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數約:8266 字
閱讀時間約:10 分鐘
本文章節:
01、她每天睡12個小時,背後竟是大量的痛苦經歷
02、前男友突然人間蒸發,導致她在感情中缺乏理性
03、她能夠控制自己的夢境,這是特異功能嗎?
此圖為AI生成
文 | 何日輝
釋出 | 晴日心理
最近,我們持續分享16歲「雙相障礙」患者夢茹的深度心理幹預過程。昨天,我們詳細回顧了她第一次就診時的病情。
夢茹的童年並不快樂,父母常常不在她身邊,把她送到親戚家學習,她經常挨罵挨打。六年級還沒畢業,她就出國了。但因為年齡太小,她在國外又受到了很多欺淩、不適應,很快就罹患了抑郁癥,被父母接回國。
回家後,她交了一個男友,可對方是被診斷為雙相情感障礙的患者。他們相愛相殺,經常情緒激動,發生劇烈沖突。父母帶夢茹去上海精衛就診,這次,她的診斷改為雙相障礙。
很快,男友不辭而別,夢茹的情緒變得非常暴躁,然後又陷入低沈,每日在家過一天算一天,日夜顛倒,沒法學習,還對父母大發脾氣,甚至持刀相向。
眼見精神科藥物沒法讓女兒真正康復,夢茹父母帶她找我們就診,最後一家三口都決定接受我們的臨床深度心理幹預。
01、她每天睡12個小時,背後竟是大量的痛苦經歷
正式開始臨床深度心理幹預後,夢茹的配合度和信任度都不錯,催眠感受性測試也順利透過了,2021年10月下旬,夢茹第一次跟創傷修復師Lucy見面。
通常,患者跟Lucy第一次見面時不會進行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記憶修復,而是兩人先總結主要的精神心理癥狀,包括患者的困惑等,然後根據輕急緩重初步商量需要解決的問題。
健談的夢茹向Lucy說了很多,最後,兩人約定第二天進行第一次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記憶修復,主要處理針對夢茹做夢多的問題。
在上一篇文章的結尾,我曾經介紹過夢茹這個癥狀。
她經常做夢,尤其是春夢,而且她覺得自己能夠控制夢境,夢裏還經常出現一些不熟悉的男生,這令她感到困惑。夢醒以後,她會覺得非常疲憊,繼續蒙頭大睡,這導致她非常嗜睡,白天的生活基本就沒法進行了。
Lucy跟夢茹交流後,決定先處理的問題是:她每天睡12個小時以上,但每次醒來就會疲累,還會感覺迷茫跟焦慮,甚至會委屈得想哭。
利用深度催眠進入內隱記憶後,Lucy精準地找到了2個心理創傷事件。
第一個心理創傷事件發生在夢茹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夢茹每天晚上都要去姑姑、姑父家寫作業,直到晚上10點才能回家,10點半才能睡覺。
第二天,她還要5點半起來練習英語聽力、晨讀,長期缺覺讓她非常疲憊,也非常委屈。
「其他同學每天都可以多睡一會兒,6點半才起床,為什麽偏偏只有我那麽早起?」「別的同學都是爸爸媽媽陪著做作業的,而我就要去姑姑、姑父家寫作業,為什麽這麽不公平?!我爸媽根本就不愛我!」
夢茹內心非常抵觸,早上被迫起來晨讀時,尤其是父親抽查她學業時,她會故意做出一副很累的樣子,咬字不清、敷衍了事,就是為了氣父母。早上聽英語磁帶的時候,她也會感到特別煩躁,有時連早餐都吃不下。
這種狀態持續了整整6年,夢茹一直有睡不飽的感覺,所以一旦她有時間睡覺,她就會使勁睡,直到睡不下去為止。
Lucy修復了這個心理創傷後,引導夢茹意識到,父母不陪她做作業並不是不愛她,而是父母工作忙碌,也覺得自己不會輔導作業。
