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情感

為對抗抑郁、焦慮和無意義感,大廠氪金心理學,有人花10萬元

2024-07-08情感

大廠人的內心「療愈「之路:學心理學的錢途與陷阱

當下的職場浪潮,無疑是圍繞著「大廠「這個高頻關鍵詞而展開。在這個充滿誘惑和挑戰的舞台上,大廠員工們正在用各種方式探索自我救贖的道路。而其中最引人關註的,莫過於他們對心理學的熱衷。

從焦慮、抑郁到無意義感,學習心理學似乎成為大廠人應對內心陰影的「萬金油「。數據顯示,這個規模數十億的心理健康市場,正是由這群高學歷、高收入的群體所主宰。他們不惜重金投入,希望透過系統學習心理學知識,找到重拾生活意義和自我價值的鑰匙。

然而,這條通往內心療愈的路卻並非一帆風順。在一些人眼中,心理學仿佛是一劑靈丹妙藥,能夠治愈一切心靈創傷。但事實往往比想象中更加復雜。縱使學習心理學能帶來暫時的安慰,但要真正解決內心的困擾,恐怕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勇氣。

大廠人的內心困擾:焦慮、抑郁和無意義感

對於許多大廠員工來說,職場生涯並非一帆風順。在這個高度競爭的環境中,他們時常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掙紮。

一位名為吳明的大廠「創意女工「就曾長期感到無意義感的困擾。在她看來,在大廠從事創意工作,很多時候只是在機械地完成一個又一個看似高大上的任務,卻始終找不到自己存在的價值。「人努力從動物變成人,現在又從人變回了動物。「她感慨道。

類似的情況並非個例。有人告訴每日人物,所在部門業務固定,增長難尋,向外爭和向內卷都愈演愈烈,「部門好幾個人抑郁「。工作本身的空虛感,加上缺乏成就感,讓不少大廠人陷入了焦慮和無助的漩渦。

此外,高強度的工作也給大廠人的身心健康帶來了沈重的負擔。一位名為王揚的大廠外包員工,曾因為失眠、掉發、暴食等癥狀,最終確診為重度抑郁、睡眠障礙和進食障礙。「感情受挫,媽媽又突然來北京闖入我的生活,所有事情堆在一起沒有出口,我幾乎是在精神科排隊的時候就開始想哭。「她痛苦地描述道。

可以說,焦慮、抑郁和無意義感,已經成為不少大廠人內心掙紮的寫照。在這個高度壓縮的環境中,他們渴望找到一個出口,重拾生活的意義。

以心理學為「救贖「的大廠人

面對內心的困擾,大廠人開始將目光投向了心理學這個領域。他們希望透過系統學習心理學知識,找到解決問題的鑰匙。

一位名為劉月的大廠中層管理者就是這樣的代表。在經歷了失業、家人病逝、成為母親等人生階段性挑戰後,她開始尋求心理學的幫助,希望能夠「堅強「地度過難關。從2018年到現在,她已經在相關課程和咨詢上投入了10余萬元。

而對於另一位大廠員工夏爾來說,學習心理學甚至成為了她重新出發的動力。2023年,她憑借出色的成績,考進了北大套用心理學(MAP)非全日制碩士計畫,為自己開啟了新的人生「副本「。她認為,學習總是有用的,這不僅能給自己帶來暫停和重新開機的安全感,也為她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不止是劉月和夏爾,越來越多的大廠人正在透過學習心理學,尋求內心的「療愈「。一些人選擇從事心理咨詢師這一職業,希望能夠透過自己的專業,幫助更多與自己處境相似的人。另一些人則將心理學作為一種「修煉「手段,寄希望於透過系統學習,找到生活的意義和價值。

可以說,心理學正在成為大廠人應對內心困擾的一種普遍選擇。他們認為,只有擁抱這個專業領域,才能真正解決自己的問題,重拾生活的方向。

心理學:一劑靈丹妙藥,還是無盡的焦慮?

對大廠人來說,心理學無疑成為了一種「救贖「的工具。透過學習這個專業,他們試圖找到解決內心困擾的鑰匙,重新獲得生活的意義與價值。然而,這條通往療愈的道路,卻並非一帆風順。

首先,我們需要正視心理學並非萬能的這一事實。對於一些大廠人來說,學習心理學只是一種短暫的安慰劑,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內心的困擾。正如前文提到的王揚,即便經過精神科的診治和心理咨詢,她的焦慮、抑郁等癥狀依然無法根治。有人甚至建議她嘗試轉換工作環境,但這只是暫時緩解了問題,並未從根源上解決。

其次,單純依賴心理學也可能陷入一種無休止的「上癮「。劉月就曾同時找過三個心理咨詢師,希望透過「背後有人「的感覺來獲得安全感。而吳明也習慣性地借助心理學的各種技巧,來應對感情挫折等問題。這種過度依賴,不僅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內心困擾,反而可能進一步加深了負面情緒。

此外,將心理學作為一種職業發展方向,同樣存在著不小的挑戰。正如報告中所提到的,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詢師,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包括接受訓練、尋找督導、參與個人體驗等等。這對於很多大廠人來說,無疑是一個不小的負擔。而且即便透過種種努力,最終進入這個行業,在缺乏客戶資源的新手期,他們也很難獲得理想的收益。

可以說,學習心理學雖然成為了大廠人應對內心困擾的一種普遍選擇,但其中也蘊含著許多風險和陷阱。單純依賴這個專業領域,很難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反而可能陷入無休止的焦慮之中。這就要求大廠人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審慎地評估自身的需求和能力,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學心理學,不僅是尋找意義,更是一場漫長的自我探索

盡管學習心理學面臨著種種挑戰,但它依然成為了大廠人探索內心世界的一條重要道路。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僅尋找著生活的意義,更是在進行一場漫長而艱難的自我探索。

以夏爾為例,她在大廠工作期間,透過學習心理學,逐漸發現了自己的性格特點和行為模式。比如在一次PDP動物性格測試中,她發現自己是一只與同事們格格不入的「考拉「。這讓她明白,原來自己一直處於一種被邊緣化的狀態,並非是自己的錯覺。

這種認知的突破,不僅讓夏爾對自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讓她找到了與同事相處的新平衡。她開始主動與「老虎型「同事「吵架「,漸漸長出了屬於自己的「刺「。盡管無法完全變成「老虎「,但這已經是她在大廠生存的一種新姿態。

同樣,劉月在學習TA人際溝通流派時,也有了重要的收獲。她意識到,自己長期以來被禁錮的是一種「不要做小孩「的人生指令碼,這從小到大形成的條件反射,一直在無意識地限制著她的情感表達。

這一認知的突破,讓劉月開始嘗試在工作和生活中放松自己,嘗試「做小孩「玩耍的樂趣。她開始主動給女兒請假,陪伴她探索新的學校選擇,發現孩子其實是一面鏡子,對映出自己內心從未被解鎖的部份。

可以說,對大廠人來說,學習心理學並非僅僅是為了獲得一些簡單的「解決方案「。更多的是在進行一場關於自我的深入探索。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僅發現了內心的陰暗面,也找到了被遺忘已久的真實自我。這無疑是一場漫長而艱辛的旅程,但正是這種堅持,讓他們得以在茫茫人海中,找到自己真正的位置。

最後,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在這個過程中,心理學無疑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它為大廠人提供了一個安全、專業的平台,讓他們得以更好地認識和理解自己。即便它並非萬能,但只要大廠人能夠保持積極主動的心態,善用其中的方法與工具,相信終能找到解決內心困擾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