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巴黎·恭王府服飾秀」上,模特展示高定服裝。 恭王府博物館供圖
「2024巴黎·恭王府服飾秀」期間,模特走在巴黎街頭。 恭王府博物館供圖
日前,巴黎、米蘭、紐約和倫敦時裝周悉數舉辦,各大品牌釋出的2025春夏時裝風格多元,體現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對美的追求與理解。在這場全球矚目的時尚盛事中,中國元素備受關註。
近年來,中國元素在各類時裝秀受到追捧。不論是中國設計師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尚演繹,還是外國設計師對中國風尚的全新表達,都呈現出東西合璧的趨勢,體現了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亮相國際時裝周
當地時間9月28日,「2024巴黎·恭王府服飾秀」活動在法國巴黎瓦格拉姆大廳舉辦。作為中法文化旅遊年計畫之一,這次大秀由中國服裝設計師勞倫斯·許作為主理人,攜手年輕新銳設計師,現場展示48套高級客製服飾,透過融入「天下第一福」「福慶有余」「海墁天花」「西府海棠」等恭王府代表性歷史文化元素,運用中國傳統色彩和刺繡、螺鈿、雲錦等傳統非遺工藝,展現了匠心獨運的東方美學。
去年9月,首屆「恭王府服飾秀」就曾亮相巴黎。「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在勞倫斯·許看來,恭王府不僅有「半部清代史」,而且融匯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智慧,一些建築、園林還體現了中西合璧之美。「我覺得中國風不僅體現在中式圖案、刺繡上,還要有韻律感、情感性。於是我把恭王府冬天的厚重、春天的萌動、夏天的蓬勃都融入設計中。」勞倫斯·許說,希望這次大秀讓海外觀眾不僅看到恭王府的恢弘富麗,也看到中國傳統文化帶來的美好生活方式。
無獨有偶,當地時間9月24日,「李薇·‘玉’見巴黎——北京時裝周×玉樹文化國際巡回秀」亮相2025春夏巴黎時裝周。在毗鄰香榭麗舍大道的艾爾弗雷德·索米爾酒店中心花園秀場,來自世界各地的模特一起展示玉樹三江源文化主題系列服飾。
「這些服飾以三江源的壯麗山川、動植物資源以及獨特的民族文化為靈感,采用玉樹巖畫典型圖案、玉樹牦牛絨創新材料等,還結合了植物染、蘇繡等非遺工藝。」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國設計師李薇說,大江大河是人類共同的財富,她希望用現代設計,把中國江河勝景和中國文化精神以詩意的表達連線到海外。
此外,華裔時裝設計師譚燕玉(Vivienne Tam)與海南省五指山市合作的Vivienne Tam×黎族2025春夏巴黎時裝周活動,於當地時間9月27日在巴黎亞歷山大三世橋俱樂部舉辦。活動上,譚燕玉釋出了與五指山黎錦國際化人才培養班學員共同采風、探討出的2025春夏「LA黎」系列。該系列以海南五指山的熱帶雨林植被、動物群等為背景,包括10款獨立設計的黎錦元素面料。
不只在巴黎,紐約時裝周上,中國女裝品牌玖姿JUZUI舉辦「盛開」大秀,以花苞意象傳遞新中式的含蓄之美;倫敦時裝周上,京東服飾攜民族服飾品牌古阿新,展示苗繡新時尚;米蘭時裝周上,中國男裝品牌七匹狼以海上絲綢之路為靈感,把刺桐花、泉州珠繡融入設計……越來越多中國服裝品牌走上國際舞台,演繹東方美學新風尚。
受外國設計師青睞
1985年5月,法國知名服裝設計師伊夫·聖·羅蘭(Yves Saint Laurent)在中國美術館舉辦「25年作品回顧展」,他說:「中國是絲綢的發源地,我也受到了中國藝術的啟發。」事實上,早在來華之前,伊夫·聖·羅蘭就已把中國傳統服飾中的綺麗元素,放進了自己的高級客製時裝中。
「20世紀40至60年代,西方服裝的品質、工藝和面料就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但其審美逐漸固化,於是他們把目光轉向中國,在中國尋找靈感。」李薇說。
