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影響粟裕平反、不宣傳粟裕,韋國清為何這樣做?粟裕秘書道出原因

2024-04-16歷史

粟裕是新中國開國大將之首,立下的戰功少有人及,戰爭年代他一直備受信任與器重,可惜建國之後他卻遇到了很大的波折。1958年的反「教條主義」,粟裕受到猛烈沖擊,接連做了八次檢討才過關,從此退居二線,頭上一直戴著「帽子」。

1979年中央開始大力審查舊案,葉帥也出面為他說情,可事情一直沒有著落。1984年粟裕病逝,楊尚昆本想在悼詞上為他平反,然而也沒能成功。直到1994年,軍委才以釋出文章的形式為粟裕恢復清譽。這一天,等了太久太久。

從時間線上就能看出,為粟裕平反一事極為不易,有著諸多阻力、涉及到很多人物。

這裏面有一個比較重要的環節是總政治部,而總政治部主任韋國清曾經是粟裕的部下,按理來說應該幫忙,為何會采取漠然甚至阻撓的態度呢?

1979年8月的一天,粟裕突然收到葉帥的邀請,去往煙台調養身體。見面後葉帥說:現在國內形勢好了很多,你1958年留下的問題該解決了,我跟鄧小平同誌提過,他也同意了,你回去後寫個材料報告交上去吧。

這句話讓粟裕萬分欣喜,一回到北京就立馬寫信申訴。同年10月6日,葉帥做出批示,裏面有這樣一段:

「58年軍委擴大會議檢查總結建國以來的軍事工作是必要的,但至於那次會議的錯誤,我建議總政能夠組織力量,認真落實研究,向軍委提出一份實事求是的報告,以便在適當的時候,妥善處理。」

隨後葉帥轉交給中央,華國鋒和鄧公都簽字同意。葉帥馬上把這個喜訊告訴粟裕:「中央的意見下來了,都同意了,你就耐心等著指示吧。」粟裕聽後特別激動地回道: 太好了,為了這一天我等了20年了,只要他們同意,我再等等也沒關系。

但是,接連等了一兩個月,始終沒有一點進度。粟裕知道,軍中幹部的結論問題,都得經過總政治部,所以他去找到韋國清詢問: 我的事情什麽時候可以得到答復呢?

韋國清嘆了一口氣回答:兩 位首長雖然同意了,但涉及到的事太多,總政還需要斟酌一下,用不了多久了。 粟裕沒聽出推脫之意,又回家等了一段時間。

這時的他年紀比較大且身體有些不好,沒有別的要求,只希望自己能一身清譽地走,所以他不想再等下去。1980年元旦剛過,粟裕跟妻子楚青接連拜會了聶榮臻、徐向前,兩位老帥都認為應該給粟裕平反。

聶帥雖然1958年是批粟的主力,但這麽多年過來了,思想早已改變,他說:當年我的話有些過於上綱上線,這件事也是應該盡快解決。但我還沒有收到總政送過來的報告, 等報告過來後,我會為你說話的。

軍中老帥健在的還有4位元,劉伯承已年老不再工作,另外3位都願意幫粟裕,可事情還是詭異地推動不下去。粟裕又接連給葉帥、陳雲去信,陳雲那邊回復報告第一次送來時就已經同意,不再做二次批示;

葉帥的秘書告訴粟裕,葉帥早就做了批示交由總政處理,總政那邊也回復正在寫報告,不久後會上交。

所有的資訊都顯示,目前就是被卡在總政這一環,粟裕隨即寫信「 去年10月,我對於1958年軍委擴大會議的事情,向中央打了申訴報告,我希望總政在報告得出結論前,將與我有關的部份同我見面。 」韋國清的秘書收到後答應一定會轉交給首長。

那麽,事情就此變得順利了嗎?很遺憾,並沒有。

1980年7月,粟裕因病住進301醫院,身體的疼痛比不過內心的煎熬,他多次催促秘書去詢問進度,但得到的回復卻是 總政已經在努力解決,總政內部黃玉昆副主任、甘渭漢副主任、張伯祥副部長等人都在參與此事,等討論出結果會再通知。

任何一件事情涉及到的人多了,就容易出現踢皮球的情況,粟裕知道韋國清這邊走不通,就多次去問甘渭漢,然而也是「進展不順,需等中央定奪」。

本來滿心希望,硬生生化為泡影,粟裕受到很大打擊,沒多久便心臟病發作,再也無力去奔波了。

1983年,粟裕的生命即將走向終點,內心仍然無比渴望得到平反。妻子楚青非常痛心,就去找了軍委副主席楊尚昆,楊尚昆嘆了口氣說: 當年的問題看似不嚴重,但牽扯的人太多。不用再問韋國清了,他不會辦的。