再加上夢茹小時候非常調皮,父母不舍得逼她,但又怕夢茹將來不成器,所以覺得交給當老師的姑姑、姑父代為管教是最好的。
但確實,夢茹父母以為自己的選擇對女兒是最好的,可其實因為不懂得真正的科學育兒,無意間對夢茹造成了不少心理創傷。現在夢茹長大了,要意識到父母的出發點是好的,只是方法有問題。
而且,夢茹小時候在父母、親戚的督促下刻苦學英語,在出國時就顯現出優勢來了。14歲,父母去國外探望她,她能全程無障礙地充當英語轉譯,別人誇她在英語方面非常有天賦,幾乎說得跟母語一樣好,她也很有成就感。
其實,這並非天賦,而是夢茹小學6年日積月累的訓練成果。從這個角度看,夢茹應該感謝父母的督促和要求。
第二個心理創傷事件發生在夢茹13、14歲的時候。夢茹在美國留學,寢室是個大房間,6個同學一起住,每個人住在獨立的小房間裏面。
但這個獨立的小房間也不是完全獨立,因為其實是沒有門的,房間之間有窗,還有隔板,雖然同學互相之間看不見,但聲音能暢通無阻。
學校規定,每晚睡覺時要將學生的手機都收走。夢茹的舍友們都有2部手機,被學校收走了一台,自己還藏著一台,宿舍關燈繼續偷偷玩手機、打電話。
可夢茹只有一部手機,每天晚上她都聽到舍友在打手機遊戲,有的跟男生打電話,吵吵鬧鬧,夢茹想睡又睡不著,還感到非常無聊。
Lucy問,「為什麽不制止她們呢?」
夢茹說她不能,因為學校裏的人際關系就跟宮鬥劇一樣,外國人會欺負中國人,中國人內部也會互相欺淩,她不想被人欺負,就選擇默不作聲。
夢茹每晚被舍友吵得很晚才睡著,而舍管每天早上6點鐘就會來敲門讓她起床,她非常疲憊,根本起不來。
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導致她後來經常整夜整夜地無法入睡,只能在床上哭泣,望著窗外的月亮心裏祈禱,「讓我睡個好覺吧!」。夢茹覺得自己的房間裏冷冰冰的,就像個監獄一樣。
等到第二天上課時,她忍不住打瞌睡,這也導致她學習成績嚴重下滑,情緒越來越糟糕,形成了惡性迴圈。
於是回到國內後,夢茹遠離了嘈雜的寢室環境,她就一直對自己說一定要睡飽,睡到不能再睡為止。
Lucy修復了舍友帶來的心理創傷,並引導夢茹意識到作為一名準成年人,回到國內,其實她並不需要睡太久,每天有7、8個小時的睡眠就可以了。如果睡太多,反而可能會感覺疲憊。
夢茹還說自己對父母有怨恨心理,因為舍友們都有2部手機,但她只有一部,「別人的父母都對他們那麽好,我的父母卻不是這樣的,我有時懷疑自己不是父母親生的!」
Lucy再次引導夢茹意識到父母是愛她的。現在玩手機遊戲成癮的孩子比比皆是,父母擔心她在國外沈迷玩手機,耽誤了學習和休息,才沒有給她買2部手機。
而且,很明顯她當時的舍友都不太自律,素質較低,如果她也有2台手機,那很快就會被帶偏。既然她討厭這些影響別人休息、還欺負弱小的舍友,那就要提升自己,以後去到更高水平的學校,遇到這些同學的機率會大大減少。
第二天,夢茹告訴我,她做完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記憶修復後,仍感覺有些入睡困難,腦子有點混亂,胡思亂想。她十二點就躺下了,直到淩晨2點半才睡著。
不過,第二天上午11點起床時,她沒有以往的抗拒感,很快就起來了,中午吃飯時的食欲很好,覺得飯菜很好吃,感覺很美好,整體情緒是比較開心的。
夢茹希望我能把在內隱記憶層面找到的創傷事件都告訴她父母,讓父母知道她經歷了什麽,為什麽會得病,並且更能夠理解她。我說,這是必須的。
