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母親80歲生日,大哥大嫂都不來,父親:兒子成家了,就多了倆仇人

2024-06-15文化

全網先發,原創文章,嚴禁搬運,搬運必維權。本文為微小說,情節虛構,請理性閱讀。

在溫暖的陽光照耀下,一個位於北京城郊傳統四合院裏的家,此刻正沐浴在即將來臨八十大壽的喜慶與繁忙中。李桂芳在家中的花園裏,精心修剪著她鐘愛的牡丹,她每一次彎腰剪下都洋溢著母性的溫柔與細膩。而王建國則忙著準備慶祝會,無論是挑選紅棗還是擇菜洗果,他那粗糙的雙手都透露著對這個家的責任與守護。

李桂芳望著滿園的綠意,不禁心生幾分感慨,她輕聲呼喚:「老伴,你看這花兒開得正好,只怕咱們家偉兒他們....」她話未說完,就被王建國的堅定打斷:「老伴,咱兒子他懂事兒,一定會回來的。」盡管這麽說,王建國的心裏也同樣泛起了不確定的漣漪。

家中的電話鈴聲常常打破了這份溫婉的平胡,卻往往不是他們期待的兒子王偉的聲音,更多的時候是朋友們的問候與焦急的等待。王建國每次掛電話後,就會看著老伴的眼睛,輕聲安慰:「老伴,兒子他大概是臨時有事,咱理解理解。」

隨著時間的流逝,王偉與劉曉麗那隱晦的暗示與失聯,讓這份期盼逐漸堆積成了迷茫與憂慮。王建國試圖用電話這一失溫的紐帶,去觸及兒子的心:「兒子,你媽媽的心思你是知道的,她總提起你,你就回來看看吧。」而電話那端總是躲閃和推諉的回應。

李桂芳在花園中又埋下了一株牡丹,然後坐在長椅上,輕撫著膝上的舊照片。她對著照片中笑顏如花的王偉,臉上卻掛著淺淺的憂愁,低聲細語:「兒子,媽媽不怪你,只是希望你記得這個家總有一個等你的位置。」

王建國也不禁被深深的牽掛所困擾,傍晚分時,他常常獨自走到院子那個最能接收到電話訊號的角落,企盼著那個已經模糊的阿黃的吠聲能夠變成王偉的腳步聲。即使面對村裏鄰居們的問詢,王建國始終保持著堅強的微笑:「兒子他忙,他一定會抽空回來的,我們得理解年輕人。」

夜幕降臨,四合院內燈火闌珊,李桂芳與王建國在屋檐下的搖椅上來回晃動。李桂芳輕聲嘮叨著家常,王建國雖一一附和,心裏卻象牙塔般積攢著對兒子的牽掛與不滿。他們二人的身影在夜色中纏綿拉長,如同這段未了的情感旅途,在等待與希望中延續著它堅韌的生命力。

直到生日的前一周,王建國再次撥通了王偉的電話,話語中帶著堅持:「兒子,你母親的八十大壽,你就算再忙,也得回來參與一下。」電話那頭的王偉終於吐露一些真實的情緒:「爸,我知道,我會盡力回來的。」掛電話後的王建國臉上綻開了久違的笑容,走回家中,向正在布置客廳的李桂芳報以一個堅定的眼神和鼓勵的點頭。

隨著母親李桂芳八十大壽的日子一天天臨近,父親王建國的眉頭也漸漸緊鑼。王建國和老伴已經忙碌了許多日,四合院裏的每個角落都洋溢著濃濃的喜慶氣氛。李桂芳走在屋子裏,輕輕地擺弄著獲贈的壽桃和壽字掛飾,一邊小聲嘟囔著:「老伴,你看這些掛飾擺這裏好看嗎?」王建國忙裏偷閑地回答說:「老伴,你的眼光向來不差,家裏有你打理,我放心。」

然而心裏的擔憂如影隨形,因為王偉和兒媳劉曉麗卻始終沒有回應邀請。電話的鈴聲變得越來越稀少,每一次響起都如針般紮在父母心上。親朋好友們的祝福漸漸匯成了一汪深水,震得四合院裏的空氣也微微顫動。李桂芳的目光裏夾雜著滿滿的期盼,但每一次提起王偉都掩飾不住聲音裏的顫抖:「我兒子,他這麽孝順,這次也一定會回來的。」

這時,一群少見的遠房親戚突然造訪,給已經忙亂的計劃帶來了新的波折。面對問候和好奇,王建國還要強裝笑臉,心裏卻更加焦灼。遠房親戚關切地詢問王偉和劉曉麗,但王建國總以「兒子他們或許要晚一些,這幾天特別忙」來敷衍。

他嘗試再次聯系兒子,卻總是得不到肯定的答復。家中漸漸彌漫著不安的氛圍,每一次電話的冰冷回應都像是霜打的茄子,讓李桂芳和王建國的心也跟著一沈。一次次的失望在權衡之後,王建國對李桂芳說:「老伴,咱們還是先處理眼前的事吧,兒子的事咱再想辦法。」

以後的日子很快被迎來迎往的賓客打發過去,李桂芳和王建國必須臨時處理各種小麻煩,從菜肴的準備到喜慶布置。夫妻二人就像快要完成拼圖的老手,盡可能地讓一切看起來完美,但這張拼圖的最後一塊--王偉夫婦的位置,始終是空白。

