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羅湖區中醫院小兒骨科主任鄭誌剛:護航兒童骨健康,讓孩子開心讓家長放心

2023-12-08健康

深圳商報•讀創客戶端記者 趙鴻飛

在深圳市羅湖區中醫院小兒骨科,經常有一些外地來的家長帶著孩子向該院小兒骨科主任鄭誌剛求診,還有的家長是專門帶著孩子從國外趕回深圳。家長們都說,「鄭主任不僅在醫術上精益求精,態度也非常謙和,他總是千方百計為孩子們制定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從醫24年來,鄭誌剛長期紮根在骨外科、小兒及矯形骨科臨床一線。他說,「能用我的技術專長成功救治骨傷疾病患兒,讓孩子們在未來擁有自由行走和奔跑的快樂人生,讓患兒家庭少一些煩惱,對我來說,這是一件非常幸福而有意義的事」。

妙手仁心,為孩子們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5歲的小玲隨父母在摩洛哥旅遊時,意外摔傷導致肘關節骨折,當地醫院給出的治療方案是手術治療。在當地人生地不熟,與醫生交流也存在語言障礙,小玲的家長趕緊「打飛的」帶她回國。返回深圳後,他們直奔羅湖區中醫院小兒骨科,找到了該科室主任鄭誌剛。

結合小玲的實際情況,鄭誌剛采用手法復位的方式,為小玲進行了保守治療。一個療程後,小玲的骨折痊愈,手臂功能恢復良好,小玲的家長對治療效果非常滿意。

與手術治療相比,復位手法具有痛苦小、無創、不需要手術、恢復快等特點。而且治療費用也更加少,減輕了小玲家長的經濟負擔。小玲此次治療的整個療程下來,費用不到2000元。如果在摩洛哥當地接受手術治療,費用要高達10萬人民幣左右。小玲的家長說:「鄭主任為人謙和,技術精湛,對孩子有耐心,我們帶著孩子回國治療的選擇是非常對的!」

在鄭誌剛的帶領下,羅湖區中醫院小兒骨科一直堅持「能簡單、不復雜;能保守、不開刀;創傷小、痛苦小、花費少,療效好」的治療理念,比如,對於骨折患兒,采取「手法整復經皮鋼針內固定」方法,堅持「能閉合復位決不開刀手術」。實作了「痛苦小,花費少,療效好」的治療效果,獲得了廣大患兒及家長的稱贊。

近年來,羅湖區中醫院小兒骨科綜合診療能力也不斷提升,該科室倡導的現代科學理念的微創治療方法,在國內達到領先水平,多次在全國小兒骨科專業學術會議上分享交流特色的治療方法,受到了專家同行的高度好評。

護航兒童骨健康,讓每個孩子都贏在起跑線

鄭誌剛擅長先天性馬蹄內翻足畸形、髖關節發育不良、腦癱、脊柱畸形、多指趾畸形、兒童肢體發育畸形等疾病的診治,以及兒童各種創傷骨折、脫位和成人骨科疾病的微創治療。

多年的臨床實踐,鄭誌剛深知保護骨健康從娃娃抓起的重要。他告訴記者,早發現,早幹預,早治療,才能有效避免骨傷疾病患兒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比如,先天性馬蹄內翻足是一種常見的先天性畸形,其治療時間、治療效果與患兒的年齡密切相關。如果患兒出生後、1個月內發現此病,可以立即采用手法治療、矯形石膏外固定等方法進行治療。如果患兒是在出生後6個月到1歲半,甚至更大的年齡才被發現此病,不僅治療時間要延長,治療難度也會加大,手法治療石膏矯形如果達不到治療效果,可能需要采用更復雜的手術治療,治療效果還不理想。

鄭誌剛曾接診過一名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兒,這名患兒在外院就診時,骨折早期沒有處理好,出現了骨筋膜室症候群並行癥,後期出現了Volkmann攣縮畸形後遺癥,找到鄭誌剛治療時已經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如果這個孩子在骨折初期接受了正確的治療方法,就不會出現這種遺憾了」,鄭誌剛惋惜地說。

為最大限度降低骨科疾病患兒的誤診率、致殘率,近年來,鄭誌剛帶領團隊一直在努力推廣普及兒童骨病的規範化診治。依托羅湖醫院集團的平台,他定期在羅湖區婦幼保健院出門診,及時對新生兒進行篩查,實作早發現、早幹預、早治療。同時,帶領團隊深入轄區社群、社康、校園開展健康講座和義診咨詢。

羅湖區中醫院骨傷科是廣東省重點專科,依托骨傷科的平台,小兒骨科目前正在積極建立深圳市中醫特色專科。「希望透過我們的努力,能讓羅湖骨傷患兒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醫療資源,早發現、早幹預、早治療,讓每個孩子都擁有快樂的童年,讓家長沒有因延誤孩子的治療而遺憾」,鄭誌剛說。

帶著真情和愛心工作,讓家長放心、讓孩子開心

鄭誌剛的從醫之路源於家庭的影響,他出生在一個教師世家。鄭誌剛說:「從我的爺爺那一代開始,家裏有很多親戚都從事教師工作。高中畢業的時候,家人都希望我能報考醫學院校,希望家裏能出現一位醫生。」在家人的鼓勵下,他順利考入了湖北中醫學院中醫骨傷專業。大學畢業後,鄭誌剛從一名骨科醫生起步,並與小兒骨科結緣。