夢茹還跟我講了一些成長經歷。比如她讀小學三年級時,教育政策突然改變,小學一、二年級不用考試,作業也少了很多。她覺得非常不公平,因為她讀一、二年級的時候,為了考試總是辛苦地寫作業。
她在小學時還受到同學的挑釁,跟同學打架,老師就把她父母叫來學校。夢茹父母說要帶她去看醫生,認為她有多動癥。
她小學時還屢屢偷東西,看到同學有好看的東西,就直接拿走,母親發現後一直追著她打。她還偷過父母的錢買文具、買零食。
父母發現錢少了,就會告訴姑姑,姑姑就會把夢茹用偷來的錢買的文具丟掉。夢茹心理非常不平衡,因為她認為父母不給她零花錢,但其他孩子都有,所以她繼續偷,覺得要補償自己,形成惡性迴圈。
現在夢茹長大了,她也知道偷東西是不好的,對自己的行為也有了更大的約束能力。但是她的好奇心還是特別強,手特別癢,到了母親辦公室就總是這裏翻翻、那裏看看。
我告訴夢茹,她偷東西的行為背後肯定有疊加性心理創傷,甚至可以說她小時候都有偷竊成癮了。雖然她現在不偷了,但總是翻看別人的東西,容易令人誤會,引發人際矛盾,後續有需要的話,可以讓創傷修復師Lucy進行處理。
我還自我開放,分享了我的自身經歷。我上學時也學英語,但只註重書面和應試,完全是「啞巴英語」,我的英語口語很弱,這也大大限制了我的考博以及事業上的發展。
所以,夢茹要感謝她的父母,雖然當年他們的方法不夠科學,但客觀上確實讓她的英語口語打下了良好基礎,這對她將來職業的選擇也是很有幫助的。
那天,我把上面2個心理創傷事件,一五一十、詳詳細細地都告知了夢茹父母。他們很驚訝,說從來不知道女兒心裏面原來有這些想法,也不知道她在國外寢室遇到這些困難,更沒想到,女兒竟然會懷疑自己不是他們親生的!
他們意識到,過去對女兒的教育實在太過於嚴厲了,沒有理解孩子的內心,總是覺得是為了她好而強迫她接受一些決定。我督促他們必須加強自我反省、改變及提升,爭取真正地改善親子關系。
02、前男友突然人間蒸發,導致她在感情中缺乏理性
本來,Lucy和夢茹說好了,第二次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記憶修復時,繼續處理她多夢的問題,可是她父母提出了一個緊需處理的問題:
最近有一個叫小辛的男生經常騷擾夢茹,這男孩非常偏執,還伸手問夢茹要錢,夢茹跟他的關系就像是農夫與蛇。夢茹雖然也知道這個道理,但就是無法與他斷絕關系,兩人已經是男女朋友了。
夢茹父母非常擔心,害怕女兒一直與小辛纏結不清,可能會發生一些意外,所以希望Lucy能否就這個問題進行緊急處理。
很多患者父母都希望緊急處理孩子的一些問題,但這也要看孩子本人是否願意面對。幸好,夢茹在這件事還是有一定理性的。
其實這個小辛,她跟我提及過,之前還說已經把他拉黑了,但從現在看來,兩人還沒徹底斷絕關系。
她知道自己跟小辛不合適,後者經常給自己帶來很多焦慮和煩惱,但對於分手一事,夢茹還是非常猶豫。但她願意針對這個問題進行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記憶修復,尋找自己無法作出理性決定的原因。
Lucy利用深度催眠進入她的內隱記憶層面後,找到了相關心理創傷事件,這跟她與前男友的戀情有很大關系。
夢茹從國外回來後,認識了一位被診斷為雙相障礙的男生,兩人開始談戀愛、同居,交往了一年多。夢茹覺得男生對自己很好,甚至對她許諾:無論如何,兩人都不會分手。
但後來,他們經常發生劇烈沖突,互相導致病情惡化,夢茹的父母勸他們分手,男孩的父母也出面阻止。突然,這個男生消失了,像人間蒸發一樣,他上一秒還在跟夢茹聊天,下一秒就把夢茹的所有聯系方式都刪除、拉黑了,夢茹根本找不到他。
