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情感

高人指點,命運背後隱藏的不可告人的秘密,醍醐灌頂

2024-01-07情感

我今天所要講的內容絕非是雞湯,這本來是要放到我的付費內容裏的內容,但是想想這篇內容對於普通人改變命運實在意義重大,還是分享給大家吧,如果你還對自己的前途感到比較迷茫,對自己的事業感到無比仿徨,對自己的感情感到沒有頭緒,想要客服人生中的這三大頑疾,那麽這期內容你不容錯過,也就耽誤你約十幾分鐘的時間,相信會對你對命運的認知,有翻天覆第的變化。

人生最如意的事情,莫過於前途光明,事業有成,愛情美滿這三個方面,但是大部份人顯然在這三方面都可能黯然神傷。於是很多人迷戀起了命運是已經註定好了的學說,比如人的命天註定,一切都是運氣,一切都是早就註定好了的,你說這樣的想法對嗎?我先說答案,以免你會誤解我的內容又和老生常談的內容撞車。本篇所要講的核心就是,命運並非是已經被安排好了的,命運的背後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可能你對我的說法嗤之以鼻,但是我舉幾個簡單的例子,你就會明白這裏面的玄機。比如第一:大部份人註定都是普通人,因此大部份人終其一生都難以逃脫命運的枷鎖,而註定被命運鎖死在底層。第二:大部份人註定沒有好運,最多就是能平平凡凡的過完這一生,什麽大富大貴,一鳴驚人,註定在百分之九十的人裏頭絕對不會出現,第三:每個人絕對不可能活著離開這個世界。

先說第一個,大部份人擺脫不了命運的枷鎖,這個結論來自於一段老話,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賣蔥兒賣蒜。為什麽會出現這樣一種結論呢?因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人生的大部份的知識,見識,認知,大多來自於自己的父母,有句話說的好,你絕對掙不到你認知以外的錢,或者說大部份人掙不到認知以外的錢。也就是說大部份人並非是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有問題,而是自己從來就沒有見過更大的世界,如何才能知道更先進的生產力?也就是說,對於一個從來就沒有見過汽車的人,是很難想象到什麽車可以比手推車還效率高的。

著名的例子就是,古時候兩個撿馬糞的人在路邊閑聊,其中一個問另一個人,假如你當了皇帝,你會怎樣生活?另一個人回答,要是我當了皇帝,那首先要把撿糞用的耙子換成金子做的,然後規定整條路上的馬糞只能由咱們兩個撿。說完兩個人都開心的大笑起來。也就是說,即便在同一個時代背景下,沒有互聯網,且資訊閉塞的古代,樸實無華遠離皇宮的普通人,是很難靠自己的想象力去猜測皇帝的真實生活的,比如皇帝難道也要去撿馬糞?

第二個,為什麽說大部份人沒有好運氣呢?也就是能大富大貴,飛黃騰達的那種運氣,因為還是有一句老話說的好,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僅僅是百分之九十的人如此,甚至連所謂的大富大貴的人,其實也避免不了煩惱,只不過有錢人的煩惱和窮人的煩惱不一樣,同時,有錢人的煩惱顯然也沒有窮人多。但是這足以證明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幾乎適用於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剩余的百分之一其實在現實世界中咱也沒見過。

第三,每個人絕對不可能活著離開這個世界,說白了就是誰也逃不掉死亡的結局,比如秦始皇,再比如嘉靖皇帝,這種級別的人物苦苦求索常生,但最終也是以失敗告終,說明死亡就是命定的道路,無人能夠超脫。

而憑借著以上的內容,你去給任何人算命,說白了,適用於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絕對夠用,比如百分九十以上的人都有煩惱,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註定都是普通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遠離不了生老病死。現在你知道算命先生都是如何去推算人的命運了嗎?其實你大致想想就會明白,現實中有幾個運氣好,命好的人會去主動算命的?於是來算命的基本都是遇到了不順心的事情的人,或者叫生活不如意的人。這時候你如果懂點心靈雞湯,你可以拿捏住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的命運。

