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考個秀才或許不算難,但在明清時期,要想保住秀才這個頭銜卻不易

2024-06-01歷史

考個秀才或許不算難,但在明清時期,要想保住秀才這個頭銜卻不易。當時的朝廷有嚴格的名額限制,即便是大縣,每年也只能錄取二十余名秀才。考中秀才僅僅是開始,接下來要在官學裏接受多年的訓練,還要透過歲考和科考等一系列嚴苛的考核,才能最終保住生員的身份。即使如此,許多人還是為了這個聞名遐邇的文化頭銜而孜孜以求,可見當時知識分子對功名的渴望有多麽執著?秀才們到底經歷了怎樣的磨礪,才能最終脫穎而出?

一、秀才含金量的淵源

大家都知道明清科舉制度盛行,可是很少有人了解秀才這個頭銜的來歷。其實說起來,秀才這個名號可謂源遠流長,最早可以追溯到隋朝的"進士"。

隋文帝年間,為了選拔人才而創立了進士一級,初期僅錄取三十人,可見極為重視。不過後來唐朝的聲威日盛,便將進士的名額增加到了三百人,這一傳統一直延續到了明初。

到了明成祖的時候,朝廷為了控制讀書人的數量,便將舊的"進士"一級改稱為"秀才",同時把原來縣試的程式分為兩級,即先由州縣主考初試,然後擇優錄取為"生員",俗稱"秀才"。透過這一改革,朝廷對秀才的人數實施了嚴格限制,充分體現了"秀"字的本意。

此後兩百余年間,明朝君臣對秀才的制度不斷完善,規定除少數例外情況外,所有秀才都要於當地官學習讀,接受教習和考核,確保秀才的品質。同時朝廷也嚴格限制了各省各縣的秀才名額,並根據地區的大小有所區別,力求公平合理。

到了清代,對秀才的制度有了進一步的規範。清廷規定大縣錄取20余人,中縣16至17人,小縣僅6至7人,體現了對資源的分配考慮。從這些制度可以看出,秀才雖不及進士院的頂級人才,但其含金量仍然非常高,政府也非常重視和珍惜這些人才。

有一件軼事可以證明秀才的分量:康熙四十九年,朝廷上奏請將雲南大理武職人員增加二十名,但康熙皇帝只允許增加十名,並留下了"吾為秀才存之"的批示。可見皇帝認為即便是軍職也不如秀才來得重要,足見對於這個文化頭銜的珍視。

二、秀才們的磨難之路

考中秀才並非就萬事大吉,那只是一個開端,接下來的路卻是坎坷不平。朝廷為了確保秀才的品質,對他們制定了一系列嚴格的考核,歲考和科考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兩關。

所謂"歲考",顧名思義就是一年一度的考試。每當新的學政上任時,他首先要對前任學政錄取的秀才們展開全面檢閱,以確定他們是否真才實學。這種考試就叫"歲考",無一例外,即便是年邁的老秀才,也要參加其中。

歲考的內容極為嚴格,除了要求四書文、經義文寫作外,還要臨兆八韻填詞,以及默寫當朝訓誨。評分分為六等,只有上等一二等的秀才才能保住頭銜,至於三等以下,則面臨各種懲處。

其中最慘的就是六等了,那可就是直接被取消秀才資格,相當於所有前功盡棄。據說每逢歲考在即,不少六七十歲的老秀才們都會緊張得手足無措,生怕丟掉這個顯赫的頭銜。

科考就更加殘酷了,這可以說是秀才們的"生死考"。鄉試的名額有限,朝廷就要在科考中先一步篩選出成績優秀的秀才,讓他們參加鄉試。那些考差的秀才們,即便頭銜保留,也將失去進一步角逐的資格。

所以每年科考前,那些朝夕恐懼的秀才們都得拼了命地溫習功課,生怕一點疏漏就被無情淘汰。有些人為了科考成績,甚至舍棄了家室老小,專心苦讀多年。

即便如此,也總有些人會因為生病或其他特殊情況而缺考。對這些人,朝廷也制定了相應的規矩:只許一次,如果連續三次缺考,那就是沒有任何理由,必須被取消秀才資格。

不過對於入學滿三十年以上的老秀才,或是年過七旬的高齡者,朝廷也給予了一些寬容。他們將永久保留秀才頭銜,無需再次忍受磨難。

三、為了保住秀才頭銜的不懈努力

要保住秀才這個寶貴頭銜,除了要透過艱難的歲考和科考外,秀才們還要日復一日地勤奮讀書。對他們而言,功課從未停止過。

在縣學和州府學中,秀才們的課程極為繁重。【四書】、【五經】自然是必修的基礎功課,除此之外,他們還要學習【文選】、【古文觀止】等文學典籍,以及【資治通鑒】、【二十四史】這樣的史書。課業之繁重,可想而知。

秀才們每日從日出到日落都潛心於書本之中。就連吃飯、睡覺的時間也常常被學業擠占。有的人夜以繼日地溫習功課,竟至於疲憊不堪而病倒。

因此,提筆忘字這種情況在當年的秀才中屢見不鮮。有這樣一個軼事可佐證:曾有一位秀才正在為歲考潛心復習,卻突然忘記了"手"字該怎麽寫。一氣之下,他竟然拿起筆刷在手心上寫下這個字,以銘記於心。後來一經傳揚,這一幕便成了諸多讀書人效仿的典範。

