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漢服本身就應該叫華服。
中國自古謂華夏——衣服之美謂為華,禮儀之美謂為夏。
現代漢服概念裏,漢服很難說是純粹的漢族智慧結晶,無論是夏商周秦,都沒有漢族概念,甚至到了漢朝,這個概念都不普及。從歷史書上我們可以得知,中國自古就是以漢族先民為主體,多民族不斷融合分化的國家,華服吸納百家之長,塑造了不同時期、不同族群、不同款式的華麗服飾,即漢服中,以各朝冠名為代表的的制式(漢制、唐制、明制……)。
所以,一脈相承的中國服飾文化道路上,現代意義上的漢族還是過於年輕了,無法承載華服的全部含義,所以,將漢服歸於華服,叫華服更加貼切、更加包容、更加符合華夏自古以來的文化實際。
——————————————
現代民族的界定,是新中國成立後,到現在已經半個世紀過去了。
世界上,民族劃分沒有明確的界定,歷史上,部份少數民族就是從中國古代以漢族先民為主的人群(可能不是很嚴謹,意會,意會。下簡稱:先民)裏出去的,也有融入先民的,劃分民族的時候是把當代有明顯特色的人劃為少數民族,剩下的統歸漢族,所以中國的民族總體來看,既沒按血緣,也沒按文化,甚至少數民族中的大族之下,還分各種各樣的小山頭,還有小小山頭等,不同山頭可能看著還不順眼。別開玩笑,同文化同血緣的鄰村都有可能幹架。所以, 這實際上,和鹹甜黨爭有區別嗎?
民族就是這樣,那有人問了:為什麽少數民族加分?
問得好,因為西方人吃這一套,袁隆平讓他們吃的太飽了(不是)。我先問個問題:實行西方這一套,就代表著這一套好嗎?
不代表。
美元霸權實行了多久了?這一套好嗎?日本女權和南韓女權實行多久了?這一套好嗎?很明顯,不好,那為什麽還要實行?
因為西方流行正只 ✔ ️,你打不過他,沒辦法,要麽應付一下,要麽挨揍。
況且,民族劃分在歷史上對於中國文化多樣性的保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沒有導致中國像西方城市化一樣完全消滅了農村,想回去看看都不知道去哪。所以,總體來講,這件事怎麽樣——利大於弊。
有人還問了:所有民族都有服飾 漢族沒有,這合適嗎?
合適,合適的不得了。因為大鍋菜沒有某個所謂的味道,在印度叫咖哩,在南方叫胡辣湯,在北方叫大鍋菜,一家一個味,上一秒是這家的這個味道,下一秒是下一家的另一個味道,反正就是越來越好吃,根本停不下來。你說:啊,不行,我就要這個味道的咖哩。你就說這個味道好不好吃就完了,大家吃的一樣,想吃別的味道的你自己去做,你不具有普適性,你行你自己創造一個符合自己口味的世界去。這世界太寬容了給你慣的。
當然,光有大鍋菜這不現實,我們需要理性(饅頭、米飯等),感性(辣椒、鹹菜等),其他民族(開始報菜名),你又問了:沒有別的菜(民族)可以嗎?可以。沒有大鍋菜(漢族)可以嗎?可以。
你幹吃饅頭也沒問題。但是我們要考慮一個問題:有滿漢全席你為啥非要翻垃圾桶裏的泔水?哦,你喜歡啊,那沒事了。
——————————————————————
emmm還有。
我的回復:
說得好,這個希特勒式發言,以後必能見到元首,替我向元首問好,並帶去一個問題:自己挑了半輩子沙子,最後自己是個砸終是一個什麽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