因此算命的都不會告訴你具體的命數,比如你多大啦,這叫生辰八字,之所以要問你生辰八字,無非就是人在什麽年齡段,大致會遇到什麽樣的困惑,這種靠年齡來分辨一個人可能遇到的不順利的事情,就是算命先生慣用的伎倆。比如百分之九十的人,註定是普通人,那麽普通人的世界大致就逃脫不了: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這些常規命運。

因此哪裏有所謂的算命,只不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命運都是如此,比如有句名言叫:歷史雖然不會重復,但是卻會驚人的相似,因此知道歷朝歷代的其他人什麽年齡大致都會遇到哪些問題,因此就可以把這些問題也套用到年齡相仿的你的身上,所謂算得準,大致就是那句老話說的:人情練達即文章。

因此所謂的算命準的先生,無非就是情商高,人情練達的人,他們不是靠算命,才得出的結論,而是他們更會觀察,更會細致入微的看人。比如三國時期,蜀國最後一次伐魏,在五丈原,蜀軍得知司馬懿向魏王請示要求出戰,於是手下都來恭賀諸葛亮。說司馬懿終於按耐不住要出城迎戰了,那他必死無疑,魏軍註定要被破了。但是諸葛亮卻說,司馬懿作為魏國三軍統帥,自己就有開城出戰的權利,為什麽要不遠幾百裏書信,去請示魏王是否出戰?

顯然他根本就不想出戰,但是又怕手底下的士兵以為將軍膽小,不敢出戰,從而影響了士氣,因而裝模作樣給手底下的人看,意思是出戰與不出戰,權利在魏王,而不是他司馬懿不敢出城迎戰,一方面請示會拖延時間,另一方面王命不可為,因此這樣才能保住手底下人的士氣。果不其然,後來魏王的命令到了,命令司馬懿堅守城池,不得擅自出城迎戰。可謂一個好上司,一個好將軍,演了一出好戲。

所以你看,要是諸葛亮給人算命,請問算的準嗎?顯然諸葛亮就是世事洞明的高人,很多事情手底下的將領看不懂,但是諸葛亮一眼就看穿了。因此即便諸葛亮逝世後,司馬懿在蜀軍撤退後的營地上感嘆,真乃神人也,也就是說司馬懿靠正面進攻,即便數倍於蜀軍的兵力,也依然不是諸葛亮的對手,只能依托高築墻的城池來抵擋。

這主要源於諸葛亮能猜透對手,對手所走的每一步,都在他的推算之中,請問司馬懿只要一出城,先邁哪只腳諸葛亮都能猜個七七八八,請問這仗司馬懿怎麽打?可惜三國時期沒有熱武器,否則諸葛亮不至於每次伐魏都無功而返。

那麽以上的案例顯然是在說明,其實命運是有定數的,比如老子英雄兒好漢,比如大部份人註定是普通人,比如沒有人能逃脫死亡,比如諸葛亮靠蛛絲馬跡就能看透司馬懿的意圖,等於是預知了小小的未來。但是你要是這麽想,就陷入了命運帶給你的枷鎖了。

比如以漢高祖劉邦為例,如果按現在的人們的觀點,成功都是靠運氣,比如投胎就是個技術活,那麽作為農家出身的劉邦請問,按現在大部份人消極的標準,他配當皇帝嗎?顯然雖然事實上他當了皇帝,但是按大部份人的邏輯,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賣蔥兒賣蒜,劉邦是沒有資格當皇帝的。

而秦二世的老子是秦始皇,且繼承了秦朝留下來的守軍,至少在六十萬到一百萬之間,劉邦起兵時才三千市井小民,你說雙方的差距如此之大,劉邦投胎又不好,如何能贏?顯然根本就沒有贏得機率。

