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家居

漆言漆語--姜磊

2024-10-23家居

姜磊丨浮痕

尺寸:39×27 cm

材料:大漆 松節油 金箔

年代:2023

形式:紙本綜合材料

Q

您的作品一眼看上去更像一件紙本作品,好像漆用得不太多,反而在邊緣或局部用到金箔,頗有畫龍點睛之感,請問作為創作者是如何考慮的?

A

是的,我近些年的這些作品都是在紙本上完成的,大漆的用量也是非常少的,可以說是惜漆如金,創作過程中塗刷、粘附、裁切、折疊的動作並非預設,都取決於我陷入創作時根據畫面做出的各種選擇。選擇獨特的材料一定跟獨特的需求有關,少量的作品裏會在局部用到金箔,也是出於畫面本身的內在需要,考慮它在畫面中起到的作用,金在不同的角度不同光線下觀看都會呈現不同明度的變化,在畫面中那個位置,那個形狀,那個大小所需要這樣一個與主體色調協調的點來營造畫面層次和節奏。

【浮痕系列04】

年代:2024

【浮痕系列05】

年代:2024

Q

您的創作少有傳統漆藝的影響,所以很好奇您對漆藝技法有怎樣理解?

A

其實本身我的作品不屬於標準漆藝範疇,所以說幾乎看不到有受到傳統漆藝的影響,但也不能說傳統漆藝對我就沒有影響,傳統漆藝作為文化遺產有其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蘊,是當代漆藝表達的豐富的語言寶庫,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地方,它給了我最初認知和了解大漆媒材的一個基礎框架,我覺得是不可或缺的,因為只有在了解了這個傳統,才有可能在這個基礎之上去發展新的可能。

【浮痕系列06】

年代:2024

【浮痕系列11】

年代:2024

我們自己做作品,並不是說所有人都要往一個方向去走,都往傳統方向走,或者說往背離傳統的方向去走,完全取決於個人內心真正感興趣的方向。說到受傳統的影響,我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些古器物是非常感興趣(不局限於古代漆器),經常去逛各種博物館,大量收集視覺資料,也相對系統的在做某一門類古器物的收藏。我覺得應該著眼於大的藝術門類裏面,甚至是非藝術門類的影響,而不要局限於某一個門類對自身的影響。

浮痕

創作思路及過程:

我的作品更註重在語言本體上進行實踐,以一種極其個人且由材料出發的方式,一反大漆緩慢精密的工藝思維,透過調節松節油與大漆的濃度關系,讓大漆滲透紙張,並加以理性的控制,不使其隨機蔓延,重疊和淡化漆痕,營造層次,形成畫面的形式語言。所呈現畫面完全是這些淡雅痕跡的一個聚合,這些「虛」的集合就像那種經歷不同時間的紙張褪去火氣氧化發黃後所呈現的獨特美感一樣讓我著迷。

在我看來極具東方特色的大漆是實作自身藝術目的的重要媒材,漆媒材在時間作用下體現出的變化的美感和作為天然植物汁液接觸紙面顯露出的「呼吸感」讓我可以進入,引發我另辟蹊徑的追尋與探索。每一張紙都是想法的試驗場,可以在其中探尋靈感的深度,享受它所提出的各種可能性,在這個內在探索的過程中能逐漸尋找到新的說話方法,形成並豐富屬於自己的繪畫語言。

創作過程中塗刷、粘附、裁切、折疊的動作並非預設,都取決於我陷入創作時根據畫面做出的各種選擇。漆液滲透紙面沖和漆暈的細微痕跡,「折」又讓光和影賦予漆痕新的罩染,「光感」和「孔隙」營造的虛空和透氣感,這些都對應顯化著內心的節奏,建構出畫面的律感。

Q

您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漆藝專業,對漆藝的興趣是在那裏被啟發的嗎?

A

嗯,是的,中國美院是我的母校,對漆藝最開始的興趣也是在那裏被啟發的。

我們當時是屬於壁畫專業的,大一在造型基礎部的時候,就會有充足的時間去了解壁畫系的幾個工作室的專業方向,包括老師具體的一些教學理念和師生的個人作品。

當時漆藝術工作室的各位老師的個人能力都是非常強的,教學理念也是非常值得稱贊的,因此自己也會去主動了解大漆的前世今生、漆藝的整個脈絡,在了解的基礎之上,就會對其產生濃厚的興趣。

鐘楚溢丨驚蟄

材質:木板、大漆、白蝶貝、金屬箔

尺寸:80×50 cm

形式:漆畫

創作年代:2022-2024

Q

請談談您對師承的理解吧?

