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一刀下去將「傾家蕩產」?現在切糕已明碼高價,幾乎沒人去買

2024-02-05美食

如今,為生活增添歡樂氛圍的選擇變得多種多樣,包括煙酒、各種表演節目,還有各類美食。

美食是許多人都難以拒絕的享受,不分男女老少。然而,有一個詞語讓許多人聽了之後望而卻步,那就是切糕。

在幾年前,不少人曾掉入切糕的陷阱。它在標價上玩弄一些文字遊戲,一刀下去可能讓人喪失幾百上千的財產。

起初,許多人都踩過切糕的坑,隨著大家口耳相傳,切糕的聲譽被徹底敗壞。之後,甚至有些商販采取強買強賣的手段,大家都戲稱一刀下去將傾家蕩產。

這一情況很快引起了市場監管部門的關註。盡管切糕的價格逐漸恢復正常,但它仍然無人問津。這究竟是為什麽呢?

一、紛亂的切糕市場

許多人或許對切糕不太了解,實際上,它是一種營養豐富的美食,起源於新疆,被認為是該地的傳統美食之一。

真正正宗的切糕采用了豐富多樣的食材,包括核桃仁、葡萄乾、大棗、杏幹等果脯,搭配豐富的糖分,一口咬下去甜酸可口。

為了迎合更多食客的口味,制作者還會在切糕中加入一些玫瑰花或其他可食用的花朵,以增添口感的清新和豐富。

在新疆,切糕也是當地極具代表性的食物之一,它具有較長的保存時間,常常成為過年過節餐桌上必備的甜點。

巧手的制作者會巧妙搭配切糕的食材顏色,甚至在表面擺出各種圖案,使其看起來賞心悅目。由於切糕采用的食材較多,因此價格相對較高也能夠理解。

按照市場價計算,正常的切糕每兩兩售價在10元左右,這樣的定價在合理範圍內,因為其用料紮實。

然而,令人難以接受的是,這種切糕竟然被商家套路定價。這一點讓人感到困擾,畢竟消費者不是傻瓜。

如今,人們的收入有所提高,偶爾也會購買一些昂貴的美食來滿足好奇心。前幾年,市場上甚至出現了很多推著小車賣切糕的小商販。

當時,許多網友購買一塊嘗一嘗切糕的味道,沒想到一小塊就要幾百塊錢,有些甚至要求商家切一小塊,但最終拿到手的是一大塊。

由於價格較高,許多人表示不想購買了。這時,商家就會采取強硬手段,大部份賣切糕的商販都來自新疆,由於語言障礙,雙方交流變得十分困難。

在爭吵中,最終可能會變成欺負外地商販,導致最終不得不含淚掏錢。有不少網友在網上分享了自己購買切糕的經歷,描述自己花費了好幾百購得了一塊沈甸甸的切糕。

很多人都用一兩百塊錢購得了一小塊切糕,盡管心有些許滴血,但價格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然而,這種情況不久後變得越來越普遍,甚至引起了一些新聞報道。

在切糕市場發生的一個典型事件中,一位商販在嶽陽街頭賣切糕,一個村民看到後想買一塊嘗嘗。

沒想到對方一刀下去就收了他幾百塊錢,村民顯然不願意買單,於是兩人發生了沖突,這位村民甚至直接將商販的攤位給砸了。

最終引起了警方的關註,透過調解,村民賠償了商販15.2萬元。此事在輿論的發酵下引起廣泛熱議,許多人紛紛評論這一刀下去,真的是傾家蕩產了。

二、亂象產生的原因

大家或許會好奇,一小塊切糕怎麽可能有這麽重?可以這樣想象,切糕的制作采用了豐富的食材,而且大多數都是各種果幹。

這些食材本身就相對較重,在制作過程中還添加了大量的糖分,進行炒制後再將所有食材倒入糖中進行壓制。

看上去像塊蛋糕,實際上它經過了多次的反復壓制,使得食材變得非常緊實,一塊切糕可能有好幾兩重。細心觀察會發現,商販們將切糕制作成梯形狀,給人一種視覺上的錯覺,整塊切糕看似很厚,實際上設計成梯形,讓人對其厚度產生了錯誤的判斷。