如果你覺得我舉得例子有些扯,那麽項羽,投胎的是楚國貴族,劉邦起兵時,他的叔叔項粱的隊伍有十幾萬之眾,叔叔死後他的隊伍也在五到六萬人,這位應該算是投胎有技術了吧。按現在人的觀念,這應該是典型的王炸級別的投胎,結果項羽最後還是敗給了劉邦,這說明了什麽問題?說明了宿命論,顯然站不住腳。

當然有人會反駁,劉邦純屬運氣好,一路開掛。這其實也有點扯,劉邦險些數次連小命都丟了,第一次鴻門宴,險些被項羽殺了,第二次彭城之戰,五十三萬大軍,被項羽斬殺約三十多萬,第三次劉邦被項羽圍困在滎陽城內達一年之久,且還身中項羽射來的一箭,這三次都是險些連小命都丟掉的戰績,可謂屢戰屢敗。尤其是彭城之戰後,五十三萬大軍潰散,但是項羽只是出動了三萬騎兵,五十三萬人連三萬人都沒打過,劉邦險些放棄和項羽爭霸的念頭,我估計換誰都有心灰意冷的念頭。

因此有人才說,窮人的觀念永遠都是錯的,如果投胎決定命運,那劉邦就不配成功,朱元璋也不配打敗元潮。如果運氣好決定命運,那劉邦先進入的鹹陽城,但是又被迫讓項羽摘了桃子,劉邦五十三萬大軍打不過項羽三萬人,劉邦被項羽圍困在滎陽城內達一年之久,天天提心吊膽,生怕哪天項羽破城,自己腦袋搬家,這運氣也差到了極點,那他就更不配成功了。

因此你仔細去回想一下,當有人介紹劉邦這段歷史時,是否可以總結劉邦的成功源於他的平民出身,正因為起點太低,才讓劉邦謹小慎微,比項羽能禮賢下士,所以他才成功?而秦二世和項羽的失敗,是否可以總結為出身太好,所以目空一切,高傲自滿,因此是自負讓他們一手好牌打得稀爛,因此才失敗了?

但是這和實力定勝敗的思維不就相反了嗎?比如秦國和趙國所經歷的常平之戰趙國實際敗給了自己的國力不如秦國,因此選擇主動出擊,結果全軍覆沒。這種實力決定命運的問題又如何解釋?

但是你身邊的成功,又多是老子英雄兒好漢的成功,以及運氣好到爆的成功,比如趕上了風口,那這不是和劉邦的成功因素正好相反嗎?所以問題到底出在哪裏呢?

所以綜上所述,出身低維的可以成功,出身高貴的也可以成功,運氣不好的可以成功,運氣好的也可以成功,因此把成功簡單的歸結為,出身,投胎,運氣,宿命,顯然都沒有看到問題的要害。

實際就是兩種觀念其實說對也對,說錯也錯,關鍵就看你是否懂得裏面的玄機了。其實成功和你的出身只有間接的關系,而和你的心態擁有直接關系。

我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劉邦和項羽的爭霸,之所以能最後成功,你可以說成他是屢戰屢敗,結果真應證了那句老話,失敗是成功之母,因此接二連三的失敗堆積起來也就形成了成功,雖然這樣說確實牽強,但是你也可以說劉邦的成功是源於屢敗屢戰,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屢戰屢敗並非只是劉邦一個人的問題,歷史上還有一位名人,也是開局這麽的運氣背,那就是晚清名臣曾國藩,曾國藩早期和太平天國過招時,就沒贏過,有一次羞愧的都想跳河自盡,最後不得不像慈禧上折子請罪,但是在上折子之前,有高人為他參謀,說你折子裏有一處錯誤,那就是屢戰屢敗這個詞,屢戰屢敗說明你能力不行,慈禧肯定會怪罪你的,你應該把屢戰屢敗換成屢敗屢戰,這樣慈禧就不會怪罪你了。曾國藩因此恍然大悟,後來果不其然,慈禧沒有怪罪他,反而讓他放心大膽的繼續剿滅太平天國。

