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情感

人生開掛:21世紀好習慣清單,讓你終身受益

2024-01-15情感

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編者按:資訊化時代,人們被形形色色的網路資訊充斥和包圍,真假資訊、有效資訊以及無用內容交叉混雜。即使我們設法明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也很難保持正確的方向。要想獲得成功,我們必須付出更大的努力以及必要的體力和腦力勞動。有沒有致富和成名的捷徑?顯然沒有,但培養良好習慣是成功的開始。文章來自轉譯,希望能對你有所啟示。

理論上,任何人都可以成為成功人士。

你只需要有遠大的夢想,勤奮努力,並保持積極的心態即可。

但是,除了上述這幾條,你還需要考慮一些看似簡單,但我敢打賭你一定沒怎麽想過、考慮過的事情。

至少我沒有。

在我有意識存在的大部份時間裏,我從來沒有坐下來想過要養成什麽樣的日常習慣。正如塞斯·戈丁(Seth Godin)所說,要掌握一個領域,成為不可或缺的人。

我讀過所有關於習慣的主要書籍: 【原子習慣】(Atomic Habits)、【習慣的力量】( The Power of Habit)、【當下習慣】(The Now Habit)和【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雖然這些書講述了如何培養良好習慣,但我意識到這些書並不適合自己。而且,這些書也不適合我們所處的日新月異的時代。

因此,下面我提出了一份好習慣清單,旨在幫助我們在這個瞬息萬變和快速發展的社會中取得更好的平衡,保持積極的心態。

它並不是要列出所有可能的日常好習慣。相反,它給出了一份如何建立好習慣的做法清單,只要遵循這些做法,你就能改善自己的思維,挖掘自身潛能,讓你綻放個人魅力。

21世紀好習慣清單:

1. 提醒自己

是的,提醒自己起床做計劃要做的事。但主要是提醒自己為什麽要這麽做。

你在開發建立一個網站嗎?正在學習成為一名設計師嗎?你在減肥嗎?

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你是否因為進展太慢而感到力不從心?

經常提醒自己為什麽要這麽做,為什麽要開始做,這將使你保持正確的方向。

這不僅有助於你保持清醒和理智,專註於任務本身和提高自身技能,而且還能防止你放棄長期目標,讓自己堅持下去。

當你在做一個計畫遇到了一些困難時,不是選擇放棄或者跳槽,而是冷靜地思考自己當初選擇這份職業的意義所在。為什麽想成為一名設計師?也許你的上一份工作很糟糕,你正在尋找重塑自我的方法。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不僅僅是毫無意義地完成一項任務。

最常見的方式是寫日記,任何格式都可以。重點是要定期提醒自己為什麽要這麽做,這樣才能保持清晰的願景,不斷前進。

2. 練習無知

通常來說,你不會其他文章中看到的這一點。一般而言,大多數作家都會告訴你要「永不放棄」、要堅持到底

在資訊過載的當今社會,你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經常忽略不重要的事情。

以社交媒體為例。如果你還在使用社交媒體平台,你可能還沒有意識到它們對你的決定有多大的影響。歸根結底,我們就是自己消費的東西。你越是瘋狂地刷手機,你想要的東西就越多。比如你剛剛看到一篇關於一種新型平板電腦的文章,這種平板電腦可以讓你像19世紀的藝術家一樣繪畫,你很想擁有它。

練習無知並不是說對任何事情都漠不關心。相反,要意識到你不需要關心什麽。或者,如果你允許我參照備受爭議的作家馬克·曼森(Mark Manson)的話,「決定不去在乎什麽和決定去在乎什麽同樣重要。」

好吧,我不太確定他是不是真的說了這句話。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他的確是用了臟話。此外,這就是他的代表作所傳達的內容資訊:【不在乎的微妙藝術】(the Subtle Art of Not Giving a fuck)。我強烈推薦你讀這本書。

3. 培養勇氣

除了要有明確的目標,你還需要有勇氣主動采取行動。當你唯唯諾諾時,一切困難的事情都令你感覺可怕。

隨著網路科技的日益發展和進步,我們足不出戶就能了解外界發生的一切。手機讓我們足不出戶就能和家人朋友聊天通話,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成為了現實;渴了、餓了可以隨時點外賣;無聊的時候可以看劇、聽音樂、打遊戲等。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便捷,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但是,我們獲得的舒適感越多,當我們不得不與他人交談或融入社會群體時,我們就會感到越不舒服。這種足不出戶的生活讓我們脫離了社會,會讓我們性格孤僻,甚至越來越社恐,這種感覺很可怕。這就是為什麽我們傾向於避免社互動動,對社交活動感到焦慮和壓力的原因所在。

超越恐懼,做正確的事,做需要做的事,如今看起來似乎更難了。

我們可能會在社群網站上表現得勇敢無畏,但當我們面對面與他人相處時,我們卻患上了「冒名頂替症候群」。

如何變得勇敢?

