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傷口總長不好,與哪些因素有關?重組Ⅲ型人源化膠原蛋白促進創面愈合

2024-03-21健康

日常生活中,人們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傷害,多數傷口在短時間內能夠自然愈合。然而,有些傷口卻長時間難以愈合,這些傷口可能持續數月甚至數年未能愈合,對患者的原發病恢復及生活品質造成了嚴重影響。

在臨床上,我們將這種持續時間超過4至6周仍無法愈合的傷口稱為「體表慢性難愈性創面」,俗稱潰瘍。這種創面是在多種內在或外界因素影響下,無法透過正常的愈合過程實作愈合,進而進入一種病理性炎癥反應狀態,形成持久不愈的病竈。

為什麽傷口總是長不好?

慢性創面的成因多樣,主要包括 靜脈回流障礙 、動脈供血不足、持續性壓迫、基礎代謝疾病、感染、惡性腫瘤以及局部化學物質或異物刺激等因素。

根據常見的病因, 慢性創面 通常可分為以下幾類:

1、壓力性潰瘍: 亦稱壓瘡,是指由於骨性突起或硬質表面之間的軟組織受壓導致的組織壞死。此類潰瘍常見於截癱、行動不便或長期臥床的患者,尤其是骶尾部、足跟部等部位。

2、放射性潰瘍: 通常是由於惡性腫瘤接受放射性治療引起的,好發於頭顱、胸骨前、乳腺和鎖骨上等區域。例如,乳癌放療後胸部可能出現的放射性潰瘍。

3、靜脈性潰瘍: 由於長期靜脈回流受阻,導致局部血液迴圈和組織營養障礙、代謝產物積累、組織營養不良、下肢水腫和皮膚營養狀況改變等因素,最終形成潰瘍。此類潰瘍多見於下肢,如下肢靜脈曲張、深靜脈栓塞等情況。常見的小腿中下段慢性皮膚潰瘍。

4、糖尿病性神經性潰瘍: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周圍神經病變和周圍血管病變,尤其是足部受累最為嚴重。這會導致軟組織和骨關節的破壞,出現足部潰瘍、感染、血管疾病和精神官能症狀等問題。

5、創傷性潰瘍: 常見於嚴重骨折、燒傷、凍傷或皮膚撕脫等創傷後。這些創面可能存在較大的組織缺損、較多的壞死組織以及不當的創面處理等問題。此類潰瘍因皮膚組織損傷嚴重,可能導致肌腱、骨質外露,若處理不當,易並行感染,進一步發展成為慢性骨髓炎。

6、感染性潰瘍: 慢性難愈性創面通常伴有繼發性感染,常見的有真菌、結核桿菌或厭氧桿菌等特殊感染引起的潰瘍。此外,局部化學物質或異物的刺激也可能導致組織持續炎癥反應和化膿性感染,即使經過積極的換藥治療,傷口也可能長時間無法愈合。

7、惡性潰瘍: 包括癌性潰瘍和潰瘍癌變兩種情況。癌性潰瘍是指由鱗癌、基底細胞癌等惡性腫瘤引起的創面;潰瘍癌變是指在各類潰瘍長期不愈的過程中,慢性炎癥的長期刺激可能導致癌變。

8、動脈缺血性潰瘍: 是在動脈供血障礙的基礎上,由於輕微外傷或感染引起的潰瘍。這類潰瘍多見於下肢,如糖尿病血管病變、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和閉塞性動脈硬化癥等。

9、其他原因: 除了上述病因外,全身營養狀況差、低白蛋白血癥導致的傷口愈合能力下降,或者合並自身免疫疾病,需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等情況,也可能影響創面的愈合能力。

慢性難愈性創面 該如何治療呢?

慢性難愈創面的治療主要以外科手術幹預為核心,傳統的治療策略包括對創面進行持續性的換藥,移除壞死組織,以促進其逐步愈合。然而,這一方法往往導致愈合過程冗長,且創面長時間暴露在外,可能引發持續的消耗與繼發感染,甚至誘發全身性膿毒血癥。

創面修復要有一個良好的環境,包括局部的微迴圈、一定的溫度、濕度、pH值及各種營養物質。

所有創面在進行徹底清創顯露新鮮創面後,再反復用生理鹽水沖洗,確保無壞死組織殘留,然後 補充重組Ⅲ型人源化膠原蛋白, 透過其強大的黏附性,有效連線斷裂的膠原纖維, 修復細胞外基質環境, 從而提高細胞代謝、增值活性,促進細胞遷移, 加速創面愈合; 同時促進自身成纖維細胞合成分泌膠原蛋白,調節創面局部Ⅰ型和Ⅲ型 膠原蛋白比例 預防疤痕形成。

難愈性創面的成因復雜多樣,治療起來較為棘手,往往需要特殊的治療技術甚至手術修復才能實作痊愈。在合並有基礎疾病的情況下,還需同步進行積極有效的治療或控制這些基礎疾病。

總之,慢性創面的形成一旦成形,常常難以逆轉,因此必須采取綜合性的多手段積極進行治療。若不采取積極的治療措施,任其長期存在,不但會導致營養成分的大量流失,同時也會增加全身感染的風險;更為嚴重的是,還可能引發創面局部的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