結果就是屢屢受挫的曾國藩最後卻扭轉了敗局,這絕對不是太平天國的實力下降了,或者曾國藩靠運氣好打敗了太平天國,反而曾國藩是靠處處謹慎,步步為營的笨辦法,最後將太平天國給蠶食掉了。

所以這種對成功看法的不同,因此才會影響人的命運軌跡。為什麽說屢戰屢敗和屢敗屢戰有著本質的區別呢?因為前者代表了因果關系,而後者卻代表的是果因關系。因為屢戰屢敗,所以你覺得自己沒有成功的天賦,因此你會主動放棄努力。且不管做任何事,你都會是三分鐘熱度,最後在所有的事情上都淺嘗輒止,比如你就是每個井,只挖三米,沒有見到水就停了,這樣做的好處是節約了時間,於是你有可能一生打了一百口井,但每口井就三米深,結果就是每口井都沒見到過水,等於一生一事無成。

而屢敗屢戰呢?恰恰是以結果為導向,因為我是為了能成功這個結果,這個目的才來的,因此我就算屢次失敗,但是我還是爬起來繼續戰鬥,這就是屢敗屢戰,代表了頑強,代表了結果論,代表了一口井我深挖下去,可能我一輩子就打了一口井,但是我挖了三百米深,這個普通人根本達不到的深挖硬掘的笨功夫,反而是最有可能見到水的。

傳統的思維告訴你,因為你出身平民,因此你爺爺是平民,你爸爸就是平民,而你註定也是平民,這就是祖上三代貧下中農的意思,而結果論卻告訴你,你爺爺是平民,你爸爸是平民,那麽你的起點也是平民,但是起點並不代表終點,因此你的終點是成為富人,你的起點跟你的成為富人的結果沒有絲毫的關系,屢敗屢戰,只有傻子才會成功,因為傻子在一個第方不停地深挖硬掘,那你終會有一天成為你想成為的人的機率,要比那些堅信宿命論的人要高的多。

因此那些出生在羅馬的人,比如秦二世,比如項羽,反而是堅守了因果論,比如秦二世不相信百姓有造反的,項羽不相信天下還有能打敗他的人,結果就是最後一敗塗地。比如開局不可一世,但是所謂的奮鬥都是一場拉鋸戰,就像馬拉松,開始跑的再快,也決定不了到終點時的名次。如項羽如果也采取結果論,而不是因果論,那麽有人提出把都城定在鹹陽,這裏有潼關易守難攻,那他就不會輕易的造出那兩個著名的成語,衣錦還鄉,錦衣夜行。打了勝仗而不回到故鄉,猶如穿著華麗的衣服,卻在大晚上出門,那誰又能看到你的富貴呢?

說白了,項羽不是傻,其實他聰敏的很,因為除了垓下之戰,他一生無敗績,他有驕傲的資本,因此他自信彭城無險可守,只要他項羽在,就沒人敢嘚瑟,因為他項羽自己覺得自己天下無敵啊,要不怎麽給自己封了個西楚霸王的名號?霸王也代表著天下無敵的意思。

所以項羽仗著自己出身好,身體好,軍事力量好而驕傲,秦二世何嘗不是驕傲的天花板?那些相信宿命論,以及出身決定命運的人,註定在追求成功的路上是沒有激情與信念的,因此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實屬正常。普通人為什麽普通?就因為他覺得花五到十年打造一項事業太過漫常,同時自己還沒有信心,但是他們卻不知道渾渾噩噩的過日子,有可能耽誤的是三十年的好時光,反而渾渾噩噩才是造成人平凡的罪魁禍首。

