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世相丨唐果子,重返長安!

2024-01-08美食

圖/王靖升 文/蘇靜萌

唐織、唐裝、唐物,歷史上繁盛的唐朝,在當今仍有著不俗的影響力,這不僅展現在衣物上,更表現在其深厚的美食文化當中。在電視劇【夢華錄】中,各種琳瑯滿目的「果子」引來無數「吃貨」的熱議。在2023年的進博會上,唐果子再次出圈,從手工制作到排隊打卡,這個來自陜西的新中式糕點,刮起了一股熱潮。

初見李歡時,她身著刺繡唐裝的背心和可愛的虎頭鞋,讓人印象深刻,高高束起的頭發與微胖的身形,仿佛穿越而來的唐朝美女。添上一杯熱茶,整整一下午,她與客人的聊天始終圍繞著傳統文化:「唐果子起源於唐朝,距今已有1400多年。唐朝飲茶之風盛行,便有了一邊飲茶一邊吃茶點的習慣,果子是茶宴中配茶食用的點心,所以也稱茶果、菓子、唐果子等……」

「現在,年輕人生活節奏快,上下班的路上匆匆吃一口,就算完成了正式一餐。但總有一些小巧精美的物件,只是看了一眼也許就打動了人心,令人歡喜。」在李歡的緇素唐茶店裏,一花、一木、一果、一器,處處都有著傳統文化的影子。其中,擺放整齊的唐果子,精致小巧,顏色各異,不斷有遊客前來問詢。

「請問這是【夢華錄】同款嗎?」「這些荷花、獅子竟然是糕點?真精致!」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走到這裏,總會停住腳步,而李歡則是一遍又一遍地講述著唐果子的故事。其實,在2019年前,李歡一直從事西點行業,也是一名歷史「小白」,唐詩古韻不太了解,也沒多大興趣。「那時候機緣巧合我接觸了中式糕點,自此,正式變成了‘傳統文化迷妹’,開始‘惡補’知識。」李歡說,從中式糕點中看中國文化,永遠有做不完的文章。

在了解唐文化之初,李歡的家裏多出了不少詩集、典故。唐中宗時流傳至今的食譜—【燒尾食單】,也成為她探索唐果子靈感的源頭。「每本詩集都是最浪漫、最真實的還原,我也正是因為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徹底轉行,開始研究唐果子制作。」

李歡說,唐人善於把點心做得嬌巧玲瓏,仿若一件件小的藝術品,讓人在滿足唇齒享受的同時也能得到視覺的治愈,所以唐果子好看,是第一要素。為了外觀獨特精致,李歡下了不少功夫。祥雲糕、落梅酥、妃子笑,還有荷花、獅子、二十四節氣樣式的唐果子逐漸推出,不斷受到年輕人喜歡。

在唐果子設計之初,李歡曾多次走進陜西歷史博物館尋求靈感。「那時在博物館看到的何家村出土的‘開元通寶’錢幣,讓我眼前一亮,透過進一步的了解,才知道了灑金橋取義‘撒金幣’,而‘撒’的就是開元通寶。」就此,一款印有「開元通寶」的唐果子應運而生。

桃粉色的落梅酥漂亮得讓人挪不開眼,而這款落梅酥的名字,也有著獨一無二的浪漫。「我們都知道唐玄宗有一位愛妃名叫梅妃,因為她高潔的品行和堅忍不拔的品質,而被後人流傳千古,這也正好給了我靈感。溪下水長生,一支和月香,我希望能把古人的浪漫延續下去。」李歡說。

起初,李歡主要在產品樣子上進行改良和創新,讓傳統茶點與年輕人距離更近。但精致的外表不足以出圈,為了改善甜膩的口味,李歡多次嘗試,用蜜桃、山藥、豆沙、抹茶作為內餡,改良成了無糖款、少糖款,讓新中式糕點不再是「熱量炸彈」。再用南瓜粉、菠菜粉等天然色素,達到果子多彩的效果,也讓唐果子更加健康。

天然、清甜少糖、無油……初入口時唐果子口感清爽,入口即化,綿長的幸福感油然而生,與茶同食更增添幾多韻味。外表美麗的唐果子,也因其與茶道文化密不可分的關系而獨具精神魅力,進而成為了一種文化,也成為了精致生活的風向標。

「雖然唐果子制作僅用白蕓豆即可,但最難的是透過揉、捏、壓、剪等手法揉搓唐果子的形狀,再用推、疊等手法暈染出雅致的色彩。」李歡說,十幾道純手工的工序背後,更加考驗的是耐心與個人對中式美學的理解。「如果不了解中國文化,不喜歡唐文化,那一定無法制作出來一枚‘有靈魂’的唐果子。」李歡說。

「4年來,糕點師傅走了又來,對於傳承發揚唐果子,始終缺少同行者。」李歡說,唐果子只是一個載體,開啟了自己研究傳統文化的窗,而在未來的傳承和發揚中,少不了學習,更少不了堅守初心。

「現在,我趕上了傳統文化熱潮,總有使不完的勁。讓全世界都認識唐果子是我堅持的夢想,我也相信,透過中國文化的不斷發揚,盛唐點心終會深入人心,被更多人知悉和喜愛!」李歡說。

世相,鏡頭裏的陜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