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從「青草水」到大健康——粵東地區中醫藥發展調查

2024-06-29健康

品味粵東文化,往往從一盞功夫茶開始。而描繪健康粵東,離不開一碗青草水。

青草,是潮汕人對鮮草藥的俗稱。千百年來,當地群眾以青草煮茶,以青草入膳,以青草為藥,對防治感冒、腹痛、中暑等常見病、多發病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留下了很多臨床驗證有效的驗方、秘方,普寧市還早早建成了國家首批八個之一的定點中藥材專業市場,是南藥走向全國乃至世界的重要策源地。

然而,在一段時間內,粵東地區的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不足,與「信中醫、愛中醫、用中醫」的文化所向、民生所需並不匹配。特別是潮汕籍中醫名家很多,但留在當地的偏少;民間中醫氛圍濃厚,但公立中醫醫院優勢不顯。甚至汕尾一直沒有一所市級中醫醫院,成為健康廣東和中醫藥強省建設的醒目空隙。

為此,近年來,根據省委、省政府的統籌布局,在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的指導下,乘著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東風,汕頭、揭陽、潮州、汕尾等市不斷加大硬體投入和人才引育力度,借助潮汕籍名中醫及珠三角地區優質醫療資源下沈的力量,加速構建高品質中醫藥服務體系,掀起了一場中醫熱潮。

2024年1月12日,汕尾市政府與廣州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簽訂「政校醫」創新合作協定,三方共建深汕中醫醫院(汕尾市中醫醫院),確保早日建成營運,以滿足群眾多元化就醫需求。這不僅是汕尾衛生健康事業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也是近期粵東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的代表作之一。

改柱張弦,因時而進,粵東中醫藥正加速駛入高品質發展的快車道。

▲2024年1月12日,汕尾市政府與廣州中醫藥大學及其第一附屬醫院簽約合作共建深汕中醫醫院

01

強龍頭,構建優質高效服務體系

5月11日上午,陽光暖意融融,在粵東首家三甲中醫院——汕頭市中醫醫院門診樓前,中醫護理門診的護士節義診吸引了不少人駐足,等著幾位專科護士推拿經穴,或體驗銅砭刮痧、耳穴壓豆調理身體不適,不時傳出驚嘆聲。

同一時間,護理門診外飄著濃郁的艾香,幾位專科護士忙碌著,或幫老年人來調理頸肩腰腿痛、高血壓及腦梗塞後遺癥,或幫中年人推拿按摩幹預失眠,還有年輕父親帶著小孩前來壓耳穴治療發燒。

「我們是粵東地區首家中醫護理門診,2018年5月正式開診,目前開展中醫特色護理技術30余項,為患者提供多層次、多元化健康服務,在群眾中有比較高的認可度,每年服務患者超過6000人次。」護士長陳曉莉介紹。

今年初,護理學科還和肛腸科、針灸科一起透過了廣東省「十三五」中醫重點專科建設計畫驗收,至此該院已建成9個省級、13個市級中醫重點專科。

「在全省DRG能力指數評價中,汕頭市中醫醫院學科排名和DRG組數逐年增長,中醫康復科連續兩年參與省中醫藥康復能力提升工程建設並獲資金支持。」黨委書記林創堅介紹,該院經過60多年發展,組建了一批中醫特色鮮明、醫療技術精湛的重點專科,目前擁有兩個院區,共1030張床位,深受當地群眾認可。

如果說護理門診是新的驚喜,那麽骨科則是老牌龍頭。作為該院最早的省級中醫重點專科之一,骨科已進入精細化、亞專業化發展階段。

「真的不疼了,沒想到折磨我多年的毛病,20分鐘就解決了。」在關節骨科(骨二科),剛下手術床的周叔笑著說。

他因右腳拇指嚴重外翻,一直忍痛行走,一瘸一拐。他到過多家醫院,保守治療效果不佳,又因為聽說手術需要臥床一個月且容易復發,所以一直拖延著。直到偶然聽說汕頭市中醫醫院正在引進新療法,才決心一試,由此成為該院接受溫氏拇外翻微創手術的首位患者。