24年的從醫之路,鄭誌剛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他還一直為自己「充電」。他曾先後赴往武漢同濟醫院、上海兒童醫學中心、鄭州骨科醫院進修學習。不久前,他正式「拜師」平樂郭氏正骨第七代傳承人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郭艷幸教授。鄭誌剛說,「醫療行為關乎生命安全,醫生是一個嚴謹的職業,也是一個需要終身學習的職業。最大限度保證治療效果,才能讓患者更受益」。

小兒骨科的患者群體都是未成年人,特別是對於嬰幼兒來說,他們無法明確表達對癥狀的感受,只能用哭鬧來表達感覺。即使是6歲以上的兒童,關於癥狀的表述也不能像成人一樣準確。如何能對病情進行合理的判斷和治療,不僅考驗著醫生的臨床經驗,也需要醫生耐心細致觀察病情。

面對小患兒,鄭誌剛耐心、細心,他總能快速查到蛛絲馬跡,精準地為患兒制定出治療方案。脆骨病患兒小偉由於身體的原因,經常發生骨折。每次意外發生骨折後,家長總是在第一時間找到鄭誌剛。家長說:「鄭主任總是從孩子的角度考慮確定治療方案,鄭主任就是我們全家的貼心人。」每接診一位新的患兒,鄭誌剛都會主動把自己的聯系方式告訴家長。鄭誌剛告訴記者,這樣做,可以讓患兒在院外出現不適時,家長能在第一時間找到自己。他說:「醫患其實就是一家人,多進行換位思考,彼此增加一份理解和體諒,醫患關系就能更和諧」。

目前,鄭誌剛正帶領羅湖區中醫院小兒骨科團隊打造特色科室,力爭把該院小兒骨科分工更精細。比如,讓每個醫生都做到術業有專攻,有的醫生擅長手法關節治療,有的醫生擅長先天手部畸形、腦癱等疾病的治療,醫、教、研等協同發展,讓科室裏每個醫生都有能發揮專長,更好地為患兒服務。

讀創新聞+

對癥治療,兒童不是成人的縮小版

羅湖區中醫院小兒骨科主任鄭誌剛提示,兒童骨科疾病種類繁多,其異質性和個體差異更是難以預測。骨科患兒的診斷和治療應更加規範化,如果照搬成人的處理原則和方法治療,就有可能給患兒帶來醫源性損傷,甚至造成終生難以補救的「災難」。

他說,兒童並不是縮小版的成人,因此,兒童骨傷疾病的治療不能盲目照搬成人的治療方式。比如,兒童骨折和成人骨折在治療上存在很大的差別,最核心區別在於「骨骺」,這是兒童骨骼生長發源地,一旦造成骨骺損傷,就有可能危及到生長和塑形潛力。因此,兒童骺損傷無論是損傷機制、診斷、治療方法選擇以及預後評估等各方面與成年人相同部位骨折的處理有非常明顯的不同之處。

從接診的情況看,除先天畸形外,未成年人的骨傷疾病以骨折脫位居多。未成年人遭遇骨折等外傷,多與年齡小、好動等有關。比如,3歲以下的嬰幼兒,頭部外傷和鎖骨骨折多發。3至10歲的兒童,身體重心在上半身,發生上肢骨折居多。10歲以上的未成年人,身體重心在下半身,容易出現下肢骨折。

鄭誌剛介紹,骨折中醫治療遵循「八字方針」:「復位、固定、功能鍛煉」。比如,針對手臂骨折,首先要進行復位,復位可以采取「中醫正骨八法」;其次采取固定,骨折復位好了後可以采用小夾板或石膏固定;最後是功能鍛煉,骨折愈合好了後需要練功,進行康復訓練。如輕微的、比較穩定的骨折可以采取手法整復保守治療。固定方式多選擇石膏、小夾板或者三角巾懸吊。如果骨折不穩定、明顯錯位,可能需要進一步微創手術治療,需要前往專業的醫院,由醫生根據骨折的情況來采取進一步的治療。

專家介紹

鄭誌剛,羅湖醫院集團羅湖區中醫院小兒骨科學科帶頭人,曾就職於深圳平樂骨傷科醫院小兒骨科。廣州中醫藥大學兼職副教授,從事骨外科、小兒骨科與矯形骨科臨床工作24年余。擅長運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兒童各種創傷骨折,脫位,特色是運用手法復位微創不開刀的方法治療兒童各種創傷骨折;對兒童各種先後天畸形:先天性馬蹄內翻足畸形、髖關節發育性脫位、腦癱後遺癥、脊柱畸形、先天性肌性斜頸、多指(趾)畸形以及兒童肢體發育畸形(「X」形「O」形腿)、扁平足、高弓足等診治也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先後主持並參與省市級課題研究6項,在國家級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

主要學術兼職:

SICOT中國部第二屆兒童骨科專業委員會全國委員

廣東省基層中醫藥小兒骨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廣東省醫師協會小兒骨科專業委員會委員

深圳市中醫藥學會骨傷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深圳市中醫藥學會骨科康復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深圳市健康教育科普專家講師團講師

平樂郭氏正骨醫術傳承人

羅湖區中醫院小兒骨科在小兒骨科、矯形骨科主要治療兒童的各種先後天畸形、創傷骨折脫位;以及各種骨關節畸形、骨病、腫瘤等,具有突出的專科治療技術。該科室承傳統中醫骨科之傳統,運用現代醫學之精華,對各類骨傷患者采取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輔以配制的中草藥制劑進行規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