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為什麽窮,很多人都想不明白。
他們只看到了窮這個結果,抱怨窮這個事實,卻根本未曾搞清楚窮的原因,所以整日忙忙碌碌,卻始終無法擺脫窮的境況。
人生任何一種成功都是一種習慣的成功,任何一種失敗都是一種習慣的失敗,一個人最好和最不好的部份,都在自己的習慣裏,選擇什麽樣的習慣,你就選擇了怎樣的人生。
而窮人,大多擁有三個窮習慣。
1.認知低下,不願學習
這個世界上,賺錢的方式有很多,但一個人能認知到的賺錢方式很少。
有句話叫做,人永遠無法賺到認知以外的錢。
一個人如果一直局限在固有的知識範圍內,就永遠無法找到更新,更好的賺錢方法。
【認知紅利】提到:「 你這輩子的成就,最終能達到多高,是靠你的思維模式支撐起來的。 」
一個乞丐當皇帝,也只會拿著金碗去乞討,他根本想象不到皇帝的生活能有多麽不凡。
而讀書則是提升認知最快,最便捷的方法,沒有之一。
國畫大師李苦禪說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
讀書,不是為了直接找到賺錢的方式,而是為了增長見識,打破固有的僵化思維,見證人生的更多可能。
正如喬治·馬丁說:「讀書可以經歷一千種人生,不讀書的人只能活一次。」
只有認知提高了,才更容易發現賺錢的機會。
2.安於現狀,不願突圍
窮人知不知道自己窮呢?當然知道了,可窮人就是不願意改變,不想走出舒適區。
舒適區是一種心理狀態,讓人對周邊有控制感、安全感和穩定感,此時內心是篤定的。
在這種情況下,窮,苦的是肉體,但內心是安寧的。
一旦想要賺錢,就意味著必須離開舒適區,探索更多的未知區域。
而未知意味著不確定性,會致使內心備受煎熬。
就像現在的我,自從開啟自媒體寫作後,就患上了一種病:數據焦慮癥。
曾經的我雖然窮,但至少內心很平胡;但現在的我,不僅窮,還總是為閱讀量低而犯愁,內心再也不曾得到過一刻的安寧。
所以,很多時候,窮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確定性。
如果因為畏懼不確定性,就始終停留在舒適區,也就只能一輩子窮下去了。
3.急於求成,不願等待
現今社會,人人都很浮躁,很難靜心做一件事。
多數人渴望像網紅那樣,一夜暴富,掙快錢。
看到股市漲起來了,大家又一窩蜂湧進股市,也是希望動動手指,就可以去撿錢。
問題是,有幾個人能實作呢?不僅沒實作,多數人還越整越慘了。
學門技術或者做個生意吧,又需要培養周期。
很多人努力幾天,看不到進步,得不到收益,就直接放棄了,做不到延遲滿足。
對於窮人而言,應該放棄不切實際的幻想,腳踏實地,做大機率正確的事。
寫在最後
亞里斯多德說:「我們每個人都由自己一再重復的行為所鑄造,因此,優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
而人之所以窮,就是因為被這三個窮習慣所拖累。
對於所有想要擺脫窮命的人,必須加強學習,提升認知,發現更多的賺錢機會;強迫自己走出舒適圈,勇敢改變自己,拼命抓住機會;給自己多點耐心,延遲滿足感,靜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