夢茹完全接受不了這個事實,她找了很多朋友詢問這個男生的下落,但都沒找到。那一個月裏,她憤怒、絕望,又哭又笑,拼命扇自己,幾乎處於一種癲狂的狀態。
Lucy在內隱記憶層面觸碰到這個心理創傷事件時,夢茹非常激動,甚至表現得歇斯底裏。考慮到夢茹有情緒失控的風險,Lucy只是簡單做了處理,計劃後續等到夢茹有更大的好轉時,再進行更加深入的創傷修復。
前任的不辭而別對夢茹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創傷,她開始不停地上網玩遊戲、跟網友聊天,讓自己沒那麽痛苦。小辛就是她在這個階段認識的,兩人聊得熱火朝天,夢茹心想,無論是誰,只要能夠陪伴她、幫助她走出這段痛苦的時光就可以了。
所以,夢茹對小辛是有感恩之心,因為他確實幫助夢茹走出了失戀的悲傷。再加上,夢茹覺得前男友突然人間蒸發,這種做法非常殘忍,她不想成為跟前任一樣的人,更不想把前任帶給她的心理傷害施加在別人身上。
所以,夢茹即使意識到小辛不適合自己,她也難以下決定,無法痛快地分手。
Lucy引導夢茹意識到,每個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都會遇到不同的人,甚至與不同的人談戀愛,很少有人談一次戀愛就談到結婚的,經歷多次戀愛是正常的。對於曾經伴侶的離去,我們要坦然接受。
雖然前任的不辭而別確實非常殘忍,但這可能與他父母的強硬介入有關,從客觀上,這也令夢茹避免了「剪不斷、理還亂」,否則如果以她的性格,可能兩人繼續相愛相殺,甚至真的出現悲劇。
夢茹要學會吃一塹、長一智,談戀愛時,如果感覺對方不好,她不需要突然消失,但可以先理性提出分手,再斷絕聯系。
她一開始與小辛確立戀愛關系,其實是急著找新歡來沖淡舊愛帶來的痛苦,這段感情的開端本來就是不理性的。夢茹要學會自我反省、改變及提升,當自己陷入痛苦、絕望的處境時,不要寄希望於別人來解救自己,而要提升自己的逆商,讓自己的內心變得強大。
Lucy還敏銳地察覺到,一旦有人多次向夢茹表白,夢茹就容易動搖,甚至會覺得自己對對方動心了。這顯然是「戀愛腦」的表現,背後肯定還有其他的疊加性心理創傷,後續根據需要再處理。
第二天,夢茹告訴我,她已經再次將小辛拉黑了,這段感情在她心中徹底過去了。
她還意識到,小辛似乎一直在PUA她,他的原生家庭也存在極大的問題,他母親不顧外婆的反對,堅決與小辛的父親在一起,但兩人結婚後,小辛父親一直遊手好閑,夫妻倆經常吵架。
「幸好我沒有告訴他我住在哪裏,現在我跟他分手了,感覺特別輕松」,夢茹說。我覺得夢茹的自我保護意識非常好,給了她大大的肯定。
夢茹還說,她一想到很快就要迎來18周歲的生日,成年後有權利去決定自己的事情時,她就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隨著情緒變好,她的睡眠品質大大改善了,不再入睡困難,也不做春夢了。這也令她感受到臨床深度心理幹預的神奇。
隨後,我將這次在內隱記憶層面發現的心理創傷事件告知了夢茹父母,希望他們能夠理解女兒為何遲遲不能作出感情切割。但他們不需要太擔心了,夢茹已經決定跟男孩分手了。
夢茹父母聽了非常高興,連聲道謝,說之前無論他們怎麽勸,夢茹都不聽。
但我告訴他們,夢茹前男友給她帶來很大的心理創傷,現在還不合適去觸碰,也就暫時沒法修復。她在戀愛中不理性的行為有可能還會反復,他們要多加留意。
03、她能夠控制自己的夢境,這是特異功能嗎?
