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聊聊山西刀削面成名史

2024-06-18美食

『喜晉道面館把肉末刀削面的每一個細節都做得精細,讓街頭小吃呈現出了高雅的效果。(於楚眾 攝)』

很多人都說山西的面食有名,但論面條種類的全國知名度和流行性來說,仿佛又比不上陜西,這讓山西人特別捶胸頓足,也唯有刀削面還能為山西人挽回一些面子。

刀削面說起來,又會被打上「大同」的標簽,這讓做過大同飲食歷史研究的賀峰覺得非常自豪,「至少在200年前,我沒有在任何大同的資料中找到有關於刀削面的記載。而且刀削面一定不是大同起源,因為雁北本就不是小麥產區,它一定是從晉中或者晉南地區傳過來的。但是大同人就有種能力,一棵小苗,挪到了這裏,就會變得枝繁葉茂」。

賀峰能找到的關於刀削面的最早記錄來自清朝人薛寶辰的【素食說略】,裏面寫道:「面和硬,需多揉,愈揉愈佳。作大塊置掌中,以快刀削細長薄片,入富鹽水煮出,用湯或鹵澆食,甚有別趣。」家傳三代的廚師趙富平從小生活在大同古城的宅院裏,從小聽到的看到的、所知曉的大同飲食老掌故特別多。他回憶道,60年代,大同的刀削面做法仍跟薛寶辰的記錄極為相似。在鼓樓斜角有家面館,裏面一位姓楊的削面師傅特別出彩,光是形象上,就特別體現舊社會老廚師的職業精神。「老漢八字胡,高個子,可精幹了。」趙富平回憶道,這位被顧客稱作「楊胡子」的師傅幹凈得要命,工作時連鞋上都罩著白布護罩。他的形象好,技術更好,削面一流,鹵也燒得地道,而他的削面手法很像【素食說略】「做大塊置掌中」,是把面團捧在手中來削,極為考驗技術。

電視節目【飛刀問面】

不過賀峰並不認為這能證明大同當時已成為山西刀削面的代表。「從大同的面館數量上就可作為參考,大概在80年代中後期,大同市面上才接連出現了許多刀削面品牌,像‘二板’‘老柴’‘東關’‘七中’和‘東方’等,這些店的成功,才算是讓刀削面在本地站穩了腳。」這幾家店分別在不同方面對刀削面進行了革新,讓它變得越來越完善並且有效率。

二板刀削面的老板二板是從國營餐廳裏出來的,做得一手好五花肉臊,用賀峰的話說,「糯爛得如吸食骨髓,讓人看著眼饞。大塊大塊的肉,好像完全是用火煮化了一樣,不見半點刀斧痕跡,明明是一坨子肥肉,也吃不出一點肥膩來」。另一家老柴刀削面最大的特色也是臊子,是用細肉煸炒慢燉出來的,櫃台上還陳列著鹵雞蛋、豆腐幹、小燒肉、大丸子、雞腿和紅鹵豬手作為「面搭檔」,這樣一下子又豐富了刀削面的形式。

東關削面王則在另外兩個方面推動了大同刀削面的發展。首先是對削面技術的改良。傳統的手握面團、片刀斜切的方法技術難度大,東關削面王在90年代研制出了勾刃削面刀,在原本的片刀頭上多出一個勾點來,慢慢又根據鉤頭的形狀,細分出方刃、圓刃、三棱刃等不同的勾刀。這種新式工具大大降低了制作的難度,只要會削馬鈴薯,人人可做削面。使用勾刀還能提高制作的效率,因為面條可以勾得很長,於是大同的面館裏,削面師傅從手掌之間握面團,轉變成了六七十厘米長的細木板直接扛在肩,削幾排子下去,就能撈起幾大碗來。此外,東關削面王還把削面過程做成了明檔的展示,幾個精壯的師傅圍著兩口一米半直徑的大鍋輪流削面,吸引了很多顧客前來。這家店因為生意太好,不但被很多外地媒體報道,還代表了山西去參加過全國烹飪大賽,展示削面特技,於是大同刀削面的名氣就被大大地打響了。

