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時尚

為什麽中國古代和西方古時候男人都戴帽子,而到了現代都不帶了?

2019-10-27時尚

帽子的由來是怎樣的?帽子的由來源於古時候人們勞動時圍在頸部擦汗用的布,後來逐漸演變成為具有保暖、防暑,擋風,避雨,護頭等實用功能的帽子形式,同時帽子還經歷了一個象征著統治權力和尊貴地位到普及至民間大眾的過程。

從出土文物可以看出古代帽子的模樣

據史書【玉篇】記載:巾,佩巾也。本以拭物,後人著之於頭。可見巾原本是人們勞動時圍在頸部擦汗用的布。由於當時生產力低下,自然條件惡劣,為了抵禦風沙、酷熱,寒流,人們就將巾從頸部逐漸裹到了頭上。這樣可以實作保暖、防暑,擋風,避雨,護頭等諸多實用功能,慢慢地巾就演變成為帽子的最早雛形。之後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帽子逐漸增加了具有裝飾人體的美觀功能。

回顧帽子的歷史沿革,可以看出帽子長期作為統治階級內部地位和權力的標示和象征,雖經歷朝歷代的轉變,可以一直沒有改變過,樣式起了很大的變化,但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征標識更加細化,更加精確,直到清朝結束,民國建立才被取消。

在奴隸社會帽子就象征著統治權力和尊貴地位,在官僚統治階層普遍使用,這時候的帽子叫「冠」和「冕」,按照規定只有帝王和文武大臣可以戴帽子,哪怕是像孔子,孟子這樣的大學者也不能戴帽子,而是用「帕頭」裹頭,而一般平民老百姓則只可以用「巾」把頭發束起來,這就是所謂的中國古代冠冕制度。

古代只有皇帝和權貴才能戴冠冕

隨著社會的發展,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開始動亂,規定也隨之有所松動,冠冕開始流行於民間的儒人雅士。得益於盛唐時期社會風氣趨於開放,帽子特殊象征意義才逐漸淡化,但是仍作為一種地位的象征逐漸向下流入於民間,一般的讀書人和有錢商人及其子弟可以戴帽子,出現專門的書生帽和商人帽,而一般老百姓還是用布把頭發束起來包裹起來,叫「方巾」。

元朝時北方遊收民族的帽子開始逐漸流行中原,有皮帽,氈帽;明朝時又恢復了漢人的「冠冕」制度;清朝時候帽子才算真正流行起來,上至皇帝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可以戴帽子。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

後來伴隨著西洋文化的傳入,西洋的帽子文化傳入才使「帽子」在社會上普遍流行起來,現代帽子直接成為一種裝飾品和防熱禦寒的工具,不再是地位和權力和象征。上至達官顯貴,下至販夫走卒,都可以隨心所欲地戴帽子。

現代帽子的品種、樣式、材質都非常豐富

隨著帽子的普及,其實用價值也凸顯出來了,也得到很大的發展。帽子的種類和品種也出現了很多。比如:按使用物件和式樣分有男帽、女帽、童帽、情侶帽、牛仔帽、軍帽、警帽、職業帽等。

按用途分有太陽帽、安全帽、防塵帽、旅遊帽、禮帽等;按制作材料分,有皮帽、氈帽、毛呢帽、長毛線帽、絨絨帽、草帽、竹鬥笠等;按款式特點分,有鴨舌帽、八角帽、瓜皮帽、虎頭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