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長期手機放射線,或致性功能異常、影響發育與腦活動?施一公院士:電磁放射線對生物系統的影響,這次說清楚了!

2024-03-16健康

手機,似乎早已成為「長」在當代人身上的一個重要器官。早晨睜開眼的第一件事兒,看手機;白天不帶手機幾乎寸步難行,時時刻刻需要check時間和資訊;結束了一天勞累的生活,最後一件事一定是玩會兒手機,伴機入眠......

不得不承認的是,科技在給人們帶來便利之外,必然也與「狠活」並存。比如:

電磁放射線(EMRs)

其實不僅是手機,人類日常生活中早已被由手機、基站和無路線由器等電子儀器發出的人工電磁訊號所侵占。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人工電磁訊號的功率通量密度急劇增長、持續走高,已然升高到了自然水平的1018倍!

然而,高水平的EMRs究竟會引發怎樣的生物學效應,又是否存在潛在的健康危害呢?一直以來,是人們好奇且擔心的問題。

為了科學和系統地回答這一問題,來自西湖大學的施一公及其團隊基於不同的生物系統(包括:人類、動物、細胞和生化反應),總結了EMRs的生物學效應領域的共識、爭議、局限性和尚未解決的問題,該研究題為Interactions between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and biological systems,發表在

Cell子刊iScience

上。

DOI:https://doi.org/10.1016/j.isci.2024.109201

追溯起來,EMRs是一種在生命誕生之前就已存在於地球大氣層中的能量形式。

但EMRs的生物效應研究起來非常困難,原因有二:

一是

,人們無法有意識地感知到周圍電磁放射線的存在;

二是

,電磁放射線引發的生物效應會與其他因素誘發的復雜生物效應(比如:熱效應)揉雜在一起,所以無法分離和明確電磁放射線帶來的影響。

盡管難度系數大,但科研界從未放棄探究的步伐。現有資料來看,研究工作者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采用多種方法來探究電磁放射線的生物效應,並總結在下表中。

EMR生物效應的研究總結

第一部份:EMRs對人類的影響

——具有累積性,長時間暴露恐造成性功能異常

隨著無線通訊技術的蓬勃發展,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非放射線EMRs水平急劇上升,尤其是某些特殊職業的人接觸到的EMR功率密度更是「高得離譜」,比如:300kHz到300GHz範圍內的

射頻電磁放射線(RF-EMR)

因此,針對這部份職業暴露於高水平EMR中的人群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包括生理和病理影響、流行病學回顧性研究中的疾病、臨床癥狀、日常或職業暴露於EMR後的疾病情況,將提供重要的證據線索。

目前,流行病學調查主要集中在無線通訊中廣泛使用的RF-EMR的影響上,包括廣播、行動電話和Wi-Fi等。

EMR對人類的生物學效應的研究

普遍觀念中,EMR是一種看不見摸不到的存在。但一個有意思的問題是,

人類真的無法感知到EMR嗎?

先前有人群試驗顯示,暴露於數十kV/m的強直流或50-Hz交流電場中,參與者會出現皮膚感覺,比如刺痛或瘙癢;而這種皮膚感覺的閾值與電場頻率和空氣濕度有關。

那麽,

流行病學調查又得到了怎樣的結果呢?

事實上,短期暴露於900MHz的EMR會導致人的睡眠腦電圖(EEG)發生變化,但不會顯著改變心率。雖然較短時間暴露於EMRs的影響較弱,但電磁放射線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具有累積性,長時間暴露帶來的影響可能更易觀察到。

舉例來說,在年輕工人中開展的研究顯示,

長達8年暴露於3.6–10GHz的微波中,會導致該人群發生性腺功能惡化的機率增加,包括性欲減退、虛弱症候群下的性功能紊亂,以及精子發生的各種改變。

另有研究顯示,暴露於800MHz到2.2GHz的行動電話EMR,也會降低精子的活力、存活率和濃度。這種影響的背後可能由粒線體活動介導。

2019年開展的一項報告顯示,磁場變化改變了人類大腦Alpha事件相關的去同步化,可見人腦具有潛在的磁敏感性。

基於上述研究,找到適用於生物系統的EMR的適當劑量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未來研究的重點方向。

第二部份:動物實驗中EMRs的影響

——多動物模型顯示,或影響生殖發育以及中樞神經

相比於人類試驗,動物實驗開展起來相對容易——研究者可以直接將實驗動物暴露於EMR環境中,並自行擬定EMR的功率和暴露時間的長短,從而更直觀且便捷地觀察到電磁放射線誘導的新生物效應。