那麽同樣的道理再去看感情,很多人都說要勸女人要向下相容,這樣才能嫁的出去,而你看看現實中,幾乎沒有女人會向下相容。女人嘴裏都說要找個好人,但是最後連董宇輝這樣標準的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好男人,在沒有千萬資產以前多次表白,也多次被拒絕。

其實女人擇偶的標準就三點,要麽現在有錢,這代表了觸手可及的物質基礎,要麽有臉,這代表了人本能的發自基因的愛,要麽有匪氣,天降大任舍我其誰,也就是發自內心的自信,這代表了未來有錢,這樣才會有找到女朋友的機遇。換句話說是你自己給自己創造了機遇,而不是期待有一天會邂逅女神,得到女神的垂青。永遠記住,談戀愛也像是價值交換,沒有一個人會對無用的人感興趣,而對方對你感興趣,實際就是你身上有她想要的。

而不是才氣就可以創造奇跡,窮人的才氣一文不名,大部份的人只會被出身鎖死,腹有詩書並不能直接讓你氣自華,只有加上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也就是堅信結果論的信念,你只有發自內心的相信,你一肚子的詩書終有一天會成就你,於是你才會有發自內心的自信。而之前的董宇輝,雖然也有才氣,但是就是少了知識能改變命運的自信。不然即使沒錢,其實也不影響他告白成功。畢竟,連那個時期的董宇輝都看不到自己前途的希望,又怎麽能苛求其他人有發現他才氣的眼光呢?

而窮人裏極少數有匪氣的人,雖然窮,但是骨子裏的自信會讓女性覺得他是潛力股,沒吃過豬肉,但他敢畫餅,未來要吃龍肉,說白了,要想追女生,大部份男人是不帥的,所以拋開顏值的因素,家境殷實就是,要麽現在有錢,會畫餅,敢畫餅,就是要麽未來有錢。所以成功都是屬於臉皮厚,膽子大的人,而所謂的臉皮厚和膽子大,本質上是內心強大,自信滿滿的人的專利。為什麽很多窮男人也不缺女朋友?本質上你的談吐就透漏了你的心態,而你的心態決定了你的談吐,談吐沒自信的人,本質上都是被因果論束縛了。

因為你出身窮苦人家,所以你覺得你配不上美女,但是成功的人都是另一種思路,因為我將來會很富有,所以我現在配得上和美女交朋友。有些人即使身無分文,但是讓你跟他相處一段時間,你也不敢小看他,那就是骨子裏的結果論的人,而很多人滔滔不絕,什麽都懂,但是就是讓人覺得少了些什麽,實際上少的就是骨子裏的自信。

很多人都聽過時勢造英雄,但是後半句卻是英雄造時勢,但是這世上百分之九十的人相信,時勢造英雄,但是卻很少有人相信英雄造時勢的情況。比如從來只有時代中劉邦,而沒有劉邦的時代。秦朝末年,天下大亂,所以劉邦在時代的大背景下趁亂起義,所以才有的大漢江山。但是這樣認為對嗎?顯然這樣認為是大多數人平庸的思維,你去看歷史都是這麽講的,秦國暴政,因此民不聊生,因此才有的農民起義,而後劉邦才有機會起兵的。

這是傳統的歷史觀,但是隨著秦代木簡的大量出土,人們才明白秦朝的滅亡,跟所謂的暴政基本八竿子打不著。所謂的秦末農民起義,本質上是秦國統一六國太快,六國的百姓並不適應秦朝的統治,這就像你吃習慣了面條,突然規定你以後只能吃漢堡,因此你不適應。而秦始皇突然離世,造成接班人的空缺,讓以前六國的門閥貴族們看到了可乘之機,於是紛紛揭竿而起,抵制吃漢堡,要改回吃面條。

