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5種正在逐漸消失的河鮮,30年前當草,如今當寶,你吃過幾種呢?

2024-03-23美食

前言

相信很多農村的小夥伴都吃過河鮮,小時候經常沿著小溪一起去 摸魚捉蝦 ,河鮮的味道非常特別,和海鮮的味道完全不一樣。

可是因為各種原因,它們卻在慢慢消失,現在就算有 河鮮 ,大部份都是圈養繁殖的,野生河鮮在慢慢消失,很少能看到了。

很多人都沒吃過河鮮,快來這幾種河鮮,如果你全都吃過,真是好福氣!

蝲蛄

相信很多東北孩子都見過 蝲蛄 ,因為它在北方的河溪裏經常見,很多人

別看它看起來非常像小龍蝦,它和小龍蝦的的生活方式卻大不相同。

蝲蛄是淡水蝦,它對水質要求那是相當高,喜歡在晚上出沒,現在已經很少見了。

說它像小龍蝦,更像是 小龍蝦和皮皮蝦 結合在一起的樣子。

它有皮皮蝦的長扁身體,又有小龍蝦的鉗子。

它不像小龍蝦是外侵物種,不管在什麽水質都能生存,它是我們 國產的「小龍蝦」 ,原產於東北。

很多東北的長輩喜歡用蝲蛄來測試水質,只要蝲蛄能在這片水裏存活,這塊水就能喝。

因為蝲蛄對水質要求非常高,只要水質有一點一點汙染,就會導致它們 全軍覆沒。

如果水裏面有化學物質和有毒農藥,根本看不到蝲蛄的身影。

和小龍蝦不一樣,小龍蝦會有一股土腥味,但是蝲蛄一點也不腥。

蝲蛄的味道非常鮮美,需要過多的加工,就簡簡單單一煮,別提多好吃了。

還能做成蝲蛄腦,最經典的一道東北名菜就是 蝲蛄豆腐 了。

蝲蛄豆腐可不是直接用蝲蛄和豆腐放在一起煮,把蝲蛄頭去掉打碎。

打碎之後直接放在鍋中煮,煮出來之後,就能得到比豆腐還嫩的湯。

因為對水質要求非常高,現在已經很少見到它的身影。

前幾年還能在市場上看到有賣的,現在市場上已經沒有了。

蝲蛄身上的肉並不多,但是它卻有 理氣化痰 的功效。

平時適量吃些 蝲蛄 ,還能 增強疫力

現在看不到蝲蛄的身影,可能是因為現在的河水汙染太嚴重了。

船丁魚

船丁魚學名叫長蛇鮈,以前是長江、黃河還有錢塘江等地方常見的小魚。

和很多魚不一樣,它長得比普通的魚細長,因為長得像古代 造船的專用釘子 ,被大家稱為船丁魚。

這種魚可是我們中國特有的,國外是沒有的。

別看它看起來比較小,它的肉可不少,非常 飽滿鮮美 ,唯一的缺點就是小刺有點多。

它是很多垂釣愛好者的最愛,但是隨著工業 汙染嚴重 ,還有水利工程的增加,它變得越來越少。

喜歡釣魚的人都知道,只要能找到合適的窩點,一釣就能釣一窩。

很多人喜歡把它腌成鹹魚,想吃的時候拿出來,非常方便。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裹粉油炸, 油炸 之後,裏面的刺都變得酥酥的,非常下酒。

