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情感

少管閑事、少言多思、少憂多福——簡約生活的智慧

2024-07-15情感

人生苦短,無常,「多」未必能給我們帶來福氣,反而會給我們帶來災禍。

你管得越多,你的敵人就越多;你說話越多,你的錯誤就越多;你思考得越多,你的煩惱就越多。

人生就如修行,修行的是一顆清凈的心、一顆寧靜的心、一顆智慧的心。

正如【道德經】所說: 「少則得,多則 。」

人的一生幸福不在於「多」而在於「少」,少計較、少說話、少思考,懂得簡化,才能活得更有智慧,才能提高修養。

修持自己的心,守護自己的言行,才是真正的福氣。

01 未成年人管理

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四件「閑事」:撐爛泥、雕爛木、翻鹹魚、燙豬。

人的一生精力是有限的,自己都還沒搞清楚自己的生活,哪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去關心別人?而且,管別人的事,往往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

想起電視劇 【心居】的顧清俞 ,總是喜歡插手弟弟和弟媳的家事。

本來弟弟已經結婚了,我應該讓他們過自己的生活,可是因為看不慣他嫂子,就想幹涉他的一切,才導致了後來的不好的事情。

嫂子不是那種逆來順受的人,有一次 顧清俞 「管閑事」,弟媳直接跑出門外,而他弟弟顧磊為了攔住妻子,竟然意外身亡。

一個美好的家庭就這樣破碎了。

即使是家人,也不要太過管閑事,更不要說外人了。

很多時候,每個人的立場和出發點都不一樣,自然想法也不完全一樣。就像很多親戚朋友都喜歡關心別人結婚沒結婚、工作有沒有找到、孩子在什麽學校上學、讀什麽專業、成績好不好等。可以說,沒有他們不關心的事情。

俗話說:

「一人不知一人苦,一家不知一家難。」

每家每戶都有自己難念的經,能念好自己的經就好,別人的經最好別念好。

02.少說話

關於說話,林語堂先生有十六字箴言:

「要說得巧,要說得少;言多必失,語多必敗。」

短短十六個字,蘊含了關於「說」的智慧。

唐代佛教盛行,在唐憲宗之前已舉行過五佛禮,所以唐憲宗也想舉行一次。

但有一個人卻跳出來表示反對,那就是時任刑部侍郎的韓愈。

韓愈認為,崇佛之風不應盛行,便寫了 【諫議佛骨表】 的奏疏。

這篇文章從高祖一直講到唐憲宗,對憲宗迎佛計劃進行了強烈的批判,甚至說韓愈如果迎佛,自己很快就會死,憲宗氣得要抽韓愈的筋,活剝他的皮。

在眾人的勸說下,唐憲宗饒了韓愈一命,但把他貶到潮州,可以說,是他的「說辭」惹起了事端。

人的一生中,要花三年時間學會說話,卻要用一生的時間學會閉嘴。

守住自己的嘴,才能留住自己的福氣,尤其是在生活中。

俗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喜歡八卦別人、說別人缺點的人往往最容易惹麻煩,生活也變得一團糟。少說話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也是終身修行。

03 少想

有意者有負擔,無意者無負擔。

在心理學上,有一種 瓦倫達心態」

曾經有一位名叫瓦倫達的美國雜技演員,在一次高空走鋼絲表演中,因失誤不幸身亡。

他的妻子說:「我知道他這次一定會出事的,因為上台前他一直說,這次太重要了,他不能失敗,絕對不能失敗。」

其實,瓦倫達通常不會這樣表演,每次表演前,他都不會想太多,認真表演。

但這一次,我越想做得好,結果卻越糟。

想得太多無疑會分散自己的註意力,使自己無法集中精力於工作,從而必然導致錯誤。

想太多其實是在折磨自己,讓自己精疲力盡。

如果一直想著過去的事情,就會覺得自己太痛苦了,未來的事情還沒有發生,一直想著,就會患得患失,容易走進死胡同,最終跌入深淵。

雜念太多容易幹擾你的思考,打亂你的節奏,還是把註意力放在當下比較好,避免做白日夢,釀成大錯。

正如【道德經】所說: 「靜心無為,方得閑適。」

如果你不去想太多,生活中的煩惱就會少一些;如果你不去想太多,你就會更專註於自己該做的事情;如果你不去想太多,你的內心就會有空間容納快樂;如果你不去想太多,你的心情就會輕松、愜意、舒暢。

04 少點心,少點話,少點想,那是一種幸福

古人雲:

「事非幹己休多管,話不投機莫強言。」

人生真的沒必要太嚴肅,有時候,迷茫一下,才是真正的智慧。

管好自己的事,放輕松,何不開心呢?

少說話,只說有價值的話,只說快樂的話,學會更加懂得世事。

少想一些過去的事情和還沒有發生的事情,少一些煩惱,少一些亂想,對一切都豁達一些,看淡一些,用平常心去面對得失、榮辱。

生活不易,只要照顧好自己,關註自己就好。

只有多讀書,多學習,豐富自己,提升自己,才能成為真正的人生贏家,才能活得更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