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柳葉刀·精神病學】:第一個大規模分析研究顯示,停用抗抑郁藥後的戒斷癥狀發生率高達15%

2024-06-22健康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隨著抑郁、焦慮癥發病率增加,使用抗抑郁藥物的患者人數增加,停止使用抗抑郁藥物後出現的不良癥狀也越來越引起關註。

與真正的「成癮藥物」不同,

抗抑郁藥物並不會產生依賴性,

並不會導致身體需求劑量增加。但是,依然

有很多患者停藥後報告頭暈、頭痛、失眠等癥狀

。已經有多個臨床實踐指南建議告知患者突然停用抗抑郁藥的風險,並建議逐漸減少藥物使用。

由於停藥後癥狀的發生率和嚴重程度還沒有達成共識,

來自科隆大學的研究人員對已發表文獻中停用抗抑郁藥和安慰劑患者的停藥癥狀發生率進行了系統評價和Meta分析

分析涉及21002名患者,大約有15%的患者停用抗抑郁藥後出現戒斷癥狀,3%的患者出現嚴重戒斷癥狀。接受丙咪嗪、去甲文拉法辛或文拉法辛等藥物的患者發生停藥癥狀更為常見

這是關於抗抑郁藥停藥癥狀的第一個大型研究

,研究論文發表在【柳葉刀·精神病學】雜誌上。

研究人員搜尋了PubMed、Embase等資料庫從建立至2022年10月13日的已出版文獻,抗抑郁治療包括任何精神、行為或神經發育障礙的治療,主要結果為停用抗抑郁藥或安慰劑後癥狀發生率,次要結果為嚴重停藥癥狀發生率。

研究最終納入79項研究,涉及21002名患者,其中16532名患者停用抗抑郁藥,4470名患者停用安慰劑,平均年齡為45歲,72%為女性。在納入的研究中,49項為心境障礙(包括重度抑郁癥、躁郁癥、心境惡劣障礙),21項為焦慮癥(包括驚恐障礙、廣泛性焦慮癥和社交焦慮癥),3項為纖維肌痛,3項為經前煩躁癥,2項為神經性厭食癥等。停藥前抗抑郁治療的平均持續時間為1至156周,停藥癥狀的持續觀察時間為1.5至196天。

亞組分析主要結果

在所有提供結果的研究中,

任何抗抑郁藥停藥癥狀的發生率為31%

。在判定為低風險的25項研究中,任何抗抑郁藥停藥癥狀的發生率為29%,高風險研究中為33%。

元回歸分析

沒有發現停藥癥狀發生率與抗抑郁藥治療持續時間的顯著關聯

,同時,

也沒有發現疾病診斷與停藥癥狀發生率之間的關聯

。按照停藥後持續觀察時間進行分析,停藥1-3天後癥狀發生率為54%,隨後下降,至84天時癥狀發生率保持在30%-40%左右。

在22項安慰劑對照研究中,安慰劑組抗抑郁藥停藥癥狀的發生率為17%。在14項低風險研究中發生率為20%,8項高風險研究中發生率為11%。

不同抗抑郁藥結果

停藥後癥狀發生率最高的抗抑郁藥物為丙咪嗪和去甲文拉法辛或文拉法辛

,分別為44%和40%,停藥後癥狀發生率最低的抗抑郁藥物為氟西汀(15%)和舍曲林(18%)。

有19項研究報告了嚴重抗抑郁藥物停藥癥狀數據,發生率為0.28%。

總的來說,研究表明,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停用抗抑郁藥之後出現停藥癥狀,即便只接受安慰劑治療的患者也有六分之一出現停藥癥狀。在出現停藥癥狀的患者中,大約三分之一出現嚴重停藥癥狀。

需要強調的是,研究結果旨在讓臨床醫生和患者了解抗抑郁藥停藥癥狀的可能發生率和嚴重程度,並不想引起過度恐慌。在臨床實踐中,所有停用抗抑郁藥的患者都應該接受輔導和監測,尤其對於出現嚴重癥狀的患者來說,需要及時得到幫助。

參考文獻:

Henssler J, Schmidt Y, Schmidt U, et al. Incidence of antidepressant discontinuation symptom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The Lancet Psychiatry, 2024.

本文作者丨王雪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