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回顧歷史:梅城戰役

2023-12-20歷史

在梅城江北的紅四軍梅城戰役陳列館,那些破損簡陋的槍支彈藥,雖然銹跡斑斑,卻依然散發著沈重、肅穆的氣息。這些遺物仿佛在訴說著歷史的滄桑,讓人不禁想象起當年槍林彈雨、硝煙彌漫的激烈場景。這就是紅四軍梅城戰役的見證,它不僅在紅四軍的成長、發展和戰鬥歷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更對東江乃至整個梅州的革命鬥爭產生了深遠影響。

這場戰役不僅擴大了東江的紅色區域,更推動了東江和梅州的革命鬥爭向前發展。同時,它也使得東江和閩西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更大範圍的革命根據地。這場戰役的勝利,不僅為紅四軍的成長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更為中國革命的勝利貢獻了一份力量。

1929年10月13日,紅四軍前委在長汀接到中共福建省委於10月6日「飛函」轉發來的中共中央指示,這份指示要求紅四軍「全部立即開到東江去,幫助東江廣大群眾的鬥爭」。福建省委亦表示「同意中央對前委的指示」,並要求前委「堅決的執行」中央指示。他們堅信,「朱毛紅軍無疑的是要開到東江去工作」。

紅四軍進軍東江梅州,這是一場醞釀已久的軍事行動。早在1929年4月1日,中共中央在致信朱德、毛澤東時,就提出了紅四軍行動方向的問題。信中指出:「你們面前有三條出路:一是向贛南發展,二是向閩西發展,三是向東江發展。究竟向哪一方面發展,應根據實際情況決定。」

此時,東江地區的革命之火逐漸旺盛起來,中共東江特委期盼著紅四軍的到來。然而,紅四軍剛剛從井岡山下山不久,閩西、贛南還在積極開拓之中,此分時兵進入東江為時尚早。因此,紅四軍前委回復東江特委,表示紅四軍暫時無法分兵前往東江。

在五月的下旬,紅四軍第二次進入閩地後,再次致信東江特委,表示紅四軍有可能向東江進行遊擊行動。六月的上旬,紅四軍前委派遣陳毅為代表前往東江特委,告知紅四軍以及閩西地區的詳細情況,並表示紅四軍將前往興梅地區。他們要求東江特委做好一切準備工作。

六月的下旬,東江黨代表大會對紅四軍的這一行動計劃進行了深入的討論。 鑒於東江地區的革命力量尚顯薄弱,且當地的軍閥戰爭已經暫時平息,大會決定告知紅四軍暫時不要前來東江。然而,如果紅四軍在閩西南難以立足,前委認為有必要前來東江的話,也是可以的,但不可深入東江腹地,只能到達靠近閩贛邊的蕉嶺、平遠等縣。

根據東江特委的這一決定,紅四軍前委立即改變了原先的進軍計劃。在九月底的時候,第二次粵桂戰爭即將爆發。 東江特委致信紅四軍前委,報告了當前東江的形勢以及東委的鬥爭策略,要求紅四軍此時應堅決地向閩西南、東江邊界進行遊擊行動,以直接幫助東江西北部的鬥爭並推動東江群眾能夠更加激烈地鬥爭起來。

為了迎接紅軍進入廣東,中共松江區黨委多次召開秘密會議進行籌備工作。他們積極發動松江區各黨支部、各蘇維埃農民協會、赤衛隊、婦女協會、各村級各協會等革命組織積極秘密行動。此外,他們還多次派出松江區赤衛隊幹部陳勝候、郭中富等人,經過松源前往福建紅色蘇區秘密交通線為紅四軍引路。

18日,陳、郭二人回到松源,發現國民黨陳維遠部已在松源增兵一個營。他們立刻星夜趕回象洞村,向朱軍長匯報了這一緊急情況。朱軍長迅速作出反應,派遣紅一縱隊與閩西紅軍13大隊共2000余人,在林彪的率領下,於18日連夜從上杭、武平交界的中堡出發,於19日經南磜步尚村進入松源。