目前,常見的動物模型涵蓋了秀麗隱桿線蟲(C. elegans)、渦蟲類、果蠅和嚙齒動物,用以探究EMR對生物體的影響。而其他對電磁放射線敏感或具有導航能力的動物,比如海洋動物(鯊魚、鰩和鰻魚)、昆蟲類(蜜蜂和澳洲布岡夜蛾)和鳥類(歐洲旅鶇和鴿子)等,也是很好的研究物件。

部份動物實驗

舉例來說,與人群試驗類似,研究者在多種動物模型中觀察到精子發生的改變和精液指標的惡化,比如數量減少、活力降低、異常形態比例的增加等等。將斑馬魚胚胎在受精後的24-72小時內暴露於100MHz的EMR,會導致胚胎發育的變化。

大鼠實驗顯示,連續10周暴露於2.45GHz的EMR中後,生物體的總抗氧化能力和抗氧化酶活性會明顯降低。此外,900MHz或1.8GHz的脈沖調變RF-EMR會導致大鼠血腦屏障的通透性增加。

更多的動物實驗顯示,

RF-EMR還會影響神經元、大腦形態、早期發育的神經形成,以及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即情緒、記憶和辨識)。

比如:連續9天暴露於2.4GHz就會改變小鼠的睡眠模式;另外,將大鼠產前暴露於2.45RF-EMR能夠改變其產後發育,導致焦慮、運動障礙和探索行為障礙。

不過,采用動物實驗來調查EMR的生物效應也存在一定的挑戰:

一是

,確定適當的EMR模式(如頻率、振幅和調變),試圖用動物實驗涵蓋所有的EMR模式是非常困難的;

二是

,生物界的巨大多樣性,觀察結果無法推廣到其他物種。

第三部份:其他EMR研究方法

——施一公團隊多次發文,警惕EMR健康損害

當然,除了人群試驗和動物實驗之外,EMR相關的研究還包括體外細胞系統和生化反應系統,而研究方法還涉及介電光譜學、生物電磁放射線的檢測和理論預測。

2023年12月,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及其團隊曾在

Bioelectrochemistry

上發表相關研究,他們提出了一種微制造的、配備3D三維晶體管的低頻電磁刺激芯片實驗室,可用於顯微鏡下觀察電磁對細胞系的影響。

緊接著,研究者使用任意波形發生器給兩組細胞施加10Vpp(電壓)、10kHz(頻率)的電磁訊號,並保持在37℃、5%CO2和100%濕度的環境下培養24小時;另有兩組在無電磁刺激下培養。

顯微鏡下顯示,

經過24小時的電磁刺激後,細胞密度明顯低於對照組。這意味著,在10kHz訊號的影響下,細胞生長受到了明顯抑制。

也就是說,

電腦、手機等電子裝置所包含的10kHz電磁訊號恐會顯著影響細胞生長!

顯微鏡下的細胞變化情況(A-B為對照組,C-D為實驗組)

值得一提的是,現階段有關「EMR對生物系統影響」的研究都局限於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電磁放射線頻率,比如50-60Hz的電力頻率,800–935MHz、1.8GHz和1.9GHz的行動電話通訊頻段,和2.4–2.45GHz的Wifi通訊頻段。相比之下,針對其他頻率下EMR的生物影響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亟需進一步探究。

總結來說,施一公團隊的這篇綜述更是提醒我們,千萬別成為手機及其他電子裝置的奴隸!

之前有研究顯示,手機射頻電磁波的大小與距離成反比,即隨著距離增加,手機射頻電磁波的值越來越小。因此,看完這篇文章就放下手機,遠離「最近」的電磁放射線,走進「現實世界」吧。

參考資料:

[1] Liu L, Huang B, Lu Y, Zhao Y, Tang X, Shi Y. Interactions between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and biological systems. iScience. 2024 Feb 10;27(3):109201. doi: 10.1016/j.isci.2024.109201. PMID: 38433903; PMCID: PMC10906530.

[2] Lu Y, Shi Y. A microfabricated lab-on-chip with three-dimensional electrodes for microscopic observation of bioelectromagnetic effects of cells. Bioelectrochemistry. 2023 Dec;154:108554. doi: 10.1016/j.bioelechem.2023.108554. Epub 2023 Aug 28. PMID: 37657166.

撰文 | Swagpp

編輯 | Swagpp

版權說明:梅斯醫學(MedSci)是國內領先的醫學科研與學術服務平台,致力於醫療品質的改進,為臨床實踐提供智慧、精準的決策支持,讓醫生與患者受益。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