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泡茶用水,常識和方法

2023-12-07美食

泡茶用水

古人認為,天然水是泡茶的最佳用水。天然水按其來源分為泉水、溪水、江水、湖水、井水、雪水、雨水等,其中以泉水為佳。關於泉水,古人有天泉、地泉之說,天泉是指雨水和雪水,地泉是指山水、江水、井水。

今天的水源分為天降雨、地下水和再加工水三種。天降雨是雪水和雨水,但21世紀的大氣汙染十分嚴重,用雪水或雨水泡茶好像不太現實了,只能用地下水或再加工水了。

■泉水

地下水源中以無汙染的天然泉水為上上選。泉水時刻處於流動狀態,經過砂巖層的滲透,相當於多次過濾,幹凈、不存在雜質、水質軟,而且清澈甘甜,內含對人體有益的多種微量元素,非常適合作為沏茶之水。中國比較著名的名泉有鎮江中泠泉、無錫惠山泉、蘇州觀音泉、杭州虎跑泉和濟南趵突泉等。

■井水

一般來說,深層地下水有耐水層的保護,汙染少,水質潔凈,而淺層地下水易被地面汙染物所汙染,水質較差,所以深井比淺井好。

■純凈水

泡茶之水要用軟水,因為軟水能使茶葉中的元素析出更快,純凈水就是典型的軟水。雖然過濾後的純凈水失去了水的天然性,但它無色無味,能最大程度地襯托出茶的本性。

■礦泉水

礦泉水好喝,但不一定適合泡茶,因為礦泉水中所含的礦物質太多,會影響茶性的發揮。但凡事不可一概而論,比如呈弱堿性的礦泉水就非常適合泡茶。

■自來水

自來水一般都是經過人工凈化、消毒處理過的江河水或湖水。如果自來水有很重的氯氣味,可以將自來水接到幹凈的容器中靜置一晝夜,待氯氣自然逸失,再用來煮沸泡茶,就比較好了;或者將自來水煮沸後開啟壺蓋,繼續煮2-3分鐘,也可以有效地除去氯味並殺菌。

泡茶常識

■不同的茶類需要不同的泡茶水溫和沖泡時間

水為茶之母,好茶不僅需要好的水品、水質,還需要合宜的水溫。水溫的高低影響茶葉水溶物質的溶出比例和香氣的揮發程度。水溫太低,茶中的有益成分不能充分溶出,茶葉的香味也不能充分散發出來;水溫太高,會破壞茶葉中的有益菌,還會影響茶葉的鮮嫩口味。

不同型別的茶對水溫有著不同的要求:

◎綠茶:75 - 85 度,30 秒 - 1 分鐘

◎紅茶:95 - 100 度,30 秒 - 1 分鐘

◎◎烏龍茶:85 - 95 度,30 秒

◎白茶:75 - 80 度,30 秒 - 1 分鐘

◎黃茶:75 - 85 度,30 秒 - 1 分鐘

◎黑茶:100 度,1 分鐘 - 2 分鐘

■投茶量

投茶量就是指茶的用量,換句話說,就是茶葉與水的比例。投茶量的多少與飲茶習慣、沖泡方法、茶葉的性質有著密切的關系,富於變化。一般杯泡時,茶葉與水的比例為1:50,沖水以七八分滿為宜,如果茶杯的容積為200毫升,只要投3克左右的茶葉即可。當用壺泡時,就要根據茶葉種類的不同進行投茶,如沖泡鐵觀音一般投茶量為壺容積的1/4~1/3;沖泡武夷巖茶時,投茶量一般為壺容積的1/2~2/3;沖泡普洱餅茶時,投茶量控制在1/5~1/4即可。這是因為如果投茶量太多,茶湯滋味過於濃重而影響口感。同時,不管沖泡哪種茶,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喜好進行投茶。

■沖泡時間和次數

茶葉沖泡的時間和次數,與茶葉種類、泡茶水溫、投茶量和飲茶習慣等都有關系。如果茶葉細嫩,一般不耐沖泡,而茶葉粗老,則比較耐沖泡。如杯泡細嫩綠茶,一般2~3分鐘即可飲用,沖泡2~3次後就不能再飲用了;如果是壺泡原料比較粗老的黑茶、烏龍茶,一般沖泡3~5次後仍有茶香、茶味。茶葉沖泡時間一般隨著沖泡次數逐漸延長,如用小型紫砂壺沖泡普洱茶時,第一泡1分鐘即可,第二泡1分15秒,第三泡1分~40秒,第四泡2分15秒,也就是從第二泡開始,就要逐漸增加沖泡時間,這樣泡出來的茶湯濃度才均勻。

■泡茶技藝

醒茶

醒茶就是使茶葉蘇醒,煥發起茶的本質以便於沖泡飲用。由於各種茶的品質不同,因此醒茶的方法也不盡相同。沖泡黑茶、烏龍茶、紅茶時,將其放入沖泡器皿中,用100℃的沸水來醒茶;而對於嫩度較好的綠茶、白茶、黃茶時將其放入高溫燙過的沖泡器皿中,再用85℃左右的開水醒茶。

浸潤茶

用杯泡茶時,先在杯中加入少量的熱水,然後將茶葉投入浸泡,等到芽葉舒展,片刻後再沖水至七八分滿。

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是指綠茶的三種投茶方式,主要是根據茶葉的老嫩程度來選擇不同的沖泡方法。