「與傳統大切口復位手術不同,溫氏拇外翻微創手術切口小、損傷小,術後即可下地,且不易復發。」關節骨科主任陳海波介紹,術後只有3個不到1cm的切口,無需縫合,也不用打石膏、螺釘、鋼板,僅用中醫「裹簾法」固定,消除了許多患者對傳統拇外翻手術的恐懼。

優質中醫藥服務網路離不開強龍頭。近年來,潮州、揭陽、汕頭、汕尾爭相發力,在打造粵東地區中醫藥發展高地上形成賽龍奪錦的態勢。

為解決原有院區業務用房嚴重不足、發展空間受限等問題,汕頭2018年起大手筆投入7.13億元,在韶山路異地擴建市中醫醫院。2021年8月5日,占地約60畝的東院區投入使用,該院由此啟動「一院兩區」的發展格局。

「汕頭市中醫醫院是汕頭特區的國醫之窗。」出席揭牌儀式時,省中醫藥局有關負責人說,新院區將為汕頭中醫藥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為滿足群眾就醫需求,該院在新院區啟用之日就增設了介入科、顱腦外科、產科、新生兒科、肝膽外科、消化科等,此後又陸續建成胸痛中心、卒中中心、慢病管理中心及中醫臨床研究中心等,成為群眾新的健康依靠。到2023年底,醫院專科數量翻番,達到50個,整體發展態勢也越來越好。

▲2021年8月5日,汕頭市中醫醫院東院區正式投入使用

揭陽和潮州也分別提出打造「粵東中醫藥服務高地」和「粵東區域中醫醫療高地」的口號。

揭陽市中醫藥底蘊深厚,2023年全市中醫診療量占比為25.85%,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診療量占比則為37.3%,略高於全省平均線。

與常見的醫療資源布局規律不同,揭陽下轄的縣級市普寧的龍頭中醫院發展走在了全市中醫類醫療機構之前——建立於1960年的普寧市中醫醫院,是粵東第二家三甲中醫醫院,骨傷科為國家級中醫特色專科和省中醫重點專科,腦病科、康復科、針灸科、兒科等也是省重點專科。

2023年11月,該院兒科收治了開科以來最小的寶寶琨琨。他只在媽媽肚子裏待了6個月零9天,出生體重僅870克。「皮膚薄如蟬翼,血管還沒針頭粗。由於全身器官發育極不成熟,腦出血和全身感染的可能性也很大。」大兒科主任黃木營介紹,歷經95天中西醫結合精心救治,琨琨闖過了呼吸、餵養、感染三大難關,出院時體重達到了2.55公斤。

揭陽市中醫院於2022年底獲評三級中醫院,離群眾的期待尚存在一定差距。為此,揭陽在高地建設中將其作為重點提升物件:2023年8月10日,揭陽市中醫院完成與揭東區中醫醫院「一院兩區」整合工作,後者整體劃轉給前者,掛牌揭東院區,開啟了兩翼齊飛的發展新格局。

「這是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一次成功嘗試,也是落實好群眾‘看好病、負擔輕、服務好、就近就醫’的一大舉措,希望透過中醫醫療資源的整合,推動我市中醫藥事業邁上新台階。」揭陽市衛生健康局局長徐錦泉表示。

潮州市中醫醫院於2019年10月8日喬遷新址,同樣趁機發展空白科室,包括骨傷科住院部重整升級、新建手術室和麻醉科、內兒科新增重癥監護單元、血庫投入使用等,隨後醫院駛入良性發展軌域。

2023年,該院與深圳市三甲中醫醫院——羅湖區中醫院簽約共建。簽約儀式上,潮州市副市長宋鐵寄語:「要借鑒羅湖區中醫院優秀的管理理念,找準切入點,學習先進經驗,實作成果最大化,更好地服務於潮州人民群眾。」

