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知名武打演員去世!警惕這種「吃出來」的癌癥

2024-09-20健康

▼以下圖文內容來源:「廣東衛生線上」微信公眾號

近日,據港媒訊息,演員徐少強本月初在北京因食道癌離世。

據媒體報道,徐少強女兒徐颕堃及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發言人田啟文對傳媒證實徐少強已離世,徐颕堃表示:「多謝關心,希望大家給點空間讓我們家人處理這件事。」

半數食道癌患者在中國

以下習慣易致病

食管連線口咽和胃部,通常情況下食管是食物進入胃部的必經通道,而食道癌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腫瘤,嚴重威脅著生命健康,導致生活品質的下降。

根據國際癌癥研究署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約有食道癌新發病例60.4萬例,死亡病例 54.4萬例,中國是全球範圍內食道癌疾病負擔較重的國家, 2020年中國食道癌新發病例32.4萬例,死亡病例為30.1萬例,分別占全球的53.7%和55.3%。

在中國,食道癌發病的地域分布也有明顯差異。中國的中部地區和東部地區,尤其是河南省、河北省和山西省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南麓地區及廣東的潮汕地區,是食道癌的高發區。除了有明顯的地域差異,食道癌的發病還存在性別差異,男性食道癌的發病率明顯高於女性。

而食道癌的高發與不良飲食習慣脫不了關系。

1.抽煙飲酒

吸煙、飲酒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食道。根據國家衛健委釋出的【食道癌診療規範(2018年版)】, 對於食管鱗癌,吸煙者的發生率增加3~8倍,而飲酒者增加7~50倍。

2.吃得太熱

「趁熱吃」這句話大家再熟悉不過,然而早在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釋出在【柳葉刀·腫瘤學】雜誌的研究報告顯示, 飲用65℃以上的熱飲,會增加患食道癌的風險。

3.吃得太辣

過於辛辣的食物容易損傷食管上皮,引起上皮細胞變性,上皮細胞核酸代謝受影響,從而出現黏膜炎癥 ,長此以往,有可能促使食管發生癌變。

4.吃得太糙

粗糧富含膳食纖維對身體健康有好處,但前提是要吃的對且適量,如果吃錯,則可能傷身。

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出版的【食道癌】中指出, 食物太硬或咀嚼不細,粗糙的食物在經過食道的時候會損傷食道的黏膜。 長期保持這樣的飲食習慣,反復的「黏膜損傷→修復→再損傷→再修復」過程,這也就可能導致食道癌的癌前病變。

5.愛吃腌菜

鹹魚、臘腸、酸菜、腌蘿蔔等各種腌制食物在多數人家的餐桌上都很常見, 但這些腌制的食物中多數含有硝酸鹽及亞硝酸鹽,也是導致食道癌的因素。

2012年中華腫瘤防治雜誌刊登的一項磁縣食道癌高發區的研究報告指出,食用酸菜的量與食道癌的發病率呈正相關。

【食道癌診療規範(2018年版)】中也提到,除了吸煙、飲酒高危因素外,中國食道癌高發區的主要致癌危險因素涉及致癌性亞硝胺及其前體物和某些真菌及其毒素。

食道癌有哪些癥狀?

我院胸外科、食管外科鄭於臻副主任醫師提醒,在食道癌的早期,癥狀並不明顯,但是在吞咽食物的時候,患者可能會反復出現不同程度的不適感覺,如 在咽下食物的時候出現梗咽感、胸骨後針刺樣或牽拉樣的疼痛等癥狀。

後期由於吞咽困難的持續性加重,影響進食及營養素的攝入,患者常出現消瘦、乏力、貧血等癥狀。 出現持續性的吞咽困難、胸痛、背痛、鎖骨上淋巴結腫大以及呼吸困難等癥狀 ,則表明食道癌已經發展至晚期。

因此如果出現如下癥狀要及時就診,以便盡早發現早期食道癌:

  • 吞咽食物有遲緩、滯留或輕微哽咽感,可自行消失,一段時間後會再出現;
  • 咽喉部常有異物感,咽不下也吐不出的感覺;
  • 胸部不適,如胸骨後脹悶或輕微疼痛,呈現間歇性或在疲勞後及快速進食時癥狀加重。
  • 需要註意的是,食道癌和慢性咽炎都可能引起吞咽哽咽感,我們要學會區分,避免因混淆臨床表現而延誤病情。 食道癌引起的進食困難是以食物從稠到稀進行性加重 ;而咽炎發作時,咽唾液都會有不適感。

    這些良好生活習慣

    預防食道癌

    1、不吃過燙、粗糙的食物

    過於熱燙、粗糙的食物,會燙傷食管粘膜上皮,使粘膜上皮發生破損、潰爛、出血等病變;不要進食過快,避免誤吞魚刺、禽畜肉骨頭等。這些硬性的骨刺,會刺破食管壁,創口一時難愈,易導致食管病變。

    2、不吸煙、少飲酒

    不要過量飲烈性酒,以減輕對食管粘膜的刺激。由於酒精含量高,會使吸煙引起的口腔、咽、喉、食管部位的癌癥發病因素成倍地增長。因此,提倡不吸煙,少飲酒。

    3、不蹲食

    因蹲著飲食時腹腔內壓力增加,食物透過賁門進入胃的時候必然受阻,食管就要增加蠕動和壓力來輸送食團。食物與食管產生的摩擦力加重食管壁的損傷,日久反復炎癥刺激,容易惡變。

    4、不吃發黴的食物,少吃腌菜

    發黴的食物會產生部份毒素,而腌菜中就含有大量的亞硝胺類物質比如腌制的酸菜,含有大量的亞硝胺類物質,這些物質都有較強的致癌作用,應減少或避免亞硝胺化學物質的攝入。

    5、定期體檢

    特別是有食道癌家族史的人更應定期體檢,最常用的檢查方法是X線食管吞鋇造影和胃鏡(食管鏡)檢查。

    1. 推薦40歲為食道癌篩查起始年齡,至75歲或預期壽命小於5年時終止篩查。

    2. 對於符合篩查年齡人群,推薦合並下列任一項危險因素者為篩查目標人群:(1)出生或長期居住於食道癌高發地區;(2)一級親屬有食道癌病史;(3)本人患有食道癌前病變;(4)本人有頭頸部腫瘤病史;(5)合並其他食道癌高危因素:熱燙飲食、飲酒(>15g/L)、吸煙、進食過快、牙齒缺失等。

    3. 對於食道癌高發地區,對於篩查目標人群推薦每5年1次內鏡普查。對於非高發地區,存在上述的高危因素的也建議每5年進行1次內鏡篩查。

    4. 對既往已發現食管低階別上皮內瘤變(輕、中度異型增生),病變直徑大於 1cm或合並多重食道癌危險因素者建議每1年進行1次內鏡隨訪,其余患者可2-3年進行1次內鏡隨訪。

    日常生活中,要警惕食道癌引發的早期不適,一旦發現異常需及時就醫,確診後及時治療。

    本文指導專家

    胸外科 鄭於臻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胸外科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腫瘤學博士,羊城青年好醫生,首屆十大南方健康科普達人,第二屆CSCO「35 under 35」年度最具潛力青年腫瘤醫生。

    學術任職:

    中國抗癌協會縱隔腫瘤整合康復委員會委員;

    廣東省醫師協會胸外科醫師分會委員;

    廣東省健康管理協會胸部腫瘤及肺結節管理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廣東省臨床醫學會食管腫瘤專業委員會秘書。

    擅長領域:

    擅長肺癌、肺結節、食道癌、食管良性腫瘤、縱隔腫瘤、肺大泡、手汗癥等常見胸部良惡性疾病的診治。

    出診時間: 周二上午

    責任編輯:張婷婷

    初審:戴希安

    稽核:樂虞瑩、簡文楊

    終審:李文敏

    審定釋出:李漢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