◎上投法:先向杯中註入熱水,約七分滿,然後再投茶。適用於特別細嫩、緊致的茶,如碧螺春。外形松散的茶葉忌用上投法沖泡。

◎中投法:先向杯中註入1/5~1/3的熱水,再投茶,15秒左右後,再次向杯中註水七分滿,名優細嫩綠茶,一般都用中投法進行沖泡。

◎下投法:先將茶葉投入杯中,再向杯中註入1/5~1/3的熱水浸潤茶,約15秒鐘左右後,再向杯中註入開水至七分滿處,稍候即可品茶。適合於茶條松展的茶。

淋壺

淋壺,正泡沖水後,再在壺的外壁回旋淋澆,以提高壺的溫度,也稱「內外攻擊’,選用紫砂壺、陶壺等泡茶時,淋壺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高沖水,低斟茶

高沖水,即將水壺提高,向蓋碗內沖水,水流不間斷,不外溢,使碗內的茶葉隨水浪翻滾,起到用開水洗茶的作用。低斟茶,即出湯、分茶時,茶壺、公道杯等宜低不宜高,以略高過杯沿即可。

泡茶的一般方法

■烹茶法

烹茶就是煮茶,直接將茶葉放在釜中烹煮,是中國唐代以前最普通的飲茶法。整個煮茶的過程陸羽在【荼經】中做了詳細介紹。唐朝的烹茶是茶餅經搗碎磨成粉末狀,早期還加蔥、姜、棗、橘皮、茱萸等香料調味。烹茶的水與茶,視人數多少而以「則」嚴格量入。茶湯煮好,均勻地斟入各人碗中,包含雨露均施、同分甘苦之意。

到了後來,烹茶不再加香料,而是先將茶葉置於火上烤熱,等到涼涼後再搗碎磨成粉末。與此同時煮水,等到水將要開的時候放入少許鹽,然後用筷子攪拌並放入茶末,然後將一瓢熱水倒入阻止其沸騰,這時粗渣沈澱,細末浮於上面,保持茶之香氣。浮在水面的細末稱為「華」,即茶之精華,就喝此精華與茶湯。只是這種煮茶的方法在中國已經成為歷史。

■點茶法

點茶法是宋代鬥茶所用的一種茶藝,茶人自吃亦用此法。點茶的方法不再是直接將茶入釜烹煮,而是先將餅茶碾碎,再將細末放入茶碗中,然後加入少許沸水浸濕茶末,調勻後註入沸水,水壺從高處向下沖泡,稱為點茶。為了能使茶末與水溶於一體,還發明一種工具,稱為「茶籠」。茶籠是打茶的工具,有金、銀、鐵制,大部份用竹制,文人美其名日「攪茶公子」。水沖入茶碗中,需以茶筅拼命用力打擊,這時水茶交融,漸起沫餑,潘潘然如堆雲積雪。

茶的優劣,以餑沫出現是否快,水紋露出是否慢來評定。沫餑潔白,水腳晚露而不散者為上。如果茶末研碾細膩,點湯、擊拂恰到好處,湯花勻細,若有「冷粥面」,就可以緊咬盞沿,久聚不散,這種最佳效果,名曰「咬盞」。茶人以此較勝負,勝者如將士凱旋,敗者如降將垂首,從茶中寄托對人生的希望,增強搏擊的勇氣。

點茶法直到元代還一直盛行,只是不用餅茶,而直接用備好的幹茶碾末。現代的綠茶粉就是類似的沖泡法。

■碗泡法

碗泡法的前身是點茶法,出現於唐代,興盛於宋代。點茶所需器具只需湯瓶、茶碗和竹筅,茶也多為抹茶,這種泡茶方法傳至日韓,得以流傳至今。

用茶碗泡茶,茶葉容易伸展,非常適宜泡綠茶。現在因茶葉品種繁多,鑒別時難免會眼花繚亂,其實用茶碗試茶既方便又簡捷,在眾多茶碗的評比下,各種茶葉的色、香、味一目了然,但在實際的品茶鑒茶中,碗泡茶除了有少數藝術家喜歡用以復古外,一般采用者不多。

■袋泡法

袋茶的泡法最適宜個人使用,一包小袋茶,約用150毫升水沖泡為宜,如果喜歡飲用茶湯較為平淡的茶水,可適當多沖一些水,如果喜歡飲用較為濃厚的茶水,每次可多放一袋茶,具體可依據個人喜好而定。此外,茶葉沖泡一次後可把茶袋提出,置於其他杯子或盤中,可備二次沖泡,但註意不要浸泡太久,避免因茶湯濃度過高而苦澀。

不同種類的茶宜選用不同種類的茶具

◎綠茶:宜選用透明的玻璃杯或者青瓷、白瓷、青花瓷茶具。

◎紅茶:宜用紫砂、白瓷、紅釉瓷、暖色瓷的茶具或咖啡壺具。

◎烏龍茶:宜選用紫砂茶具或者白瓷茶具。

◎白茶:宜選用白瓷茶具。

◎黃茶:宜選用奶白、黃釉瓷或者黃橙色茶具。

◎黑茶:宜選用紫砂茶具。

◎花茶:花茶宜選青瓷或青花瓷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