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中醫如何認識中風

2024-06-11健康
中風,這一古老而深邃的醫學術語,又被稱為卒中,它在醫學史上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典型癥狀表現為突然昏仆、意識喪失、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語言功能受損等,這些癥狀無疑給患者和家庭帶來了沈重的負擔。
關於中風的病因學認識,自古以來便存在著諸多爭議。在唐宋以前,醫家們內送流量備援容錯機制張外風說,認為中風是由於外界風邪侵襲人體所致。然而,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金元以後的醫家們開始主張內風說,認為中風是由於人體內部的氣血失調、臟腑功能失常等因素所致。
為了統一歷代醫家對中風病因學的混亂認識,後世醫家們將中風分為真中風和類中風兩大類別。真中風,即指由外界風邪侵襲所致的中風,而類中風則是指由人體內部因素引起的中風。這種分類方法不僅有助於醫家們更準確地診斷中風,也為後世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中風並非現代醫學的專利,古代醫家們對中風的研究同樣深入且獨到。他們透過觀察患者的癥狀、分析病因、探索治療方法,為中風的防治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正是這些寶貴的醫學遺產,為我們今天認識和治療中風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和借鑒。

總之,中風作為一種嚴重的神經系統疾病,其病因學認識歷經了漫長的發展歷程。從唐宋以前的外風說,到金元以後的內風說,再到後世醫家們的分類方法,我們可以看到醫學界對中風認識的不斷深化和完善。

(1)

【內經】對中風病癥的論述,既以外風為主軸,又隱約可見內風說的萌芽。其中,所描述的偏枯、卒暴僵仆、不知人、四肢不舉等癥狀,皆為中風的典型表現。在【靈樞·九宮八風】篇中,明確指出:「其有三虛而偏於邪風,則為擊骨,偏枯矣。」這揭示了外邪風的侵襲是導致中風的重要因素。
而【素問·風論】亦提到:「各人戶所中,則為偏風。」這進一步強調了外界風邪的致病作用。在【靈樞·刺節真邪篇】中,對中風病機的解釋更為詳盡:「虛邪偏客於身半,其人深,內居營衛,營衛稍衰,則真氣去,邪氣獨留,發為偏枯。」這裏不僅指出了風邪侵入人體半側,還強調了營衛失調、真氣流失與邪氣滯留的病理過程。
然而,【內經】並未將中風病因簡單歸結為外風一途。【素問·生氣通天論】中提到「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暗示了出汗過多也可能是中風的一個誘因。【通評虛實論】則進一步指出:「仆擊、偏...肥貴人則膏粱之疾也。」這表明了飲食過度、肥甘厚味也可能導致中風的發生。此外,【玉機真藏論】還提到脈象異常與中風的關系,如「脈如....太過則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巔疾也」,這進一步豐富了中風的病因理論。
由此可見,【內經】對於中風的認識並非局限於單一的外風因素,而是涵蓋了體質、飲食、情誌、勞作等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這種全面而深入的認識,為後世醫家對中風病癥的進一步研究和治療提供了寶貴的啟示。

(2)

在唐宋以前,論及中風之癥,醫者多秉持【內經】所言之理,認為中風之因在於邪氣獨留,而真氣不足。隨後,【金匱要略】一書詳細闡述了中風之病狀,指出邪氣侵入人體,根據邪氣的深淺與病情的輕重,可將其分為中絡、中經、中腑、中臟四種情況。當邪氣僅及於絡脈,患者肌膚便會感到麻木不仁;若邪氣深入經脈,則患者會感到肢體沈重,行動不便;一旦邪氣侵入臟腑,患者則可能出現神智不清,甚至言語困難,口吐涎沫等癥狀。
在唐宋時期,醫家普遍認為中風是由外風乘虛而入所致,因此在治療上多采用疏風祛邪、扶助正氣的藥物。即便如孫思邈這般博學多才的醫者,在論述中風時也只能依照【諸病源候論】的分類方法,將中風分為偏枯、風痱、風懿、風痹四類。他在治療中廣泛搜集了諸如大續命湯、小續命湯、西州續命湯、排風瀝、八風湯等方劑,以期達到治療的效果。
然而,後世醫家在運用這些方劑治療中風時,效果卻時好時壞。這其中的原因,或許與【靈樞●熱病】所訂立的「偏...益其不足,損其有余,乃可復也」的治療原則有關。這些方劑中多使用防風、麻黃、桂心等祛風藥,以及人參、白朮、附子等扶正藥,但並未明確區分真中風與類中風之間的差異。因此,在治療時未能針對患者的具體病情進行精準施治,從而導致治療效果的不穩定。

