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擺脫「虛假努力」,高手是這樣讀書和學習的︱大咖方法論

2024-01-17文化

墨花說:

我很喜歡讀書,在讀書過程中,我尤其愛看厲害人物的觀點和方法論。

於是我萌生了一個想法,整理組譯那些大咖的精辟觀點和方法論,分享給讀者朋友。

今天是【大咖方法論】系列的第5篇,來自李睿秋【開啟心智】一書。 【本書也是第11期書評營的共讀書單之一】

文:李睿秋

01

請避免「做題式閱讀」

你一年讀了多少本書?

許多標榜閱讀量的人,總會熱衷於討論「讀了多少本書」。

但我一直不太認可這種計算方式。如何才算是讀一本書?什麽樣的書才計入其中?讀一兩頁算嗎,讀一半算嗎,還是一定得把一本書從頭到尾讀完?小說算嗎,雜文算嗎,還是只能計算知識型書籍?

就算只統計「把一本知識型書籍完整讀完」,那也很麻煩。讀完一本嚴肅的心理學教材和一本科普讀物,後者可能只需要半天,前者可能要用半年時間。

說到底,我們閱讀、學習的目的是什麽呢,是追求「讀了多少書」這個結果本身嗎?不是的。 我們追求的是在閱讀、學習的過程中,把多少知識內化進大腦裏,變成自己的東西。 只不過後者很難量化,我們才不得不用前者來衡量。

換句話說,如果僅僅抱著「我要讀完一本書」的心態去閱讀,會很容易把「持有」當作「擁有」,把閱讀的行為,當成學習的效果。

很多人的癥結是:過於重視「讀很多本書」,過於追求「掌握每一本書」,卻很少有人真的思考: 在閱讀之後,我的看法是什麽?我從中學到了什麽東西?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下意識地把「讀完一本書」當作一個「題目」,把「做完一本書的筆記」看作這個題目的「答案」。這就是「做題式閱讀」。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很容易把目的與手段混淆:關註的不再是「我對什麽感興趣」,而是「我得把它讀完」;不再是「我能學到多少個知識點」,而是「我讀了多少本書」;不再是「我學到了什麽方法,思考了什麽問題,產出了哪些想法」,而是「我做了多少頁筆記,收集了多少篇文章,記住了多少個觀點」。

這是沒有意義的。你只是在照搬別人的觀點,復制別人的大腦。

02

從作者本位,到以我為主

做題式閱讀,本質上是一種作者本位的思路。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總是想知道「作者的思路是什麽」「作者的看法是什麽」,仿佛我們讀書的目的就是要回答這些問題。

但作者的看法重要嗎?不重要。你自己的看法才更重要。作者的看法只是「我的看法」的養料。 更有效的閱讀,應當從作者本位轉換到讀者本位。

比如,你今天接觸到某個概念,對它很感興趣,那麽就不妨試著用各種渠道、各種方式(包括但不限於讀書、講座、課程、與人交流和提問等),去弄清楚來龍去脈。

你很關心一個話題,讀了一本專門講這個話題的書,這樣就夠嗎?不是的。你應當去多讀一些和它相關的書,從中找出與這個話題相關的資訊和內容,把它們整合到一起,提煉出一個更加全面的理解——這也就是「我的看法」。

基於「我的看法」,再去廣泛拓展自己的認知邊界,了解其他人關於這個話題的看法。其中有些看法可能跟你的看法相悖、有些跟你的一致,沒關系,一起把它們熔為一爐,博采眾長,最終提煉出一個更新、更全面、更高層級的「我的看法2.0」版。

上述就是我對於學習的理解, 我把它叫作「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可能有讀者會疑惑:作者肯定比我懂得多呀。我如何知道「我的看法」是不是對的呢?有這樣的疑問是對的,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邏輯。

確實存在許多這樣的人:對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看法,但這些看法常常經不起推敲。那麽如何改善這種情況呢?方法也很簡單,不要輕易下任何一個斷言,永遠都要去思考,它背後的邏輯是什麽。

以我自己的寫作習慣和流程為例:我平時會先積累一個知識庫,這個知識庫由什麽構成呢?由各種「我的看法」,以及構成這些看法的種種案例、論據、材料構成。

當我需要講清楚一個問題時,會找出對應的看法,然後把它作為一個假設,構造一條邏輯鏈。 用這條邏輯鏈來說明自己如何從客觀的事實和數據出發,最終得出「我的看法」。

下一步,就是基於這條邏輯鏈,去查閱對應的文獻、書籍,來檢驗邏輯鏈上面的每一環。

如果我會發現有某一環是經不起檢驗的,它的依據有問題,我就會調整這個假設,繼續檢驗;如果我會發現整條邏輯鏈是通暢的,我就會結合實踐經驗,把自己的理解和心得分享出來。

如此,確保邏輯鏈條上的每一環背後都有堅實的理論和實踐作為邏輯支撐,而從每一環到下一環的推理又足夠嚴謹,這個看法就是相對比較能站得住的。

可能又有讀者會覺得,這簡直就是在做學術研究,平時生活中難道也需要這麽認真嗎?