剛炸過可以直接吃,放涼之後不脆了還可以紅燒吃。

小孩子最喜歡的吃法就是 煮成魚湯 ,非常鮮美。

它們不止味道奇特,長相也非常奇特。

和很多魚不一樣,它的頭特別短,但是特別大,嘴巴是淡粉色,鰭色顏色卻是黑色。

它們減少的原因還有一點就是人們無節制的捕撈,雖然現在還能見到,但是數量已經少很多了。

牛尾巴魚

牛尾巴魚的老家也是東北,牛尾巴魚就更少見了,比了蝲蛄還少見。

它和黃辣丁長得有點像,很多對魚不熟悉的人都會認錯,它們都是喜歡在黃河中上遊的魚。

但是它們兩個的地位確實 天差地別 ,黃辣丁最貴最好的也就四五十塊錢。

而牛尾巴魚最便宜的都要五十塊錢一斤,黃河產的更是高達上百一斤。

牛尾巴魚的學名是 黃河擬鲿 ,在河水中能見到,在黃河流域也能見到。

是不是看它的學名看著奇怪,其實,它的長相也很奇怪。

它的頭很寬而且很大,還是扁圓的,身上大部份的麟是黃色的。

一般情況下,它的獨自比頭還要大,臉上還長了 四根觸須

不過不是因為它是黃色,應該會有很多人把它當成泥鰍吧。

至於為什麽叫牛尾巴魚,是因為它最長能長到一米多長。

牛尾巴魚長大之後,顏色身形非常像牛尾巴,所以大家就叫它牛尾巴魚。

它的營養價值非常高,肉質含量也高,不像有的魚,幾乎都是刺,它的肉質非常飽滿,並且刺很少。

非常適合老人和小孩吃,營養價值高,刺還少。

牛尾巴魚對水質要求也是非常高,現在也是很難人工飼養。

就算能 人工飼養, 肯定沒有野生的好吃,營養價值也會差很多。

在八十年代,牛尾巴骨是很常見的一種魚,很多地方都能看見它的身影。

東北人比較喜歡吃醬燜的,處理幹凈之後,把醬一炒,直接把魚放進去燉。

尤其是用鐵鍋燉,醬香濃郁,非常好吃,也是一個很不錯的下酒菜。

煲湯 也是非常受歡迎的吃法,營養價值非常高,還一點也不腥。

但是現在已經很少見到它們的身影了,也是因為過於 稀有 ,它現在的價值非常高。

石爬子

石爬子魚的學名又叫石爬鮡,要說價值,石爬子才是河鮮的天花板。

有石爬子,牛尾巴魚的價值都不值得一提,在成都石爬子都能賣到七八百一斤。

可以說是一魚難求,只要市場有石爬子,不出半天就會被買光。

這種魚天生就產量少,還喜歡趴在石頭上,不太容易捕捉。

石爬子長得也是非常奇怪,它的腦袋非常大,牛尾巴魚的頭到它跟前都不值一提。

嘴又寬又大,有點像小醜魚的嘴巴,還有 兩個小胡須。

可能是沒有魚鱗的原因,它的皮膚非常光滑,喜歡在水裏貼著石頭。

這種魚狡猾的很,不容易被這捕捉,這也是它價值高的原因。

在捕捉的時候,非常容易失手,很多人會選擇先敲暈,但是這樣也會影響它的價錢。

它對水的要求也是比較高,必須是沒有汙染的活水,不然它就會有生命危險。

現在也是沒有辦法人工飼養,只能適應野外環境。

別看它經常貼著石頭,它的肉質非常鮮美,非常嫩,一點也不柴。

它還經常被養魚愛好養在魚缸裏,作為觀賞用。

大家感覺它的這樣子非常特別,就喜歡當觀賞魚,這也是它 價格飆升 的原因。

其實在五六十年代,人們抓它是來 餵鴨子 的,很少有人吃。

因為大家抓到的它都比較小,洗起來非常麻煩,就很少會有人吃。

有人偶然嘗到了發現如此鮮美,口感比生蠔還好吃。

人們發現石爬子稍微一煮就爛了,煮時間一長,它的肉就全部都掉了,只剩下骨頭。

只不過這個時候已經晚了,石爬子現在也是越來越少。

石爬子比較經典的做法就是蒜燒,因為比較 鮮嫩 ,所以它可以不用炸。

把蒜末炒香就可以直接放石爬子,稍微一燉就可以出鍋了。

想必石爬子也是比較無奈的,自己好好的躲在石頭縫裏面生存,沒想到最後還是沒有逃過被吃的命運。

市場上也很少見了,就算有也是「一魚難求」,況且它們的繁殖能力並不強。

它現在是四川的主要經濟魚,被大家視為 珍品魚。

河蚌

最後一種就是大家很常見的河蚌了,河蚌在農村可以說是很常見了。

以前咋河溝、溪流甚至水溝都能隨處可摸的河蚌,現在數量卻越來越少。

市場上買到的大部份都是 圈養繁殖的 ,人工的很少見。

記得小時候,每年夏天和小夥伴摸魚的時候,河蚌都是大家非常嫌棄的一種生物。

因為行動緩慢,非常容易被抓住,這可能就是容易得到的就不會被珍惜吧。

提起河蚌,大家第一反應就是能 開珍珠。

聽老人說的是,河蚌不小心吞進沙子之後,就會分泌出很多東西包裹沙子,時間長了就會變成 珍珠。

可惜小時候大家都不知道,並且河蚌不容易剝殼,肉還少。

最重要的是它吃起來非常柴,如果處理不好還會 非常腥

大多時候,大家捉住河蚌都會選擇餵雞鴨鵝,很少有人吃。

其實河蚌的好處有很多,可以讓水質變得更清澈。

其實,河蚌處理好了還是非常好吃的。

只不過要將河蚌反復清洗,去除粘液,一直到洗不出臟東西,這樣才不會有那麽腥。

把焯好水的河蚌放在 砂鍋 裏面,加入木耳和豆腐,頓時間長點,這樣就會非常好吃。

這樣湯不油膩還很鮮美,營養全在湯裏,而肉也非常軟爛,一點不腥。

現在的河蚌也是很少見了,也很少有人吃,一般情況都是開珍珠用,天然珍珠變成了它的噱頭。

結語

現在大家想吃河鮮的話,只能去市場購買,甚至還很難買到,味道也沒有以前天然的鮮美,價格也是很多人難以承受。

除了我們的過度捕撈,還有商業化汙染水資源,並且水利工程也會造成它們消失的原因,還是希望大家以後能愛護弓境,保護好水資源吧!

資訊來源

蝲蛄的功效——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