(3)

劉河間對於中風病癥的論述,尤為強調火的作用,其在【素問玄機原病式●火類】中詳盡地剖析了中風的成因與機理。他提到,暴病暴死的現象,往往是由於火性疾速的特性所決定。在日常生活中,若人們衣著飲食、作息習慣、精神情緒以及性情好惡等方面不能遵循自然規律,久而久之,身體內的氣血便會發生變異,進而引發疾病。
特別是當心火旺盛而腎水衰弱無法制約時,熱氣郁結,心神昏沈,導致筋骨失去功用,突然倒地而失去知覺,這就是俗稱的中風癱瘓。河間進一步指出,人們通常所說的風病,其實並非完全由外界的風邪所致,而是由於身體內部的火熱過盛、腎水不足等因素引發的。
他強調,中風的發生多是由於人們日常生活習慣不當,導致心火過旺,而腎水又無法制約這種火熱,從而形成陰虛陽實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熱氣郁結,心神昏沈,筋骨失去功用,最終導致中風的發生。此外,河間還指出,五誌過極也是導致中風的重要因素。當人們的情緒過度波動時,如過度喜怒、憂思、驚恐等,都會使身體內的火熱更加旺盛,從而增加中風的風險。
針對中風病癥的治療,河間在【原病式】中提出了使用至寶丹和靈寶丹等妙藥進行散郁滯開閉結的治療方案。同時,他也強調了根據病情的不同,進行個人化的治療。對於熱勢過盛的患者,可以使用調胃承氣湯進行治療;而對於腎水虛衰導致的暗痱癥狀,則可以使用地黃飲子來滋補腎陰、溫補腎陽、安神定誌、開竅醒神。
綜上所述,劉河間對於中風病癥的論述和治療方法,不僅反對了以往的外風說,而且在中醫理論上具有重大的貢獻和創新。他的理論不僅為我們理解中風的發病機制提供了新的視角,也為中風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4)

李東垣關於中風的論述,獨具匠心,他以氣虛作為核心論點,為我們揭示了中風病證的深層原因。【醫學發明】中,他明確指出:「中風者,非外來風邪,乃本氣病也。」這一觀點,既是對傳統醫學中風病因理論的一次重要修正,也是對中風治療策略的一次深刻反思。
李東垣認為,中風並非單純由外來風邪所致,而是與人體內在的氣血狀況密切相關。他觀察到,人至中年以後,隨著氣血的逐漸衰減,中風的風險也相應增加。特別是那些因情緒波動而損傷氣血的人,更容易罹患此病。即便在年輕力壯之時,中風也鮮有發生,除非個體體質特殊,如形體肥胖而氣血相對不足者。
雖然李東垣強調氣虛在中風發病中的核心地位,但他並未完全排除風邪的作用。他深知,在某些情況下,風邪亦可成為中風的誘因或加重因素。因此,他在治療中風時,既註重補益氣血以固本培元,又不忘祛風散邪以治標救急。
喻昌在【醫門法律●中風論】中對李東垣的觀點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認為李東垣以氣為本、風為標的理論,既符合中醫整體觀念的思想,又貼近臨床實踐的需求。喻昌進一步指出,李東垣在臨證時多投以大劑補益藥,透過補虛來使風邪得以外出。這種治法既體現了中醫治病求本的原則,又展示了李東垣高超的臨證技藝。
在李東垣的醫案中,我們可以看到他靈活運用各種補益藥物來治療中風。如治療手指麻木的人參益氣湯中,他重用人參、黃芪、甘草等藥以補益氣血;治療兩腿麻木的導氣湯中,他同樣重用黃芪、甘草以扶正祛邪;而在治療中風的聖藥愈風湯中,他更是大量使用人參、黃芪、甘草、當歸、枸杞子、生地黃、芍藥等藥以全面調理氣血陰陽。這些方劑均體現了李東垣以補虛為主、兼顧祛風的治療策略,為我們後世醫家提供了寶貴的借鑒經驗。