典型的英雄造時勢,比如項羽,就是楚國的舊勢力,而劉邦雖然沒有勢力,但是張良本身代表的就是南韓的舊勢力,加上控制了趙國的張耳和陳餘,本身就是魏國以前的反秦名士,等等,都是六國的舊貴族們玩復辟。秦始皇有句名言,叫滅六國者,六國也,而非秦國也。但是六國也證明了,滅秦朝者,還是六國也,而非秦朝暴政,因為秦始皇對六國貴族的殘余勢力沒能處理幹凈。結果還讓他們猥瑣發育了多年,比如張良先是雇人殺秦始皇,失敗後,跟著黃石公學習兵法,再後來雖然沒有機會殺秦始皇了,但是滅秦朝至少有張良一半以上的功勞。

從張良這個人物身上,你看到了秦沒滅六國時這些人就在了,張耳,陳餘,都是六國的抗秦名士,所以自始至終,嚴格意義上說,秦朝只是滅掉了表面的六國,而六國抗秦的勢力依然在蠢蠢欲動。換句話說秦朝根本沒有滅掉六國,但是秦朝確實被六國所滅,按理大家都認為時勢造英雄,沒想到楚漢爭霸嚴格意義上說是英雄造時勢。即便是劉邦,嚴格意義上說是魏國抗秦名士張耳的小弟,後來魏國被秦國所破,張耳隱姓埋名過起了逃亡生涯,而劉邦被迫回到老家,當起了泗水亭漲,所以劉邦能成為沛縣起義軍的老大,本質上就是重操舊業,年輕時他也是六國抗秦中的一員。

七國之亂是發生在中國西漢景帝時期的一次諸侯國叛亂。平叛大將是周亞夫,這說明了什麽?為什麽古代帝王都怕藩鎮割據做大?所以歷史也可以倒過來看,你認為的時勢造英雄,就是典型的因果論,因為有了天下大亂的時勢,所以才英雄輩出,但是你有沒有想過,英雄造時事的結果論思維?也就是說天下大亂是哪裏來的?比如七國之亂,安史之亂,不都是個人做大,然後出現的人為的天下大亂嗎?也就是英雄造時勢。

這時候你會發現,換種思維方式,才是強者思維,才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真實含義。所以拋開什麽成功屬於極少數人的論點,以及成功者的位子就那麽些,大部份人註定無緣。大部份人跟你有關系嗎?為什麽少部份人能最終站在金字塔尖?想想劉邦的屢敗屢戰,沒有骨子裏最終對勝利的堅信,他如何能做到笑到最後?所以,那些說劉邦是靠運氣才當上皇帝的,本質上不是蠢,就是壞,這是宣揚讓大家安分守己,因為你沒那個運氣。

所以司馬遷才在史記中寫道,劉邦道,大丈夫該當如此。項羽: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這些都是英雄造時勢的氣魄,而不是大家所謂的宿命論。人的命天註定,但註定的只是起點,我命由我不由天,我在這裏決定的是我人生的終點。上天只能註定起點,而你最終能走多遠,看的還是你自己的努力。

還有著名的曹操和呂布之間的拉鋸戰,曹操也是屢敗屢戰,且有一回還差點被呂布給打死,就是這股不服輸,就認定結果論的架勢,最終把呂布送上了黃泉路。還有曾國藩最終滅掉太平天國,歷史上有個著名的成語也是在形容這種情況,叫做知恥而後勇,也是一個屢敗屢戰,最終戰勝對手的真實歷史戰爭故事。

所以出身是什麽?其實出身就是命運二字裏的命,是在你出生那一刻就已註定與鐵定了的事情,非人力所能左右,因此凡揪著出身不好而不放的人,註定也被自己的命鎖死在了認知的牢籠裏。只有那些明白了什麽事情不可為,因而我們就不要在這方面浪費功夫的人,才會是最終的突圍者。因為那些把眼光觸及在運上的人,才是未來底層裏的佼佼者。運就是運籌帷幄,就是後天我們所能直接掌握的手段。所以凡是運籌帷幄的高手,總是根本不把出身作為限制自己人生高度的理由,這就是強者思維,明知抱怨出身無濟於事,卻還在其中糾結無法自拔,除了怨天尤人和自暴自棄,這樣的人也不會有第三種境遇的存在。