當天一縱隊分三路包圍在松源的陳維遠部十三團一個營的駐軍。上午8時許,紅軍發起攻擊,敵退守五星橋。在紅軍的強大攻勢下,敵軍如同被困在籠中的野獸,退無路守無門。此仗紅四軍斃敵營長1人、連長2人及下級官兵百余人,繳得機關槍1挺、步槍78支,俘敵甚眾。

同時,朱德軍長帶領紅四軍軍部和從武平巖前會合過來的第三縱隊全體官兵共2000余人,於10月18日星夜從武平縣象洞村出發經過石磜(北磜)、九姑陂進入松源。二縱隊從福建上杭中都出發,15日進入「廬下壩」,20日在石下壩與敵發生激戰,擊潰敵軍兩個營,俘獲敵3個連的人槍。然而,縱隊長劉安恭等20多名官兵在戰鬥中英勇犧牲,部隊1000多人於21日經灣溪村進入松源。

在松源期間,紅四軍得知了蔣光鼐率領的一萬余眾國民黨軍隊已經抵達福建的峰市,與此同時,陳維遠旅的三個團也在松口鎮駐紮,企圖阻擊紅四軍向東江進軍。面對這樣的情況,紅四軍原本計劃直取松口,向興寧、五華進軍,然而由於紅軍與敵人的力量差距,這一計劃變得困難重重。因此,紅四軍決定改變路線,從蕉嶺、平遠進入興寧,最終到達東江的赤色區域。

23日,朱德等軍事骨幹與從上海輾轉到松源的陳毅領軍撤離松源,並留下雷鳴遠、鄧雄等紅軍骨幹加入松江區赤衛隊,以壯大當地的武裝力量。24日晨,紅四軍進入蕉嶺縣城。蕉嶺縣城沒有駐紮國民黨的正規部隊,以鐘國祥、劉達群為首的警衛隊一觸即潰,國民黨蕉嶺縣長葉寶倫帶著衛兵向河西方向狼狽逃遁。一些反動官僚和政客、土豪劣紳聞風而逃,國民黨蕉嶺政權土崩瓦解,煙消雲散。

紅四軍進入蕉城後,立即派出宣傳隊和政治工作人員深入大街小巷和附城農村張貼告示,刷寫標語,召開群眾大會,宣講紅軍的政策紀律。同時,與中共蕉嶺縣委取得聯系,召集工商界人士開會座談。東江特委軍委委員羅欣然等協助軍部籌集大洋2000余元。此外,紅四軍還收繳了蕉嶺土豪古盛孚的長槍20多支,放火焚燒了國民黨蕉嶺縣衙。

朱德軍長在蕉城老南街口武衙門坪發表演說,宣傳共產黨和紅軍的政治主張。他明確指出,紅軍是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是工農的子弟兵,是為了窮人打天下謀幸福的武裝隊伍。朱德軍長號召人民要團結起來,打土豪分田地,廢除苛捐雜稅,廢除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治和特權,打倒國民黨反動派,建立蘇維埃政權。

此時,梅縣城沒有敵正規軍駐守,只有地方武裝和警察武裝。紅四軍得知這一情報後,即決定攻占梅縣城。

10月25日清晨,紅四軍一、二、三縱隊的6000多名勇士從蕉嶺出發,像一把尖刀直插梅城。下午3時,他們的前鋒已抵達梅城附近,與警衛隊短兵相接。這場戰鬥如同疾風驟雨,僅僅持續了一小時,紅軍便如破竹般進入梅城。

駐守梅城的基幹大隊和警察,面對紅軍的進城,沒有進行抵抗就潰散了,他們像受驚的鳥一樣逃離了梅城。當晚,紅軍已全部占領梅城,他們立即成立了東江革命委員會,並頒布了由毛澤東、朱德、古大存、劉光夏、陳魁亞、朱子幹、陳海雲7人組成的主席團所釋出的【東江革命委員會關於公布執行土地政綱的布告〈第177號〉】。