一周後,夢茹再次跟創傷修復師Lucy見面。上次的情感問題得到初步解決後,她們的處理重點又回到夢茹多夢的問題上。
簡單交談後,Lucy決定處理這個問題:夢茹發現自己可以控制夢中的情景,她在夢裏像完成任務一樣,一個接一個地做夢,醒來時非常疲憊。
以前,她幾乎每天都做「春夢」,第一次進行病理性記憶修復後,減少至每周3個左右,但醒來後細節記得特別清楚,非常疲憊。而且,她覺得,「我能操控夢境,這是不是特異功能?甚至會不會夢裏面真的有平行空間?」
Lucy對處理睡眠、夢境的問題有豐富的經驗,她告訴夢茹,這不但不是特異功能,而且很可能背後有疊加性心理創傷,導致她難以自控地操縱自己的夢境。
而且她對夢的細節記得清清楚楚,證明她的深度睡眠時間很少,大腦皮層總是處於活躍狀態,所以醒來感到特別累。她相當於夜裏在拼命做夢,天亮了才開始真正睡眠、休息,所以一睡就要睡很久。
Lucy利用深度催眠進入夢茹的內隱記憶層面,找到了這個問題背後的3個心理創傷。
第一個是她與前任男友在一起的時候,當時她被診斷為抑郁癥,情緒波動時容易自殘。而她的男友被診斷為雙相障礙,激動的時候會自己扇自己嘴巴。
他們覺得彼此同病相憐,互相理解和扶持,一度愛得非常深。他們同居後,曾經互相作出過承諾,不能再自己傷害自己,夢茹再也不能自殘,男友也不能扇自己嘴巴。
結果有一天晚上,夢茹失眠了,非常難受,她想讓男友陪她聊聊天,結果男生不願意聽她叨叨,有點敷衍地拒絕了。夢茹當時沖男友發飆了,男友也激動起來,開始拼命扇自己的臉和嘴巴,還沖到陽台上,非常危險。
夢茹覺得她做到了不自殘,可男友卻沒有遵循承諾。她非常生氣,也非常委屈,覺得自己打心底把男友當成了家人和傾訴的物件,很希望他能重視對她的承諾。
夢茹產生了一種無力感,她想在夢裏釋放這種無力的感覺,比如在夢境中控制男友按照她的要求去做。直到她接受臨床深度心理幹預時,雖然兩人已經斷絕關系很久了,但前男友還是經常出現在她夢境中。
這恰恰證明,夢茹因為現實中前男友做不到對她的承諾,她感到無可奈何,而轉而在夢中「控制」前男友,這背後其實是心理創傷的表現。
這個創傷再次觸及了她跟前男友的關系,她在催眠中情緒再次非常激動,甚至抽自己的嘴巴。Lucy只好再次先進行簡單處理,並引導她要提升自己的認知,如果別人作出了承諾,但確實沒有能力做到,那她不能一味歸結為別人不重視承諾、言行不一,更不必感到憤怒和委屈,進而想換個方式控制別人。
她的前男友是患者,而且病得比她更嚴重,他情緒劇烈波動時扇自己的嘴巴是難以自控的,是嚴重的癥狀,不是單靠他做出承諾、靠意誌力就能克服的。夢茹要理性地看到這一點。就類似於她自身也有很多癥狀難以自控,是一個道理。
夢茹還要學會舉一反三,不要對別人作出的承諾過於在意,當別人做不到,要嘗試理解、分析背後的原因和真相。如果發現情有可原,甚至可以給予別人包容和幫助,讓自己成為更強大的人,而不是對於他人有控制欲。
夢茹的第二個心理創傷發生在不到10歲時,那時候,她感覺自己與別人交流時經常帶著假面具,內心非常壓抑,所以常常在夢中釋放這種情緒。
比如父母有時帶著她去參加一些聚會,親朋好友會誇獎她,說「茹茹真乖呀」「長得真漂亮」「你真聰明」等等。
但夢茹知道真實的自己不是這樣的,根本就不乖,她也不希望自己成為別人所期望的乖乖女。但是面對這些親朋好友的時候,她又不得不帶著「面具」,禮貌地微笑、謝謝他們,她心裏非常不舒服。
「更搞笑的是,我爸經常在這時候站出來大吹特吹,說我特別聰明,以後肯定能當上博士,甚至能當總統,反正至少是北大清華的苗子」。
她感覺到父母對她的期待非常高,這導致她對自己的要求也逐步變高,但她看看真實的自己,發現跟她的自我要求大相徑庭。她感到很大的壓力、無奈和不甘。
所以她在夢中想控制一切,達成一些目標,心裏就會開心一些,釋放一些壓力。
夢茹這個心理創傷,再次證明了大人總是對孩子過度誇獎的危害有多大,這有可能令孩子內心飄飄然,變得自高自大,也有可能像夢茹這樣,內心知道自己有多少「斤兩」,因為遠遠不符合大人們的誇獎而倍感壓力,甚至也自我施壓。
