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周一不焦慮,心理學博士魏知超的13個減壓小技巧!

2024-07-08健康

BLUELION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每個人的肩上似乎都背負著無形的重擔。工作、家庭、社交······壓力如同一條條看不見的繩索,緊緊地纏繞著我們的心靈,讓我們難以呼吸。

但壓力並非不可戰勝的敵人。只要我們掌握正確的方法,就能購輕松應對。今天,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學博士、【為什麽大象不聽話 : 人類行為背後的25個心理學原理】作者魏知超老師將與我們分享13條減壓小妙招。

從簡單的呼吸練習到深度的自我反思,這些技巧都是經過科學驗證,相信它們能夠有效幫助你緩解緊張情緒,提升工作效率,讓你新的一周充滿能量!

01

制造肌肉疲勞,消耗皮質醇

緩解壓力的一種思路,是利用身體的疲勞來消耗皮質醇。

【大腦喜歡聽你這樣說】的作者有一個高招。他有時候會因為壓力過大在演講活動前「斷片兒」,連自己要說什麽都想不起來。

遇到這種情況,他會用深蹲來快速解壓。靠墻深蹲30~60秒,想維持這個動作是很費力的。而在肌肉用力的時候,壓力激素皮質醇就會被消耗掉,隨著皮質醇的消耗,我們感受到的壓力水平就會降低。而且,因為動作很費勁,我們還會不自覺地開始深呼吸,這也有助於放松。

這種方法能夠快速緩解急性壓力,適用於演講、面試、考試或其他高度緊張的情況。

02

練習呼吸,快吸慢呼

呼吸是一種讓身體快速從焦慮狀態脫離的方法。

這是一種呼吸練習,方法很簡單——在心理默數1、2、3、4的時候,吸氣,然後呼氣的時候在心理默數1、2、3、4、5、6、7、8,也就是確保呼氣的時間是吸氣時間的兩倍。當然,具體數幾個數,你可以根據自己的肺活量調整。

快吸慢呼,這種呼吸方式恰恰就可以讓副交感神經系統取代交感神經系統,而副交感神經系統控制下的身體會很快冷靜下來。

03

睡前聽書,緩解壓力引起的失眠

我們睡不著覺,很多時候是因為腦子裏總在想各種事情,停不下來。因此就需要一個註意焦點把我們的心神收斂起來。這個註意焦點既得足夠吸引註意力,但又不能過於生動,讓人直接high起來。

對於魏知超老師來說,他最後找到的方法是睡前用多看閱讀這個app上的「語音朗讀」功能聽一會兒書。

「我選的書,一般都是歷史書,它正好能吸引我註意力,但又不至於像小說那樣精彩,正好可以收斂住我的心神。而多看閱讀裏那個非常機械的、沒有任何節奏變化的朗讀音又恰好是一個非常催眠的節奏。這兩樣因素合起來,幾分鐘就能讓我睡著。」

04

透過制造反饋緩解壓力

在生活中如何巧妙制造反饋,產生多巴胺呢?方法就是玩預測遊戲。

只要做預測,不管預測結果對不對,它都是有反饋的,這就會給你帶來多巴胺。

舉個例子,有個女生準備去申請一個學校的教職,她事前知道參加面試的一個教授特別尖酸刻薄,以惡意刁難出名。面試前一晚,她緊張的不得了。最後她怎麽克服緊張的呢?她靈機一動,說:我幹脆來玩個預測遊戲好了,我預測一下那個教授明天會對我說哪些難聽的話。

她拿了張紙,把這些話一句一句寫下來,每一句邊上還留著個小方格。然後記在腦子裏。

結果第二天,那位教授果然一會兒就蹦出來一句已經事先被她寫下來的話。每當教授命中一個,她就在腦子裏預留的小方格裏打個勾,然後來點音效。結果那些難聽的刁難對她的情緒沒有絲毫影響,因為每命中一句,她的預測就中了一個,腦子裏就分泌出一點多巴胺。她在腦子裏玩這個遊戲玩得樂此不疲,完全沒把那些話當成是罵自己的,一路談笑風生,結果就被順利錄用了。

這種應對焦慮的小手段相當巧妙,它實際上就是沒遊戲也要生造出一個遊戲來玩——遊戲人間。這種心態和手段很值得我們學習。

05

透過冗余備份給心理減負

冗余備份是指提前準備好比需要的多兩三倍的文本。做到手裏有糧,才能心中不慌。

這樣做的好處是即便斷片了,腦子一片空白, 腦子裏還總有相關的東西會冒出來。一方面,會讓你表現連貫,聽眾不會察覺到你這裏有什麽小失誤。另一方面,你的內心也不會感到慌張。

點選上方連結,即可優惠購書

06

「情緒標記法」緩解負面情緒

只要明確地描述出來,情緒強度就會降低。

莎士比亞在【麥克白】裏寫過這樣的話:"悲傷若不說出口,就會始終與不堪重負的心竊竊私語,直至讓其變得支離破碎。"莎士比亞不愧是洞悉人性的行家,他非常敏銳地發現,只要把一種負面情緒表達出來,內心就能得到解脫。

透過寫作來表達情緒,效果尤其好。

比如透過日記寫下那天的情感起伏,往往就能讓高漲的情緒平復下來。好萊塢一家制片公司的營運長凱倫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習慣。當有人冒犯她時,她會給對方寫一封表達不滿的電子信件,但是,他不會真的把這封信發出去,而只是保存在草稿箱裏。她發現,這樣做能幫她減弱憤怒的感受,讓她能快速重新投入工作。

