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讀到最後,是為了能讓我們更寬厚地去明白,這世界是多麽繁雜。
上學要是不肯吃苦,那往後的日子就會更難熬
微博上曾有個挺火的話題叫「假如醒來發現自己在高三」,這話題上熱榜還沒到一天呢,就有了將近三萬條留言。
一條瞧著挺不起眼的評論底下,竟然得了好幾百個贊,這評論寫的是:
「上學時沒吃的苦,生活正一點兒一點兒地讓我補回來呢。」
以前咱都覺得高考難,學習累,可等進了社會才明白,要是沒好好學習,那帶來的苦頭,才真是能讓人的生活沒招兒沒招兒的。
2008 年,19 歲的徐孟南這小夥子,在高考的答卷上整滿了批判教育制度的那種獨立宣言,結果得到了一張零分的考卷,一下子就在網路上出名了。
接下來的 10 年,就他一個高中學歷的人,找工作老是碰釘子,只好到處流浪,啥苦活都幹,像組裝廣告箱啊,制造井蓋呀,給產品打包啊,遭老罪了。
所以在能使勁讀書的年紀,別不舍得自己的努力。因為人生低谷時,知識的力量能幫我們熬過艱難的日子。
人在順風順水時,讀過的書會讓我們懂得謙遜,學會低調。
好好念書,那是人生最快的一條捷徑
網上老有這麽個段子在傳,講馬雲數學老是不及格,不過這可不耽誤他打造出阿裏巴巴這個傳奇來。
好多人把這個段子往朋友圈裏發,還一個勁兒地鼓吹「讀書無用論」,可實際情況真是這樣嗎?
實際上,馬雲數學沒及格,他復讀了三年呢,最後憑借不錯的英語成績,被杭州師範的英語系給錄取了。
不止這樣,從2013年起,馬雲接連拿到了香港科技大學、以色列臺拉維夫大學、菲律賓德拉薩大學、香港大學等五所全球有名大學的博士學位。
您瞧瞧,越是有本事的人越使勁兒讀書呢,因為他們清楚書裏的那些內容,最終都會變成自己身體的一部份。
實際上,所有的生活,都是靠自己去努力爭取來的。
想過啥樣的日子,就會挑一條對應的道兒。咱讀過的那些書,會在不同時候給咱幫大忙。
剛步入社會那會,我覺得人和人之間的社交就是聯絡感情,覺著只要自己有誠意,人家肯定願意和自己做朋友。可隨著年紀越來越大,我漸漸明白,真誠只是人和人交往的一個基本條件,真正決定高品質社交的,那得是實力。
而認真讀書,是使自己獲得優質人生最迅速的辦法。
讀書啊,能使你對自己有更深的認識
王陽明講:「讀書是為了成為聖賢。」
曾有人對取得成就的人發出疑問,讀書能有啥用?
他們的回答實在又很有內涵,有個特別打動人的回答是這樣的:「小時候,吃了好多東西,都想不起來吃的啥了,可這些東西都變成我的骨頭和肉啦。」
我有個哥們兒,每次出去辦事兒,甭管在外地待多長時間,他都會在自己的行李裏邊裝幾本兒書。
她有這麽個規矩:不管工作咋忙,她都得抽出點時間,看會兒書。
有一回我問他,咋就那麽愛讀書呢,居然為此放棄了能拓展人脈的不錯機會。
她不緊不慢地言道:「讀書是能讓自己在忙碌的工作與生活裏尋回自我。」
好多時候,我們愛讀書,一方面是能讓咱變得有學問、懂道理,另一方面是在咱又累、又乏還緊繃的生活裏,能給咱的精神帶來滋養、滋潤和安撫。
有時候吧,我不是在看書,而是在了解自己。為啥這麽說呢,因為看得書越多,我就越明白自己想變成啥樣的人,想把啥事幹成,想過啥樣的日子。
肚裏有詩書,氣質自然佳
「讀書讀到最後,是為了能讓我們更為寬容地知曉,這世界是多麽繁雜。」
這世界挺復雜的,咱得拿顆寬容的心來面對,從書裏找尋那些美好的情感,一點點積累起來,就像光陰裏的菩提一樣,種在心裏頭,跟這世界好好相處,溫柔相待。
「腹有詩書氣自華」,講的就是那些喜愛讀書的人,讀了很多書後沈澱下來的那種氣質,在言行當中,會自然而然地顯現出文雅的風度。書讀得多了,內心就會很沈穩,不管面對歲月怎樣的考驗,都能做到寵辱不驚,處變不驚。
別嫌讀書累,有空了認真讀一讀手裏的書,仔細瞧瞧這通向世界的道兒。
要是哪天,你覺著累啦,困啦,沒勁兒啦,翻開書,能尋到另一條挺有意思的道兒,那這事兒就成了。
本文出自:京博國學
點選閱讀原文,瞧瞧更多有意思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