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情感

白巖松之問

2024-01-08情感

白巖松又登上熱搜了。

他在一檔節目中向專家問:「老百姓有錢,但是他們也不敢花、不願意花,您怎麽看待讓人願意花錢?」

作為央視名嘴,白巖松一直頗受關註,而且時常因為一些具爭議性的采訪而鬧得沸沸揚揚。

平心而論,他這次提出的問題本身沒有什麽問題。他發出了一個時代之問,問得好,問得及時,問到點子上了。

換言之,他的提問不應該引起這麽大的反應。

問題在於他在一個不合適的時間問了一個不合適的問題,而專家的回答進一步撩撥了群眾脆弱的心弦,點燃了其心頭之火。

這團火一股腦地燒到白巖松那兒了,有點哪壺不開提哪壺的意思:

我們要是兜裏有錢,還用你在那兒攛掇著花麽?

對白巖松來說,這還真有點冤,改開四十多年,群眾的生活節節上升是事實,一部份人富起來、相當多的人成為中產階級也是事實,過去多年火爆的房地產市場就是經濟蓬勃發展、群眾變得越來越有錢的表現。

但他沒有顧及群眾的當下心理和情緒,三年疫情災害及其他一些因素讓群眾兜裏的錢縮水,失去了工作,但部份人仍背負債務壓力,在可見的未來看不到改善的前景。

白巖松作為一個成功人士、富人代表,在節目中沒有對現實問題作出背景解讀,只是輕飄飄地丟擲幾個流行的問題,引發眾怒,自不可免。

但他的問題確實切中當代的肯綮。消費是發展的重要驅動之一,在出口下滑的情況下,投資和消費兩輪同時轉動,才能促使國家經濟提振向好,才能促使國家永續發展,實作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目標。

中國式現代化是當前的最大要務,而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核心,是要務中的要務。沒有發展就沒有中國式現代化,一切都無從談起。消費驅動確實是實作發展、實作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途徑之一。

群眾的「火」不僅是發到白巖松頭上,也是發到隔靴搔癢的專家頭上。但不能因此否定問題本身的存在及其重要性。白巖松的問題實際是強調那些擁有消費能力的為什麽在當下不敢、不願消費?即便是在當前困難的情況下,這部份人並非人間蒸發,確實還是有那麽一大批人擁有較強的消費能力,但卻不敢、不願消費了。

從消費對提振低迷的經濟、維護發展的大局,進而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最終實作的關鍵意義來看,洞悉並解決群眾不敢、不願消費,直至不能消費的問題及其原因,無疑具緊迫性、必要性和重要性。

讓群眾敢消費、願意消費,就要讓群眾眼前有光、腳下有路、手裏有錢、身後無憂。

所謂眼前有光,是對發展前景充滿信心,就是要讓群眾感到未來有奔頭、有希望。

所謂腳下有路,就是要讓國內外的投資者、商人和普通群眾都能夠憑借自身擁有的知識、技能、資本、勤奮找到並落實自己發展的道路,找到工作。

投資有路、工作有門,手裏就有錢,有新錢,消費起來就有底氣。

所謂身後無憂,就是要讓群眾老有所養、幼有所托,醫療、教育有保障,卸下負擔,消除消費的後顧之憂,讓投資者和商人相信社會法治、財產安全,願意花錢,大膽消費,繁榮市場。

讓群眾敢消費、願意消費的根本是要實行好政策,穩住群眾的心;憂群眾之憂,兜住保障的底;創造法治開放的營商環境,管好手中的權。

無論是投資者、商人還是普通群眾,只要政策好,眼前有光,有奔頭、有希望;保障優,老少社會都管起來,醫療、教育的底都兜住,就會敢消費、願意消費。只要社會法治、財產安全,投資和經營都覺得踏實,就會創造越來越多的工作崗位,為群眾敢消費、願消費提供源頭活水,從而形成良性迴圈。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一條重要經驗是,面對發展過程中不斷湧現的新問題、新困難,我們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敢於面對,因勢利導,回答時代之問,用改革和創新的辦法認真解決問題和困難,不斷實作中國式現代化的新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