趕考風氣在秀才中也是盛行一時。就連安靜學習都顯得不夠,有不少人為了考試而用功過度,導致生了嚴重的疾病。據載有一秀才姓伍名夥,為了準備鄉試,用功過猛,咯血便痰,最終飽受折磨而身亡。

秀才們為了考取更高的功名而如此拼搏,實在是出於無奈。從鄉試到會試,再到殿試,每一級的競爭都異常慘烈。很多秀才之所以孜孜不倦,就是為了逃離貧困。那個時候,只有高級文職官員才能有不錯的俸祿,因此一旦貧窮就很容易陷入困境。

就如著名學者彭孫斲所說:"科名如累,聊存餘氣,槁箕飯冷,終日愁疾。"一旦沒有成為高級官員,收入微薄就無法養家糊口。由此可見秀才們為進士而如此賣命讀書,實在是情有可原。

四、一些秀才們少有人知的特權

盡管秀才們承受著種種考核和磨難,但他們也同時享有一些特殊的優待和特權,這在當年也算是相當可觀的了。

首先,秀才中成績優異者可獲得"廩生"的頭銜。顧名思義,"廩"就是指皇家的倉庫。所謂"廩生",就是指可以領取皇糧的秀才。

按照規定,每一位廩生都可以每年從朝廷領取四兩白銀作為俸祿。雖然數目不多,但對於一般秀才家庭而言,已經是種奢侈的特權了。廩生們捧著這份俸祿,可以免去一些生活上的後顧之憂,專心讀書復習。

除了正兒八經的俸祿外,廩生們還有一個特殊的"額外收入":就是擔任幼年生員的"廩保"。所謂"廩保",就是在秀才參加院試之前,必須由一名廩生為其擔保,負責監督其品行,並在考試時稟報分數。作為報酬,廩生可以向幼年生員及其家長索取一筆不菲的費用,被尊稱為"煙綠"。

這種"煙綠"收入往往遠高於朝廷發放的四兩銀子俸祿。據說當年有些廩生憑借這一捷徑,竟然積累了不少家財。所以廩生不僅有糧食供給,實際上也成了一種半官方的"會籍貴族"。

另外,秀才們中如果有特別傑出者,朝廷也會予以嘉獎。這種嘉獎不但可以增加銀錢獎勵,更可以獲得顯赫的頭銜和官職。比如有些秀才曾獲"進士及第"的封號,由此直接獲得一個從九品的編制。

再比如有位叫陸世儀的秀才,他在鄉試中奪得了全省的第一名。當時的學政便迅速將此事上報朝廷。結果陸世儀不僅被賜予"有道吏部員外郎"的頭銜,並被撥發四十兩白銀作為嘉獎。對一般的秀才家庭來說,這可是一筆重金了。

五、秀才頭銜的沈浮與終結

雖然秀才是明清時期文化界的重要頭銜,但它的地位也經歷過起伏變化。尤其是到了清朝中後期,秀才頭銜的分量已漸行式微。

早在雍正年間,朝廷就已經看到了秀才制度的一些弊端。一方面,由於秀才人數日益龐大,加之廩生、優貴秀才等特權階層的存在,造成了不公平現象;另一方面,秀才們的素質參差不齊,有些人業務極為疏淺,與最初的用意已有些背離。

為此,雍正皇帝遂有意裁汰秀才的特權,他先是嚴格限制了廩生的名額,並規定凡是年過二十五歲仍未中舉的,一律取消廩生資格。緊接著,朝廷又進一步裁撤了所有"優貴秀才"的特權頭銜。這無疑是對秀才階層的一次重創。

到了乾隆年間,秀才的地位又遭到進一步沖擊。乾隆皇帝認為秀才的遴選過於龐雜,疑有偏頗,於是在全國推行了一種新的考試制度——"館閣考"。

所謂館閣考,就是由翰林院的官員主考,以統一標準遴選秀才。透過這一制度改革,朝廷直接插手了秀才的錄取,大大壓縮了地方學政的自主權。秀才從此失去了昔日的特權地位,只是一種初級文職人員。

然而,真正動搖秀才制度根基的,是嘉慶朝那場震驚中外的"廷議革館閣考"事件。當時有一些官員向嘉慶帝疏陳,認為館閣考存在種種弊端,遂建議全面取消這一制度。經過激烈的討論,嘉慶帝最終下旨裁撤館閣考。

從此,舊有的科舉制度被全面恢復,秀才頭銜也重新回歸了地方的主考。但同時,秀才的地位和含金量已不復往日。因為隨著清王朝的衰落,整個社會風氣日漸開放,知識分子的眼界也已超越了狹隘的科舉疆界。就連秀才的核心課程"四書五經"都被詬病為陳腐。

這一切都預示著,秀才這個古老的文化頭銜正在慢慢沒落。直到1905年,清政府徹底廢除科舉制度,秀才這一頭銜也就從此消失在了歷史的舞台上。一個享有千年聲威的制度,就此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