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2篇高分研究,挖掘調節免疫的潛在益生菌

2023-12-05健康

11月28日的【熱心腸日報】,我們解讀了 10 篇文獻,關註:益生菌,炎癥性腸病,流感,致病共生菌,標誌物,腸上皮,無創診斷,特應性皮炎。

陳淑潔+王良靜+宋章法:腸乳桿菌透過促進視黃酸生物合成或可抑制結腸炎

Advanced Science——[15.1]

① 急性和慢性結腸炎小鼠糞便中腸乳桿菌的豐度均下降,而外源灌胃腸乳桿活菌可有效緩解結腸炎;② 腸乳桿菌對小鼠結腸炎的保護作用依賴於Tp7細胞;③ 腸乳桿菌透過C/EBPA途徑抑制腸道上皮細胞分泌血清澱粉樣蛋白A(SAA)1和SAA2來抑制炎性結腸中的Tp7細胞;④ 腸乳桿菌增加視黃酸的產生和宿主生物合成;⑤ 視黃酸以RAR-α介導的方式減少了C/EBPA驅動的SAA產生;⑥ 潰瘍性結腸炎治療藥物美沙拉嗪與腸乳桿菌在緩解小鼠結腸炎方面具有協同作用。

【主編評語】

基於微生物的療法是潰瘍性結腸研究領域的熱點之一。浙江大學陳淑潔、王良靜和宋章法團隊在Advanced Science發表最新研究性文章,發現是一株促進腸道穩態的新型保護性細菌腸乳桿菌(Lactobacillus Intestinalis)可緩解結腸炎並下調結腸中Tp7細胞含量,並且在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中證實了腸乳桿菌與相關基因之間的相關性,表明腸乳桿菌是一種或可治療結腸炎的潛力益生菌。(@RZN)

【原文資訊】

Lactobacillus Intestinalis Primes Epithelial Cells to Suppress Colitis-Related Tp7 Response by Host-Microbe Retinoic Acid Biosynthesis

2023-11-20, doi: 10.1002/advs.202303457

副幹酪乳桿菌或可調節肺部免疫助力抗流感

Microbiome——[15.5]

① 從健康誌願者的糞便中分離鑒定出副幹酪乳桿菌菌株 (MI29),體外試驗發現其可增強的IFN-I訊號傳導;② 給野生型B6小鼠口服MI29菌株兩周,導致肺部IFN刺激基因和促炎細胞因子的表達增加;③ 相比對照組,MI29治療的小鼠肺部CD11c+PDCA-1+漿細胞樣樹狀細胞和Ly6Chi單核球的數量顯著增加;④ 在亞致死劑量的流感病毒感染後,用MI29預處理2周可減少小鼠體重減輕,並降低肺部病毒載量,其衍生的脂肪酸以Gpr40/120依賴性方式有助於宿主防禦。

【主編評語】

益生菌對免疫反應的調節對局部和全身免疫至關重要。最近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群與肺部免疫間存在相關性,然而,其背後的證據和機制仍然難以捉摸。Microbiome近期發表的這項研究,透過體外試驗和動物實驗,發現從健康誌願者的糞便中分離鑒定出副幹酪乳桿菌菌株可調節肺部免疫,提高應對流感病毒感染的能力,值得關註。(@九卿臣)

【原文資訊】

Newly isolated Lactobacillus paracasei strain modulates lung immunity and improves the capacity to cope with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

2023-11-23, doi: 10.1186/s40168-023-01687-8

青島科技大學:如何選擇益生菌輔助治療潰瘍性結腸炎?