(5)

朱彥修在論述中風這一復雜疾病時,深刻剖析了其病理機制,特別是濕痰熱在中風發病過程中的關鍵作用。在【丹溪心法●中風】中,他明確指出:「西北之地,氣候寒冷,人們常因風邪侵襲而致病,這誠然是存在的現象。然而,在東南之地,氣候溫暖濕潤,地勢多濕,因此這裏的人們若患有風病,往往並非真正的風邪所致,而是濕土滋生痰液,痰液又生熱,熱再化風的結果。」
朱彥修進一步在【丹溪治法心要●中風】中概括指出:「中風導致的半身不遂,大多與痰有關。」他強調在治療中風時,應「以治痰為先」。他偏愛使用如竹瀝、姜汁、貝母、瓜蔞、南星、半夏、陳皮、菖蒲、豬牙皂角、白僵蠶、全蠍等藥材,特別是竹瀝和姜汁,他認為「此二味祛痰,開絡,行血氣」,無論何種證型的中風,均可使用這兩味藥以達到治療效果。
盡管朱彥修認為內中風以痰為主,但他也並未忽視外中風的可能性。他在著作中提到:「從現今的情況來看,外中風的情況也是存在的,只是相對較少。」對於外中風邪的情況,他推薦使用小續命湯等方劑來發散風邪,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朱彥修的這一理論,不僅深入剖析了中風的發病機理,也為後世醫者提供了寶貴的治療思路和方法,對於中風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義。
從病因學的深入剖析來看,中風病得到了更為精準的歸類。古賢對於中風病的認識,提出了真中風與類中風兩大類別,這一劃分不僅厘清了長久以來中風學說中的諸多迷思,更為後世醫者在中風病的辨證施治上提供了明晰的導向。
真中風,顧名思義,乃是因風邪侵入人體所致,此風乃外邪,具有風的善行數變特性,故治療時須從風邪之治入手,從昔人的治法中汲取智慧。而類中風則不然,其發病機理更為復雜,或因火、或因氣、或因濕等內因所致,非單純外風所能概括。因此,在治療類中風時,醫者需綜合考慮各種內因,從三子之論中汲取啟示,不可偏廢任何一方。
自張景嶽提出非風之名,葉天士闡明內風之理,再至王清任深究血瘀之因,都是在類中風病因學理論的啟迪下進行的探索。中風之名,原指感受風邪所致之病,具有風的特性。然而,隨著醫學的發展,中風之名已逐漸演變為一種類比,用以指代具有類似癥狀的疾病。盡管如此,【傷寒論】中所載之外感病名「中風」仍並列於學術界,為醫者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隨著對類中風研究的深入,至清代時,隨著西醫學的傳播與交融,醫學家們開始重新審視【內經】中關於卒暴僵仆不知人的描述。張錫純等醫家指出,內中風的病癥在【內經】中已有記載,只是當時並未直接使用「內中風」或「腦充血」之名,而是稱之為煎厥、大厥、薄厥等。事實上,王履等醫家雖對【內經】中的相關論述有所研究,但尚未充分認識到煎厥等病名與中風之間的關聯,僅從【內經】中「三陰三陽發病,為偏枯痿易,四肢不舉」的論述出發,推論中風未必盡因於風邪。然而,這一推論無疑為後世的中風病研究開辟了新的思路與方向。
【素問●生氣通天論】中深刻指出:「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辟積於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視,耳閉不可以聽,潰潰乎若壞都,汨汨乎不可止。」這段話描繪了陽氣在過度勞煩之下,容易亢奮過度,導致精氣耗竭,尤其在盛夏之時,陽氣更易積聚,使人發生煎厥之癥。煎厥表現為目盲、耳閉,如同城池崩塌,病勢難以遏制。這實際上是真陰內損,孤陽外浮,氣逆而厥的癥候。
王履在【醫經溯洄集.煎厥論】中進一步闡釋:「夫充於身者,氣也……平則為正,亢則為邪……陽氣亢極而成火耳,陽盛則陰衰故精絕……」他明確指出,煎厥的成因在於煩勞傷陰,導致陽氣動化生火。尤其在夏季火旺之時,水不制火,火炎氣逆,從而引發煎厥。這與中風因於火者有所不同。中風之火,多因生活作息失宜,五誌過極所致,雖有陰虛陽實之癥,但終究內火暴甚,故治療宜用寒涼之法。
針對煎厥之癥,治法當以養陰益氣、固本止脫為主。可選用【局方】中的人參固本丸,此方以生地黃、熟地黃、天冬、麥冬、人參等藥材組成,加以五味子,共奏養陰益氣、固本止脫之功。透過調理陰陽,平衡氣血,以期達到治愈煎厥之目的。
由此可見,中醫對於煎厥之癥的認識深刻而全面,既關註病因病機的分析,又註重治法治則的探討。透過運用專業的中醫藥知識,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治療這一病癥,為患者帶來福音。