Lucy對這個心理創傷進行了修復,並引導夢茹意識到,無論一個人有多成功,人生中都會有些難以實作的目標和期待,這其實是生活中的常態。只要她盡其所能,能力提升就可以了。
而且,她不能因為不想做別人期待的「乖乖女」就故意逆反,故意玩世不恭,只按自己的性子來做事。對於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如果它非常重要且有益的話,還是要去面對、去做的。
而且,等到她真正走向康復了,藥物全部撤了,高效學習的能力也塑造出來了,她確實可以繼續在學業上深造,說不定真的能成為博士,但這要求她持之以恒地努力。
她即將成年,在這個年齡階段,更重要的是享受奮鬥的過程,和隨之帶來的充實和成就感,而不必太在意結果。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她再也不需在夢境中實作她的願望或者期望了。
第三個心理創傷事件發生在當時不久前,大約是2020年。夢茹和父母在家吃飯,父母討論著工作上的事情,夢茹聽了非常想表達自己的意見。
但是她一張嘴說「我覺得這個事……」,就會立馬被父母打斷,說小孩子別插嘴。她內心非常壓抑。「從小,不管是家裏的狀況,還是我爸媽工作的事情,他們基本不會告訴我。我感覺自己不是家庭的一份子,是個外人!」
夢茹特別渴望父母能聽聽她的建議,既然現實中實作不了,她就在夢境中控制父母聽她的意見。
Lucy修復了上述的心理創傷,並引導夢茹明白,雖然她覺得自己的心智比同齡人成熟,但畢竟她還不到18歲,她的人生閱歷、經歷遠遠不及父母,所以父母覺得她的意見缺乏參考價值。
而且,她在表達看法總是強行插入別人的談話中,這樣更難得到理解和支持。
所以,下次她再想表達建議時,先等別人說完,再選擇合適的時機,並且說出自己為何有這些建議,來自於她哪方面的擅長領域,這樣父母更有可能聽進去。
第二天,夢茹告訴她昨天晚上她還是做夢了,但不是春夢,沒有了想控制他人的想法,也不去控制夢境,而是任夢自由發展。醒來以後,她也不會反復想起夢境,改變非常大!
我聽了也很高興,但我提醒她,昨晚在內隱記憶層面觸及到她前男友帶來的心理創傷時,她仍然有強烈的負性情緒,以至於Lucy只能初步處理。
前男友給她帶來的心理創傷非常大、非常多,這些創傷一定要得到修復,否則一旦啟用,有可能會導致她異常激動,扇自己嘴巴,很多精神科大夫會認為這是輕躁狂/躁狂發作。而且。這也可能導致她在後續戀愛中不理性,夢茹也表示認同。
夢茹還問我什麽時候能開始快速減藥,因為她很想減肥,目前吃的藥導致她出現代謝問題,特別容易發胖。
我讓她先保持耐心,因為才進行了3次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記憶修復,她還沒有明顯走向康復,但如果她繼續積極配合,應該很快就能開始減藥了。
而在減藥的過程中,有可能一些更深層面的心理創傷會暴露,她的情緒可能有一定的波動,但這對於創傷修復來說反而是好事,有助於更快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後來,夢茹父母得知了上面3個心理創傷後,他們很驚訝,尤其沒想到原來父親當眾對她誇獎、吹捧,會令她感到壓力山大!
這一點也是我們反復在文章、視訊中強調的,父母要避免對孩子過度誇獎,尤其別說「孩子長大後一定會如何如何」這樣的話。孩子聽多了,可能覺得自己特別牛,以後肯定是個大人物;可如果他們發現自己的真實能力其實差得很遠,也容易有壓力,甚至自我否定。
不知道讀者們是否記得,夢茹第一次前來面診時,就談及自己有咬手關節的習慣,一度咬得鮮血淋漓,但她還是忍不住。
而且我們後來得知,她父親也有咬手指頭的習慣,並且她父親也一度罹患抑郁癥,只是後來逐漸康復。
類似的病癥先後出現在父女身上,這到底是遺傳,還是源於相似的後天經歷?為什麽他們兩人都有這個問題?下一篇案例文章繼續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