Clinical Nutrition——[6.3]

① 納入20項雙盲隨機對照試驗,共1153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② 與安慰劑相比,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的特定菌株的組合和乳酸桿菌、雙歧桿菌和鏈球菌的特定菌株的組合顯著提高了意向治療分析(ITT)中的臨床緩解率;③ 與安慰劑相比,兩種組合顯著降低了臨床活動評分;④ 分層聚類分析顯示,這兩種組合在12周內形成了具有高療效(ITT臨床緩解和臨床活動評分)和耐受性(因癥狀惡化而停藥)的聚類,即這兩種組合療效高,且耐受性好。

【主編評語】

青島科技大學的叢靜在Clinical Nutrition發表文章,透過系統綜述和薈萃分析,發現雙歧桿菌和鏈球菌在潰瘍性結腸炎的輔助治療中表現出臨床益處,其耐受性和安全性與安慰劑相當。(@章台柳)

【原文資訊】

Comparative efficacy and tolerability of probiotic, prebiotic, and synbiotic formulations for adult patients with mild-moderate ulcerative colitis in an adjunctive therapy: A network meta-analysis

2023-11-15, doi: 10.1016/j.clnu.2023.11.010

IBD和致病共生菌(綜述)

Gastroenterology——[29.4]

① 腸道微生物群在炎癥性腸病(IBD),即克羅恩病(CD)和潰瘍性結腸炎(UC)的發病機制中起重要作用;② IBD患者的腸道記憶體在致病微生物,被稱為「致病共生菌」,概念起源於粘附性侵襲性大腸桿菌,但已有更多致病性真菌或細菌被發現;③ 本綜述討論了IBD特定的臨床特征和潛在相關的病原體,如爬行脂肪與Clostridium innocuum及傷口愈合受損與Debaryomyces hansenii等;④ 此外,提出致病共生菌對當前IBD治療的潛在影響以及靶向致病共生菌的新療法。

【主編評語】

近期Gastroenterology發表了一篇綜述,重點介紹了炎癥性腸病(IBD)相關致病共生菌(pathobionts)的特點及其對IBD治療的意義。文章指出,病原菌可能是導致IBD發病、嚴重程度和慢性的微生物因素。雖然在研究病原菌時仍然存在許多挑戰,例如,其致病潛力的環境依賴性以及在個體患者基礎上辨識它們的必要性,但探索病原菌如何傳播,促進生態失調,逃避免疫系統,以及如何限制IBD患者臨床緩解可能是提高我們對IBD病理生理學理解的關鍵。(@註冊營養師陳彬林)

【原文資訊】

Pathobionts in IBD: Origins, Underlying Mechanisms, and 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Care

2023-09-20, doi: 10.1053/j.gastro.2023.09.019

腸菌與腸上皮粒線體間的互作在回腸炎中的作用

Microbiome——[15.5]

① 透過廣譜抗生素消耗腸道微生物群,可改善抑制素1(Phb1)基因缺陷小鼠的回腸炎癥並恢復潘氏細胞健康;② 對Phb1fl/fl和Phb1ΔPC同窩小鼠的回腸腔內容物進行16S測序,發現Phab1ΔPC小鼠的回腸微生物群落沒有發生顯著變化;③ 在沒有宿主基因改變的情況下,Phb1i∆IEC失調的回腸微生物群不足以在定植12周後誘發回腸炎;④ 補充丁酸鹽可預防Phb1缺陷小鼠的回腸炎和潘氏細胞缺陷,保護Phb1基因缺陷的回腸腸桿菌免於因回腸微生物菌群失調而死亡。

【主編評語】

腸上皮細胞(IEC)粒線體功能障礙會參與炎癥性腸病 (IBD),包括影響小腸的克羅恩病。作為自身和腸道微生物群間的介面,IEC是宿主和管腔微生物群間雙向串擾的樞紐。然而,粒線體-微生物群互作在回腸中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尚未得到探索。抑制素 1 (PHB1)是粒線體內膜的一種伴侶蛋白近日,在IBD中降低。科羅拉多大學安舒茨醫學院研究人員在Microbiome發表最新研究,發現腸道微生物群和宿主上皮粒線體功能障礙的交互作用是小鼠自發性腸道炎癥發生的必要條件,值得關註。(@九卿臣)

【原文資訊】

Interplay of gut microbiota and host epithelial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is necessar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pontaneous intestinal inflammation in mice

2023-11-17, doi: 10.1186/s40168-023-01686-9

AGA臨床指南:生物標誌物在克羅恩病治療中的作用

Gastroenterology——[29.4]

