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李訥說起李敏滿是自豪:我姐姐有本事,一兒一女都有出息

2024-04-27歷史

1949年的夏天烈日炎炎,蟬鳴不止。

可在北京香山一戶普通的人家門口卻格外的安靜。

當李敏出現在李訥面前的時候,兩個人面面相覷,一句話都沒有說出來。

直到旁邊的父親動了動李訥的胳膊,她才羞答答的將手上新買的洋娃娃送給了李敏,稱呼了一聲「李敏」。

這是姐妹兩個第一次見面。

父親本以為她們的相處會比較尷尬,但是她們的感情卻格外好,認識幾天後就成為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那麽李敏和李訥是誰?她們之間又經歷了什麽樣的故事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毛主席的女兒為什麽都姓「李」

在毛主席這麽多兒女當中,其實只有兩個女兒,一個是李敏,另一個就是李訥。

巧合的是,這兩個女兒都姓「李」卻不姓「毛」。這是為什麽呢?

在毛主席革命生涯當中,其實有過很多的名字,這些名字有的出名,有的不出名。為了掩蓋自己的身份,很多人物都起過別名。

要說毛主席最喜歡的那個,一定就是李德勝這個名字,所以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麽女兒們會姓「李」。

不過,兩姐妹改姓「李」的時間卻不一樣,李訥是一出生就姓「李」,李敏卻是1949年上學的時候才改了姓氏。

1937年,毛主席和賀子珍的女兒李敏平安降生。

那年正是中國非常困難的一個時期。

不僅是食物得不到保障,就連毛主席居住都沒有固定的地方。

在這樣惡劣的環境當中,由於賀子珍經常的奔波勞累,使得她懷孕的時候身體狀況就不是很好,生產的時候她也經歷了異於常人的困難。

雖然她平安的將孩子生了下來,但是孩子特別瘦弱,也很弱小。

正是因為如此,李敏就有了一個小名,叫做毛嬌嬌。

後來毛主席和賀子珍出現了感情問題,在女兒三歲時,賀子珍一個人來到了蘇聯,因為感情上的困惑,再加上人生地不熟,使得賀子珍生活十分困難。

而且她在到達蘇聯之後才發現自己又懷孕了,雖然她也順利的將孩子生了下來,但是這時候的孩子營養跟不上,再加上環境不太好,使得孩子剛出生沒多久便夭折了。

可以說,這個孩子的夭折對於賀子珍來說是致命的打擊,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在面對著眾多的生活壓力下,賀子珍終於扛不住了。

賀子珍眼看著就要崩潰,這時候,知道情況的毛主席想著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幫助她。

於是他選擇將兩個人的孩子悄悄送到母親的身邊,陪伴母親度過這段難捱的時光。

毛主席除了想要讓嬌嬌陪伴在母親身邊之外,也是出於對嬌嬌的安全考慮。

當時國內局勢動蕩,為了能夠讓孩子健康茁壯的成長,毛主席不得已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而這一決定無疑改變了賀子珍,也改變了嬌嬌。

