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情感

做人做得好,未必得好報

2024-07-09情感

正確的人生觀是道德的根基。儒道兩家的人生哲學,有同有異,各有所長,可以各取其精華,用作人生觀教育的思想資源。

一、儒道兩家的人生哲學及其在德育上的意義

1、儒家的人生哲學:安貧樂道

孔子說: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概括為四個字,就是安貧樂道,簡明地表述了儒家的人生哲學。安貧,就是安於物質的貧困。【論語】中最典型的兩句話是:「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樂道,就是享受精神生活,把精神生活作為快樂的源泉。【論語】開篇三句話,在我看來是孔子的幸福宣言。

第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是智性的快樂。

第二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是情感的快樂。

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是道德的快樂。人有三種主要的精神能力,即智性、情感和道德,孔子都說到了,享受這三種精神能力,就是幸福。

總之,物質生活要簡樸,精神生活要豐富。當然,儒家的人生哲學,最強調的是道德的完善。

2、道家的人生哲學:全性保真

戰國時期著作【淮南王書】裏記錄了早期道家楊朱的一句話:「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可以用「全性保真」來概括道家的人生哲學,意思是:保護好完整的、真實的本性,亦即生命的原初的、單純的狀態,不要用物質的東西損害它。這也是莊子的基本思想。

莊子哲學的重點有兩個:一是保護生命的單純,可以用【養生主】篇名做代表:二是追求精神的自由,可以用【逍遙遊】篇名做代表。他認為,物質的、世俗的東西,既損害了生命的單純,又阻礙了精神的自由,所以要警覺。他說:「喪己於物,失性於俗者,謂之倒置之民。」一個人受物質和世俗支配,把自我喪失在物質裏面,把本性喪失在世俗裏面,就是一個顛倒的人。

總之,人生最重要的是生命的單純和精神的自由,為此要看淡物質的和世俗的東西,不讓它們損害人生最重要的這兩項價值。

在人生哲學上,儒家提倡積極的態度,道德的人格,道家提倡超脫的態度,自由的人格,各有所長,可以互補。道家崇尚自然,主張活得本真、灑脫,廣義上也是道德,但反對狹義的道德。我本人認為,超脫也很重要,一個人太看重物質的和世俗的東西,道德境界就會比較低。兩家的共同點是輕物質,重精神,這在今天格外具有教育意義。

當今時代的傾向是,從外面找幸福,物欲膨脹,精神貧乏,結果並不幸福,道德也不會好。所以,德育不能局限於就道德講道德,人生觀教育是德育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份。

儒家哲學的核心是道德。儒家道德哲學的精華在原典中,我依據孔子和孟子談一談最大的兩個亮點。

1、道德在人性中有基礎

在中國哲學史上,孟子最早明確地指出這一點。他把道德概括為仁義禮智四個字,其中,核心是仁和義,禮是仁義的外在表現,智是根據仁義判斷是非的能力。我只講仁和義。

什麽是仁?孟子的解釋是:「仁者愛人。」這裏的「人」,不是某個人,而是普遍的人,所有的人。「愛人」,就是對所有的人有愛心,其實就是善良。仁在人性中的基礎是什麽?「惻隱之心,仁之端也。」惻隱之心,就是同情心,同情心是善良在人性中的萌芽。惻隱之心,又叫不忍人之心,看見別人有痛苦、有危險,你心裏會不忍,會難受。

什麽是義?孟子的解釋是:「義,人之正路也。」就是人要走正道,堅持做人的準則。在訓詁學上,義訓為「宜」,適宜的宜,意思是應該。義,就是做應該做的事,不做不應該做的事。應該和不應該,有一個標準,就是做人的準則。

孔子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違背做人的準則,這樣得到的富貴一錢不值。中學語文課本裏有一篇孟子的文章,大家很熟悉:「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義比生命更寶貴,不義比死更可怕,要我違背做人的準則,寧可死。

義在人性中的基礎是什麽?「羞惡之心,義之端也。」羞惡之心,就是羞恥心,它是義的萌芽。做了壞事,心裏會羞愧,覺得是恥辱,這就是羞恥心,它實際上是做人要有尊嚴的意識,道德自律的覺悟就建立在這個意識基礎之上。

孟子還說,同情心和羞恥心是人皆有之的,如果沒有,就是非人也。「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如果這一點兒萌芽枯死了,人和禽獸就沒有區別了。君子和小人的區別,也在於是不是讓這一點兒萌芽生長起來,開花結果。

孟子這個思想給我們兩點啟示:第一,道德在人性中有基礎,不是從外面強加的,因此,德育不是道德規範的灌輸,重點應該放在開啟人性中固有的同情心和羞恥心;第二,最重要的道德品質是仁和義,即善良和做人的尊嚴,有之必能自律,其他品質是衍生的。

2、道德完善本身是目的和價值

道德上的完善,做人做得好,這本身是目的,是價值,這是孔子思想中一個耀眼的亮點。他再三表達這個論點。「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你做人做得好,別人不理解你,你沒有因此感到絲毫不快,這不正是君子的品質嗎?「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你不要怕別人不理解你,要讓自己具備值得讓別人理解的品質。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君子和小人的區別在於,君子自己好好做人,小人看重別人的評價。「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古代的人學習道德文章,是為了提高自己,今天的人學習道德文章,是為了給別人看的。

總之,道德必須真誠,是把做人本身當作目的,還是做給別人看,是真假道德的分水嶺。

做人做得好,未必得好報,這是常見的事實。儒家對此的看法是:要把道德境界和外在遭遇加以區分。做人做得好不好,你可以支配,要努力,你的人生價值在這裏。外在遭遇好不好,你支配不了,就坦然承受。關於這一點,孟子說得最清楚。其一,區分「在我者」和「在外者」。

道德是「在我者」,追求就能得到,不追求就會喪失,所以追求是有益的;外在遭遇是「在外者」,取決於命運,所以追求是無益的。其二,區分「天爵」和「人爵」。

天爵,就是老天給你的爵位、獎賞;人爵,就是社會給你的爵位、獎賞。仁義忠信,即道德,這是天爵;公卿大夫,即名利,這是人爵。你要追求天爵,把人爵當作可有可無的副產品,有,當然好,沒有,也無妨,總之順其自然就是了。

孔子和孟子都強調道德本身是目的,具有自足的價值。這個思想給我們的啟示是:德育要重視培養道德上的真誠態度。

在現實中,道德往往與榮譽掛鉤,這種做法有利有弊。利是激勵孩子們做好人好事,弊是促使孩子們把做好人好事當作獲取榮譽的手段,會助長虛偽,而虛偽恰恰是道德的反面,從根子上敗壞了道德良知。

經典是什麽?是願意一代一代口耳相傳的智慧,值得一讀再讀歷經磨礪的靈魂。經典對於每個人來講都是躲不開的。

但「經典」多時代遙遠,晦澀難懂,難免會讀不下去或讀不懂,為此讀書無數的哲學家周國平老師和夫人、哲學博士郭紅女士,特意攜手打造了一套「經典擺渡人」系列的讀書課,由兩位老師親自做您的讀書引路人,帶您一起從經典中汲取營養,為人生答疑解惑。

本次課程將歷時半年,共48次課,含24部中外經典,6大主題,人生幸福涉及的 婚姻與家庭;性與愛情;財富與理想;心態與境界;生死與信仰;藝術與審美等每個方面都會一一講解,借助書籍與兩位老師的半生智慧,帶大家迅速進入和諧幸福、愉悅自洽的美滿生活。

你將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1次價值3000元的線下雅集分享會,

與周國平、郭紅等名家現場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