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濕氣重的7個表現,你中招了嗎?中醫教你幾招,給身體「擠擠水」

2024-08-14健康
什麽是濕氣?
濕氣是中醫學的一個概念。古人透過對四季的觀察,總結出自然界存在風、寒、暑、濕、燥、火六種氣候表現,分別對應不同季節的特征,如春季多風,夏季多暑多濕,秋季多燥,冬季多寒等。
自然界正常的氣候變遷對人體是無害的,人體會自行調節適應。但如果氣候變遷出現異常,或超出了人體適應能力的範疇,就容易出現不適癥狀甚至導致疾病發生,此時上述六種氣候表現就可成為致病的邪氣,即風邪、寒邪、暑邪、濕邪、燥邪、火邪。
濕邪為陰邪,易阻滯氣機,損傷人體陽氣,還易和其他邪氣合並,比如濕遇寒則成為寒濕,遇熱成為濕熱,遇風成為風濕。
引起濕氣的原因?
益陽市中心醫院專家表示,濕氣的來源主要有外感濕邪和內生濕邪。
1、外感濕邪
這是地域和氣候特點決定的,長期處於「潮濕」環境的人群更容易生「濕氣」;此外,長期接觸水濕者如洗衣、廚房、水產養殖工作者等感受濕邪的風險更大。還有一些不良習慣如經常洗頭發不吹幹、濕衣服不換洗的人,也容易感受濕邪。
2、內生濕邪
內生濕邪主要與六個生活習慣關系密切:缺睡眠、口味重、貪寒涼、喝大酒、運動少、長久坐。
過食生冷、油膩、酒飲及飲食不規律的人群容易生濕。這些因素容易導致脾胃功能變差,運化水濕的能力下降,導致濕氣在體內累積。
作息紊亂、長期熬夜的群體也容易生濕。作息紊亂易損傷脾胃,長期熬夜消耗氣血,常常出現勞倦,中醫古籍【脾胃論】提出:勞倦則脾先受病。脾病則水谷運化受到影響,容易出現脾胃虛弱,水濕無法運化而聚集在體內。
缺少運動的人群濕氣難化,適量的運動可以增強氣血執行,臟腑氣機升降功能,幫助水濕運化。而懶動少練,久坐傷肉,最終也會導致脾氣運化失常,內生濕滯。
長期受不良情緒影響,肝郁氣滯的人群,也容易導致脾虛,出現濕邪表現。
濕氣重可能引發哪些疾病?
中醫認為,濕性重著、粘滯,易傷陽氣。濕邪侵入人體,留滯於臟腑經絡、肌肉關節,阻礙氣機,會出現頭身困重、乏力、肌肉關節酸痛、浮腫肥胖、腹脹、大便異常等問題。
濕氣重的表現
1.形體
中醫素有「瘦人多相火,肥人多痰濕」一說,就是指體型偏胖的人體內多有水濕,嚴重者還可能會出現下肢水腫等問題。
2.狀態
中醫講濕性重濁,其臨床癥狀有沈重的特性。體內濕氣重著的人常常會感到疲乏,身體困重,不喜歡運動,頭重如裹,頭腦不清爽,關節沈重,渾身酸痛等。
3.胃口和食欲
濕氣重的人脾運化功能減弱,到了該吃飯時卻沒有饑餓感,什麽也不想吃,吃一點東西就感覺腹脹。
4.大便
濕邪困阻中焦,大腸功能失司會出現腹瀉、腹痛、大便不成形等。
5.皮膚
濕氣重的人容易出現皮膚毛孔變粗,油膩,容易長痘,顏色不好看,呈暗黃或蠟黃色,容易皮膚瘙癢甚至出現濕疹。
6.舌苔
舌體胖大,舌苔厚膩,舌邊有齒印。
7.頭發
頭發容易油膩出油,脫發增多。
三伏天怎麽祛濕?
1.清淡飲食,少食冷飲
清淡、適度、均衡飲食,不要過多攝入瓜果、雪糕、冷飲等生冷寒涼的食物,不要一味追求減重而拒絕主食,也不可嗜食肥甘厚味之品增加脾胃負擔,導致脾胃運化功能失常,濕從內生。
2.適度運動
動則生陽,適量的運動既可以啟用一身的陽氣,還能出汗排濕。
3.起居防潮
環境潮濕是造成外濕的主要來源,因此居住環境要避免潮濕,空氣流通。
4.淋雨、汗濕後及時更換衣物
夏天淋雨或者流汗濕透了衣衫,要及時更換,否則也容易受寒,還會加重體內濕氣。
5.中醫中藥
中醫常用的祛濕方法有利濕、化濕、滲濕、燥濕等。
(1)芳香化濕:可選用藿香、佩蘭、木香、石菖蒲、豆蔻等辛香溫燥的藥品煎水服用,也可將這些藥物研磨制作成香囊佩戴。
(2)健脾祛濕:日常可以食用一些健脾利濕的食材,如山藥、蓮子、白扁豆等。
(3)利水滲濕:常用赤小豆、茯苓、車前子、冬瓜皮、玉米須煲湯或者煮粥、煮茶等。
(4)溫陽化濕:陽氣就好像是體內的「烘幹機」,陽氣足盛可以幫助驅除體內濕氣,可將黃芪、肉桂、乾薑、艾葉加入膳食或茶飲中。另外,三伏貼、三伏灸也是溫陽助陽的有效方法。
哪些食物可以祛濕?
濕氣重可以適當多吃一些能夠健脾利濕的食物,如洋蔥、冬瓜、赤小豆、扁豆、白蘿蔔、南瓜、紫菜、薏苡仁、山藥、玉米(帶須)、花生、枇杷、荷葉、陳皮、山楂、鯽魚等。
推薦藥膳
1、白扁豆山藥粥
食材:白扁豆30克、山藥30克、大米50克。
做法:白扁豆洗凈,加適量水浸泡,山藥切片。將白扁豆及浸泡用的水進行大火煎煮,燒開後轉小火,30分鐘後,加入山藥和大米;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煮至粥熟。出鍋前,可加適量冰糖調味。
功效:健脾祛濕。
2、冬瓜薏米粥
食材:冬瓜100克、薏米50克、粳米30克。
做法:冬瓜洗凈後,帶皮切成小塊,與薏米、粳米同放入鍋內,用小火加水熬煮,至瓜爛米熟成粥。
功效:祛濕利水。
3、茯苓赤小豆粥
食材:茯苓30克、赤小豆50克、粳米50克。
做法:將茯苓、赤小豆、粳米淘洗幹凈後,放入鍋中,加適量水小火熬煮。
功效:健脾祛濕。
4、陳皮山楂飲
食材:陳皮5克、山楂5克、荷葉3克。
做法:將食材放入杯中,加開水沖泡。
功效:健脾祛濕。
參考資料1. 中醫基礎理論,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年版;2. 中藥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年版;3. 中醫養生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9年版;4.中醫內科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年。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益陽市中心醫院 陳艷關註@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