這個問題其實關乎你想成為一個什麽樣的人。如果你只是想透過閱讀增加一點談資,跟別人有話可聊,那確實無須如此麻煩。 但如果你想更好地理解這個世界,讓自己的心智世界更加接近真實世界,那認真一點又有何妨呢?

認真,你就贏了。

像這樣反向倒推自己的每一個看法,尋找是否有堅實的邏輯支撐。如果不能自圓其說,就去讀書、搜尋資訊,尋找支撐。如果發現找到的資料跟原有的看法矛盾,就去尋求「正反合」—— 這就是一個不斷叠代和升級認知的過程。

這個過程,我稱為「主動學習」,區別以「讀完一本書」「濃縮一本書」「做完一本書的導圖」這種「被動學習」的模式。

主動學習很困難嗎?其實不是。你要做的,只是從被動接收資訊多走一步,變成主動探索資訊,不要做一個伸手黨,也不要停留在自己的舒適區裏。 很多時候,人與人的差距,也許就在於你能不能比別人多走一步。

03

我的學習和成長體系

「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目的是什麽呢?一切我們所學到的知識, 最終都是為了更好地增進對這個世界的理解,指導我們的行動。

換句話說:只有能夠落實到實踐中,能夠用起來的知識,才是有意義的。無法用起來的知識,囤積在筆記裏、記憶裏,最終都會慢慢蒙塵,成為被遺忘在倉柯瑞的陳舊累贅。

什麽叫「用起來」?解釋清楚一個問題,理解生活中的現象,得出更準確的判斷,做出更有效的選擇……這些都是「用起來」。

要麽,是能夠幫助我們打破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障壁,理解種種現象背後的原理、機制和規律,也就是 「know-why」(知道為什麽);

要麽,是能夠指導我們更有效地行動,幫助我們克服障礙,規避問題,抵達想要的結果,也就是 「know-how」(知道怎麽做)。

這套體系可以用下面這個模型來描述。

這個模型是我參考大衛·庫伯(David Kolb)的「庫伯學習圈」調整而來的。我把它分成三個支柱: 運用,思維和知識。

它們的關系如下。

• 從運用中獲取經驗,以及從知識中提煉出思想,把它們進行濃縮、融合,形成「我的看法」,成為自己的思維模型和方法論。這是思維。

• 用「我的看法」去試著解釋現實生活中的現象,指導行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是運用。

• 然後,再透過主動的、有針對性的學習,拓展自己的認知邊界,引入新的知識,彌補自己思維的缺口,以及對我們的運用進行支撐和完善,進一步讓它們更成體系……

這也是我想與你分享的: 你必須非常清楚,自己遇到了什麽問題,產生了什麽需求,在這個基礎上需要補充什麽、攝入什麽,再有意識地主動攝取和整合,以自己的實踐為導向,最終形成一套適合自己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這才是行之有效的學習之道。

實踐中遇到的問題,為你的思維成長提供了原料。透過思考和總結,擴充自己的思維工具箱,得以應對更復雜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習又為你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讓你能夠少走許多彎路,更有效地整合自己的經驗。

簡而言之: 來自別人的東西,永遠是別人的,唯有自己獲取的東西,才是自己的。

明白了這些,我們就能理解,應該用一種什麽樣的心態去學習。

當我們閱讀、學習時,最關鍵的是什麽呢?是要時刻明確自己的目的: 我想透過閱讀弄懂一個什麽問題?在這本書、這門課程裏面,我感興趣的部份是什麽?我希望從中收獲到什麽幫助?

如果一本書是你不感興趣的,沒有必要強迫自己去讀;如果一本書的內容你只對一部份感興趣,那麽唯讀這一部份即可;同時讀好幾本書,或者把一本書讀一半放回去、再讀別的書,這些都是可行的做法。 讀書應該為自己所用,而不是讓自己去遷就它。

我們平時在網路上,可能會看到一些感興趣的碎片化資訊,但它們又不夠系統,怎麽辦呢?最好的做法是將它們作為起點去進行探索。如果你覺得一個知識點很有趣,就以它為出發點,去探索它背後的原理、背景、套用,順藤摸瓜地查資料,把它弄懂、學透。

在這個過程中產生的想法和結論,才是真正屬於你的東西,也是真正能被你所內化和吸收的東西。

一定要理解: 讀書,不是讓你把大腦變成別人的跑馬場,而是要廣泛地、大量地去閱讀,把更多的書納入同一個主題裏面,讓它們彼此碰撞、對抗、融合,去蕪存菁。最終留下來自不同渠道的精華資訊,形成「我的看法」,去指導我們的實踐。

這才是我們要追求的目標。一切外在的資訊,最終都必須「以我為主,為我所用」,才能成為自己的知識。

- END -

*本文摘自【開啟心智】,作者李睿秋,有刪減。

往期回顧:

100篇!墨花書評、寫作幹貨、書評營學員上稿、成長收獲大匯總

33歲,開啟自由職業,我重新理解了自由

愛讀書的人,為什麽我勸你一定要寫書評

作者介紹:

墨花,書評寫作導師,曾任頭部財經自媒體資深編輯,國家級媒體記者。

希望在頭條遇見每一個同頻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