汕尾雖然起步較晚,但正在跑出自己的風格——在新建深汕中醫醫院的同時,引入逸揮基金醫院,構建「一院兩區」格局,由廣中醫一附院全面托管,瞄準「區域中醫藥事業發展的示範引領標桿」目標,打造以腫瘤、心腦血管、骨傷、風濕病等為核心病種,多學科協同發展的高水平中醫醫院。

「近年來,我市堅持‘立足汕尾、主動融灣、放射線粵東’,把深汕中醫醫院計畫作為重大民生工程來抓。市政府還成立了合作共建深汕中醫醫院領導小組。」汕尾市衛生健康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充分發揮中醫藥在養老服務中的作用,搶抓時機打造國際康養名城,目前二期計畫已謀劃啟動,計劃投資8.3億元,將繼續完善服務功能,讓群眾享受醫療、養老、康復一站式服務。

02

保基層,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裏」

因為簡便驗廉的特點,中醫藥在基層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在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指導下,粵東各地市堅持以縣級中醫醫院為龍頭,築牢基層網底,推動優質資源下沈和區域均衡布局。

汕頭,潮南區、龍湖區先後新建中醫醫院,潮陽區、澄海區、金平區先後對中醫醫院進行改擴建,成功實作區縣辦中醫醫院二甲全覆蓋和30萬以上常住人口區二甲中醫醫院全覆蓋,並朝著2025年「二級以上綜合醫院開設中醫臨床科室和中藥房,二級以上婦幼保健院、專科醫院具備中醫藥服務能力」的目標努力。

揭陽,縣級二甲中醫院和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婦幼保健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服務已實作「四個全覆蓋」,並建成了以中醫類醫院為主體,綜合醫院等所屬中醫藥科室為骨幹,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館)為基礎,中醫門診部、中醫診所和中醫類村衛生室為補充,融預防保健、疾病治療和康復於一體,覆蓋城鄉的四級中醫藥服務體系。

潮州,在推動饒平縣中醫醫院、湘橋區中醫醫院加速發展的基礎上,2021年潮安區中醫醫院建成啟用,增強了二甲中醫醫院的後備力量。

汕尾,陸豐市中醫醫院2022年建立二甲,海豐縣中醫醫院2023年透過二甲復審,陸河縣中醫院正朝著二甲中醫院沖刺。

作為全市唯一不靠海的縣,陸河縣的中醫藥發展正迎風揚帆。特別是縣中醫院在深圳市中醫院緊密型「組團式」幫扶下,醫療服務能力顯著提升。2024年5月7日,經過一年多籌備的血液凈化中心啟用,並引進目前全球最先進的透析裝置,每天可滿足80人次就醫需求。

與此同時,粵東各地市還積極謀劃,組織開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館(閣)服務內涵建設,努力滿足城鄉居民對中醫藥服務的需求。

2020年和2021年,汕頭市分批遴選建設14個基層中醫館示範點,帶動基層中醫藥服務,去年又以「百千萬工程」為契機,分兩批遴選21個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和鎮衛生院、44個村衛生室和社群衛生服務站開展基層中醫館(閣)服務內涵建設,先後爭取212萬元中央、省級資金和70萬元市級資金,專項支持基層中醫館(閣)改善醫療環境、購買中醫裝置及進行業務培訓,組織上級醫院開展各類幫扶,讓健康的觸角延伸到更廣泛的區域。

2023年6月20日,汕尾首批30個村衛生站(室)中醫閣設定完成並揭牌啟用。作為其中的示範點,陸豐市潭西村衛生站中醫閣營造了濃厚的中醫藥文化氛圍,中醫診療和康復裝置種類配備齊全,配有中藥飲片220種,中成藥品種30種,能為患者提供針灸、推拿、中藥貼敷、熏蒸等中醫適宜技術。「腰酸腿疼再也不用苦熬著,家門口就能解決,幫了我們大忙。」村中老人頻頻點贊。