最終在1984年2月5日,粟裕帶著遺憾去世。次日,楊尚昆打電話給楚青說: 粟裕心裏有個疙瘩,我沒給他辦好,很慚愧。準備在這次悼詞中解決,從正面講,把一些流言蜚語推倒。

可惜的是,雖楊尚昆出了很大力氣、其他方面對粟裕的評價很高,但反「教條主義」的事還是沒有說清。

1985年,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黃橋決戰】上映,其中「陳毅」以真名出現,但全片卻看不到粟裕,陳毅的助手是一個名為「谷盈」的人。誰都知道「谷盈」就是粟裕,可總政稽核時還是做了特殊處理。

1987年,在編錄【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篇】時,楊尚昆幫忙在【粟裕】的條目下加一句: 「1958年在所謂反教條主義中受到錯誤批評」 。確定能被采用後他讓人轉告楚青:加一句話我費了很大勁,只能辦成這樣了。

直到1993年事情出現轉機,曾在粟裕麾下戰鬥過的金治、譚肇之、秦叔瑾、黃亦凡、黃野松五位離休幹部,聯名向中央申請【建議召開粟裕同誌逝世十周年紀念會或座談會的報告】。

軍委非常重視,張震將軍很快就去拜訪了遺孀楚青,說中央決定以發表文章的形式替粟裕平反,本想在逝世十周年之前落實,但時間上來不及了,需等一個機會。楚青表示諒解。

1994年12月25日,兩位軍委副主席張震和劉華清聯名發文【追憶粟裕同誌】,其中就明確表示如今中央軍事委員會一致認為1958年對粟裕的批判是錯誤的,正式給粟裕平反。

從這麽一段經過就能看出,粟裕恢復清譽之路很不容易,阻力非常大,為什麽總政當時不配合呢?粟裕的秘書鞠開猜測過原因。

鞠開說: (韋國清)他對粟裕老首長有成見。解放戰爭時期,他的部隊擅長打阻擊,用他的部隊打阻擊打得多了,部隊的損耗大,繳獲少,他有意見,從那個時候,成見就記在心中了。

他說的是否屬實呢?可以看看解放戰爭華東幾場關鍵戰役的部署。宿北戰役,韋國清負責阻擊,協同友軍殲敵兩萬余人;萊蕪戰役,韋國清負責阻擊,阻斷李仙洲兵團向西南逃竄;

孟良崮戰役,韋國清負責阻擊,防止整編74師突圍;淮海戰役,韋國清負責阻擊,阻斷杜聿明兵團退路......

幾場大戰,他一次主攻都沒撈到,尤其是宿北戰役,韋國清對粟裕意見很大。

此戰是華中、山東兩大野戰軍匯合後的第一場大仗,圍住敵整編69師,粟裕給山東野戰軍第二縱隊司令員韋國清下達死命令,要求其18日拂曉前堅決攻下人和圩,否則接受處分。旅級、團級、營級幹部若不聽命令,不用匯報,直接就地槍決。

韋國清之前沒在粟裕麾下戰鬥過,聽到如此嚴厲的話很驚訝,不過還是下令進攻 ,可惜18日拂曉時沒能攻下人和圩,他麾下部隊傷亡很大,一位營長犧牲,進入短暫休整。

18日黃昏,粟裕再次給韋國清打電話,要求二縱繼續進攻,今晚必須將敵師部解決。客觀來說,韋國清縱隊不如葉、王、陶三個縱隊能打,連續作戰已經很吃力,再發起進攻傷亡會持續加大,所以他準備穩妥一點,先試探性進攻。

然而沒多久粟裕電話又來了,直言今晚拿不下整69師,胡璉部就會來增援,情況可能會逆轉,二縱必須全力進攻。話都說到這份上,韋國清只能咬牙打,幸好最終還是殲滅了敵人。只不過,這一戰二縱也是元氣大傷,韋國清覺得粟裕不體諒自己,生了成見。

韋國清也爭取過主攻,但是沒得到批準,後來他就跟身邊人說過一句: 二縱是打援的命啊!

打援就是啃硬骨頭,主攻就是吃肉,每次吃肉是別人的,啃硬骨頭就交給自己,這些矛盾在戰爭年代被壓了下來,後面卻慢慢在心裏發酵,所以韋國清就不太願意配合為粟裕平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