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頤賢薈 | 郝岱峰:從外科專家到副院長,初心不改

2024-01-03健康

開欄語 >>

聚賢聚德

集薈回春妙手

仁心仁術

傳揚大醫精誠

近年來,首頤醫療秉承「醫者有成 健康可依」的使命,高度重視人才建設和發展,透過搭建平台、完善機制,陸續引進各學科領軍人才、高端人才,搭建人才梯隊,提升學科整體水平。他們以精湛的醫療技術、赤誠的醫者仁心和高超的管理藝術,踐行著首頤醫療 「專業 仁愛 開放 創新」的價值觀,譜寫著救死扶傷的大愛詩篇。

我們以「頤賢薈」專欄的形式,陸續展示這些醫者風采。首期人物為北京大學首鋼醫院副院長、修復重建外科首席專家郝岱峰教授。

01

人物簡介

- 郝岱峰 -

北京大學首鋼醫院副院長, 修復重建外科首席專家

醫學博士, 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

從事燒創傷及整形外科臨床工作30年,主持救治燒傷、創面、整形病人20000 余例,多次參加國家、軍隊重大突發事件救治任務,在國內率先開展慢性難愈性傷口的研究和專科治療。

擅長各種急慢性皮膚軟組織損傷的診治。自主研究建立了自體單采富血小板血漿凝膠制備及修復技術等多項創面修復新方法。在燒燙傷、外傷後皮膚軟組織缺損、褥瘡、糖尿病足、手術後難愈性傷口、感染性竇道、體表腫瘤、疤痕畸形、血管性下肢潰瘍等皮膚外科疾病的系統治療上專業知識堅實,臨床經驗豐富,診療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歷任中華醫學會燒傷外科學分會全國委員兼創面修復學組副組長,中國醫師協會燒傷科醫師分會總幹事,現任北京醫學會創面修復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和候任主任委員、中國康復醫學會修復重建外科分會委員、中國老年醫學學會燒創傷分會委員、中國中醫藥資訊學會創面修復學分會副主任委員等多項國內重要學會任職。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發表論文53篇,SCI 9篇。獲實用新型專利9項,軟體著作權2項;主編出版專著9部,副主編1部;主持完成十余項省部級科研課題,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科學技術獎科技創新一等獎、解放軍總醫院醫療成果二等獎、盛誌勇院士醫學成就獎、軍隊醫療成果一、二等獎、中華醫學科技一等獎1項等省部級獎項,入選北京醫師協會知名專家庫。

02

人物印象

學生喚他「好老師」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患者叫他「好大夫」

——初心為舵,技術為帆;

同業叫他「好主任」

——務實求真,開拓創新;

他姓「郝」

「好」的名副其實

而今他又有了一個新的稱謂:

「好院長」

——勇挑重擔,履責於行。

03

醫路心聲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周一清晨,窗外的天光才蒙蒙亮,郝岱峰教授的辦公室傳出隱約的英語聲。

一如既往,他又是最早到崗的。在開始一天的工作前,聽上半小時的英語,看看文獻資料,是他多年來保持的一個小習慣。

一日之計在於晨。 7點整,科裏的成員已就位,準時開始了交班工作。

把每周一的交班工作提前到7點,是團隊多年以來的默契,雷打不動。大家一起復盤上一周的病案總結經驗,充分溝通本周病患情況,確保做好充足準備,迎接新一周的工作。

這個過程中,郝岱峰教授大多只是靜靜聽著團隊成員之間交流,偶爾做一些評述,言簡意賅。

我更願意把‘舞台’交給大家 ,鼓勵大家勤於總結和溝通,相互學習,互相促進。」

為了搭建好這個「舞台」,郝岱峰教授著實不遺余力:

  • 每周的晨會交接班工作,他要求至少一次是 用英文 溝通的;

  • 每周一次閉門業務交流,他要求團隊成員輪流分享新技術或者病例心得,相互品評。因為 「幹貨」多,經常有別的科室過來聽,加上外面來進修的醫師越來越多,幹脆就做成直播會議,開放給兄弟單位。從 「閉門開會」到「開門直播」 ,無疑對團隊成員各方面綜合能力要求更高。

  • 每有學術會議邀請,他會 力推團隊成員 去展示自己。
  • 從住院醫師就開始了,用輸出來倒逼他們做積累 ,養成收集資料、臨床思考習慣,甚至ppt能力、演講能力都提升了,學術交流能力也很快成熟起來了,對於科室和個人推廣宣傳也大有裨益。」