同時,在推動廣東省基層衛生健康綜合試驗區建設過程中,陸河縣將中醫藥特色作為重點,開設中醫館和中醫閣,提供中醫藥適宜技術和中醫診療服務。5月7日,陸河縣中醫院舉行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中心揭牌儀式,擬透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對醫護人員進行全方位培訓,並充分發揮深圳市中醫院「組團式」幫扶專家團隊的技術優勢,進一步推動縣域內中醫適宜技術優質資源共享,推動基層中醫藥服務水平再上一個新台階。

潮州100%的基層衛生院(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和部份村衛生站已具備中醫藥服務功能,健康服務的神經末梢也浸潤著濃郁的中醫藥傳統。

潮安區彩塘鎮華美二村衛生站,在完成標準化建設的同時,還增加了一塊小小的中草藥園。已經從醫53年的鄉村醫生沈茂梧對種植的中草藥如數家珍:珍珠花菜(白苞蒿)有活血散瘀、理氣化濕的功效,貓須草可以治療急性尿路感染,等等。這些藥草無償贈送,來就診的村民喜歡扯幾根回家煎服,古老的「青草水」在這裏成為村衛生站和鄉親們情感連結的紐帶。

揭陽66家鄉鎮衛生院和5家縣(區)級婦幼保健院均設有中醫科和中藥房,中醫類村衛生室達到1398家,占全市村衛生站的54%。

以南徑鎮衛生院為例,中醫館使用面積達到380多平方米,設定中醫診室、針灸推拿室、中醫適宜技術治療室、中藥房、煎藥室、熏蒸室等功能科室,足量配置中醫類別醫師6人、中藥學專業技術人員3人,配備了10多種中醫診療和康復裝置,在治理以疼痛為主要癥狀的疾病療效顯著,不少患者從附近鄉鎮,甚至從潮陽地區慕名而來。中醫藥診療人次占比達到全院總診療人次的35%以上。該院積極開展「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在2023年初獲得了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通報表揚。

串珠成線,織線成網,開啟地圖可以看到,隨著服務網點越來越密,逐漸織成了一張中醫藥服務的保障網。

03

聚人才,啟用中醫藥新質生產力

4月初的一天,一陣帶有潮汕口音的普通話在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響起。

聲音來自汕頭市衛生健康局組織的招聘團隊,他們正忙著向醫學生們展示汕頭建設區域醫療高地的成果,介紹汕頭引才、用才、留才的政策保障和良好氛圍。中醫學、中西醫結合等是重點引進的領域之一。

「根據人才強市戰略,汕頭市布局實施醫療英才提升行動。此次赴省外舉辦高規格招聘活動,就是引進高素質人才,推動醫療衛生工作高品質發展的舉措之一。」市衛生健康局局長楊芳表示。

鳳凰來棲,需要有好的梧桐樹,以及好的福利待遇。

為此,潮州以市委「1+1+8」人才制度體系為總抓手,組織成立市衛生健康系統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深入實施醫療提質人才行動,「我們專門成立了人才科,負責人才引進,包括措施管理、獎勵設定、衛生技能考試、職稱評選等方方面面。」潮州市衛生健康局局長吳育墩表示。

揭陽則出台集聚人才創新發展的若幹措施,博士研究生最高給予72萬元的補助補貼,碩士研究生最高給予26萬,並可享受配偶工作、子女入學及醫療保障等配套服務,同時從2023年起,透過「市統一招聘、市縣聘用、鄉鎮使用」的方式,用3年時間引進包括中醫在內的1050名醫療衛生急需緊缺人才,並派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5年。

汕尾於2023年啟動「善美英才計劃」,大力引進國家、省級領軍人才及海外高層次人才。其中,對國家級領軍人才最高給予1000萬元專項工作研發經費、100萬元人才房票、每年24萬元生活補貼。醫療衛生是重點引才領域之一。

