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無力阻擋時間流逝,但我們能夠在時間的行程之中,安然體會人生的過程。
範仲淹在【嶽陽樓記】中說: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做人,當做到不被外物所左右,不被自身情緒所困,保持淡泊寧靜,自律自持。
如此,方能心境開闊,行事穩重,成為豁達睿智之人。
一個人若想成為一位備受敬重的人,就必須明白自律的重大意義。
尤其是對於步入中年的人來說,更應深知自律的價值。
01
心中有規,行事有矩
你可曾想過,為何一個人會漸漸淪為平凡之輩呢?
歸根結底,是因為這類人總是在瑣事上毫無尺度,在大事上毫無原則。
生活之中,總有太多的人,為了些許的眼前利益,為了一點不義之財,不惜絞盡腦汁,用盡手段,急切地去做一個貪小便宜的人。
魯迅說: 「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是更無情面地解剖我自己。我知道我自己,解剖自己並不比解剖別人留情面。
人們往往善於原諒自己的過錯,卻對他人的錯誤錙銖必較。
但過度的自我寬容是一種放縱,完全的自我否定亦是一種傷害。
人活於世,實則是一場旅程,在這段旅程裏,我們總會有起起落落、復雜的情緒波動。
這些波動,又會牽動著一個人的思考、判斷與選擇。
而正是在這些選擇的上,使得人與人之間產生了差距,甚至因此踏上了不同的道路,走向了不同的人生。
但是,無論如何,我們的內心始終要清楚,人生僅有一次,與其對自己的錯誤視而不見,不思進取,甚至毫不負責,倒不如主動認識自我,勇敢地改變自我,進而投資自我。
實際上,這些美好的目標,想必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曾憧憬過,渴望過,也努力過。
但真正能夠實作這些目標的人,必定具備這樣一種良好的習慣,那便是自律。
唯有自律,才能做到心中有規,無論身處何地,或是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個限度,都有一種準則。
然後,透過自覺地堅守底線,經過漫長的自律付出,以及用心地創造,才能真正接近目標,實作理想。
美好的事物,總是需要你漫長的等待,耐心的付出,以及自律地堅持。
言語有規,行事有度,自律自覺,沈穩冷靜,堅持勇敢,做好這些,屬於你的美好便會如約而至。
02
自律成長
人至中年,你會發現一個人最好的成長,便是自我投資。
著馬雲在某次演講中說: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投資自己是最明智的選擇。你所擁有的知識、技能和經驗,是別人無法奪走的財富。不斷提升自己,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立於不敗之地。」
簡單的話語,便點明了處於中年階段的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如何真正有尊嚴、有價值地活著。
說白了,我們每個人常常渴望追尋一些根本不存在,或者說是一些不真實的答案,比如我是誰,我該做什麽,我能做什麽,我又能成為一個什麽樣的人?
渴望聽到比自己混得好、過得好的人能夠慷慨地告訴自己一個答案。
於是,我們總是不知疲倦,甚至相當焦慮地在網路上搜尋一些大眾認為高大上的答案。
然後,自己也慢慢地相信了,陷入其中,不假思索地對標著、對照著去做。
只是,自己付出了,也按照所謂的成功方法和方式去做了,可最終還是一事無成。
為何會如此?因為你從來就沒有認清自己的位置,也沒有認清自己的為人,更不知道自己究竟要成為一個什麽樣的人。
你什麽都不知道,什麽都不清楚,也什麽都不明白,然後就盲目地、自欺欺人地上了戰場。這樣的你,又怎能不失敗?
人到中年,最忌諱的事情就是一味地向外尋求資源,拉攏人脈,找關系。
然後,天天忙於喝酒應酬,熬夜維持人際關系,殊不知到頭來胃喝壞了,身體熬垮了,人脈非但沒起作用,反而還變本加厲地算計自己。
處於這樣的中年狀態,你又如何能養活家庭,孝順父母,對得起自己呢?
所以,人到中年,最好的成長,就是自律地吃飯、睡覺、鍛煉、提升。
主動增長見識,努力提升眼界,刻苦打磨專業,堅定心中的初心。
蘇軾在【晁錯論】中說: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誌。」
一個人若想成就大事,不僅要有卓越的才能,更要有堅韌不拔的意誌。
而自律,便是培養堅韌意誌的關鍵。一個人若是習慣了懶惰, 喜歡了 貪圖享樂,就會慢慢地陷入人生困境當中。
很多人以為一時的懶惰是安逸、是休憩、是福氣。
可殊不知,成年人的懶惰,說白了就是無聊、無趣,是倦怠,更是消沈。
因此,人到中年,首先就要做到勤奮起來,自律起來,千萬不能活得太安逸。
03
自律成才
人到中年,是能夠做到自律成才的。
魏征說: 「欲不可縱,誌不可滿。」
人到中年,更需要做到克制欲望,不驕不躁,一心一意專註於自己的目標,堅持不懈,杜絕三心二意。
始終保持著自律的精神,自覺的風格,自信的心態,寧願獨處,也不會強融。
在自己這個哪怕再窘迫,再困難的小世界裏,也要相信,只要透過自己點點滴滴的付出和堅持,總有一天,能夠在獨處的歲月裏打磨出強大的自我。
屆時,擁有寬闊的胸懷,長遠的眼光,浩瀚的格局,極高的智慧,來打造屬於自己的精彩、高品質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