紅軍進城後,他們立即張貼布告,釋放了被關押的200多名犯人。這些犯人中,有10多名是自己的同誌,其余大部份是政治嫌疑犯。紅軍還維持了城市的秩序,並與地方黨組織取得了聯系。他們召集了梅城工商界人士會議,決定籌款7萬元。

地方組織也派出黨團員協助紅軍的政工人員和宣傳員,到處寫標語,向群眾演說,講解紅軍的政策和紀律。由於紅軍的這些政治宣傳工作和群眾工作,第二天梅城就恢復了秩序。

26日下午4時,朱德同誌在孔子廟召開群眾大會,到會群眾約有三四千人。朱軍長站在大成殿面前的石鼓上,用客家話向群眾演說,講清紅軍的政策和紀律,說明紅軍是共產黨領導的工農子弟兵,介紹了紅軍的政治主張,號召大家武裝起來,成立蘇維埃政權等,並要求大家要正常營業。

然而,正當群眾聽到興奮入神的時候,突然傳來槍聲。原來是從蕉嶺、松源追來的陳維遠的三個團的先頭部隊跟防守城郊的紅軍排哨打響了。由於當時偵察工作做得不好,至敵來到城郊才發覺。又不明敵人的虛實,為避免損失,紅四軍決定撤出梅城。

朱軍長在群眾大會上告訴大家:「不要怕,紅軍很快會重返梅城的,革命是一定要成功的,以後再與大家相見。」散會後,朱德同誌率隊伍出南門,涉過河水幹沽的程江,向百花洲、烏盧夏、大沙河唇、烏石頭、梅南方向轉移。到大沙尾時,分向龍潤窩、澄坑兩路到軒坑會合,在晚上8時左右到了軒坑渡口。

軒坑渡口上有一只小船,紅軍就在淺水灘涉水渡江,在旁溪、耕鄭、龍崗及上下羅等村莊宿營。

27日,當紅軍向東剛剛轉移到亞婆嶂時,國民黨反動派已經集結了大量軍隊,沿著梅江兩岸南上,一路往興寧、一路往湯坑,企圖跟蹤追擊。此時,湯坑、八鄉山、揭陽、普寧以及五華、興寧、龍川等地的工農武裝紛紛集結,對當地地主豪紳武裝進行猛烈攻擊。同時,敵軍發現了往畬坑的大路上紅軍故意扔下的一些破軍服爛草鞋,認為紅軍已經到了湯坑、興寧一帶,於是尾追而去,卻撲了個空。此時,紅軍已經轉移到豐順山中休整。

這時,兩廣軍閥戰爭剛好結束。粵系軍閥有可能轉入進攻紅四軍。而且,敵郭思演教導團(四個營的加強團)乘紅四軍轉移到豐順山中休整時便占據了梅城,並剛從汕頭運來18船槍支彈藥,放在孔子廟側的李家祠。

紅軍探知這一情況後,朱德軍長、朱雲卿參謀長、陳毅政治部主任在豐順山中召開了有各縱隊司令員及東江、梅縣等地方負責人參加的軍事會議,研究紅四軍的行動問題。大家認為,敵軍來得較快,我軍不宜和敵人打硬仗。為了保存革命實力,在我軍沒有準備時不與敵軍正面作戰,決定趁敵人南下撲空未歸之際反攻梅城,消滅駐守梅城的郭思演部,奪取敵人槍支彈藥,而後撤到興寧或蕉平邊界去。

為了便於反攻梅城,紅四軍於30日上午開始向梅南的旁溪集結。出發前,紅四軍司令部主要領導人又一次研究了反攻梅城的戰術問題。在研究時出現了兩種意見: 朱德、陳毅認為西陽、長沙各有一營敵人駐守,要先解決兩地的敵人,以免攻城時增援;朱雲卿則認為先解決西陽、長沙的敵人會打草驚蛇,說「那是小部隊,沒問題,梅城攻下後就可以解決問題。」 結果采取了後一種意見,直攻梅城。