① 癥狀緩解的CD患者,建議使用基於生物標誌物和癥狀的監測策略,若糞便鈣衛蛋白<150 mg/g和正常CRP則排除活動性炎癥,不需內鏡評估,但若升高需內鏡檢查再調整治療;② 癥狀輕微者,無論是正常的還是升高的生物標誌物,都需內鏡檢查;③ 中至重度癥狀者,糞鈣衛蛋白或血清CRP升高表明有內鏡活動,不需常規內鏡;④ 處於手術誘導的緩解期且藥物預防的低風險患者,糞鈣衛蛋白正常可不用內鏡檢查;⑤ 其他術後情況需進行內鏡評估以確定術後復發。

【主編評語】

生物標誌物經常用於克羅恩病(CD)患者的評估和監測。Gastroenterology近期發表了美國胃腸病學會(AGA)的臨床指南,分析了如何使用生物標誌物和內鏡檢查來管理CD。(@章台柳)

【原文資訊】

AGA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on the Role of Biomarker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rohn’s Disease

2023-11-17, doi: 10.1053/j.gastro.2023.09.029

整合RCT和REW數據指導IBD臨床治療(綜述)

Gastroenterology——[29.4]

① 隨機臨床實驗數據(RCT)和臨床實踐數據(REW)在IBD治療過程中均具有其各自的參考優勢和缺點,應當建立綜合的數據分析模式進行最佳化;② 提出三種RCT和REW數據整合分析模式:網路薈萃分析、RCT參與者試驗後數據比較和REW觀察比較研究,分別描述了方法設計理念,實施辦法、優勢以及缺點;③ 同時,對RCT參與個體在臨床實踐中的數據進行分析並構建模型也應作為證據套用到指南修訂;④ 在安全性方面,目前最優的選擇還是AGA針對UC和CD的指南。

【主編評語】

炎癥性腸病(IBD)是一種慢性免疫調節紊亂。臨床上對其治療通常需要長期的生物或者小分子藥物治療以期達到疾病的穩定緩解。對於疾病病理機制研究的深入以及相應的新幹預技術的開發,對於該疾病的有效治療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但是目前存在的問題是,治療指南通常需要基於臨床證據,一方面指南很難及時將最新的研究技術很快地整合進入常規治療方案中,另一方面在指南在整合臨床實踐數據方面具有明顯的短板。近期一篇發表在Gastroenterology上的綜述透過對臨床研究數據以及臨床實踐數據的回顧分析,為臨床醫生和研究人員提供了多種新的數據整合模式,以便於其了解證據來源的關鍵差異,以及如何套用不同的方法來比較新幹預技術的有效性,進一步如何使用這些證據來更好地整合當前臨床指南。(@Zhonghua)

【原文資訊】

Integrating Evidence to Guide Use of Biologics and Small Molecules for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2023-11-07, doi: 10.1053/j.gastro.2023.10.033

新方法助力IBD無創診斷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9.3]

① 使用DSS誘導的結腸炎小鼠模型,透過用89Zr放射性標記的抗IL12/23p40抗體靶向IL12/23p40,探究是否可以用免疫PET來對腸道炎癥進行成像;② DSS處理小鼠表現出對IL12/23p40免疫PET劑的高攝取,這種攝取與血清中IL12/23p40的增加有關;③ 競爭性結合研究證實了放射性示蹤劑在胃腸道中對IL12/23p40的特異性;④ 研究證明了這種放射性示蹤劑作為IBD成像生物標誌物的實用性。

【主編評語】

目前對炎癥性腸病(IBD)的診斷需要內窺鏡檢查和活檢,這種手術具有侵入性,給患者增加負擔。IL12和IL23在炎癥中,特別是IBD的發病機制中發揮著關鍵作用,是已經確認的治療靶點。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近期發表的文章,發現透過免疫PET對IBD中IL12/23及p40亞基進行成像,來檢測腸道炎癥,或提供一種新的無創診斷方法。(@章台柳)

【原文資訊】

Detection of IL12/23p40 via PET Visualizes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2023-07-20, doi: 10.2967/jnumed.123.265649