從小事做起!

舉個例子:

  • 當你覺得和別人說話不舒服的時候,一定要邁出這一步,主動和對方交談。

  • 當你害怕說出正確的話時,勇敢大聲說出來吧!

  • 當你不想出門的時候,強迫自己出去走走。

  • 4. 關註他人感受

    利己主義是人的天性。如果我們不關心自己的需求,就永遠不會激勵自己起床去尋找食物來維持生存,更不用說我們需要完成的一系列使我們成長和進步的艱難任務。

    但是,個人利益不能成為我們唯一的追求。

    為了在世界上茁壯成長,為了能夠共同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關註他人的需求。

    我不會提到像解決氣候危機這種世紀難題。或者,說服你的老板積極參與創造一個更好的工作環境這種不切實際的事情,我主要想表達的是關註那些有可能帶來大進步的小行為。

  • 在操場上撿起大家都勇敢地視而不見的垃圾,然後把它扔到指定的垃圾桶裏。

  • 準時赴約,不要遲到,不耽誤他人寶貴的時間。

  • 關註他人的感受。

  • 如果你碰巧做了這些小小的善舉,你會這樣做,只是因為你相信這樣做是正確的。

    5. 增強適應能力

    世間萬物皆變化,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本身。

    如果你想繼續進步,你就不能在知識和技術方面停滯不前,要與時俱進。

    這意味著你需要成為一個適應力思考者,保持好奇心和持續主動學習。

    6. 反思反省

    把你的想法寫下來,寫得越多,你就越能對它們提出質疑,你就越能理解它們。

    遺憾的是,我們很少安排時間坐下來思考和反思成功和失敗的經歷。

    我們好像非常忙碌,每天都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我們需要吃喝玩樂,我們需要社交,時時刻刻都在關註輿論新聞,空閑時間會一直刷YouTube頻道。

    然而,這些事情幾乎對我們而言都沒有任何幫助。

    我可以在網上觀看所有提高生產力的視訊,但並不會提高我們的生產力。

    我可以閱讀所有關於養成好習慣的文章貼文,但我們仍然改不掉自身的壞習慣。

    相反,我可以只閱讀和鉆研一本關於生產力的書,把書吃透,揣摩文章中各種關於生產力的技巧和想法,這會讓我們變得更有生產力。或者,唯讀一篇關於養成好習慣的文章,就能學會如何在生活中養成好習慣並改掉壞習慣。

    反思你的經歷,反思你所消費的東西,這有助於幫助你將這些碎片化資訊聯系起來,幫助你形成並完善自己的心智模式,幫助你理解生活、做決定和解決問題。

    隨著網路上鋪天蓋地的資訊越來越多,反思我們所消費的內容至關重要。批判性地思考每天發生的事情,不僅能讓我們辨別良莠不齊的資訊,不被他人所左右,還能讓我們在精神上變得更加強大,幫助人們成為更加出色、明智的思考者。

    7. 學會獨處

    在文藝復興時期。大多數現代歐洲家庭都配備了一個書房,裏面裝滿了各種書籍和藝術品。在這個房間裏,人們能夠遮蔽一切噪音,安靜地思考和工作。

    如今,我們把這樣的房間稱為家庭辦公室。

    現在,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獨處。

    獨處不僅僅是讓我們反思自我,更是個人成長的黃金機會,是一個人自我提升的途徑。享受獨處,借由探究自己的內心而更好地反思自己,認識自己和提升自己,它是我們成長路上的必修課。

