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星辰夜讀丨桃花流水鱖魚肥

2024-05-06文化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唐人張誌和的一首【漁歌子】,使鱖魚名聞天下,高居「春令時鮮」榜首。

自古至今,鱖魚備受人們喜愛。在文人墨客筆下,品鱖魚、飲美酒,不啻為人生一大享受。

蘇軾謫居湖北黃州,一個金秋之夜,邀好友蕩舟於江中,面對赤壁,食魚飲酒,詩興大發,以張誌和【漁歌子】為藍本,作出隱括詞一闕【浣溪沙·漁父】:「西塞山邊白鷺飛,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鱖魚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隨到處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後來,他在【後赤壁賦】中再次提及鱖魚:「巨口細鱗,狀如松江之鱸。」

楊萬裏品嘗過鱖魚後,在【舟中買雙鱖魚】詩中用一句「一雙白錦跳銀刀,玉質黑章大如掌」,將鱖魚的體型特色描述得惟妙惟肖。陸遊晚年住在鑒湖邊的三山,喜歡看書、喝酒、釣魚,他在【思故山】中寫到:「船頭一束書,船後一壺酒,新釣紫鱖魚,旋洗白蓮藕……」文天祥也寫有「明日主人酬一座,小船旋網鱖魚肥」的詩句,這些詩句足見鱖魚肥美鮮嫩,讓古人頻頻贊美。

鱖魚又名桂魚、鰲花魚等,身體側扁,背部隆起,魚身呈青黃兩色,常有黑色、不規則的斑紋交錯其間,是中國「四大淡水名魚」中的一種。鱖魚嘴巴較大,有齒,下顎突出,喜食魚蝦,刺少、肉質細嫩,肉多且呈瓣狀,味道鮮美,實屬魚中上品。

鱖魚吃法頗多,清代菜譜【調鼎集】記錄了十多種做法,除清蒸外,該書認為炒片最佳,炒者以薄為貴。汪曾祺對鱖魚也是推崇備至,他這樣寫道:「1938年,我在淮安吃過幹炸鯚花魚。活鱖魚,重三斤,加花刀,在大油鍋中炸熟,外皮酥脆,魚肉白嫩,蘸花椒鹽吃,極妙!」他還在【鱖魚】中寫道:「鱖魚是非常好吃的。魚裏頭,最好吃的,我以為是鱖魚。刀魚刺多,鰣魚一年裏只有那麽幾天可以捕到。堪與鱖魚匹敵的,大概只有南方的石斑,尤其是青斑,即‘灰鼠石斑’。鱖魚刺少,肉厚。蒜瓣肉。肉細,嫩,鮮。清蒸、幹燒、糖醋、作松鼠魚,皆妙。汆湯,湯白如牛乳,濃而不膩,遠勝雞湯鴨湯。」

松鼠鱖魚是蘇州一道傳統美食,據說當年乾隆下江南品嘗後贊不絕口,於是這道名菜成了宮中禦膳之一,美名也隨即傳遍大江南北。烹製前,將鱖魚去骨,魚肉刻上花紋,加調料稍腌制後拖上蛋黃糊,入熱油鍋炸至成熟,然後澆上熬熱的糖醋鹵汁。此菜色澤鮮紅光亮,甜酸適口,外酥裏嫩,食之滿口生香。

對於吃魚,清代李漁認為:「蒸而食之最不失真味。」將洗凈的鱖魚入沸水中一焯撈起,刮去魚身粘液,洗凈後放入盤中腌漬,置於蒸鍋中,用大火蒸數分鐘後取出,撒上蔥姜絲、青紅椒絲,加入調味汁,再澆上熱油即可。一道清蒸鱖魚,色澤淡雅悅目,味如蟹肉,鮮香馥郁。

鹹香辣爽的臭鱖魚是徽州地區的傳統民間菜。「聞起來臭,但是吃起來很香。用筷子把魚肉撥開,它的魚肉呈蒜瓣狀,一片一片,很細嫩很鮮美。」這是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對徽州臭鱖魚的描述。

因鱖與貴諧音,魚與余諧音,象征富貴有余,所以畫家們喜歡用鱖魚入畫。齊白石曾作一畫,上有一鮎魚、一鱖魚、一鰱魚,題款為「既有長年大貴,又可謂曰三余。這幅作品構圖簡潔,沒畫一滴水,但透過魚身、魚尾的擺動以及墨色的變化等手法上的處理使畫面充滿了魚在遊動的效果。陳師曾的【桃花鱖魚】中,桃枝旁的鱖魚身體豐贍,背彎如弓,魚眼圓瞪,背鰭怒張,栩栩如生。

在桃花盛開、江河水漲的明媚日子,肥美的鱖魚足以挑動我們的舌尖味蕾,更承載了滿滿人間煙火氣裏的詩情畫意。

文丨陸漪,系自由撰稿人

End

編輯丨楊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