31日早上,紅四軍先頭部隊在軒坑過渡,經長沙、夏萬秋、鐵盧潭、渡江津到梅城。兩個小時後,主力開到了。從城郊西門外上市十甲尾開始,一直到東門下市東山角,把梅城東、西、北三面緊緊包圍,以圖全殲郭思演的教導團。

上午10時,紅軍發起攻擊,守城敵軍想從東門突圍,給紅軍一掃,龜縮回去,負隅頑抗。城外東山岌制高點首先為紅軍占領,使駐在西陽的敵人黃承典一個營不敢來犯,而城的南面又橫著一條寬闊的梅江,敵人不敢涉水渡河突圍。

開始,紅軍把主攻放在西門,以求直攻城內。由於情報工作沒有做好,不知敵人一營人在當天與西陽調防,在紅軍經過新廟時,恰逢這一營敵人準備出發,即在新廟前相遇打了起來。敵人推倒屠桌做工事,用機槍封鎖街道。當時的街道是老式街道,沒有卡樓,只店與店之間有隔墻,紅軍戰士就利用隔墻向敵人猛烈進攻。敵人還在街道兩旁的高樓下,組織交叉火網封鎖街道,阻止紅軍前進。同時,長沙的一個營的敵人也來到壩尾咀。隔河向紅軍夾擊。

但紅軍戰士仍然頑強地向敵人沖擊,在激戰中打死了敵姓鄭的副團長。激烈的戰鬥持續了幾個小時,由於地勢對紅軍不利,這個缺口未能開啟。有一部份指戰員主張用火攻,朱軍長拒絕了這一意見,嚴肅地說:「我們打仗,不是為了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為了擴大政治影響,消滅敵人有生力量。如用火攻,便會燒毀很多民房,使群眾遭受損失,給敵人造謠中傷紅軍找到口實,得不償失。」於是,根據戰況,作出了繼續攻城的新方案、把攻擊的重點轉移到北門的金山頂。

金山頂,那是一座緊貼城墻的小土崗,猶如城市的制高點,獨特而顯眼。然而,城墻在此處卻留有一個缺口,仿佛是向侵略者敞開的大門。占領此地,便能居高臨下,俯瞰整個梅城,掌控全域。然而,前方的開闊地如一道天然屏障,使得接近城墻變得困難重重。

敵人深知此陣地的重要性,敵團長郭思演親自坐鎮指揮,嚴密布防。當紅軍發起攻擊時,敵人用密集的機槍火力封鎖開闊地,企圖阻止紅軍接近土崗。然而,紅軍並未因此退縮,60多名突擊隊員在我軍火力的掩護下,如同猛虎般迅速沖上城墻缺口,與敵人展開了驚心動魄的白刃戰。

此時,郭思演帶著一支人馬反撲過來,試圖奪回失地。登城的紅軍突擊隊員英勇無畏,與敵人展開殊死搏鬥。正當郭思演指手畫腳之際,他的臉上中了一槍,狼狽倒下。紅軍趁敵人慌亂之際,在土崗上給予敵人重創。然而,由於紅軍後續部隊被切斷,突擊隊員終因寡不敵眾,全部壯烈犧牲。

羅榮桓率領九支隊攻打北門時,腰部負傷,由譚政等將他擡下火線。與此同時,羅瑞卿所率的一個營在城東盤龍橋,打退了從西陽向梅城增援的敵人一個營,擊斃了敵營長。下午4時左右,敵人的援兵即將到來,紅軍為了保存實力,主動撤出了戰鬥,按照原定計劃,向梅縣的城北、大坪、梅西和平遠撤退。

據當時報載,我軍共傷亡293人。然而,上杭戰鬥補充的俘虜兵卻逃亡甚多,一結算,各縱隊減員達四分之一。「精銳損失不少,一縱隊縮編為兩個支隊;二縱隊收編的俘虜動搖而沿途逃跑,也縮編為兩個支隊;三縱隊縮編為一個大隊。合計損失一千多人」,「為四軍郴州失敗後之第一次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