汕頭也從2020年起,給博(碩)士發放薪酬補助、住房補助、生活補貼,目前已開展第二輪。

政策紅利下,醫院鉚足幹勁招兵買馬。「每次市裏組織招聘會,我們領導班子和相關部門幾乎全員出動。雖然薪酬待遇可能不如其他地區醫院,但我們以最大誠意跟畢業生溝通,希望能用事業、感情招人、留人。」潮州市中醫醫院院長周小鴻表示。僅2023年,該院就招錄了50人,包括4名研究生、21名本科生,同時成功引進1位擁有正高職稱的骨傷科學科帶頭人和1名麻醉醫師。

其他地區也有不少收獲,「醫院重點制定學科帶頭人、學科負責人引進相關制度及計劃,啟動薪酬改革。」汕頭市中醫醫院院長陳超表示,近幾年,醫院引進20名學科負責人和專科骨幹人才,為心血管介入科 、普通外科、顱腦外科等基石型學科配齊專業人才,並招聘博士、碩士研究生等高層次人才105名。

圍繞緊缺、高層次人才,普寧市中醫醫院制定了一系列引進及激勵措施。2023年共引進24名碩士和3名副高職稱及以上醫生,進一步充實醫院力量。「得益於此,我們科室打造了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27名醫務人員中,醫生均為研究生學歷。」省級中醫重點專科——腦病科主任李武豐說。

▲2023年8月10日,揭陽市中醫院「一院兩區」整合簽約儀式

各地還在人才培養上下苦功。比如落實「薪火工程」傳承工作,推薦優秀中醫骨幹力量到省級醫院跟師學習,積極鼓勵醫院高職稱中醫藥專家帶徒授業;大力推進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培養、中醫類別全科醫生培訓和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考試等,持續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

除了規定動作,還有不少自選動作:揭陽大力推動中高職院校開設中醫藥相關專業,目前已有4家院校招生,在校生共3365人;汕頭也在2023年首次開展市級「西學中」培訓,計劃3年分批培養1000名中西醫結合臨床套用型人才,拓寬中醫藥人才培養渠道,促進中西醫深度融合發展。

在人才隊伍建設中,「走出去、引進來」是常用表述。但在粵東,這句話還被額外賦予了一層涵義——如前文所述,粵東地區走出了一大批優秀的中醫人才,邀請他們為家鄉中醫藥發展貢獻一份力量,成為當地衛生健康局的共識。

2023年3月,汕頭成立「潮醫智庫」,邀請160多名在外潮籍醫學專家入庫。在該計畫支持下,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溫建民教授團隊與汕頭市中醫醫院簽訂學科建設幫扶協定,國家級計畫「微創溫氏法治療拇趾外翻及其相關畸形的中西醫結合新方法」落地汕頭。

得益於「潮醫智庫」牽線搭橋,汕頭市中醫醫院還柔性引進了廣東省中醫院楊霓芝、廣州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徐桂彬等7個專家團隊,進一步推動學科發展。

汕頭市中醫院醫院的獲得感,其他地市中醫醫院也有所感受。

「我們邀請省中醫院、廣中醫一附院專家設立名醫工作室,定期出診、查房、指導專科建設,取得了不小成效。」揭陽市中醫院院長盧劍輝舉例說,在省中醫創傷足踝科主任謝偉傑指導下,該院先後開展了矯正跟功能重建腱攣微創滑行延長、伊麗紮諾夫環形外固定架治療先天馬蹄內翻足、單純的扁平足穩定器植入術等多項粵東首例手術,造福患者。

同樣借助省級三甲醫院幫扶力量,潮州市中醫醫院設立了2個名中醫工作室和1個名醫工作室。「我們把新工作室和原有的3個名中醫工作室安排在同一層樓,希望形成聚集效應,擴大醫院影響力。」周小鴻說。

