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昱珩曾直言人心很壞,他說:
「我覺得我能看透一切,但我看不透人。」
人性的復雜,職場的變幻,生活的無奈,常常讓我們深感迷茫與疲憊。
很累的時候,可以允許自己歇一歇,但不要長期待在家裏。
退一步海闊天空,進一步柳暗花明。
倘若局限於方寸之間,糾結於細枝末節,那麽再小的事也就變成了天大的事。
整天待在家裏,真的會廢掉
作家盧梭曾因工作、生活的不如意而長時間陷入消沈。
甚至長達三個月的時間,他都把自己關在家裏,不願見人,不願看書,就連基本的吃飯都顯得力不從心。
久而久之,這種自我封閉的狀態,讓他日漸虛弱,精神也愈發萎靡。
他的哥哥實在看不下去,強拉著他出門,開啟了一場河上漂流之旅。
他們自制木筏,帶著簡單的工具,沿著家鄉的康科德河順流而下。
河面波光粼粼,夜晚寂然無聲,這場充滿治愈的旅行讓盧梭釋放了長久積攢的壓抑,內心也在平靜中得到了極大的安撫。
為什麽不要長時間待在家裏?
那是因為人作為社會性動物,有著跟他人交流和互動的心理需求。
如果長時間不與人溝通,社交技能便會逐漸退化。
由於缺少人際鍛煉的機會,與人交往時就會變得不自信,溝通能力也會不斷減弱。
看到過一則報道,一名山西的男子因不喜社交而長時間不說話,導致語言能力嚴重退化。
他感慨道:
「開始挺喜歡這種感覺,後來慢慢發現我開始很難表達出自己腦中的想法,而且嘴越來越笨,事後才反應過來,長期不說話真的會越來越不會說話。」
除了社交需求的必要性,一個人的認知能力和思維能力,也需要在和他人互動和外界刺激下不斷發展。
在新冠疫情暴發期間,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研究者選取了4000多名被迫隔離在家的人,對他們的居家生活和心理狀態進行了研究。
結果發現,長期宅家會導致認知能力下降,甚至有可能引發抑郁。
更別說,長時間窩在家裏還可能導致身體健康問題,如肥胖、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
這些疾病與缺乏運動、不良飲食習慣和長時間處於同一環境中有關。
生命需要滋養,能量需要流動。
倘若整天窩在家裏,人就會像見不著陽光的花草,失去生機與活力,變得萎靡不振。
走出低谷,從改變環境開始
自媒體人張麗俊說:
「人的能量是一種資源,是需要補充的。你長期待在家裏,能量無法交換,不流通、不迴圈,身心淤堵,慢慢就會失去靈性。」
說到底,人一定要出去走走。
不要老是待在家裏,而是多親近自然,多沾點人氣,去獲得一些接觸和回應。
你會發現,能量得到補充,身心得到鍛煉,視野變得開闊。
(1)養成戶外活動的習慣
最近幾年,「公園20分鐘效應」火了。
不必花太多時間,也不必跑太遠的地方。
只要在自然環境裏待上20分鐘,心情就能大好,壓力也能減輕不少。
有研究表明,自然環境中的綠色植被、清新的空氣和寧靜的氛圍,能夠降低心率和血壓,減少壓力激素的分泌,同時提升心情和認知功能。
這是美國密西根大學做的實驗,他們發現,僅僅20分鐘的大自然體驗就足以顯著降低實驗者的應激激素水平,這種效果在20~30分鐘時最為顯著。
所以,不妨挑選一個附近的公園或自然環境好的地方,哪怕只是靜靜地待上一會,也能讓你恢復能量,讓你精神更愉悅、更放松。
(2)找份工作,保持與人接觸
認識一些朋友,有的是司機,有的是保潔,表面上挺普通,但一聊才知道,人家是拆遷戶,家裏有好幾套房子。
顯然,對他們來說,物質上早就沒啥可愁的了,出來上班還真不是為了掙多少錢。
看到過這樣一段話:
「上班最大的意義不是那點薪資,而是工作能讓你有規律的生活,有見人的機會,有穩定的社交圈子,還有來自客戶同事或多或少的壓力。
一來可以鍛煉心智,二來能促進你不斷前進,不至於生活越來越墮落。」
這話雖有幾分調侃,但也不無道理。
找一份工作,或許薪資不高,但也可作為與社會連線的觸點,讓自己生活有規律、有交流、有成長。
(3)多出去走走,主動建立社交圈
在家宅久了,社交就少了,圈子也小了,視野和思維也容易變得狹窄起來。
見到鄰居打個招呼,約上老友一起吃吃飯,都是拓展社交的方式。
就算是人與人之間淡淡的聯系,也能給自己的生活增添光彩。
一位朋友說,最近跟姐妹們一起聚了個餐,感覺沾了點人氣,雖然沒說上多少話,還是有那種能量被帶動的感受。
大數據時代,很多人已陷入資訊繭房,多出去走走,多交流溝通,這樣才能激發能量,促進認知更新,保持思維活躍。
寫在最後
許多人狀態不好,就是因為太壓抑了。
一天天窩在家裏,把自己關在格子間,日復一日,就會憋出內傷。
但世界遠比我們想象得廣闊。
【人民日報】中,有這樣一句話:
「不走出去,家就是你的世界;走出去了,世界就是你的家。」
不妨出去走一走,去見人,去看海,去聽風,去感受那街頭巷尾的熱鬧喧囂,去領略那萬裏山河的遼闊壯美。
你會發現,天很寬,人很小,世界很大,生活很美,你以為的那些痛苦與絕望,不過是一時的執念,終將如過眼雲煙、隨風而逝。
有句話說得好:
「生活就是一個不斷走出去回來,再走出去再回來的過程。」
去探尋,去社交,去體驗各式各樣的事物,去遇見各式各樣的人。
走出去,我們才能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