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人民「科普」】家有老人要註意!說話聲越來越大,小心「老年性聾」找上門

2024-07-05健康

隨著年齡的增長

身體器官功能逐漸衰退

感覺功能也在逐漸退化

感覺功能下降可導致

老年人的認知功能下降

營養不良、抑郁及焦慮

跌倒及對環境適應能力的降低

還與衰弱、肌少癥、失能

甚至死亡風險升高有關

其中老年性聽力下降

是世界上最常見的感覺缺陷之一

視訊來源:央視新聞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全球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中約有32.8%合並聽力下降,且這一發病率仍在繼續增長。在美國65~75歲的老年人群中約有1/3合並聽力下降,而這一比例在≥75歲的人群中可高達1/2。老年性聾現在排全球致殘性疾病的第四位,給個人、家庭及社會造成了巨大的負擔,也因此越來越為全社會所關註。

下面「人民」專家就著幾個生活中常見的問題跟大家嘮嘮老年性聾的那些事兒:

1

出現哪些情況,

說明老人可能出現聽力下降?

當老人開始頻繁出現下列情況中的一條或幾條的時候,就提示可能已經開始出現聽力下降了:

1

開始頻繁讓身邊的人重復說過的話;

2

老人身邊的人認為老人已經出現了聽力下降;

3

老人家開始害怕同不熟悉的人進行交談;

4

老人家開始出現耳鳴;

5

在聽不清對方講什麽的時候老人開始用點頭及微笑掩飾自己;

6

老人不再能聽到以前經常聽到的鳥鳴及機器的嗡鳴聲;

這個時候也許就應該抽空帶著老人來醫院測測聽力了,老人的健康也需要我們精心呵護。

2

老年性聽力下降需要幹預麽?

不少老人家都覺得,耳不聽心不煩,年紀大了聽不見就聽不見吧,落個耳根兒清凈,不用幹預了。

其實這是不對的。

聽力下降可不僅僅是影響老人「聽」聲音的能力,它還會影響老人的空間定位能力及言語辨識能力,尤其是雜訊下的言語辨識能力也會出現明顯減退,這也就是為什麽很多老人家會說「我聽得見他說話,但就是不知道他說的是啥」。

同時老年性聽力下降如果長時間不加以幹預還可能伴發認知功能障礙(癡呆的前期)

。在2017年於倫敦舉行的國際艾爾茨海默癥大會上,柳葉刀預防、幹預和護理協會提出了一種新型的基於壽命的癡呆風險模型,其中

聽力損失就被認為是癡呆相關的九種健康和生活方式中最大的潛在並可被改變的危險因素。

對老年性聽力下降的早期發現及積極幹預能夠有效預防甚至逆轉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作用不容小覷。

3

剛戴上助聽器 聲音大不舒服,

它會加重聽力損失?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老人家在剛開始佩戴助聽器的時候,感覺聲音被放得很大,震得耳朵十分難受,甚至比佩戴助聽器之前更難以忍受。於是就想當然得認為,是助聽器不好,會加重聽力損失。其實,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

感覺聲音過大一方面可能是由於老年性聽力下降是一個慢性的過程,我們的大腦已經適應這種低輸入的模式,突然放大輸入訊號,不適應也是正常的,需要一個循序漸進適應的過程。

所以在佩戴助聽器的初期,我們建議患者每天間斷佩戴,待適應後再逐漸延長佩戴時間。

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助聽器的驗配參數還未調整到最適合患者的水平,這就需要尋求專業驗配師的幫助。

現有研究都表明,助聽器可以透過增強因為聽力下降而減弱的聽覺訊號,實作對聽覺通路的「更好」輸入,然後再到皮層,從而改善自下而上的聽覺訊號傳導過程。透過提高日常生活中聲音的可聽度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社交、情緒和溝通能力,進而提高患者的認知功能,預防老年癡呆的發生。

敬老從心出發

助老從「耳」開始

在關愛老年人身體健康的同時

關愛老年人的耳健康也不容忽視

保護聽力健康

樂享幸福晚年

讓更多老年人擁有「耳聰目明」的世界

科普專家名片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副主任醫師

擅長耳聾、耳鳴、眩暈、中耳炎及梅尼埃病的診治。

出診時間:

周四下午、周五上午、周六下午、周日下午

備註:突發原因導致門診時間、出診地點、門診型別(普通、專家或特需門診)、掛號費用的改變,請以醫院當日公布為準。

郟蓉

老年科

副主任醫師

擅長骨質疏松、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心功能不全、高尿酸血癥、認知功能下降等老年人常見多發內科疾病的診治。

出診時間:

周三下午、周五上午

備註:突發原因導致門診時間、出診地點、門診型別(普通、專家或特需門診)、掛號費用的改變,請以醫院當日公布為準。

供稿 |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老年科

編輯 | 鐘艷宇、張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