心理學家把這種透過談論或書寫的形式表達內心感受的過程,叫做"情緒標註"。這其中的要害是透過語言文字的分析,把情緒給辨識出來,也就是「標註」。

所以,遇到煩惱和困擾時,不妨試試莎士比亞的建議,試著向信賴的人傾訴,或者提筆寫下內心的感受。不過必須要註意,不能無腦宣泄,而是要用語言文字把感受描述出來。

07

不是你的錯:

區分「可以改變」和「不能改變」

斯多葛學派提出了一個極具實效性的情緒調節原則:"坦然面對無法更改之事,全力以赴改變可為之事"。這一理念要求我們客觀看待現實,接納那些無法扭轉的情況,而非沈浸在徒勞的抱怨和哀傷中。相反,我們應該將註意力集中在自身能夠掌控的領域,積極應對並努力改變。

這一看似簡單的主張蘊含著深刻的邏輯必然性,堪稱心理消耗的有效解藥。畢竟,對於無法改變的事情,我們為何要耗費精力去反復思量呢?顯然不合常理。當我們停止與不可改變的現實較勁,轉而將精力投註於可以改變的事物時,我們就能避免在無謂的內耗中浪費寶貴的時間和精力。

然而,需要強調的是,"接納不可改之事,改變可為之事"並非意味著盲目接受一切,不予質疑。哪些事情可以改變,哪些不能改變,會隨著個人閱歷和能力的提升而動態變化。因此,這一理念並非要求我們永遠局限於自身狹小的領域,而是鼓勵我們持續評估何事可為、何事不可為,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將能力發揮在能夠產生實際影響的領域中。

08

重新解釋情緒

從某種角度來看,情緒可以被視為大腦構建的產物。

安慰劑效應就是情緒構建的一個典型例證。當人們相信自己正在服用一種能夠緩解疼痛的藥物時,即便實際上服用的只是無效的安慰劑,他們也能體驗到疼痛減輕的效果。

這種現象的根源在於,受到內心強烈期待的影響,患者的大腦重新調整了對疼痛的認知。我的導師楊治良教授曾進行過一項關於針灸鎮痛的著名研究,證實了接受針灸的受試者會在潛意識中改變對疼痛的評估標準,最終導致他們在主觀感受上確實覺得疼痛減輕了。

在實際運用"認知重評"這一策略時,關鍵在於轉變看待問題的視角。

以下是幾種常見的視角轉換思路:

首先,將威脅轉化為挑戰。例如,當你在工作中遭遇挫折時,不要將其視為個人能力的不足,而應該將其視為一次學習和成長的契機。

其次,探尋事件中的積極因素。比如,如果因為交通擁堵而遲到,可以將這段時間視為意外獲得的休息機會,讓自己有時間欣賞音樂,放松心情。

再者,嘗試從長遠角度審視問題。問問自己,五年後這件事是否還會如此重要?這有助於拓寬視野,緩解當前的情緒壓力。

另外,也可以嘗試換位思考:如果是在勸告朋友,我會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09

根據性格型別調整狀態

要想減小壓力,不同性格型別的人要對自己的狀態進行不同的調整。

比如對於內向的人來說,就是要降低「喚醒度」。 生物層面上的內向者,他們的身體和精神是長期處在一個比較的警覺、比較緊張的狀態裏的,術語叫做「高喚醒」。

內向的人要表現自如,「喚醒度」 就不能太高。所以, 內向的人在準備應對大場面之前,應盡量讓自己避免更多刺激,尤其是社交方面的。

外向的人反之。

10

與其直接說服,不如分享資訊

我們的很多壓力來自於人際溝通,比如說「難以說服別人」「家人之間一言不合就吵起來」等等。

對此,解決方式是,與其直接說服,不如分享資訊。

先知在自己的家鄉是沒有門徒的。在家人眼裏,你的威信是自動降三級的。 我們說服一個完全不認識的人比說服家裏人簡單的多。

所以,與其直接辯論,不如「轉發」,把你看到的東西分享給家人看,讓「外人」直接幫你說服你的家人。

11

想想「人生苦短」

當感到壓力太大,大到自己覺得無法再忍受的時候,想一想,人生只有900個月。短短900個月之後,我們都要面臨死亡。

與「人生苦短」的終極壓力相比,日常的壓力顯得不值一提。人生苦短,我們終其一生,追求的是開心,是健康,為什麽要活得這麽累呢?

12

長期主義

除了少數天才,絕大多數的優秀表現都是 【賣油翁】裏的那個名句 「唯手熟爾」。就像口才、運動、表演等等都是可以透過練習練出來一樣,人對自己情緒的控制力也是練出來的,抗壓能力也是練出來的。

比爾·蓋茲也曾不止一次的提到過這個觀點。

1. 蓋茲在2007年的哈佛大學畢業典禮上的演講中說:"人們常常高估一年內能取得的成就,但低估十年內能取得的成就。"

2. 在2013年的一次采訪中,蓋茲說:"大多數人高估了他們一天能做的事情,但低估了他們一年能做的事情。"

3. 在2019年的一條推特中,蓋茲寫道:"人們常常高估兩年內能完成的事情,低估十年內能完成的事情。關鍵是要著眼長遠並堅持下去。"

就像學習一門語言,唯有高頻、高強度地學習、使用,堅持下來,才可能掌握。很多時候,中國人學英語,根本就不是花的時間太多,而是不夠。

13

焦慮是成年人的特權,

不用對壓力太大驚小怪

加拿大著名的心理學家史蒂芬平克在其著作中提到:隨著人類的知識增加,需要擔心的東西越來越多。

小孩才是整天傻樂的,焦慮是成年人的特權。(這是相對的,孩子當然也有孩子的煩惱)

總體上,適度的壓力不是什麽壞事。我們首先要把心態調整過來,作為一名成年人,多少總會有些壓力的,放平心態接受它,不用對壓力太大驚小怪。

點選上方連結,即可優惠購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