一位末路英雄的悲歌,而是一位血性男兒的贊歌,更是一位反秦英雄的完美謝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