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情感

到底是夫妻親,還是兄弟姐妹親?心理學家的答案很一致

2024-10-22情感

大家好,我是布谷媽~

奶奶在我小時候講過一句話,讓我一直記憶猶新:「小來同窩鳥,大來各自飛。」

我那時候懵懵懂懂理解其中的意思,大概就是,小時候相親相愛的兄弟姐妹,長大後,就各奔東西感情疏遠了。

我那時候並不認同這句話,我想,跟我這麽親密的姐姐,即便以後長大,也會像小時候一樣無話不談、互相依靠,永遠都是最親的人。

後來長大,各自成家,兩個人隔著天南地北,忙著生活和工作,一個月打不了幾次電話。再想起奶奶這句話時,覺得似乎有那麽點道理。

我和姐姐的重心,從當初的家轉移到各自的生活,並且,以後年紀越大,就越難回到小時候「一個家」的生活,確實不再是「同窩鳥」了。

很多人會問,那長大以後,到底是夫妻親,還是與自己的兄弟姐妹親呢?

我們不妨來看一看心理學上的解釋,心理學家給的答案,很一致。

一:小時候

從生物前進演化的角度來說,嬰兒為了避免遭受外界的危險,以及避免餓死,出生不久後,他就會發展出對媽媽(或主要照顧者)強烈的依戀。

除此之外,他還對社交有著強烈的偏好。比如他喜歡媽媽對他笑、跟他說話、逗他玩。

但如果,家裏有個哥哥姐姐,他會更開心。因為孩子與孩子交流,會讓他們覺得不孤單、有共同語言。

所以,他除了會依戀媽媽及其他長輩,還會強烈依戀自家兄弟姐妹。

心理學家海尼克和伊爾澤,曾對3所寄宿幼稚園進行觀察和記錄。

他們發現,大部份孩子住到學校後,都大哭、要媽媽、抗議、拒絕老師靠近。

但有4個和兄弟姐妹一起來幼稚園的小朋友,他們明顯哭鬧得沒那麽厲害。

每當想家了,他們就會跑去找兄弟姐妹們,一起玩耍、聊天,團結一致,並且不允許別的小朋友加入:「這是我姐姐,不是你姐姐。」

我侄女剛上幼稚園時,也經常跑去大班找她哥哥,並且午睡要和哥哥一起,一分開就大哭大鬧。

後來老師沒辦法,就在哥哥旁邊加個小凳子安置侄女,直到過了一個月,才把侄女送回小班去。

海尼克總結說:「當離開家、離開媽媽去到外面時,緩和孩子焦慮、不安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有一個熟悉的兄弟姐妹或夥伴在場。

這也是為什麽,孩子們在家打得再天昏地暗,但只要一出門,他們就會是最親密的兄弟姐妹——誰欺負我姐們就是欺負我。

小時候「同窩鳥」,就算吵吵鬧鬧,但他們仍然會血脈相連,把兄弟姐妹和自己看成一個團體,打再多架,也知道對方是自己的親人。

那長大後呢?

二:長大後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提出,人有5個層級的需要。

第一層是生理需要,也就是需要水、食物、空氣等,先得活下去再說。

第二層是安全的需要,除了活下去,我們還需要安全地活著,不會今天與豺狼鬥勇,明天與虎豹鬥智。

當我們能確保安全地活著後,那麽,第三層需要,就是歸屬感和愛——在有愛的家庭裏成長,在溫馨的家庭裏找到歸屬。

而孩子小時候,愛和歸屬來自於原生家庭。所以,最親密的人,莫過於父母和兄弟姐妹。

但長大後,孩子更多的,是要與異性建立親密關系,組建自己的家庭。他對父母、兄弟姐妹的依賴感變弱,而對伴侶依賴感增強。

【依戀】一書提到,我們與一個人的社互動動體驗越多,就對這個人的依戀越強。

這裏的「社互動動」,並不是工作中我們與同事交接、打交道,而是指日常生活中的持續的關愛、接納和包容。

當我們成家後,這種互動最多的,便由父母、兄弟姐妹,轉為了伴侶和子女。

並且,在一起生活得越久,彼此的距離就越近,依戀越強烈。

雖然兄弟姐妹間的親緣仍然在,但不得不說,我們日常在心理上依戀最多的,還是陪在身邊最久的那一個。

人從出生開始,就在尋求與他人的依戀,不然,我們在內心深處,就會感到深深的孤獨。

小時候,我們依戀父母、依戀兄弟姐妹,長大後,我們依戀戀人、伴侶和子女。

不過,即便長大,依戀物件轉移,但並不代表,我們和兄弟姐妹間就會關系疏遠。他們依然是我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那一部份。

你認為長大後,是夫妻親,還是兄弟姐妹親呢?

【圖片來自網路,侵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