圖 / 視覺中國

不過這種在30年前引領風潮的削面文化,並不是當下人們所期待的。如果削面師傅不再需要獨門的技藝,那還不如直接讓機器人去削。只是當下還能堅持用最原始的片刀削面的大同飯店已非常稀少了,花園大飯店在堅持,還有一家名叫喜晉道,是一家追求每一個環節都做到極致的高端面館。

喜晉道的主廚高巖向我們展示了他多年磨煉出的技術。他最早在大同賓館當學徒,後來去了曾經紅極一時的永和紅旗美食城,一直都在研習削面手藝,如今在店裏帶徒弟,也要求至少訓練兩年才能出師,「片刀得自己找到自己舒服的刃,也就是削面的角度和手法,這個過程只能靠自己」。

削面的面團在山西各種面食裏屬於軟硬較為適中的一種,50斤的面,大概需要23斤的水。喜晉道廚師削出的面長度在20~25厘米之間,「不要長,筷子夾在中間能一口吃進去最好」。高巖說,面條的長度短,架在肩上的面團尺寸也小,50斤面能分出15個面團來,一定是現揉現削的面才好吃。

片刀是一個圓弧形的不銹鋼片。削面時,刀片弧形朝上,夾在手的虎口中間,刀片僅在距離上側邊緣大約五分之一處與面團接觸,在表面形成一個細小的角度,從上到下,穩穩地用力削下,直接推進鍋裏。隨著面條簌簌落下,片刀在面團表面不斷推過所形成的小線條被一遍又一遍抹去,又重新刻寫。「片刀削出來更順滑,是兩頭扁中間寬的柳葉狀,而勾刀削出來有棱角,形狀更接近於筷子。從口感上來說,勾刀削面也比片刀削面更硬一些。」高巖說道。削面最大的難度在於如何在快速削面的情況下保持面條形狀的一致,只有形狀均勻才能防止面條在鍋內粘連。「我們的面條中央厚度都保持在2公釐左右,大概20秒內要削完一碗,是3兩左右生面粉的量,煮熟後是7兩半,再加上澆頭,一碗應該是1斤左右的量。」高巖說,盡管面條憑的是削面師傅的經驗,但無論面還是澆頭,最後都要統一上秤稱量,這是制作一碗高端面的基礎。

喜晉道的招牌是傳統的肉末澆頭面。最嫩的前扒肉和肥瘦相間的五花肉各占一半,肉末肥瘦分開,先把肥肉煸出油,再下瘦肉炒至變色,佐料裏最關鍵的是陳醋的使用,「陳醋下得太早只能去腥,下得太晚只能增香,所以下醋的時機很重要,肉一變色就馬上下,香味一下子就出來了」。炒好的肉末還要再燜一會兒才能達到最滿意狀態,「要達到肉塊能看得見,但吃起來一下就融化的程度」。

▲山西,做刀削面共有3種工具,這只是其中之一(張雷 攝)

從最後的成品來看,無論是碗與托盤的樣式,還是一疊疊小菜的組合,都頗有點日式風格,但從刀削面本身來說,卻是要固守著老味道。片刀削面更容易掛汁,一碗熱騰騰的面呼啦啦吃完,要像老大同吃主一樣,把面湯澆進碗裏,連鹵子湯底一塊喝凈。除此之外,別忘了在吃面時就幾口旁邊配著的小菜,一燙一涼,一淡一鹹,老大同人吃刀削面,絕對不能沒有它。

大同土話裏,這樣的小菜叫「爛腌菜」,是大同人家家戶戶在入冬前都要制作好的。爛腌菜最常用的是苤藍,本地人又叫它松根,深秋的時候開始準備,拿大菜刀砍掉硬硬的皮,再在圓咕隆咚的中間剜一個大坑,放入用醬油、八角和花椒等熬好的腌料,擱在幹凈的通風處勤著翻騰揉搓幾天,直至陰幹腌透了,再收進缸裏儲存,等要吃的時候,用井水泡軟發開再切。可以切丁、切片,或者切絲,味道都好,加點麻油一拌,或者嗆一下會更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