商人為了行銷手段,有時會在牌子上標註切糕價格為十六七一塊錢,然而實際上一兩的價格卻在十六七塊錢。這樣的定價手法讓許多顧客未能察覺。

有些商販在切割切糕時采取一些手法,例如在一塊杏幹上標價一兩,導致整塊切糕的總價高達數百元,這種做法被認為是商家的套路。

另一方面,一些商家在切糕時故意多切一些,即使顧客只需要一小塊,刀下斜斜的一切,最終導致上層是一小塊,而底下則是一大塊。

由於這些不良商販的存在,許多消費者受到了損失,甚至發生了一些人與商販在街頭大打出手的事件,造成兩方不同程度的受傷。

隨著這種現象的增多,再加上人們在網上分享自己的經歷,切糕的聲譽逐漸下降,最終引起了市場監管部門的介入調查。

官方介入後,那些不良的攤販很快就被清理幹凈。原本應該是具有濃厚地域特色的傳統糕點,卻因此受到了冷遇,甚至被人嫌棄,這確實是讓人感到痛心的。

三、如今仍然無人問津

理論上,這件事已經發生多年,而且在市場監管部門的監督下,這類商販也不敢再使用老套路。然而,透過市場調查發現,人們仍然不願購買切糕。

根本原因在於之前切糕商販的一系列不當行為讓消費者感到心寒。受到負面新聞的輿論影響,現在看到賣切糕的攤位,人們本能地選擇回避。

一種商品的聲譽急劇下滑,這是最終影響銷量的根本原因,如今仍有許多網友對切糕事件表示強烈反感。

這種輿論效應不是一蹴而就能改變的,大家需要時間去適應,也需要有消費者去親身體驗,看看是否仍然存在欺詐行為。

在上一次的教訓之後,大多數商販都按照正常的價格和方式售賣,但這並沒有改變切糕市場的局面,這就是俗稱的吃一塹,長一智。

畢竟,沒有人願意冒傾家蕩產的風險去購買切糕,這種商品已經被貼上了高價的標簽,想要改變並不容易。

第二點是大家對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關註,所謂「病從口入」,我們在飲食方面變得越來越謹慎。

市場上的有機蔬菜和有機肉類備受歡迎,人們在購物時更傾向於選擇大廠家的產品,以確保品質。

切糕實際上是一種手工糕點,而市場上的切糕大多沒有正規的制造商,通常屬於「三無」產品。

即使商家在三保證制作工坊保證品質,人們仍然對其安全性表示懷疑。此外,在販賣過程中,商販經常帶著切糕走街串巷,這可能導致切糕沾染一些塵土或細菌。

切糕的主要食材是各種幹果和果脯。如果使用的原材料出現發黴變質,由於糖分的掩蓋,人們很難及時察覺。

這些堅果一旦發黴,其中的毒素可能是致癌物質。一旦攝入體內,可能對健康造成嚴重後果。

最後一個原因是市場競爭激烈。目前市場上有多個零食品牌,它們的出現增加了人們的選擇余地。

為推動零食產業朝更多元化方向發展,各品牌競爭激烈,幾乎每年都推陳出新,推出新口味的零食。

市場上琳瑯滿目的小零食和小糕點給人們提供了更多更好的選擇,現在的零食大多采用單獨包裝,方便攜帶、衛生,且有延長保質期的優勢。相比之下,切糕的優勢就顯得不突出,只有個別人對其情有獨鐘才會購買。

切糕作為一種傳統美食,發展多年來並未帶來太多創新,僅僅是原材料種類增多,口味與口感變化不大。消費者逐漸失去了對這種食物的興趣。

第四個原因是市場監管力度加強,各地對小商販的管理更為嚴格,街頭幾乎難以看到那些擺攤的人。

賣切糕的攤販通常沒有固定的店鋪,他們常常頻繁更換擺攤地點,因此當切糕難以銷售時,城管成為其中一個影響因素。

如今,切糕幾乎在市場上銷聲匿跡,這一事件向所有商家傳達了一個資訊,那就是要在市場上生存,必須以誠信為本,需要在產品和銷售方式上進行創新與改進。

總的來說,

在一些小城鎮,我們仍然能夠看到切糕的身影。購買前,消費者務必與商家提前溝通,如果發現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應及時聯系當地市場監管部門或報警。

或許有人會感嘆新疆傳統美食如切糕被人遺忘,這確實令人惋惜,事物往往都有其因果迴圈。

在央視美食節目大力宣傳切糕之前,這一美食的市場影響力較低。如今,隨著電商的普及,那些規範制作切糕的商家可以透過電商平台增加銷售,前提是要保證產品品質,不再采用套路手段。

如欲獲取更多精彩內容,請點選「關註」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