如果說彼時對中國元素的熱衷,主要源於西方人對東方文明古國的好奇與想象,那麽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國際品牌越來越看重中國市場,水墨意象、青花瓷、團扇等中國元素更加頻繁地出現在服裝設計中,中國風悄然流行於全球時尚圈。
義大利品牌普拉達(Prada)的設計師繆西婭·普拉達(Miuccia Prada)曾說:「每個人都看好中國市場,中國風的盛行和市場的發展是同時興起的。」普拉達2017年春夏系列服飾融入中式旗袍的立領、斜襟與盤雲扣等經典設計,花紋選用較為現代的格紋、印花,並加入羽毛裝飾,使其既有中國韻味,又時髦摩登。
多次采用中國風的比利時時裝品牌德賴斯·範諾頓(Dries Van Noten)擅長印花元素,其2015秋冬系列以中國民族傳統服飾為靈感,將寓意吉祥的錦緞、祥雲、蛟龍、蠟梅、福字紋等嵌入設計,體現了濃郁的東方風情。
義大利時裝設計師喬治·阿瑪尼(Giorgio Armani)一直對中國文化情有獨鐘。阿瑪尼2009年春夏高級客製以「回眸30年代的上海」為主題,設計師從20世紀30年代上海的城市建築、家居用品中汲取靈感,服裝肩部設計借鑒了中國建築中具有代表性的「飛檐」造型。阿瑪尼2015年春夏高級客製以竹為核心元素,借鑒漢唐式襦裙,運用蘇繡與琺瑯掐絲,禪意十足,契合了「中通外直,襟懷若谷」的竹之秉性,成為中國風時裝的佳作。
勞倫斯·許認為:「很多國際品牌青睞中國風,不只是看到中國巨大的消費市場,還因為中國文化太燦爛了,各種紋樣、色彩、技藝都獨具特色。中外設計師都拿來當作寶貝,不斷地進行研究、提煉和重構。」
相互借鑒美美與共
1985年,還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大三就讀的李薇,全程參與了伊夫·聖·羅蘭時裝展的布展工作。近距離接觸世界級高水準的服飾面料、材質、設計和布展陳列,令李薇大開眼界。臨別時,伊夫·聖·羅蘭在送給她的畫冊上寫道:「李薇,我把我的靈感都給你。」這次經歷讓李薇深受觸動,她萌生出一個想法:把中國傳統文化融入服裝設計,讓東方美學走向世界。
往後近40年的學習和工作中,李薇一邊深入研究中國傳統文化,一邊關註國際時尚前沿發展。她每年帶著學生在全國各地采風,也曾到法國巴黎裝飾藝術學院服裝系做存取學者。「我是從傳統中來的,田野考察至今從沒停過,同時也一直在研究國際時尚,這讓我能夠把傳統和時尚很好地結合起來。」李薇認為,藝術感、時尚感不能在短時間內形成,需要長期積累後由內而外地生發。
李薇設計的服裝透露著對中國傳統文化和生命本體的觀照,她多次受邀到法國、義大利、美國等國展出。義大利媒體曾評價:「其作品立足於國際,把東方傳統美與藝術、纖維相結合。」
另一位設計師勞倫斯·許,其名字本身就體現了中西合璧。他出生於山東棗莊,原名許建樹,英文名取自他的老師、法國服裝設計師弗蘭西斯·德洛克郎。「這就像我的設計——中國文化的靈魂,西方的剪裁,二者缺一不可。」勞倫斯·許說。
從小浸潤於書香,勞倫斯·許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深厚的感情。他在設計中廣泛采用雲錦、苗繡、宋錦等非遺技藝,搭配以西方立體裁剪,用色大膽明麗。「看到一些非遺技藝瀕臨消失,我非常心痛,希望能用自己的設計,還原它們應有的風華,讓它們流傳下去。」勞倫斯·許說。
2011年,勞倫斯·許設計的「東方祥雲」禮服被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永久收藏,時任館長稱這件禮服「是古為今用的典範」。勞倫斯·許曾3次受邀登上巴黎高級客製時裝周的舞台。2013年,他將龐大的雲錦織機從中國南京運到法國巴黎,作為T台走秀的背景,這一舉動讓這項古老的中國技藝被更多人看到。
如今,全球文化交流愈發頻繁,文化交融愈發明顯。「我在設計中經常會使用法式刺繡、印度金繡、非洲的扣子等,世界各地的手工藝都可以用來裝點服飾。」勞倫斯·許認為,今天的服飾設計呈現出融合趨勢,世界各地設計師相互借鑒,共同發展。
在李薇看來,中國服飾要更好地走向世界,需要設計師有情懷,深入中國傳統文化,還要向國際同行廣泛學習,「我們有上下5000年文化,有取之不盡的創意源泉,沈下心來研究,才能融會貫通,慢慢開花。」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