    對於培養團隊人才的訣竅,郝岱峰教授歸結為 「放手」

    「科室絕不能離開我就無法保證醫療品質安全,」 郝岱峰教授說:「這是對患者的保障和承諾,這樣我也能放手去做更多的工作。」

    如果說一名優秀的醫生能夠挽救成千上萬名患者的生命健康,一名優秀的管理者培養出一支能戰鬥的醫護隊伍,就能給更多患者的健康帶來福祉。郝岱峰教授正是用「放手」詮釋著 「團隊的意義就是放心把後背交給彼此」

    也正是帶出來了這樣的一支可以「放手」的隊伍,快速填補了京西地區在此類疾病診療領域的空白,在北京大學首鋼醫院的院史上留下了 「神速」開科的佳話

    去年7月12日,在驕陽似火的炎夏,郝岱峰教授帶領著修復重建外科團隊骨幹來到了北京大學首鋼醫院——

  • 科室成立1周後全面開診;
  • 開診首日,團隊即完成院內會診3次,協助泌尿外科成功完成一例會陰部壞死性筋膜炎清創修復術;
  • 1個月後病區開始入住病患;
  • 11月達到滿床,而後一直保持約120%超收執行的狀態;
  • 目前手術量保持到每個月約60人次,CMI值名列前茅;
  • ……

  • 這支團隊對待工作,亦如夏天般熾熱!

    初心為舵,技術為帆

    在修復重建外科病區入口,有一塊醒目的科普宣傳欄,除了介紹修復重建的診療範圍,有一句話很特別:

    「修復重建外科既是一門醫學,

    又是一門藝術!」

    修復重建外科並不像傳統醫療學科被大眾所了解。這個科室是透過精細外科手術,對人體組織器官的缺損、畸形進行修復和再造以及對正常人形體的美學塑造,達到形態的改善、美化及功能的重建。主要涵蓋的專業包括創面修復、燒傷整形、顯微外科、腫瘤整形、醫學美容等。

    對於走上修復重建外科專家這條路,對於郝岱峰教授來說既是一種偶然,也是一種必然。

    1994年,年輕的郝岱峰走出第二軍醫大學校門,癡迷於外科的他原本是想成為一名骨科醫生,陰差陽錯進入了304醫院燒傷整形科。

    與骨科動輒鋸子、錘子、鉗子的大刀闊斧「木匠活」相反,整形外科手術很多時候要做血管、神經的吻合,是要在顯微鏡下進行操作的「針線活」,比繡花的功夫還要精細。 這倒是與郝岱峰踏實、耐心的性子有了「共鳴」 ,從此結下不解之緣。

    適逢國家工業化和醫療水平都在快速發展的時期,燒傷整形科接收的燒傷的病人多,那時有著 「世界燒傷看中國,中國燒傷看軍隊 」 之譽,給了醫生很好的平台,為他治療大面積燒燙傷、皮膚損傷修復積累了很好的基礎。他還參與過包括大興安嶺森林大火醫療救援、四川地震醫療支援等許多重大事件。

    重重歷練讓郝岱峰快速成長,無論在理論研究層面,還是實戰套用方面,都成為了國內該領域的傑出者, 他轉而在國內率先開展慢性難愈性傷口的研究和專科治療

    成功救治嚴重燒傷患者被北京衛健委報道

    因為郝岱峰敏銳地捕捉到了疾病診療需求變化:隨著社會老齡化,褥瘡、糖尿病足等創病就診需求增加;還有各種心胸外科開胸術後、骨創傷內固定術後及外傷修復術後患者,手術傷口愈合欠佳造成並行癥也是屢見不鮮。但是這類病人分散在內分泌科、普外科、骨科及換藥門診等科室,以治療原發病、慢性病為主,創面問題往往受到忽視,或是在處理上缺乏系統化,用患者常說的一句話就是: 「傷口雖然小,半年好不了!

    「與治療大面積燒傷相比,治療慢性創面首先從醫者成就感上就低很多,加上當時還面臨醫療材料不先進,傷口惡臭,患者接受度低,醫患溝通難等重重困難。」郝岱峰回憶起當初的不易:「2010年醫院要求我們成立新科室,壓力很大, 因為裝不滿的床會被直接收回 」。

    然而,第一個月他們就把70多張床位收滿了。這給了團隊極大的信心,此後更是長期處於「患者排隊等床」的狀態。

    隨著診療病種積累的很全面,多年來郝岱峰教授帶領團隊圍繞這一領域不斷開展科研攻關,取得了諸多行業領先的成果。

    比如,透過多年來對臀部組織的研究分析,總結出了適合手術的褥瘡治療手段,可以將原本需要2年治好的褥瘡 病程縮短至大約1個月 ,不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品質,也減輕了家屬的負擔。