普寧市中醫醫院則將省城專家出診的診室命名為「國醫堂」。「我們還柔性引進了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林麗珠教授團隊和陳鎮秋教授團隊,推動腫瘤科和乳腺專科發展,提升中西醫結合治療骨關節疾病水平。」該院院長羅列波說。

04

樹特色,擦亮粵東中醫藥品牌

在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中,綜合醫院是不可或缺的板塊。

汕頭市中心醫院中醫科擁有48名醫生,其中省名中醫2名,副高及以上職稱18人,博士3人、碩士26人,設有中醫骨傷科門診及住院部、中醫科門診、針灸科門診等二級科室,醫院還力推中西醫結合診療。

「我們將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作為打造區域醫療高地、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重要內容,努力打造粵東中醫藥區域高地。」汕頭市衛生健康局副局長劉彥雄介紹,該市還實施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市中醫醫院強優提質工程、中醫名醫名科工程和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四大工程」。

始建於1863年的汕頭市第二人民醫院,1969年就創辦了中醫骨傷科,50多年的歷史積澱了深厚的中醫特色底蘊。

2022年1月,該院與潮陽區關埠鎮中心衛生院建立醫聯體,開展為期3年的醫聯體幫扶,核心工作之一就是由中醫骨傷科組團定點支援關埠鎮中心衛生院,建立中醫館,把中醫守正創新的理念帶到基層。

60多歲的陳老伯,因長期勞作患有關節炎和腰椎間盤突出,以前都是到市區求醫,後來病痛復發時,得知當地衛生院開設了中醫綜合科病房,選擇在家門口就醫,住院10余天,僅自費不到500元便康復出院。

盡管周邊有多家市級醫院競爭,金平區人民醫院的中醫骨傷科仍發展迅速,吸引了不少周邊縣市的患者前來,還開設了夜間門診,重點服務學生和上班族。

作為汕頭市名中醫,該院院長洪篤瑞出診總會迎來不少擁躉:胸椎骨質增生的林姐,針灸兩個療程就能無痛翻身了;骨折並行肩周炎的佘姨,治療後疼痛明顯緩解;膝骨關節炎的吳阿姨,現在能自由下蹲,晚上睡覺也不抽筋了……

在綜合醫院謀求將中醫科打造為特色專科,不斷擦亮品牌的同時,中醫院也因地制宜,積極尋求錯位發展、打造獨有品牌的可能。

在普寧市池尾普寧大道,關於老年康復醫療的期盼已漸顯雛形。「普寧是全國人口最多的縣級市,隨著人口老齡化行程加快,探索更積極有效的養老模式勢在必行。」羅列波說。他是中醫腦病科專家,接觸過許多老年患者,也更關註老齡化和慢性病疊加的老年醫療和養老問題。

2022年10月,在揭陽市委、市政府和普寧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普寧市中醫醫院老年康復醫療中心計畫動工,不到兩年,一棟高13層的大樓已拔地而起,計劃在2024年9月完成外墻、景觀綠化和部份樓層基礎裝修。

「計畫被納入揭陽市重點建設計畫,也是普寧市‘十四五’規劃重點民生工程,規劃600張床位,以醫院老年病科、康復科為支點,銜接民政部門五級養老服務網路,構建醫康養聯合服務體。」羅列波表示,計畫建成之後,有望成為廣東省規模較大的醫養模式相結合的老年康復醫療中心,進一步提高中醫藥醫療服務品質,讓更多老年人及患者享受安心、舒心、放心的醫養服務。

中醫藥診療品質離不開好藥材,而後者則需要產業力量支持。作為華南中藥名城,普寧全力推進中醫藥全產業鏈發展,讓道地藥材更地道。

2023年7月,揭陽市委書記王勝帶隊調研時提出,普寧要透過政府高位推動,引進一批中華老字號、中藥名企,促進本地中藥材產業集群式發展,打造中藥技術創新服務平台,建設一批中草藥種植基地,加快培育一批高水平中藥企業,做強中藥商貿城,大力傳承中醫藥文化。

