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新型降糖藥物「緩急相濟」,助力血糖平穩達標

2024-06-08健康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雙組分作用雙受體,協同降糖,大有裨益!

近30多年來,中國糖尿病的患病率顯著增加,但糖尿病的治療率、控制率較低,增加了糖尿病並行癥及不良預後風險[1]。【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建議,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尤其對於病程較長的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藥聯合治療的基礎上如果血糖仍未達到控制目標,需盡早開始胰島素治療[1]。

胰島素能有效快速解除高糖毒癥,改善病情並減少糖尿病並行癥的發生[2]。然而,胰島素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低血糖,因此在選擇胰島素治療方案時需綜合考慮其安全性、有效性、便捷性及永續性等,血糖控制目標也應個體化。以下分享一個案例,以期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

案例資料

患者,女,44歲。

主訴:口渴多飲4年,加重伴雙下肢麻涼痛2周。

現病史:患者4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口渴、多飲癥狀,日飲水量>3000ml,尿量與飲水量相當,就診於當地醫院,查空腹血糖(FPG)8.5mmol/L,明確診斷為"2型糖尿病",當時未予重視。1年前自測FPG 12.9mmol/L,開始間斷口服鹽酸二甲雙胍片,FPG控制於9~11mmol/L。患者2周前無明顯誘因出現上述癥狀加重,今為求系統治療而就診,門診以「消渴」之診斷收入病房。現癥見口渴多飲、尿頻量多,偶有心慌胸悶、疲乏無力、視物不清、雙下肢麻涼痛,時有頭暈。納可,寐佳,大便正常。

既往史:高血壓病史6年,血壓最高達180/110mmHg,現口服纈沙坦氨氯地平片80mg每日1次(QD),血壓未檢測;甲狀腺結節病史1年;腎結石病史1年;否認其他慢性疾病史。

個人史:否認吸煙、飲酒史。

家族史:否認糖尿病家族史。

體格檢查:

BMI:身體品質指數

實驗室檢查:

ALT:丙胺酸胺基轉移酶;GGT:r-谷氨酰基轉移酶;Cr:血肌酐;UA:血尿酸;eGFR:估算腎小球過濾率;TG:甘油三酯;TC:總膽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其他檢查:

診斷:
1. 2型糖尿病伴血糖控制不佳
糖尿病性周圍血管病變
糖尿病腎病Ⅲ期(G1A2期)
2. 雙下肢動脈硬化癥
3. 高血壓3級(很高危)
4. 混合性高脂血癥
5. 轉氨酶升高
6. 甲狀腺回聲欠均伴結節(C-TIRADS 3類)
7. 甲狀腺右葉低回聲結節(TIRADS 4a級)
8. 腎結石
9. 左腎鈣化竈

降糖方案調整及血糖監測情況(單位:mmol/L):

入院後予胰島素泵強化治療,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1.0g每日2次(BID)口服。予胰島素泵強化治療3日,血糖達標後改為德谷胰島素利拉魯肽註射液16劑量單位,睡前皮下註射。治療期間德谷胰島素利拉魯肽註射液劑量未發生改變。

治療期間血糖監測結果

隨訪情況:


囑患者出院後繼續使用德谷胰島素利拉魯肽註射液治療,並規律監測血糖。3月30日患者返院隨訪,其口渴多飲、尿頻、疲乏無力均好轉,雙下肢麻涼痛癥狀減輕。自我血糖監測狀況顯示血糖控制良好,FPG控制於5~6.5mmol/L,餐後血糖(PPG)控制於6~8.5mmol/L,無低血糖發生。3月30日隨訪時患者體重降至61kg,腰圍95cm。

案例分析

該患者糖尿病病例特點如下:(1)中年女性,合並腹型肥胖;(2)糖尿病病史4年,未系統診治,入院時為高糖毒性狀態;(3)合並糖尿病微血管病變和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