Cell子刊:新方法!培養具有免疫細胞群的結腸類器官

Cell Stem Cell——[23.9]

① 新方法培養多能幹細胞來源的人類結腸類器官(HCO),其中共同發育了免疫細胞群,包括血源性內皮(HE)樣細胞和紅系祖細胞,可分化產生功能性巨噬細胞;② HCO巨噬細胞的轉錄特征類似於人類胎兒小腸和大腸組織常駐巨噬細胞;③ HCO巨噬細胞可響應促炎和抗炎訊號,調節細胞因子分泌,能夠吞噬病原菌並對其產生強烈反應;④ 移植到小鼠體內時,HCO巨噬細胞保持在結腸類器官內,與結腸上皮建立緊密的聯系,且不會被宿主骨髓衍生的巨噬細胞取代。

【主編評語】

大多數器官都有組織駐留的免疫細胞,而類器官缺乏這些免疫細胞,這限制了它們在模擬許多正常和疾病過程中的作用。Cell Stem Cell近期發表的文章,利用多能幹細胞培育出人類結腸類器官過程中,BMP訊號的啟用誘導產生血源性內皮(HE)樣細胞,HE產生紅系祖細胞,紅系祖細胞可分化為巨噬細胞,巨噬細胞的轉錄特征類似於駐留巨噬細胞。(@章台柳)

【原文資訊】

Development of functional resident macrophages in 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derived colonic organoids and human fetal colon

2023-11-02, doi: 10.1016/j.stem.2023.10.002

分娩方式或不影響兒童患特應性皮炎的風險

Gut Microbes——[12.2]

① 與陰道分娩(VD)小鼠相比,小鼠剖腹產(CS)誘導更高的IgE反應,但對惡唑酮誘發的皮炎程度沒有影響;② CS引起腸道菌群變化能夠成功從人類供體轉移到無菌小鼠中,與VD供體轉移菌群明顯不同;③ 移植來自CS供體的腸道菌群小鼠比移植VD供體的小鼠IgE反應更高,但惡唑酮誘發的皮炎沒有差異;④ 接受CS供體菌群的皮炎小鼠耳廓淋巴結中有更多Tp細胞和較少Treg細胞,但細胞因子的產生不受影響。⑤ 人類佇列分析發現分娩方式不會影響兒童患AD風險。

【主編評語】

剖腹產(CS)分娩與腸道菌群(GM)定植改變及後期慢性炎癥性疾病的較高風險相關,CS與特應性皮炎(AD)之間關聯的研究相互矛盾且常常因混雜因素而產生偏差。近日,發表在Gut Microbes上的這篇文章,研究CS引起的菌群失調在AD開發中的重要性,並行現CS引起的菌群失調會促進小鼠2型免疫但不會促進惡唑酮誘發的皮炎(AD)。(@圓圈兒)

【原文資訊】

Cesarean p induced dysbiosis promotes type 2 immunity but not oxazolone-induced dermatitis in mice

2023-10-27, doi: 10.1080/19490976.2023.2271151

感謝本期日報的創作者:鹿刺刺,九卿臣,章台柳,圓滑的鐵勺,湖人總冠軍,Jadon

點選閱讀過去10天的日報:

11-27 | 20年大佇列新證:吃阿司匹林能否降低癌癥風險?

11-26 | Nature子刊:中年開始健康飲食,對壽命的影響有多大?

11-25 | 善事利器:10文一覽菌群研究的新方法和新工具

11-24 | 張發明團隊:17頁綜述講透糞菌移植前沿進展

11-23 | 今日Nature:兩文揭示免疫調控中的飲食和腸道新知

11-22 | 翟齊嘯/張家超/黃適Cell子刊突破:改善便秘的關鍵腸菌遺傳因子

11-21 | 30分Cell子刊:一種共生菌或能增強新冠疫苗效果

11-20 | 6文聚焦:癌癥的飲食原則和新知

11-19 | 吃/胖/腦健康,有何內在關聯?

11-18 | 多文聚焦:來自腸菌和飲食的脂肪酸,有何健康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