(2)三陰三陽病有偏枯癥狀者:

詳考【內經】之經典篇章,【靈樞●經脈】篇中深刻揭示了足少陰之氣的絕斷對機體的深遠影響:「足少陰氣絕則骨枯,骨不濡則肉不能著也,骨肉不相親則肉軟卻。」這寥寥數語,道出了腎精衰絕導致的肌肉骨骼失養之病理機制。腎足少陰之脈,作為主腎所生病者的重要經絡,其病變往往表現為肌肉痿弱無力,而施以灸法則能強食生肉,促進康復。
當腎精衰絕至極,無法滋養肌肉骨骼時,肌肉便會逐漸枯萎,骨骼也變得軟弱無力,難以支撐身體長久站立。若此病癥僅發於身體一側,則可見偏枯之癥,即一側肢體肌肉萎縮、功能喪失。
此外,【內經】中的另一篇章【素問●大奇論】亦對偏枯之癥有所論述:「胃脈沈鼓澀,胃外鼓大,心脈小堅急,皆鬲偏枯,男子發左,女子發右。」其中「鼓」指脈象大鼓於兩側,「鬲」即膈,意指上下氣血不通。這裏強調了心主血、胃為氣血生化之源的重要性,當氣血虧損、血脈不通時,便易發為偏枯之癥。
對於偏枯之癥的治療,【金遺要略】中的黃芪桂枝五物湯堪稱經典之方。此方以益氣通絡為主旨,透過調和氣血、疏通經絡,達到治療偏枯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足少陰(腎)、足太陰(脾)、足陽明(胃)、手少陰(心)等經絡所主病中,均有偏枯癥狀的出現。這些偏枯癥狀並非全由風邪所致,而是與多臟腑功能失調、氣血不和密切相關。因此,在治療偏枯之癥時,需綜合考慮患者整體狀況,從多方面入手,方能取得滿意療效。
古人創立新說,猶如在密林深處開辟一條新路,雖然時常受到前人留下的足跡與固有理論的羈絆,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勇敢地走出自己的道路。從思維的發展規律來看,任何創新都不可避免地會受到歷史積澱的影響,然而,若我們僅憑此就斷言古人之新說僅僅是前人微詞大義的延伸,或是早已被古人發明,那無疑是忽視了創新者的獨特貢獻,言過其實矣。
經驗思維在醫學領域表現得尤為顯著,它如同一條源遠流長的河流,承載著歷代醫家的智慧與經驗。中醫學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就是在這種繼承與創新中不斷前行。舊有的理論如同陳年的酒瓶,而新的觀點與學說則是那新釀的美酒。醫者們在註經引申的過程中,不斷為舊有的理論註入新的活力,從而衍生出諸多新穎而深刻的醫學見解。
在大一統的整體觀念下,這些零星的思想火花如同散落的星辰,被巧妙地整合成系統的理論。這種整合過程不僅體現了醫學思想的豐富與多元,更彰顯了古人對於醫學規律的深刻洞察與獨特理解。從中風學說的發展史中,我們便可以窺見這一過程的精彩與艱辛。醫學思想的萌生、發展、歧化和整合,如同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訴說著古人在醫學領域的不懈探索與卓越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