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五歲孩童腹痛嘔吐之謎:幕後竟是兇險腦腫瘤

2024-07-12健康

五歲的小迅(化名),近期頻繁出現腹痛與嘔吐的癥狀,起初,家人誤以為這是由不良衛生習慣引發的腸胃炎,但經過長達兩個月的針對性治療和密切觀察,病情非但未改善,反而日益加劇,持續的病痛讓全家籠罩在憂慮的陰影中。

在地方醫院輾轉治療後,小迅的病情仍未見起色。此時,一位神經外科醫生意識到問題非同小可,果斷建議進行頭顱 CT 檢查。這一決定,揭開了真相的一角 —— 小迅腦內竟藏著一個體積龐大的腫瘤。

面對這一突如其來的噩耗,小迅的父母難以置信這個一向充滿活力與笑容的孩子竟會罹患如此嚴重的疾病。他們帶著最後的希望,找到了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外科的張茂營主任醫師。

腦腫瘤深居要害 手術團隊面臨巨大挑戰

張茂營在仔細研究小迅的影像資料後,面色凝重地指出,該腫瘤位置極為兇險,隱匿於後顱窩腦幹背側,自四腦室導水管開口蔓延至顱頸交界處的頸 1 位置,且透過側隱窩向兩側擴充套件,侵入橋小腦區,體積巨大且位置關鍵,與腦幹、血管及神經緊密交織,手術難度空前。

經精確測量,小迅後腦深處的腫瘤尺寸巨大,達到 6.4x5.4x5.1 厘米,對於年僅五歲的他來說,無疑是沈重的負擔。

面對挑戰,張茂營主任以堅定的態度向家屬傳遞希望:「盡管腫瘤巨大復雜且風險極高,但憑借我們的先進裝置和精湛技術,我們有能力將其徹底清除,為小迅的生命開啟新的篇章。」這番話極大地鼓舞了小迅的父母,他們決心與腫瘤抗爭到底。

鑒於腫瘤位於大腦的核心區域 —— 腦幹,這一生命中樞控制著呼吸、心跳、意識等關鍵功能,且周圍布滿顱神經和復雜結構,手術難度可想而知。尤其對於體重不足 20 公斤、血容量有限的小迅來說,這更是對醫療團隊專業技能和心理素質的極限考驗。

經過充分的術前評估與精心準備,醫療團隊為小迅制定了個人化的精細微創手術方案,並輔以先進的神經電生理監測技術,為手術提供了精準的「導航」。經過六小時緊張而精細的操作,腫瘤被成功切除,小迅的生命安全得到了保障。

術後,小迅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下迅速康復,腹痛與嘔吐的癥狀徹底消失。病理結果顯示為室管膜瘤,透過手術的徹底切除以及後續的標準化放療或聯合化療,小迅的五年生存率可高達 83% ,十年生存率也有 64% 。對於特定型別的腫瘤,五年無進展生存率更是達到了 79% ,總生存率接近 95% 。即便是在全切後未接受放療的情況下,其十年無進展生存率也能達到 45.1% ,十年總生存率依然高達 82.3%

張茂營強調,針對室管膜瘤的腫瘤基因檢測與分子分型,對於預測預後及制定個人化治療方案具有重要意義。

兒童無故嘔吐 警惕室管膜瘤

兒童室管膜瘤,作為兒童腦腫瘤中的一類重要疾病,其發病率占據了整體兒童腦腫瘤的顯著比例,約為十分之一,特別青睞於兒童和青少年群體,且男孩的發病風險略高於女孩。盡管目前關於其發病機理的研究尚未完全揭示其全貌,但醫學界普遍認為,遺傳基因與外部環境因素在室管膜瘤的發生與開發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值得註意的是,室管膜瘤的生長過程往往較為隱匿,初期可能悄無聲息,缺乏明顯的特異性癥狀。張茂營主任醫師特別指出,由於兒童室管膜瘤的早期表現多為非特異性癥狀,如嘔吐、步態不穩、嗜睡等,這些癥狀在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難以直接指向特定的疾病,尤其是在嬰幼兒階段,孩子難以準確表達自身感受,使得早期發現變得尤為困難。

因此,家長們應成為孩子健康的守護者,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和警覺性,細心留意孩子的身體變化。一旦發現孩子出現持續性精神狀態不佳、語言障礙、斜視、夜間異常哭鬧並伴有頭部拍打動作(可能是疼痛不適的表現)、頭圍異常增大、頻繁且難以緩解的嘔吐,或是日常活動中運動能力明顯下降等警示訊號,應立即提高警惕,並盡快帶孩子前往專業醫療機構尋求幫助。

及時的專業評估與檢查是早期發現兒童室管膜瘤並啟動有效治療的關鍵步驟。張茂營強調,透過科學的診斷方法和個人化的治療方案,醫生能夠為孩子爭取到寶貴的治療時機,最大限度地改善預後,為他們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通訊員:張燦城)

圖片:由醫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