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一只仙鶴跑到了雞群裏。
一開始,「鶴立雞群」的樣子,讓仙鶴洋洋得意。
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仙鶴發現自己太難受了,他面對的結局有兩種: 要麽被雞群逼死,要麽被雞群同化。
不管哪一種結局,都是以悲劇收場。
這就是 「雞群定律」 ——在底層群體裏,是混不出名堂的。
深度思考一番,人在社會上混,不可能一直獨來獨往,但是自己所在的群體,是什麽層次,那麽自己就有什麽樣子的認知。
認知高低,決定了賺錢的思維、方法、人與人打交道的方式,還有消費觀念、生活格局等、
不得不承認,你再厲害,也會因為底層群體習慣,變得平庸。
01
第一個習慣:總是仇富仇官,而不去學習富人的長處。
在南北朝時期,有一個叫謝靈運的文人。
他自以為文采很高,但是不被宋文帝重用。
宋文帝對他評價 :「唯以文義見接,每侍上宴,談賞而已。」
說白了,就是一個能裝扮優雅、善於談古論今的墨客而已,並沒有什麽治國的大能耐。
沒有得到皇帝的賞識,謝靈運並沒有反觀自己,而是對朝廷憤憤不平,還結交一大批舞文弄墨的地方書生,吃飯喝酒,一起抱怨。
他和謝惠連、何長瑜、荀雍、羊璿之,遊玩吃喝,組成「四友」。
【南史】記載 :「鑿山浚湖,功役無己。」
元嘉十年,謝靈運為自己的任性付出代價,卷入到群體罪行之中,被宋文帝以「叛逆」罪名殺害,終年四十九歲。
一個讀書人,並沒有意識到「百無一用是書生」,而是認為自己才學已經足夠,是沒有伯樂而已。還怨恨高處的人,遏制了自己的發展,產生無數的叛逆行為。
回到當下,我們會發現很多底層人,開口就謾罵富人,仇視富人,說:「他呀,還不是投機取巧,才賺了幾個錢;他的錢,指不定是灰色收入;他總有一天會倒黴,吃多了,還要吐出來。」
對於官員,也恨不得「他倒台」,體現出虛假的正能量。同時,為一些混日子的人,義憤填膺。
把仇富仇官的思維,放到經濟上,低層次的人, 仇恨那些勤快的鳥,把自己的食物搶走了。
【烏合之眾】裏說:「個人進入群體之後,便喪失自我意識,在集體意誌的壓迫下,成為盲目、沖動、狂熱、輕信的‘烏合之眾’的一員。」
在底層群體,被大家同化,然後抱怨社會,仇恨有錢人,心窮的跡象,越來越明顯。
02
第二個習慣:總是跟隨底層人混,大家長期人踩人。
有一個詞語叫 「內卷」。
比方說,在某地,有人開了小超市,生意還行。
當地的人眼紅,馬上也開超市,於是一條街就有了五六家超市,互相透過降價,使壞,詆毀對方來爭奪生意。
時間長了,大家都虧損,關門大吉。
還比方說,某個拐角處,有人在擺攤,一天賺兩三百。其他地方擺攤的人,發現玄機,也趕過來。
幾個人為了爭奪小小的拐角,互相爭鬥。甚至都掀翻對方的攤位。
對於窮人來說,也許一個小推車,一個小攤位,就是全部家當。一旦被推倒,那就要拼命了,這是得不償失的。
不得不感慨一句 :「窮人何苦為難窮人。」
一個底層的行業,若是一群人都去幹,那麽說明利潤非常微薄,難免要惡性競爭。
就算你有技術,但是身邊的人都拉扯你,恨不得你倒台,那就沒有辦法用起來。
你找到一點點門路,但是別人眼紅,馬上爭奪。有幾個人圍堵你,那麽你的路很苦堵死。
03
一個人變富,需要每天「優於過去的自己」。
作家海明威說過:「優於別人,並不高貴,真正的高貴應該是優於過去的自己。」
要致富,還得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若是你每天都進步一點點,不去管別人。
要不了多久,你就超越了自己,順理成章,你也超越了底層群體。你的習慣,也會和底層的人,「格格不入」。
具體來說,我們要堅持兩個習慣。
其一,凡事對內求。
香港企業家梁鳳儀,小時候,因為家道中落,不得不住在廉租屋裏。
即便如此,父親仍舊堅持送她去上學,並且和一些富有的朋友聯系,讓她去參與富人的舞會。
父母都沒有抱怨,父親去銀行打工,不讓家人挨餓。梁鳳儀十七歲,考進大學,家庭就慢慢好轉了。
如果你也窮困,那就努力讀書、工作、持家,放大自己的格局,也擡舉自己的兒女,幾代人的努力,總是可以改變命運的。
其二,學會反內卷。
【醜小鴨】的故事裏,小天鵝在鴨子群裏,是怪物,被排擠。
小天鵝獨自去了水塘,遇到了白天鵝。這才發現,自己是天鵝,不是鴨子。
人也是一樣,若是在底層群體裏,一直渾渾噩噩,不如學會對外求發展。遠離群體,這就是反內卷,也就是「外卷」。
比方說,在超市旁邊,開一家小餐廳,讓購物滿好幾千的人,免費吃飯;讓吃了好幾千的人,去超市拿禮品。
還比方說,果斷離開窮鄉,不和鄰居爭奪一小塊菜地,去城裏混。
04
浪再高,也在船底;山再高,也在腳底。
你要求發展,就要做船,敢於乘風破浪;就要登山,領略「山高人為峰」。
落水的鳳凰不如雞,虎落平陽被犬欺,這都體現了底層群體習慣的害處,你別不知道。
底層人的言行舉止,最容易引起你的共鳴,也會迅速麻痹你、拉低你。
當你能夠堅持「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時候,一切都會好起來。
你的不合群,不是拒絕了所有的群,而是去了更高層次的小群。
就算你是種地人,也要像陳勝一樣,勇敢地說 :「茍富貴,無相忘。」
人,認知在哪一層,收入就在哪一層。
作者:布衣粗食。
關註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