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如何遠離這個「隱形殺手」?快來聽聽省醫心研所專家講了什麽

2024-06-27健康

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廣東頻道

卒中其實就是我們老百姓常說的中風,一提起中風,很多人可能會聯想到高血壓、糖尿病,但其實,還有一種心臟疾病引發的腦中風更讓人猝不及防,而且危害更大——那就是房顫。

與沒有房顫的人群相比,房顫患者的中風發生率要增加5倍,房顫導致的中風也更兇險,許多患者落下終身殘疾甚至死亡。它也因此被稱為中風背後的「隱形殺手」。

房顫究竟是什麽?有什麽危害?它跟中風到底有什麽關系?來自廣東省人民醫院心血管名醫團隊平常「一號難求」的專家們集體上線,給大家科普房顫相關知識。

房顫可防可治,關鍵是要積極治療

腦卒中是危害中國人民健康的頭號殺手,「在中國,腦出血大約占全部腦卒中的20%-30%,這個比例是比較高的,這和遺傳、人種等都沒有關系,而和導致腦卒中的危險因素相關,包括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廣東省醫學科學院副院長、廣東省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荊誌成教授指出,預防腦卒中首先要關註心血管健康,管理好血壓、血脂、血糖等。其中,房顫也是腦卒中的一個危險因素。

「房顫可以引起腦卒中,也可以引起心梗,可以引起腸系膜的動脈壞死致死性疾病。房顫還可以加重心力衰竭的發生,比如對於一些心肌病患者,如果發生了房顫,可以出現急性心衰,房顫還可以引起瓣膜的問題,危害巨大。」荊誌成指出,但房顫是可以預防,可以治愈的,廣東省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團隊每年可以治愈幾千例房顫患者,「所以如果發現自己有房顫,應第一時間到房顫門診就診,經過積極治療,可以還你一個健康的人生。」

該病隨年齡增大發病率升高,建議積極控制危險因素

房顫是「心房顫動」的簡稱,心臟不能按照正常的節奏、速度跳動,出現了心跳特別快、特別慢或者不協調的現象。心房顫動就是心律不整中的一種。

廣東省人民醫院心內科副主任、主任醫師薛玉梅教授指出,房顫的病因尚不明確,但有一些因素,比如肥胖、缺少運動、高血壓、糖尿病、血管硬化等都是導致房顫的高危因素。這其中有一些是可控的,比如減肥、增加運動、控制好血壓血糖等,還有一些是不能改變的,比如年齡、遺傳基因等。「我們從可調節的危險因素做起,把這些可控制的因素控制好,就可以大大減少房顫引發中風的機率。」

薛玉梅指出,房顫是一個隨著年齡增加發生率逐步增高的疾病。廣東省人民醫院心律不整團隊曾參與過廣州社群房顫的流行病學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房顫的總體發生率大概有1.4%,其中60歲以上人群達4%,75歲以上人群達到8%~10%,80歲以上人群超過10%。「我們根據數據進行標化後計算,廣州至少有15萬房顫患者,這個數位還是非常龐大的,應該引起大家的重視。」

房顫可無癥狀,建議做動態心電圖監測

臨床發現,房顫最常見的癥狀就是心慌,還有的患者活動後氣促,出現胸悶、胸痛等,但也有一部份患者沒有癥狀,約有30%的房顫患者是在體檢中發現的。

「其實這些沒有癥狀的房顫病人是非常危險的,他可能直接就中風了。患者連個心理準備都沒有,就直接危及生命了。」廣東省人民醫院心內一科主任、主任醫師鄧海教授介紹,那麽如何診斷或篩查房顫呢?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做心電圖。」鄧海指出,但有些病人的房顫有時候發作,有時候不發作,可能去做心電圖的時候沒有發作就檢查不出來,這時就需要做一個更長時間的心電記錄,比如24小時動態心電圖,或者連續3天、7天的心電圖。還有一些危害很大的房顫,比如病人突然暈倒了,或者直接就中風了,醫生非常懷疑它跟房顫相關,此時會建議病人植入一個記錄儀,記錄長達三年的心電圖。

除了心電圖,還有一些可穿戴電子裝置也可以幫助患者及早發現房顫。

鄧海提醒,兩種人群需要特別註意篩查房顫,一種是年齡大的人群,比如65歲以上的人群,還有一種是已經發生了中風但又找不到原因的人群,就要重點懷疑是不是房顫了。

房顫病人什麽情況下需要抗凝?

預防房顫導致的中風,一個極其重要的策略就是抗凝治療,那麽哪些房顫病人需要抗凝呢?

廣東省人民醫院心內科主治醫師劉洋介紹,在發現房顫後,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評估患者的卒中風險。「在臨床上,我們有一套最常用的評分體系,專門用於評估房顫患者的卒中風險。」

有抗凝指征的需要選擇抗凝藥物來預防中風。曾經使用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藥物對於治療冠心病非常有幫助,但目前來說,對於預防房顫卒中沒有什麽效果。

房顫患者預防卒中需要服用抗凝藥物,抗凝藥物的潛在不良反應就是出血,如果僅僅是牙齦出血,出血量小,可以繼續用藥觀察,如果是較大的出血,或者重要臟器出血,則要停藥就醫。

除了按時服藥外,一定要定期隨訪

房顫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註意什麽?

廣東省人民醫院心律不整一科護士長、副主任護師黃淑萍指出,除了按時吃藥,養成良好的運動及飲食習慣外,患者還需要定期來醫院復查隨訪。透過隨訪,醫生可以及時了解患者的服藥情況,病情變化,以便準確評估、調整治療方案,以保證持續的最佳化治療。

如何定期復查?黃淑萍介紹,口服抗凝藥物的患者至少每3個月復查1次,腎功能正常者每年復查1次血常規和肝腎功能檢查,對肌酐清除率30-60ml/min的患者,半年進行1次檢查,如果腎功能進一步下降需增加檢查頻率。

需要提醒的是,由於每位患者存在個體差異,病情、治療方式都不同,所以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個人情況來調整隨訪的頻次。

由於有20%的腦卒中由房顫引起,若患者出現頭痛、嘔吐、眩暈、一側肢體和面部感覺異常、流口水、突發性言語不清和吞咽嗆咳、意識模糊等可疑腦卒中表現,則應立即就醫,以進一步明確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