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CT多做一次,患癌風險就增加43%」沖上熱搜!CT到底還能不能做

2024-03-18健康
多家媒體報道某專家稱做一次 CT 患癌風險提高 43%,這個讓很多朋友感到很恐慌,甚至拒絕 CT 和 X 線檢查,那麽這種說法到底有道理嗎?
先說結論,這其實是該話題在傳播過程中省略了很多關鍵資訊,結果造成了誤讀,如果仔細看看專家的詳細解讀,就知道不必為做CT恐慌。
視訊截圖
為什麽這麽說呢?接下來咱們就詳細說說。
患癌風險增加 43%?
我還能做 CT 嗎?
首先,專家提到的研究是下面這篇,2023 年 11 月發表於【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雜誌上。需要指出的是,這項研究的研究物件是 22 歲以下接受過 CT 檢查的青少年,而且關註的重點是血液系統惡性腫瘤。
此項研究隨訪了近 100 萬名 22 歲接受過 CT 檢查者,經過統計分析,研究者認為證據表明兒童 CT 檢查增加了血液系統惡性腫瘤風險。而研究者的目的絕不是為了讓大家都別去做 CT 檢查,而是要提醒兒科醫生要更審慎地考慮 CT 檢查,以及要對 CT 檢查的劑量進行最佳化,以降低小患者的風險。
事實上,這次受訪專家講得也很全面了,只要你以「CT」「患癌風險增加 43%」等關鍵詞進行搜尋,找到一篇稍微詳細一點的報道,你就會發現專家已經說得非常清楚了:
圖片截自網路
實際上,關於放射線怎樣才會傷害人體,也已經有大量的科普,簡單總結一下就是像 CT、X 線這樣的醫學檢查,會利用游離輻射成像,但是對普通人來說,只要劑量沒有超過 100 毫西弗/年,就不會給健康帶來風險。而一次普通的 X 線檢查,放射線劑量只有約 1.2 毫西弗,而一次局部的 CT 平掃,劑量通常也只是 X 線檢查的幾倍而已。
因此如果只是例行體檢或因診療需要偶爾做一次的話,放射線劑量並不會超標,不必擔心。此外咱們生活的自然環境中本身就存在著微量的天然的放射線,對此咱們既躲不開也沒必要躲,因為對健康沒有什麽影響。
其實如果只是討論還能不能做 CT,到這兒已經可以下結論了,但是這裏咱們還可以再更深入地做一點探討。
CT引發公眾焦慮,發生了什麽?
這個話題確實引起了不少人的恐慌,甚至還有人因此對 CT 檢查心生厭惡甚至恐懼,不願意去做該做的 CT 檢查,更有甚者,連普通的 X 線檢查都不想做了……那麽到底發生了什麽?
是專家們說得不夠準確嗎?這項研究使用了近 100 萬樣本,很多醫療工作者不懈努力,追蹤了很長時間得出了這個結論,並且經過了同行評議,要推翻這項研究的結論,恐怕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該項研究也明確指出了,研究目的是讓兒科醫生,在給孩子做檢查的時候,要更慎重地考慮 CT 的使用,範圍限定得非常清晰。
而且,只要你去看了詳細報道,就會發現專家講得非常全面,不僅介紹了這項研究的背景,還強調了放射線傷害和劑量的關系,也說了正常按需檢查並不用擔心和焦慮,並提到某些肺癌高危人群可以定期做胸部低劑量 CT 來篩查。而且受訪專家談到 CT 可能的風險,更多的是為了勸阻那些稍微有點咳嗽就想做次 CT 看看的患者——明明有更便宜和放射線更小的檢查。
是媒體報道有問題嗎?媒體有責任把一些新的研究,還有一些專家的見解傳達給大眾。媒體也需要把精簡出的最重要的結論放在報道的最前面,標題裏面還常會省略掉一些看起來不那麽重要的因素,只突出最重點就能抓人眼球的詞句,短視訊也是如此。很多社交平台的營運人員思路也類似,肯定會選最簡短勁爆的結論當作話題。當然,這也是當下相關行業的日常操作,也許不應苛責。
那麽是老百姓理解有誤,因為不了解相關知識自己嚇自己嗎?更不是了,試問有誰不關心自己的健康呢?只是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不可能每個人再去學醫。而且我們時間都很有限,不可能看到一篇報道就去查論文。對大多數朋友來說,可能更多的是看到個抓人眼球的大標題,點進去匆匆掃一眼就翻下一條或者去忙自己的事了。而大家越忙時間越緊,媒體就得把內容做得越簡短有力,標題起得越聳人聽聞,這樣才有人看……
壞訊息是,這種現狀恐怕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難以改變,好訊息是,如果我們了解該如何正確看待新聞報道中的健康風險,就能減少一些焦慮。
你眼中的風險vs真實的風險
現在人們都分外關註自己的健康,對任何可能危及健康的事都非常敏感,但很多情況下這是沒必要的,以下兩條建議,可能有助於幫大家減少焦慮:
1
區分絕對風險和相對風險
關於風險,特別是醫療健康方面的風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定要區分絕對風險和相對風險。二者怎麽區別?舉個例子,假設某種疾病發病率為 1 例/萬人,這就是所謂的絕對風險。如果後來我們發現某種因素能讓這種病的發病率變成 2 例/萬人,那就可以說某種因素讓該病風險提高了 100%,這就是相對風險。
比起每萬人多了 1 例,顯然風險提高了 100% 看起來更嚇人,盡管聯系上下文他們其實是一回事。而前文中提到的關於「患癌風險增加 43%」的研究,結論之一就是每 10000 名接受 CT 檢查的兒童,預計有 1~2 人會在之後的 12 年內,因放射線暴露,患上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看到「 1~2 人/萬人」「 12 年」,是不是感覺好像沒那麽嚴重了?
其實很多健康風險都是如此,如果知道了它實際上只會讓每萬人中增加一例患者,我們作為個人可能就不會因此過於焦慮。但對醫學專業人士來說,從宏觀上來看發病率百分比稍有變動,再乘以龐大人口基數,背後可能就意味著成千上萬條人命,因此他們才更需要仔細研究到底發生了什麽。
2
弄清到底是什麽人得了什麽病
先簡單對比一下極度簡化後的熱搜話題和專家的解釋。
一眼看過去,我們就能發現少了太多的資訊。原來的研究明明聚焦在特定人群的特定癌癥上,把關鍵資訊省掉之後,就成了「所有人做 CT 患癌風險都會增加了」,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流量密碼」吧。
因此對於疾病風險,特別是癌癥領域的資訊,我們一定要搞清楚,癌跟癌不一樣,同一種癌不同分期不同病情又不一樣,而不同的人群的風險,往往也有區別。類似的,部份癌癥篩查,往往也只推薦相應的高危人群去做,非高危人群去做意義不大。所以咱們千萬別看到個「癌」字就高度緊張,自己對號入座,平添焦慮。
有句歌詞唱得好:誰不想余生過得安穩……但是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沒人能夠抗拒,風險和不確定性一定會伴隨我們生命的始終。而我們中的絕大部份人又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學習醫學,所以我們更需要專業人士和專業的媒體,來幫我們澄清細節。
一方面媒體在報道內容的時候要詳實。另外一方面我們也要知道,報道的就算是事實,但報道方式、詳略也會影響我們的認知,讓我們只記住了聳人聽聞的標題,而忽略了更重要的細節,而這可能讓我們增加了焦慮,甚至會讓我們做出錯誤的健康決策。
轉載自:人民網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