    又比如,聚焦糖尿病保肢這一提升患者生活品質的關鍵點,透過首創的自體單采富血小板血漿創面修復技術,從患者血液中精準提取自體高濃度的血小板血漿,啟用後外用於足部難愈性傷口,發揮血小板修復能力,改善傷口愈合微環境, 使以往難以愈合的傷口能夠順利修復

    再比如,每年接診上百例的心臟手術後傷口難愈病患,這類並行癥造成的死亡率在國外為23%, 而在這裏保持著0死亡的記錄

    成為行業翹楚,郝岱峰教授卻從不擔心「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反而積極「走出去」,把創面修復技術教授給40多家各級醫院,協助醫院成立「創面修復科」,其中很多在當地成為了「招牌」科室。 這也正是他的醫者大愛與初心——盡最大可能,救治更多的病患。

    務實求真,開拓創新

    在他眼裏的務實,歸根結底就是:一切為患者著想。

    患者需要什麽?專業的醫護人員。

    首先專業技術精益求精。比如,他要求所有的年輕大夫每周要完成至少4個小時的顯微鏡下血管神經吻合實操練習,苦練紮實「基本功」。

    利用工作之余做技術訓練是團隊的日常

    不僅如此,源於軍人嚴謹細致的底色,郝岱峰教授「嚴格」到衣著、乃至身材管理上,他都反復強調要「專業」。

    「對醫生的第一印象會影響患者的信任度。我們科裏醫師必須在白衣裏面穿著術醫,一方面有助於日常的感控操作,更重要的是能給患者留下良好的職業印象,提高對醫者的信任。」

    身材管理上他更是以身作則。每周健身兩次,飲食非常健康,還會督促科裏「發福」的成員一起吃健康餐。郝岱峰教授認為,既然業務涉及醫美,自身形象無疑是對患者最直觀的承諾。在這樣的「高標準」下,科裏的男醫生被大家稱為 「出道男團」

    患者還需要什麽?更好的治療手段。

    因此郝岱峰教授在學術研究上的理念是:研究成果必須能夠轉化套用於臨床,以幫助患者更好地康復。

    他借著自身豐富的臨床經驗和超群的科研功力,開拓性地自主研究建立了自體單采富血小板血漿凝膠制備和外用創面治療技術,有效幫助各種急慢性皮膚軟組織損傷患者重返健康之路。

    同時,即使已經成為行業專家,他也不放過各種學術學習、交流機會去提升業務能力,始終保持著謙遜的態度和終身學習的習慣,以更好地服務患者。

    患者還需要,對創傷類疾病的認知;

    他不僅自己在各種活動、自媒體躬身做科普,也鼓勵團隊去制作和釋出各種形式的科普內容。比如做燙傷、動物咬傷等的緊急處理科普直播,下到社群義診給老人科普糖尿病足、褥瘡的護理等等,團隊成員個個都是宣傳小能手。

    患者還需要,耐心的溝通和安慰。

    他對患者的耐心程度,團隊成員無不佩服;他的言傳身教也讓「溫柔」成為患者誇贊團隊的一個高頻詞匯。

    所以,務實這個標簽,郝岱峰教授簡直給貼到了骨子裏;開拓創新的腳步,也從來沒有停下。

    勇挑重擔,履責於行

    「好主任」現在已經升級為「好院長」。

    科室執行一年多以來,已經開啟工作局面,完全可以慣性發展,作為科室主任,可以說步入了「舒適區」。

    「跳出舒適區是需要勇氣的。」郝岱峰教授坦言曾經有過猶豫。

    在他辦公室墻的白板上,有他寫下的「三甲醫院建設工作規劃」。

    「從0建科,我們用了一年,如果算是一匹黑馬,那我想可以再建個草原。」 郝岱峰教授表示,一方面是因為環境不變化科室發展也會受到局限,而更多的是在這一年多以來,他能夠感受到大家都對醫院發展有很高的期待和訴求。

    「躺平的人是不會發牢騷的,其實大家都想把工作幹好,想這個平台更好,也都希望平台能給大家帶來更多的職業自豪感,大家其實都在期望變革。」

    展望未來,郝岱峰教授用了「緊迫感」一詞。

    他說,2024年是三級醫院復審的視窗期。我們要目標一致,上下一心,緊抓機遇,以北京大學首鋼醫院京西最大的三級綜合醫院歷史底蘊,以首鋼和北醫精神為引領,在首頤醫療集團化的資源支持下,定能取得豐碩成果,更好地服務百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