隔壁的汕頭,為挖掘、保護本地特色中草藥、醫療技術,掛牌成立了中醫藥傳承研究院,打造產學研用一體化平台。

目前,汕頭市中醫醫院和研究院共開發院內制劑14個品種,其中2個品種完成備案並取得批文,2個計畫正式落地投入市場營運。「我們還與2家企業建立戰略關系,在中醫治未病、藥食同源研發、中藥材標準化、中藥種植及本地草藥藥用價值開發等領域進行深入合作。」陳超說。

▲潮州市中醫醫院開展中醫藥文化傳播健康行義醫義診活動

回顧來路,把握現在,展望未來,可以發現,粵東中醫藥發展正從民間所需、群眾所盼走向衛生健康系統尤其是公立醫療機構願為、善為,不斷提升著服務的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描繪著充滿藥香的「詩與遠方」:

潮州【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補齊中醫醫院設定和建設短板,強化中醫藥服務資訊化支撐,實施中醫優勢病種強優提質工程和中醫藥康復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推動中醫藥院內制劑產業化生產,以名中醫師帶徒的形式,設立師承計畫並長期執行等。

揭陽【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勾畫出未來,表示要更加重視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力爭到2025年底,揭陽市中醫院建立三級甲等中醫醫院,全市實作二級以上中醫醫院康復科全覆蓋,築牢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等。

汕尾在2024年中醫藥工作會議中展望,要以深汕中醫醫院計畫工程為引領,推動「醫-學-研-產-政」深度協同,促進形成健康產業集群;以「百千萬工程」為抓手,透過中醫醫聯體等帶動全市中醫醫療服務的整體提升,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看中醫的可及性、公平性、便捷性。

汕頭則於2024年市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聯席會議和全市中醫藥工作會議上提出,要打造區域影響力強、特色鮮明的頭部中醫醫院,啟動基層中醫藥示範區縣建設,推進縣級中醫醫院「四大診療中心」「兩專科一中心」建設,全面提升基層中醫藥在治未病、醫療、康復、公共衛生、健康教育等領域的服務能力,爭取建成省內先進、區域領先的區域中醫醫療中心體系。

2023年底廣東衛生健康高品質發展示範省起航建設,全省中醫藥發展也有新的方向,新的要求。2024年全省中醫藥工作會議上,省衛生健康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一級巡視員黃飛提出,要持續深化服務、機制、科技、人才、產業、文化等六大創新,奮力推進廣東中醫藥高品質發展。

從「青草水」到大健康。新一輪中醫藥強省建設的浪潮已然掀起,汕頭、潮州、揭陽、汕尾正以前所未有的勢頭奮勇直追。

汕頭打造中醫藥文化節暨健康夜市,大健康與文旅的深度融合,現場年輕人爭相品嘗中藥烤奶茶;普寧市中醫醫院開設「中醫養生飲免費體驗區」,傳統文化提升就醫體驗,不少健康市民也來打卡暢飲……這些出圈的訊息,不斷證明著潮汕地區良好的中醫藥群眾基礎,也持續發出粵東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訊號。

相對醫療資源更發達的珠三角等地域而言,這裏還是追趕者。但隨著短板不斷被補齊,期待它們在廣東省中醫藥高品質發展的長卷中,落下更多更厚重的筆墨,寫出具有粵東特色的篇章,和潮汕美食一樣走入人心,走向未來。

主筆 | 宋炳軍

記者 | 嶽超群 曾劍萍 (本刊記者陳湘婷對本文亦有貢獻)

編輯 | 葉溱 梁沐 蘇艾寧 責編 | 張秀麗

稽核釋出 | 李楠楠

聲明|本文先發於【人之初】雜誌,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廣東衛生線上全媒體團隊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