1940年,嬌嬌抵達蘇聯。有了孩子的陪伴,母親漸漸的從孩子的夭折當中緩過勁兒來,度過了那段難捱的時光。

而嬌嬌和母親這麽一待就是7年的時間.直到1947年,嬌嬌才和母親回到國內生活。

相比於嬌嬌小時候遠離父親的動蕩生活,李訥的童年就顯得格外幸福了。

1940年,嬌嬌抵達蘇聯後,毛主席與江青在小女兒李訥平安降生。

她也是毛主席最年幼的孩子。對於老年得女的毛主席來說,李訥簡直是他的心肝小棉襖。

從小到大,李訥也一直沒有離開過毛主席的身邊。

可以說,在毛主席眾多的孩子當中,她是最幸福和快樂的。

與此同時,有了小女兒陪伴在身邊的毛主席,閑暇的時候他也會經常和女兒一起玩鬧,陪伴在女兒的身邊。

而且,毛主席不管去哪裏工作還是出差,都喜歡將小女兒帶在自己的身邊,就連她小時候讀書、寫字、算術,都是毛主席親自教的。

小時候的李訥經常聽爸爸給她講革命戰場上那些英雄的光榮事跡。

正是因為父親對她的格外關愛,使得李訥從小也有了想要建設國家,紮根於祖國的一種想法。

以至於母親在當時那個時代非常想將女兒送到國外的安全環境時,李訥卻毅然決然的拒絕了。

反而她還堅決的表達自己的態度,表示要永遠和父親待在國內。

而毛主席的小女兒一出生就起名叫李訥,很多人認為她姓「李」是跟從母親的姓氏,但事實並不是如此。

原來,李訥出生的時期時局動蕩。

為了保護李訥,毛主席讓她跟了「李德勝」的姓氏,正好也是她母親的姓氏。

機緣巧合之下,李訥後面就一直沒有改過。

而且在上學的時候,毛主席也刻意的讓自己的孩子避開自己的姓氏。

畢竟毛主席也不喜歡自己的孩子從小都特殊被別人特殊照顧。

學校填寫資料的時候,毛主席特意跟李訥強調,父親的名字都不能寫他的真實名字,所以無論是李敏還是李訥,一般寫父親的名字時用的都是李德勝這個名字。

與李訥一開始就起名李訥不同,李敏在1949年回到父親的身邊前還叫做「毛嬌嬌」,為了避嫌,也盡量的讓李敏少受到大家的關註,所以毛主席給他的女兒改名叫李敏。

1949年,在兩姐妹相遇之後,她們的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變。

有了父親的陪伴,再加上姐妹的支持,李訥和李敏兩個人刻苦努力學習文化知識,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為國家做出貢獻。

為什麽李敏被接到父親身邊生活

雖然她們都是父親的女兒,但自小的經歷有很大的不同。

相比於李訥從小陪伴在父親身邊,過著吃穿不愁的生活來說,李敏就顯得相當困苦了。

也就是這個原因,使得毛主席格外心疼這個漂泊在外的女兒。

國外生活的李敏生活條件並不好。

在被接到蘇聯幾年後,年幼的李敏差點兒因為生病而夭折。

當時的李敏高燒不退,時不時的抽搐,經過醫生檢查才發現是急性腦膜炎。

母親賀子珍雖然沒有錢,但是她不甘心放棄自己的孩子,於是用種來的馬鈴薯換了牛奶、白糖,一口一口的餵孩子吃飯,用自己的堅持和毅力,盡心的養護著生病的李敏。

不知道是不是賀子珍的真誠感動了上天,奇跡居然真的出現了,李敏逐漸脫離了危險期,恢復了健康。

只不過,孩子恢復健康之後的賀子珍卻遇到了人生上的變故,她的病情不斷的加重,而且因為和蘇聯當地政府鬧僵,使得她被當做精神病人關進醫院。

沒有了母親照顧的李敏,不得不被送入當地的兒童院,和其他的孩子一起生活。

可以說,李敏幾乎都是在國外的兒童福利院長大的,每天吃不飽穿不暖,還要遭受饑餓和白眼。

直到1947年,她們母女倆的情況才被人所知曉。

經過上級組織的幫忙,被解救後的母親和李敏選擇回歸祖國,回到哈爾濱生活。

長時間和母親的相依為命讓李敏極度渴望父愛,這一點作為母親的賀子珍自然也發覺了。

可惜的是李敏還不會說中文,為了讓李敏和父親能有溝通,母親找到了一個借口,讓李敏寫了一封信給毛主席,告訴父親她們回來之後的生活情況。

沒想到這封信拉近兩人之間的距離。

僅僅一個月之後,愛女心切的毛主席就想要將女兒接到自己的身邊進行生活,而且他也充分尊重了賀子珍的意見。

在得到同意之後,李敏就來到了西柏坡生活,和同父異母的李訥一起進行生活。

因為語言不通,所以李訥自然成為李敏的語文小老師。

除此之外,父親也為李敏專門請了一位中文老師。

毛主席知道這麽多年的虧欠讓孩子和他的感情很生分。

他也希望用接下來的日子盡力的去彌補他們之間短缺的親情。

與此同時,毛主席也沒有忘記遠在哈爾濱的賀子珍。

每逢節假日,毛主席便會將李敏送回母親那裏,與母親團聚。

姐妹倆平凡的後半生

所以,其實從上學懂事開始,這兩個同父異母的小姐妹就一直生活在一起,陪伴在父親身邊。

雖然她們沒有同一個母親,但是感情都相當的深厚。

她們也會有過爭吵,有過爭論,面對這樣的情況父親從來沒有偏袒任何一個,而是透過引導的方式,讓她們自己的去解決問題。

跟隨著父親的領導,她們從來沒有因為自己的身份特殊而行使過什麽特權。

父親時常教導兩個人不能隨意告訴自己的身份,不能因為自己父親的原因感覺自己高人一等,更不要有不應該的優越感。

這樣特殊的教育使得她們長大之後也格外的懂事聽話,從來沒有去依靠自己的身份獲得什麽不該有的獎勵,反而是靠著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的登上了她們應該獲得的職位。