在籌備工作間隙,王建國坐在院子裏歇息,望著天空讓思緒飛揚。李桂芳拿出老式的電熨鬥,緩緩熨平一件件細膩的壽衣,洋溢著母親的期待與細心。晚酒瓶底的月色微醺,臨風玉樹的紫藤花陣陣香飄。夜深人靜時,兩個老人的屋檐下回蕩著精心準備與溫馨的對話聲,但懸而未決的心事,仍像夜風一般,撩動著他們的心弦。

宴會廳內華燈璀璨,笑語盈盈。壽星李桂芳身穿喜慶的壽衣,儼然是一場壽宴中的明星。王建國忙碌於迎來送往,嘴角掛著欣慰的微笑,心裏卻如懸著一塊石頭般沈重。桌子上美味佳肴一道接一道地上,但空出的兩個座位依然無人問津,賓客們也不時投去疑惑的眼神。

李桂芳的目光穿梭在賓客間,像是隨時會迎來久別重逢的驚喜,但這等待卻如同長夜的黑暗,無盡無邊。在一次次鼓勵的祝福中,她的笑容漸顯勉強。在一側端酒的王建國呢喃道:「老伴,信兒子,他就要來了。」

忽然,鑼鼓喧天音樂響起,眾人紛紛起身歡唱祝壽歌,宴會到達了高潮。就在這喜慶的樂曲中,李桂芳的目光仍孜孜不倦地在門口徘徊。親朋好友簇擁著王建國,舉杯祝福。王建國接過話筒,深吸一口氣,話筒前的他略顯顫抖的聲音透著堅定:「謝謝大家,今天能來分享我老伴的喜悅,我們特別感激。兒子他們今天因為特殊原因沒能到場,但我知道他們的心和我們在一起。」

話雖這麽說,但王建國的眼中閃過一絲難以掩飾的憤怒,聲音不知不覺中提高:「我們辛辛苦苦把兒子培養大,沒想到,沒想到...」身旁的李桂芳輕輕拉住他的衣袖,她眼眶微紅,低聲道:「老伴,別這樣,偉兒他內心一定也不是這樣想的。」

王建國的聲音終於爆發出來:「自從兒子成家後,我們就像多了兩個仇人一樣!」言罷,全場靜默,王建國憤然放下話筒,鐵青的臉龐映在每位賓客的眼中。李桂芳趕緊接過話筒,盡力維穩局面:「謝謝大家,總有些事情出乎意料...我們還是歡喜吃飯吧。」

酒桌上,原先的熱鬧漸漸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低聲的交談和不時的安慰。每一次杯光鬥影後的敬酒,王建國和李桂芳都以最真摯的微笑回應,盡管這笑背後是滿滿的無奈與心酸。

隨著賓客逐漸散去,王建國和李桂芳並肩而坐於空蕩蕩的庭院中。王建國撫摸著老伴粗糙的手,「老伴,今天雖然有些不如意,但有你,我就心滿意足了。」李桂芳點頭微笑,眼中洶湧的淚水悄然滑落,夜色朦朧中融合了對未來的期望與當下悲喜交織的真實情感。

當宴會的最後一個賓客告辭離開,四合院重歸寂靜,李桂芳和王建國依舊坐在那兩個空缺的位子前,眼神跨越了時間和空間,找尋著那份遲遲未到的溫暖。清冷的月光灑在老伴李桂芳慈祥的臉上,她的眼裏還殘存著淚光,手中攥著那本願意為王偉一家而精心準備的家譜。

王建國輕聲安慰道:「老伴,孩子們有他們的生活,我們也得接受。」他的話語裏藏著無盡的釋懷與深沈的愛。李桂芳擡起頭,目光柔和而堅定:「是啊,老伴,我們做得已經夠了,剩下的就讓時間來回答吧。」

他們彼此對望,共同體會著時間的沈澱與生活的蒼桑。這一刻,宴會結束了,但生活還要繼續,李桂芳和王建國相依為伴,他們的心中充滿了對彼此的感激和依賴。

清晨,李桂芳早早起來,細心地為院子裏新種的梨花樹澆水。王建國則拿出手風琴,輕輕吹響了他們年輕時的戀曲。音樂在靜謐的院子裏飄揚,周圍的一切仿佛都在靜靜聆聽,沈浸在這份簡單而純凈的幸福中。

時間緩緩流轉,生活的韻律悄悄變化。一天午後,王偉和劉曉麗帶著兩個可愛的孩子匆匆現身在四合院的門口。看著久違的兒子和歡蹦亂跳的孫輩,李桂芳和王建國的臉上綻放出了久違的陽光般的笑容。「兒子,你們終於回來了。」李桂芳聲音顫抖卻充滿溫情。

王偉走上前,緊緊擁抱著母親,「媽,對不起,我們回來晚了。」王建國也笑著拍拍孫子的頭,煙火圍繞的午後突然變得暖意融融。劉曉麗帶著歉意與禮物,不停地致歉,並向老兩口保證以後一家人會經常來看望。

這天,四合院裏的晚飯特別熱鬧,李桂芳和王建國笑得像個孩子。全家人圍坐在一張大桌前,分享著美味佳肴和久違的家庭溫暖。飯後,大家一起散步在院子裏,王建國牽著老伴的手,低頭對她說:「老伴,看,家終歸還是會圓滿的。」

而王偉和劉曉麗,則在一旁望著這溫馨的景象,王偉撫摸著妻子的手,輕聲說:「曉麗,無論如何,家永遠是最溫暖的港灣。」空蕩的宴會廳,早已收拾幹凈,那兩個空位,終於也有了他們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