    作為一個父親,和大多數人一樣,每天都在瘋狂忙碌著。我對如何分配時間非常謹慎,我致力於保護自己的註意力,就像其實將軍保護被敵人軍團攻擊的要塞一樣。

    我享受獨處,這是我結束社交媒體的原因之一,這也是為什麽我認為自己是一個極簡主義者的原因所在。

    我當然喜歡和我兒子在一起玩耍,但我也意識到,如果每天不為自己安排時間獨處,我就會因為無法按時完成計畫而感到沮喪。

    8. 保持動力,將動力轉化為習慣

    提升自己需要長時間的努力和堅持,不管是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還是養成新習慣。提升自己是一個人畢生的事業,至少我是這麽認為的。

    想要看到你的計畫帶來有意義的結果,需要數年的時間。這也意味著你需要長期保持高昂的鬥誌和動力。

    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事實上,堅持遠比開始更重要。

    想一想,其實每個人都可以開始寫一本書,但很少有人能堅持寫完自己的書。

    很少有人能完成他們一開始做的事情。

    那麽,你應該如何化解這個問題呢?如何將動力轉化為習慣?

    有幾件事值得考慮:

  • 在人生旅途中,身邊陪伴著你、為你加油打氣的人越多,你就越有可能繼續前進。在【四種傾向】(The Four Tendencies)一書中,格雷琴·魯賓(Gretchen Rubin)提供了一些建立責任感的好方法。

  • 你越是教自己不去做那些能帶來即時快樂的事情--也就是即時滿足。你就會發現未來的事情更有益。

  • 在【微小習慣】(Tiny Habits)這本書中,作者分享了以下內容:「人們在感覺良好的時候改變得最好,而不是在感覺糟糕的時候。」如果你不太喜歡你正在做的事情,如果它不能給你帶來積極的感覺,你就會放棄這項任務。

  • 保持目標導向的行為是讓你感到充滿希望。你會繼續做某件事,因為你全心全意地相信它會在未來帶來好的結果。保持這種感覺在你大腦中活躍的一個好方法是偶爾閱讀一些鼓舞人心的故事。

  • 下一個最需要做的事情是什麽?正如奧利弗·伯克曼(Oliver Burkeman)在他關於時間管理的優秀著作【四千周】(Four Thousand Weeks)中所解釋的那樣:「正是因為這是你能做的一切,也是你必須做的一切。」當你不確定要做什麽的時候,那就去做下一個必須要做的事情。

  • 9. 專註於進步

    無論你在做什麽,專註於進步,專註於做每天推動自己前進的事情。

    但有一個轉折。

    如今,我們每個人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在網上,每個人似乎都完美無瑕。因此,我們想象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的最終結果都必須達到同樣的完美程度。不僅如此,我們還急切地想要變得富有、出名、肌肉發達、聰明等等。不幸的是,當計畫遇到困難時,我們沒有選擇堅持下去,而是沈浸在沮喪和放棄之中。

    接受現實吧,並不是每個計畫都會令人驚嘆或取得成功,至少一開始不會。相反,我們要專註於一點一點地進步。

    正如創意攝影師阿諾·拉斐爾·明基寧(Arno Rafael Minkkinen)所說的那樣:「待在車上,別下車。」

    簡單地說,當我們剛步入某一領域時,最初幾年工作並不會有什麽大的起色。我們要創造的東西很可能已經被發明出來了。但是,如果我們一直在路上,不斷完善自己的技能,而不是回到起點,再搭乘另一輛公交車(在此代表另一學科領域)。我們就會創作出屬於自己的作品,也會慢慢開始受到關註。

    選擇一個你想出名的領域,慢慢前進。

    寫在最後

    通常發生的情況是,人們不接受某件事應該定期練習。相反,他們會努力把問題解決掉。

    舉一個例子:為了減肥,人們開始去健身房。一旦他們健身取得一定的效果,他們就會滿足於此,就不再繼續健身了。自然地,他們的體重會反彈回去,然後又重新開始健身,瘦下來後又放棄,如此迴圈往復。

    習慣從來都不是能夠「完成」的。在生活中養成的各種習慣是我們忠實的伴侶,它們會讓我們擁有健康的身體,讓我們更加富足。除此之外,堅持良好的習慣還能拓展智力和思維。

    對於上述所列的所有習慣,我認為讀書是迄今為止你能為自己做的最容易堅持的事情,讓你保持熱情。

    相信我,對生活充滿熱情會激勵著你去追求高更品質的生活和自己的夢想!

    譯者:Araon_

    本文來自轉譯,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