患者入院當天查HbA1c 9.9%,高糖癥狀明顯,因此第一階段予胰島素泵短期強化降糖治療,以促進β細胞功能恢復並改善靶器官胰島素敏感性,同時動態監測血糖波動情況。入院第1~4天,患者用泵治療期間血糖逐漸下降,但是連續動態血糖監測顯示血糖波動振幅較大,以PPG增高為主,遂多次調整胰島素泵劑量,後監測FPG波動於4~6mmol/L,PPG 7~9mmol/L,強化治療基本達標。考慮到強化治療期間胰島素用量較大,建議患者繼續胰島素補充替代治療。制定後續胰島素治療方案時綜合考慮了胰島素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患者的依從性,建議患者選用德谷胰島素利拉魯肽註射液睡前皮下註射聯合二甲雙胍口服治療。

德谷胰島素利拉魯肽註射液透過德谷胰島素、利拉魯肽雙組分作用於雙受體(胰島素受體和胰高糖素樣肽-1受體),發揮協同作用,可有效控制FPG和PPG[3,4]。研究證實,接受為期1周的胰島素強化治療,轉換為德谷胰島素利拉魯肽註射液治療4個月後,HbA1c從基線的12.3%降至6.3%,胰島素劑量較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時減少約50%,患者體重無明顯變化[5],提示采用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糾正嚴重高血糖狀態之後的部份T2DM患者,可以考慮將德谷胰島素利拉魯肽註射液作為「後續治療」的一種選擇[6]。

院內,患者繼續套用德谷胰島素利拉魯肽註射液16劑量單位,6天後評估治療效果,FPG及PPG均控制達標,血糖波動較前改善,葡萄糖目標範圍內時間(TIR)達97%,葡萄糖高於目標範圍時間(TAR)為3%,無低血糖發生。出院後20余天門診隨訪,患者口渴多飲、尿頻、疲乏無力均明顯好轉,雙下肢麻涼痛癥狀減輕,血糖控制良好,FPG控制於5~6.5mmol/L,PPG控制於6~8.5mmol/L,腰圍縮減至95cm。患者反饋當前的降糖治療方案簡便易行,治療效果令人滿意。

專家簡介

路妍
碩士研究生,主治醫師
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內分泌康復科

遼寧省中西醫結合內分泌康復委員會委員

遼寧省中醫藥學會治未病委員會委員
遼寧省中醫藥學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委員
遼寧省中醫藥學會糖尿病並行癥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治未病與亞健康分會理事

宮成軍
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內分泌康復科主任

遼寧省青年名中醫

沈陽市名中醫
全國中醫臨床優秀人才
國家級名老中醫工作室建設計畫負責人
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
遼寧省衛生健康高層次人才

學術任職:
遼寧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內分泌康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遼寧省中醫藥學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中華中醫藥學會感染病分會常務委員
中國中醫藥資訊學會內分泌分會理事
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治未病與亞健康分會常務理事
遼寧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慢病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遼寧省中醫藥學會絡病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遼寧省中醫藥學會治未病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發表核心期刊30余篇,主編專著4部,主持和參與多項國家、省級科研課題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20年版). 中華糖尿病雜誌,2021,13(4):315‐409.
[2] U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 Group. Tight blood pressure control and risk of macrovascular and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in type 2 diabetes: UKPDS 38. U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 Group. BMJ, 1998,317(7160):703‐713.
[3] Niswender KD. Basal insulin: beyond glycemia. Postgrad Med, 2011, 123(4): 27‑37.
[4] Meier JJ. GLP‑1 receptor agonists for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Nat Rev Endocrinol, 2012, 8(12): 728‑742.
[5] TaybaniZ, Botyik B, Veres A, et al. Early deescalation with IDegLira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using short‑term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to correct severe hyperglycaemia. EASD, 2022, poster, 690‑P.
[6] 【德谷胰島素利拉魯肽註射液臨床套用專家指導建議】編寫組. 德谷胰島素利拉魯肽註射液臨床套用專家指導建議. 中華糖尿病雜誌,2023,15(3):209-215.

「此文僅用於向醫療衛生專業人士提供科學資訊,不代表平台立場」

更多內分泌精彩內容?

精彩資訊等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