A

師承關系通常是我們了解一個藝術家藝術風格形成以及探尋其美學追求的有效途徑,藝術家對師承的理解不僅限於技藝的傳承,更包括文化的繼承與發展,以及個人風格的創新表達。

這裏不得不提起我大學期間的幾位老師,唐明修老師、馮曉娜老師和簡錦斯老師,他們在不同的方面都對我們有非常深遠的影響,他們本身作品風格迥異,讓我們可以有自己的判斷和多元化的發展。特別是唐明修老師,他自己作品呈現的面貌就有別於傳統的漆藝,他以大漆作為主要媒材進行創作的各種可能性,對我有深刻的影響。他對中國古代器物的興趣和理解也深遠影響著我,讓我能從那些經歷過時間的中國古代器物當中吸取養分,形成自己的審美格調,我覺得這是我最大的一個收獲。

陳勤群丨禪林

材質:榆木、大漆、色漆、金箔

尺寸:70×51×2 cm

形式:漆畫

創作年代:2004

備註:作者為「喬十光漆畫藝術創新獎」評委

正如陳勤群老師在【東方的漆藝家唐明修——縱向空間中的自在】一文中提到:「唐老師總努力在尋找一條有別於東鄰的漆藝創造與教學的新路:在規定性的傳統漆藝教授流程中,進行開放性的個人化引導,並在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手傳身教中,將媒材與心手之間積澱了數千年的、高密度的表達細節傳授給新一代,同時也在新一代與古老媒材碰撞所產生的漆藝新形態中,得到教學互長的啟迪。」

王海玲丨雪域山巔NO.2

材質:木板、漆、蛋殼、色漆顆粒、碳粉顆粒

尺寸:120×80 cm

形式:漆畫

創作年代:2023

Q

談一談您對中國當代漆藝發展的展望

A

漆藝的發展離不開在傳承基礎上的實驗性變化,要站在大的藝術史的角度看漆藝未來的發展,當代漆藝一定是會多元化發展並且未來可期的!當下不僅有對傳統漆藝的忠實繼承者,也有用大漆材料進行「綜合」性試驗的漆藝術家,還有很多從事其他藝術門類的藝術家設計師使用大漆來創作作品,他們基於各自的文化和藝術立場,他們既具備傳統藝術的修養,也有執著膽大的創新嘗試,極大拓展了漆藝表現語言,把傳統制作及審美規範昇華到了表現審美追求和個性創造上,另外隨著社會大眾對傳統文化的重新認識和對藝術品收藏的熱情增加,中國當代漆藝一定會蓬勃發展。

張鈞雷丨磨顯-慶祝無意義

材質:鋁板、大漆

尺寸:60×60 cm

形式:漆畫

創作年代:2022

Q

漆藝如何讓更多人尤其是年輕人認知和接受?

A

雖然近些年的「非遺熱」「國潮熱」「大漆熱」這些現象讓社會大眾對大漆這個名詞沒那麽陌生了,但對漆和漆藝術的真正了解和認知仍十分匱乏,漆器物和漆藝術作品市場依然小眾。

漆藝要想讓更多年輕人認知和接受必須把天然漆作為漆藝的學術方向和物質起點,創作者要從古今中外的優秀作品中吸取養分,在藝術風格裝飾技法和色彩語言上不斷求新求變,提升漆藝作品的視覺效果和藝術價值,使漆器能以一種全新面貌回歸到當代日常生活中,走進當代年輕人的生活還要適應當代年輕人的審美,因為年輕人的審美隨著這個時代資訊迅猛的傳播一直都在不斷地提升,所以歸根到底要提升創作者的品味和格調,作品的思想和精神要不斷突破,在不斷實驗中探尋材料在藝術和生活中的更多可能性。

何德來丨居山雪韻

材質:木板、大漆、蛋殼、鋁箔粉

尺寸:60×50 cm

形式:漆畫

姜磊

1989年1月生於河南鄭州 ;

2009年入中國美術學院造型基礎部學習 ,2010年進入中國美術學院中國漆藝術專業。2013年本科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獲學士學位,作品獲中國美術學院畢業作品暨林風眠創作銀獎,在校期間多幅作品留校並獲收藏證書,多幅作品被美術館及私人藝術機構收藏。

參展:

2022年「異曲同工|當代漆藝術七人展 福州;

2015年作品入選「漆·今天—福建省美術館館藏漆藝新生代作品展」 福建省美術館;

2015年作品入選英國倫敦【收藏】博覽會 倫敦薩奇美術館;

2014年作品入選「大漆藝術-2014海峽漆藝術大展」 中國美術館;

2014年作品入選「海峽漆藝術大展」 福建省博物館;

2014年作品入選「中國美術學院漆藝術作品展」 福建省美術館;

2013年作品【浮】入選「2013·湖北國際漆藝三年展」(中國高校部份) 湖北省美術館;

2013年 作品【浮】入選中國美術學院優秀畢業作品展 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

2013年 作品【傷】入選「禪茶一味——品質藝術生活作品展」 杭州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