就這樣,很快李敏也進入了大學。

1958年,李敏在大學期間和孔令華相愛了。

只不過當時孔令華的身份有一些特殊。

對方的特殊家庭,李敏從來沒有猶豫,反而非常大方的將兩個人交往的事情告訴了父親。

毛主席非常鼓勵自由戀愛,面對女兒的感情問題,他沒有過多的幹涉,反而讓她按照自己的喜好去選擇另一半。

而這樣寬容的父親也決定了女兒幸福的後半生。

一年後,李敏順利嫁給孔令華之後,雖然搬出了中南海,離開了父親的身邊,但是卻並沒有影響她幸福的後半生。

從北京師範大學畢業之後的李敏在國防科工委工作,在工作的崗位上,她也從來沒有暴露過自己的身份,反而勤勤懇懇的工作。

在家裏面,李敏又是家裏那個優秀的妻子,嚴格的母親。

李敏為人處事相當低調,甚至跟她工作了半輩子的同事都不知道她就是毛主席的女兒。

時間很快就來到1976年,這一年,李敏和李訥的父親,我們的敬愛的領導人毛主席與世長辭,而父親的去世對姐妹倆的打擊都非常大。

但是他們的孩子們還是繼承了夫婦兩個的優秀。

兩人的兒子孔繼寧曾經是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的軍事官員。

孔繼寧在高中畢業後就進入了人民解放軍,在部隊裏他更深入的了解了外公的事跡,切實的感受到了他的影響力。

但接觸一段時間後,孔繼寧還是認為自己不適合當兵,於是果斷選擇走上了別的道路。

如今的孔繼寧以及在商界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雖然孔繼寧已經年過古稀,但仍然擔任了東方昆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

而他們的女兒孔東梅也同樣優秀,她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獲得了碩士的學位,回國後也積極的推動自己的事業發展。

當時她也選擇了像哥哥一樣踏入商場,並且和未婚夫陳東升一起,將泰康人壽做大做強,最後成為了一家擁有上萬名員工的大企業。

與此同時,兄妹倆不僅涉足商界,她們還心系文化事業。

妹妹創辦了「北京東潤菊香書屋有限公司」,主要就是幫助更多人了解國家的歷史,傳播紅色經典。

哥哥則在深圳專門成立了深民族精神與中國發展研究中心,有計劃性的對毛澤東思想進行宣傳。

相比較而言,李訥的後半生過的就沒有李敏這樣舒心了,這也是李訥一直說姐姐孩子優秀的原因。

每次提起姐姐,李訥都會說我姐姐有本事,一兒一女都有出息。

因為她的母親對婚事要求非常的嚴格。

母親的影響使得她和丈夫徐寧的婚姻生活並不幸福,因為思想上和生活上的差異不和諧,兩人最後走向了離婚的結局。

離婚之後的李訥才發現自己已經懷孕了,1971年,李訥生下了一個兒子,成為了那個時代的單親媽媽。

那時候的她不得不獨自生活,不僅要工作掙錢,還得照顧孩子。

李訥也有自己的驕傲和自尊,她不願意向父親尋求什麽幫助,也不願低頭。

就是這個時候,多虧了李敏的幫助才幫助她走過那段灰暗的時間。

李敏經常會探望李訥,還會帶來很多吃穿用度。

這也是李訥一直很感激李敏的原因,雖然她們不是同一個母親,但她們的感情是真的。

尤其是在父親離世之後,兩姐妹受到的打擊都很大,在遺體告別儀式上上,兩個女兒也哭的聲淚俱下。

李訥的兒子王效芝因此也並沒有哥哥姐姐那樣優秀,在高中從職業的旅遊學校畢業後,他就開始學著下海經商,但是效果並不是很好。

相比於毛主席其他的後輩來說,他算是最為低調的一個。