凡是抱怨出身的人,就是因果論的人,因為我出身貧窮,所以我註定就是窮人一個,成功靠趨勢,因此沒有趨勢就沒法成功,這些都是長期因果論給我們思維設定的局限。世界上最大的監獄就是人的思維意識,實際上所謂世界,更多的是英雄造時勢的世界。永遠要以結果論來操縱自己的人生,比如,我出身貧窮,但是這和我未來的成就沒有半毛錢關系。劉邦出身平民,如果也是我出身窮,我就應該安分守己當個窮人,我的成就超不過我父親,那你說劉邦還有那段光輝的歷史嗎?

所以才會有的: 一等人不用教,二等人用言教,三等人用棍教。四等人呢,你就是用棍子逼著他學,他學東西孩是慢,不是他不上心,而是他不開竅。【周易】裏有句話叫: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這就是脫離現狀的唯一路徑,自己都不以結果為導向,主動堅強,主動去變強,且沒有搞事業生生不息的精神,是不配成為事業有成的人的。要堅信我命由我不由天,在一個看準的事業上一口井打三百米深,要屢敗屢戰,那種發自骨子裏的自信,才是你能超常發揮出實力的秘訣。

所以大部份人都是敗給了自我設限,其實看問題不要看因為什麽,而要看結果導向,為了這個結果,我該付出怎樣的努力,結果和起因煤有半毛錢關系。別再把自己限制在時勢造英雄的局限裏了,大部份的趨勢實際都是人為的結果。因為趨勢,說的仍然是人類社會裏的趨勢,而不可能是宇宙天體,天氣預報的趨勢。本身就是人類江湖的趨勢,光談趨勢,而不談操縱趨勢的人,就是典型的蒙蔽認知低的人。

比如互聯網浪潮,都是人為的結果,而不是所謂的命運註定,就像那句名言一樣:過往不可尋,未來不可知,你唯一能知道的就是你未來想要什麽樣的結果,意思就是出身,條件,和能力都屬於過往,並非是你成功的依仗,未來你會不會成功,這個沒人能知道,所以談這個也沒有任何意義,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你未來想要什麽樣的結果,那現在就要有百折不撓的信心,去為了這個結果而去努力。

這就像一個經典的案例,假如你在大家面前出了醜,且給你造成了心理陰影,而無法釋懷。那要怎麽才能解決這個心理問題呢?按照傳統的做法就是回憶過去,在過去找尋這個窘境的起因,然後從起因裏找尋解藥,但現實卻是這種方法對你擺脫心理陰影毫無幫助,不但起不到幫助作用,反而還會再次刺激你更加深入骨髓的加強了心理陰影。因為等於又帶著你重溫了一遍尷尬時刻。

反而正確的做法是,以結果為導向,比如結果是我要戰勝心理陰影,那麽我現在該怎麽做呢?就是要擁有翻篇的能力,不去想這方面的問題,因為人生說白了都是結果論,過程在結果面前,一文不值,努力在方向面前,一文不值,感情在利益面前,一文不值,屢敗屢戰的自信遠比回憶過去,把自己鎖死在過去的局限裏仲要,只要你現在不尷尬,那麽未來那些曾經嘲笑過你的人,就是非常尷尬的人,這才是你擺脫心理陰影的有效型為方式。

這就好比韓信曾受胯下之辱,但是韓信成為楚王以後,楚第的所有人,見了韓信後都要下跪磕頭,喊一聲大王,請問韓信孩會受胯下之辱的陰影折磨嗎?顯然那些嘲笑過韓信的人都非常尷尬,尤其是那個讓韓信鉆褲襠的人,所以,永遠要朝前看,而不要回頭看,這就是結果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